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东利机械(301298)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所处行业为汽车零部件行业,在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带动下,国内汽车市场持续改善,汽车市场延续良好态势,多项经济指标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根据中汽协公布数据,2025年1-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352.2万辆和135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8%和13%;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09.9万辆和21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7%和2.6%。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其中混动汽车产销完成247.90万辆和252.10万辆,同比增长28.00%和31.10%。
随着中国自主品牌国际竞争力的显著提升,汽车出口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支柱。根据中汽协公布数据,2025年1-6月我国汽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
(二)公司主营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零部件及其他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汽车发动机减振器核心零部件是公司的主要产品,其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90%以上。公司二十余年始终聚焦汽车零部件市场,并向其他领域不断拓展。目前,公司产品种类1000种以上,产品主要销往欧洲、北美洲、国内等地区。
公司作为汽车整车厂商的二级或三级供应商,产品主要供应世界各大汽车零件总成厂商。公司在国际市场积累了一批保持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全球知名客户,其中多数优质客户属于行业龙头企业,主要包括AAM集团、VC集团、MUVIQ集团、FUKOKU集团等知名跨国集团。公司汽车零部件产品最终用于奔驰、宝马、奥迪、通用、福特、雷诺、保时捷、宾利、法拉利、捷豹、路虎、大众、沃尔沃、长城等国际知名品牌。
(三)公司主营产品
公司的主营产品包括汽车发动机减振器零件,底盘悬架减振器、变速箱齿轮零件、涡轮增压器零件、其他精密零部件等系列产品。
汽车发动机减振器安装在汽车发动机上,其功能主要包括传输发动机动力、减少振动的传播、隔绝固体声的传播,进而降低发动机工作产生的噪声,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避免设备非正常损坏。由于汽车发动机减振器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下运行并具有严格的减振限制,公司的汽车零部件产品对于重量、固有振动频率、强度、不平衡度、化学成分、冲击韧性、温度适应性、尺寸精度都有严格的要求,并且在批量生产过程中需要满足“零缺陷”目标,制造难度较大。汽车悬架减振器(又称避振器或阻尼减振器)主要应用于汽车悬架系统。悬架减振器按照结构可分为单筒减振器和双筒减振器,按阻尼介质可分为油压式减振器、油气混合式减振器、油气分离式减振器和气压减振器,按阻尼是否可调分为被动减振器和主动减振器。公司自主研发笛式变阻尼减振器凭借五年的技术探索与研发,获得28项国家专利,一项国际发明专利;该减振器兼顾舒适性、稳定性和高强度越野性。目前已有3个品牌、适配30款车型的减振器,成为众多专业选手和越野爱好者的选择。
齿轮零件是汽车变速箱、减速器、分动箱、差速器总成的核心零件,主要功能是传递动力、变速变扭、方向转换及差速功能。优质齿轮钢材料、高精度加工和严格的热处理是确保性能的关键。公司已配备了国际一流的齿轮生产设备(如莱斯豪尔磨齿机)配套爱协林热处理线和克林贝格P26齿轮检测中心、圆度仪等检测设备,产品精度可以达到4级。涡轮增压器是利用发动机排出废气作为动力来源的一种空气压缩机,涡轮增压器中间壳是连接涡轮壳和压气机的部件,是涡轮增压器的核心部件。对强度、刚性、密封性、导热性、精度要求很高。
公司拥有产品研发、模具设计、模具制造、铸造、锻造、精密加工、表面处理、装配的全链条能力,依托柔性生产线可定制精密机械零部件,以汽车零部件为核心,同时拓展多领域制造,涵盖游艇、铁路、发电机、农机、医疗及电梯等行业的专用与通用零部件。
