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英力特(000635)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26 19:38:1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英力特(000635)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根据中国证监会行业分类,公司属于“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主要从事电石及其系列延伸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聚氯乙烯、烧碱及其系列延伸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特种树脂生产及销售;电力、热力的生产及销售,主营产品有PVC、E-PVC、烧碱、电石等。公司原料、物资及设备采购采用公开招标、询比价等市场化方式,产品销售采用“线上+线下”及终端用户与贸易商结合模式,公司拥有较为稳定的供应商和客户群体,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包括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房地产行业景气度,下游市场的需求量、氯碱行业整体的产能水平和原料价格波动等。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产品工艺流程、用途未发生重大变化,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2025年上半年,国内聚氯乙烯市场偏弱的情形未发生实质性改变,聚氯乙烯、烧碱及氯产品一体化高效运营是保持行业竞争力的主要方式,公司涉及产品具体情况如下:

    1.电石:

    电石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上游主要为兰炭、白灰及电力,下游主要产品包括:聚氯乙烯(PVC)、1,4-丁二醇(BDO)、醋酸乙烯、氯丁橡胶、石灰氮及其衍生物、溶解乙炔等。2025年上半年,国内电石市场整体呈现低位振荡格局,一季度振荡上行,二季度振荡走低,期间价格在2250元/吨-2750元/吨之间(西北区域价格),2025年上半年国内电石产能总数未发生重大变动,约4100万吨/年,行业开工率达到70%以上,上半年公司电石生产稳定,公司产能及开工率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聚氯乙烯:

    PVC是世界五大通用树脂之一,下游主要用于管材管件、PVC地板/墙板、型材/门窗、薄膜、鞋及鞋底材料、人造革、电线电缆、壁纸、建筑革、发泡材料、硬质品、软制品等领域。2025年上半年国内PVC产能未发生重大变化,约3000万吨(含糊树脂),行业开工率80%以上。受硬制品需求萎缩、乙烯法产量增加等因素影响,市场整体呈现振荡下行走势,期货主力9月合约从年初5444元/吨附近跌至6月末的4889元/吨,现货市场趋势与期货基本保持一致。公司属于电石法PVC生产工艺,年生产规模26万吨(含糊树脂4万吨),半年度生产稳定,产能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开工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烧碱:

    烧碱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上游原料及能源主要为原盐、电力,主要应用于氧化铝、化工、造纸、纺织印染、轻工、水处理、医药、石油、军工等方面,消费领域基本涵盖国民生活的“衣食住行”各个领域,消费领域与国民生活紧密相关。2025年上半年国内PVC产能未发生重大变化,约5000万吨/年,行业开工率约90%。主要受下游氧化铝产能及产量波动的影响,上半年国内烧碱市场呈现冲高回落的走势,一季度整体上行,二季度有所回落,期间价格在2200元/吨至2700元/吨。上半年公司烧碱生产稳定,烧碱产量9.84万吨,保持高负荷生产,开工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一体化产业链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构建了“自备电力→电石→聚氯乙烯”一体化产业链,热电机组为电石的生产提供了电力,自产电石又为下游产品聚氯乙烯提供了生产原料,形成了以西部煤炭资源为依托、以电力生产为基础、以聚氯乙烯和烧碱生产为核心、废物综合利用为一体的产业链,一体化产业链进一步巩固。

    (二)技术装备优势

    公司离子膜烧碱采用先进的高电流密度自然循环电解槽,电解槽离子膜采用全氟离子交换膜;固体烧碱采用煤熔盐降膜蒸发技术;聚合装置采用单台108m3反应釜,聚合工序采用热水入料工艺技术。上述技术和装备在降低生产成本、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三)循环经济优势