(四)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采用自主研发的模式,主要分为新产品工艺研发、工装设备研发、工艺基础参数研发和产品研发设计四种类型。前三种研发以提升综合效益为目的,通过项目工程师、研发技师和质检工程师的团队合作,有计划地进行理论分析、方案设计、生产线调试、文件编制,最终形成整体解决方案,公司以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盈利效果激励研发人员。另外,公司自主开发的悬架减振器,产品技术参数、性能、外观等全部由公司自主研发。目前产品在售后市场得到广大车友的认可。
2、采购模式
公司实行“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采购内容主要包括铸造毛坯、锻造毛坯等毛坯件,生铁、废钢、钢材等金属原材料以及其他辅材,机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等外协工序。
公司按照IATF16949标准制定了严格的采购控制制度,对供应商的开发、评估、审核,采购产品的采购标准、验收标准,采购相关部门职责及程序控制制定了详细的内控流程,包括《采购控制》《A类供货方供货规定》《物资请购流程管理规定》《供方日常监控评级细则》《采购产品控制分类》及《供应商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细则》等制度。
公司在质量部设置供应商开发工程师(SQA)和供应商质量工程师(SQE)岗位,负责公司供应商的开发和管理。SQA每年应根据对供应商的评价资料,建立《合格供方清单》,纳入《合格供方清单》的供应商均为具备相应资质的合格供应商,公司根据对供应商的供货能力和质量审核结果,确定主供应商、辅助供应商,以确保供应安全。同时,公司要求供应商对其产品进行持续改进,并从技术上给予供应商支持,从而谋求共同发展。
公司在选择供应商时,综合考虑批量供应能力、供应质量、采购成本、体系管理等多方面因素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供应商管理制度,对重要供应商进行供方调查、样品试用、供方审核及进货验证等四道审核程序,只有通过公司审核程序的供应商方可批量供货。
公司设立采购部,直接负责采购事宜。采购部负责采集重点产品的市场信息,并进行分析和预测,供公司决策。采购部依据经审批的请购单,综合考虑各种物料的质量、价格等因素进行采购,形成具体的《采购订单》,依据《采购订单》组织采购。收到采购产品后,由质量部根据技术部制定的技术标准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由物流部办理入库手续。
3、销售模式
(1)客户开发与订单获取公司销售人员通过行业展会、采购大会、网络信息、客户拜访、客户介绍等方式接洽潜在客户,当潜在客户有需求时会向公司销售人员发图询价,销售人员收到客户询价需求后交由报价人员进行报价,销售人员将报价信息反馈给客户;报价成功后新客户会针对询价产品进行初步图纸技术问题沟通,沟通无误后进行供应商验厂审核;验厂审核通过后,公司将与客户签订相关协议,取得供货资格,进而针对询价产品展开下一步新产品开发流程。
(2)销售方式公司销售主要采取直销模式,客户主要为全球汽车零部件制造跨国集团,如AAM集团、VC集团、MUVIQ集团、FUKOKU集团、长城汽车等。客户对公司的研发、制造、管理等多个环节的综合审核通过后,公司才能成为其合格供应商。公司通过满足客户工艺、质量、技术、交付等方面的高要求,与客户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达成合作框架协议,长期稳定供货。悬架减振器产品公司目前主要采用经销模式,面向售后市场。
公司主要采用先货后款的销售方式,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给予不同的贸易方式与信用账期。公司在产品定价方式上采用成本加成定价,主要参考上游原材料价格、产品加工成本、物流运输费用等。
4、生产模式
公司拥有CNC加工、铸造、锻造、液态模锻、电泳涂装、热处理、产品装配等生产制造工艺。公司按照“以销定产+安全库存”的业务模式组织生产。客户每年年底提供下一年的预测采购量,供公司进行下一年的产能储备和资源配置。而公司根据预测采购量并结合市场分析形成下一年的销售额指标,并做出月度销售计划。生产部根据销售计划或销售订单安排生产。
5、外协加工模式
公司产品以自主生产为主、外协生产为辅。对于需要外协的工序,生产部门根据工艺流程,将需要外协的工序发送给采购部,由采购部通知经过公司和客户共同批准的合格供应商组织生产。
6、公司盈利模式
公司长期专注于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通过对产品进行研制开发并获得客户的认可,从而获得订单,进而量产后销售给客户,最终获取利润。凭借持续自主创新的先进生产技术、垂直一体化的生产能力、稳定的产品质量、全球化的交付能力以及综合服务能力,公司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口碑,从而持续获取客户订单,以实现销售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公司通过提交新产品解决方案获取新产品订单,通过保证交付质量与交付时间保证订单的持续性,通过产品及工艺的持续改进(包括模具改良、工艺改进、包装设计等)以及自动化、智能化生产不断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从而应对行业内的年降要求,在满足年降要求的基础上保持合理利润。
公司拥有较为完整的工艺链,包括产品设计、产品工艺研发、毛坯铸造、机加工、热处理、电泳涂装、包装运输等,通过集约化生产降低了成本。完整的工艺链有助于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通过对废铁屑、废钢屑等废料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公司进一步实现了材料成本的显著下降,这不仅促进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为公司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重提升。
(五)市场地位
公司作为汽车整车厂商的二级或三级供应商,主要供应世界各大汽车零件总成厂商。公司在国际市场积累了一批保持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全球知名客户,其中多数优质客户属于行业龙头企业,主要包括AAM集团、VC集团、MUVIQ集团、FUKOKU集团、长城汽车等知名集团。
(六)公司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行精益管理降低营业成本,提高产品毛利,同时深化自动化、智能化建设,不断加强研发创新、市场开拓,持续推动公司业绩增长。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33343.64万元,同比增长3.2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564.18万元,同比增长23.3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843.92万元。
1、重要客户的维护与开拓
公司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理念,致力于持续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公司通过走访重要客户,进一步加强了与核心大客户的紧密度,增加了客户的信任度。同时,积极开拓国内市场,通过持续的市场调研,主动对接潜在客户,不断开辟公司新的业务领域。针对募投项目陆续落地的现状,销售团队走访了大量潜在客户,新类别产品的询盘增加较快,一些产品已经定点并形成量产,为募投项目效益释放打下基础。
2、新产品的开发和投产
公司持续提高生产工艺技术水平、技术转化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持续开发符合市场和客户需求的新产品和新工艺,保持了良好的产品梯队,持续创造新的收入增长点。报告期内新开发产品38个、原型样件17个、OTS样品12个、PPAP6个、进入量产3个。
3、生产流程的优化及智能化水平的提升
公司对车间继续流程再造,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物料积压和不必要周转,降低周转成本和管理成本,提高周转率,让整个生产过程更加高效、稳定。充分利用信息化系统,形成订单、物资配送、生产排产、生产报工、包装入库、销售发货的信息联动,便于各部门协调一致。通过信息化系统及时跟踪客户订单和生产达成进度,精准考核生产达成率,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以上改进,提高了公司的快速反应能力,让公司更加适应市场的快速波动,从而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力。
4、成本、费用控制
公司坚持精细化管理,深化降本增效,提高公司经营抗压能力。整车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在持续降本等方面不断承压。公司从生产制造、采购供应、技术研发等环节全面落实降本目标,不断提升精益管理水平,全力消减客户降价冲击;通过优化采购策略、大宗物资采购整合、加大新供应商开发力度等措施,搭建稳定、灵活的供应链体系,增强应对外部环境突变的能力;通过深化智能制造,围绕自动化生产、数字化管理、工艺改进等,推进运营效率提升、人工成本优化、节能降废增效等工作;通过预算和费控系统,严格控制各项超标费用。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于汽车发动机零部件领域,已经在技术工艺、人才储备、产品质量、企业口碑、客户资源、成本控制等方面具备竞争优势,上述优势为公司继续深入汽车零部件领域,拓展产品线,构筑自身壁垒提供了重要保障。
1、公司具备较高的技术研发能力
公司设置两大研发中心:发传系统过程研发中心和减振器开发中心,发传系统过程研发中心下设铸造研发部、锻造研发部、减振系统研发部、传动系统研发部、动力系统研发部、自动化研发部。通过优化项目管理机制,在项目开发过程实施智能化装备,数字化集成分析,取得了丰富的技术成果。公司于2014年起连续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报告期内专利申报3项、授权12项,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已取得120余项专利,形成了一系列智能制造、铸造、锻造、机加工及表面处理核心技术,广泛应用于公司的生产活动中。与悬架减振器相关的专利有30余项,这些专利提升了公司竞争力,同时为未来公司业绩增长提供保障。
2023年公司被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定为河北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河北省(A级)研发中心,入选2023年河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24年公司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石家庄海关高级认证企业证书、被清苑区政府评为清苑区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2025年4月获得2024年度河北省优秀民营企业。2025年6月获得2025年河北省基础级智能工厂、5年河北省先进级智能工厂的荣誉。
2、公司具备核心技术竞争优势
汽车零部件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技术上已经趋近成熟,各零部件厂商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对原有产品及原有工艺流程的优化改进上,在保证产品质量与精度的情况下,保证批量生产的稳定性是传统汽车行业的关注重点。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公司在不同生产环节所使用的关键核心技术具备技术先进性:(1)在自动化制造上同样具备自动化柔性加工能力,且在其基础上拥有视觉辅助功能、辅以自动供液系统,自行研发了自动化检测设备,进一步提高了自动化加工、检测水平;(2)在铸造方面,公司拥有先进模具设计及制造技术、铸件零缺陷设计及控制技术、模流分析技术、铁屑及铁粉循环利用技术,相比较于同行业竞争对手,公司具备垂直分型无箱造型铸造技术及模流分析技术,且公司进一步建立了模流分析数据库,使得公司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筛选出最佳浇注方案;(3)锻造方面,公司募投项目引进瑞士哈特贝尔产高速热精锻机,并配置应达预热线,组成完备的高速精密锻造生产线;(4)机加工方面,公司亦拥有切削改进技术,通过分析刀具磨损曲线与切削参数关系,使得公司能够针对不同产品利用合适的刀具、选用合适的切削参数,在保证产品质量稳定的情况下,提高机加工效率;齿盘类零件加工方面,引进国际顶尖设备再配备行业人才使得产品加工精度可达四级;(5)在表面处理方面,拥有汽车零部件清洁电泳技术,相比较于同行业竞争对手,公司拥有自动电泳涂装生产线,主要通过超声波清洗、超声波脱脂、成熟的磷化、钝化前处理技术,形成1-5微米的磷酸盐转化膜层,并采用进口低VOC、高泳透力、高流平性水性电泳漆,通过阴极电泳涂装技术在零件表面形成10-50微米的电泳涂层膜层并烘干固化,大幅提升零件表面耐腐蚀性能及其它性能;公司采用龙门电泳线,可以实现不同产品的同时精准加工。
3、资源优势
公司引进一系列国际顶尖设备,包括日本卡希富基的高速滚齿机、瑞士莱斯豪尔的磨齿机、德国宝飞螺的花键滚轧机、德国埃玛克的车磨中心、德国克林贝格的齿轮检测中心,以及爱协林的热处理线等,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此外,公司还陆续增添了珩齿机、珩磨机、剃齿机、插齿机和啮合仪等设备,进一步丰富了生产能力。在加工工艺方面,公司具备了插齿、滚齿、磨齿、花键加工、渗碳淬火、高精度磨削、高精度珩磨等多项核心生产能力,产品精度可达四级,确保了我们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我们的产品线涵盖了新能源汽车减速器输入轴、中间轴、从动轮、差速器齿圈、涡轮增压器中间壳等关键部件。引进瑞士哈特贝尔产高速热精锻机,并配备应达预热线,组成完备的高速精密锻造生产线。
4、公司具备质量优势
公司先进的工艺技术、高精度的机械设备、精细化的管理理念使得产品质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公司已于2003年取得QS9000认证,于2007年通过汽车行业TS16949认证,2018年换版IATF16949。公司制定了一系列质量管理程序,包括进货检验、铸造质量管理、生产单元质量管理以及不合格品管理等,通过这些程序的实施,强化了过程控制,推行产品零缺陷管理,以此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同时,公司不断开展过程审核、产品审核和体系审核,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高效运作。面对客户的质量反馈,我们依托健全的产品质量追溯体系,能够迅速定位问题源头,排除潜在隐患,有效防止质量问题的再次发生,从而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基于这种对品质的不懈追求和稳定的质量表现,公司在2024年荣获VC集团的“2024年度技术领导力企业(Supplieroftheyear2024TechnologyLeadership)”和“2024年度欧洲地区杰出供应商(Supplieroftheyear2024EuropeOutstandingSupport)”奖项,2025年获得AAM集团“SupplieroftheYear2025”奖项。
5、公司具备成本优势
与国外同行相比,公司制造成本、研发成本与管理成本相对较低,在国际市场中具备明显的成本优势。与国内同行相比,公司通过精益生产、降低不良率、提高原材料利用率等方式在提高质量的同时不断降低成本,在同等报价水平的情况下优先获取订单,并保持自身较高的毛利率水平。
6、优质稳定的客户资源及市场营销、服务能力
相较于国内同行,公司在开拓海外客户方面拥有显著优势;而在与国际竞争对手的较量中,公司在持续稳定供货、快速响应服务以及全面服务环节上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为了确保交货的准时性,并有效应对客户的紧急需求,公司采取了在客户附近建立仓库的策略,同时运用财务寄售模式,以增强市场适应性和灵活性。这一策略不仅大幅提升了我们的响应速度,也极大地增进了客户的满意度。面对客户临时增加的订单量或对新产品需求的迫切性,公司总能迅速作出反应,组织销售、生产和物流部门召开紧急会议,共同商讨应对策略。我们始终秉持客户至上的原则,全力以赴满足客户需求,确保客户利益不受影响。当客户就产品质量提出反馈时,无论问题出现在哪个环节,公司都会立即行动,组织技术部、生产部和质量部召开专题会议,深入分析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公司深知,唯有迅速而有效的响应,方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市场的青睐。
公司前五大客户AAM集团、VC集团及MUVIQ集团等,均为国际上发动机减振器领域的领军企业,市场占有率较高。公司与这些客户深度合作不仅驱动新项目落地与产品升级,更保障销售回款安全。此外,凭借多年为客户配套生产汽车减振器零部件的丰富经验,公司在争取既有客户新项目时具有先发优势,在与行业内企业竞争中,能够获取相对份额较大的订单;并且具备敏锐的行业洞察力和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能够较好的应对市场变化,保持较高的运营效率。与这些跨国集团合作一方面保障公司具备持续、稳健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在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其先进的生产和管理经验,促进公司的长期发展。
7、高效的管理体系优势
公司注重团队建设,积极引进行业人才,不断总结客户、技术研发、生产、质量、布局等方面的优秀经验,并将上述优势逐渐形成标准化、流程化、制度化体系运作,以提升公司的管理效率。公司多年来一直从事汽车发动机减振器零部件的生产和销售,积累了大量的生产和管理经验。针对运营过程中的各个工作环节,公司分别制定了供应商管理、采购控制管理、模具管理、设备管理、技术管理、生产管理、客户管理等一系列控制程序,保障毛坯及产品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并不断通过模具及工艺等技术开发提升产品质量,充分满足客户对产品轻量化、高强度、低成本、环保、安全的多样化需求。公司凭借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快速反应能力,能够在第一时间对客户需求作出回应,有效地与客户配合,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满足客户提出的各类需求,能够高效而有序地完成客户交付的各项任务,从而进一步增强公司与客户的合作粘性。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