    采用超滤反渗透技术,氯碱生产线的用水实现了闭路循环;利用电石渣制取脱硫剂,减少了废渣排放;利用了电石炉净化后的一氧化碳烧制白灰及制取蒸汽。

    三、主营业务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公司生产电石18.82万吨,较上年同期下降1.76%;PVC10.71万吨,较上年同期下降2.71%;E-PVC2.21万吨,较上年同期下降6.10%;烧碱9.84万吨,较上年同期下降0.91%。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263508.33万元,较年初提高2.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5326.13万元,较年初下降13.35%。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697.4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低10.0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15557.6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亏3201.98万元。

    报告期公司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强化安全环保管控,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以实现本质安全为目标,全力推进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和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印发安全环保1号文及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管理手册,实施全员安全积分管理,大力推进科技兴安,全面实现生产实时数字化监控,配备充足的应急救援队伍及设备设施,常态化开展安全风险隐患“对标查”和问题隐患整改“回头看”、强化危险化学品“一件事”全链条安全管理,查摆问题按进度完成整改,安全风险可控在控,截至2025年上半年实现安全生产3455天。坚持“无废企业”建设,制定并严格落实VOCs综合治理“一企一策”实施方案,持续推进电石渣等固废综合利用,定期开展环保指标自行监测,三废污染物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降低。

    2.强化生产平衡管理,生产效能保持稳定。一是严抓设备治理和临非停管控,编制印发设备管理体系手册和设备管理提升专项实施方案,扎实开展设备设施排查与专项整治,上半年未发生非计划性停车事件,主营产品生产负荷保持高位,均在90%以上,其中糊树脂生产负荷超过100%。二是严控生产工艺指标分析与生产过程精细化管理,热电机组度电煤耗、PVC耗电石等消耗指标及产品质量指标保持稳定,其中聚氯乙烯优级品率94.8%;糊树脂一级品率96.58%,烧碱一级品率100%。

    3.强化经营管控,管理效能进一步改善。一是持续发挥“一体化运营”优势,在生产方面建立周协调、月碰头工作机制,强化热电机组与电石装置、氯碱生产线的联动创效,精细燃煤掺配掺烧,实施“谷段深调、平峰段满发”发电模式,持续降低物料成本,在销售方面,增大与系统单位液碱直供及电石渣综合利用合作力度,液碱销售效果及电石渣高成本处置的情况明显改善。二是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三公”经费使用管理,积极收集财税、行业、工信、发改等相关政策信息,争取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深度挖潜开源节流,上半年取得取得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30万吨电石技改项目贴息补助合计1706.84万元。

    4.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可持续发展保障有力。年产30万吨电石技改项目有效达产,“电力-电石-聚氯乙烯”一体化产业链全面修复;绿色低碳项目有力推进,10MW自发自用分散式风电项目已经完成内部决策,即将开工建设。污水零排项目顺利进入试运行阶段,成功产出工业盐氯化钠,标志着该项目核心环节正式打通,向实现“污水零排放、资源再回用”的目标迈出坚实一步。副产蒸汽石墨合成炉技改项目4台合成炉实现一次性成功点炉,副产蒸汽全部并入生产线蒸汽管网,氯化氢反应热的利用率得到有效提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工作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已经完成募集发行,成功募集资金6.84亿元,上市公司平台功能得到有效发挥。规划发展项目探索推进,与宁夏煤业公司就氯碱化工和煤化工产业融合进行了充分交流,在技术、资源合理共享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

    5.积极培养引入技术人才,人力资源队伍稳定有力。一是坚持以岗位价值为基础、以业绩和素质能力为导向,深化薪酬分配与公司效益、个人绩效的利益关系,建立动态调整职级机制和绩效联动考核机制,薪酬向关键核心、一线和专业技术人才倾斜。二是系统分析存量人才结构,契合项目规划制定技术人才引进和培养方案,聚焦生产安全、项目建设及高风险作业等关键环节,扎实开展企业内训、素质提升、技能鉴定等专项活动,通过社招方式引入多名新材料领域的专业人才,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增加新动力。

    6.积极完善治理体系,治理机制进一步优化。一是严格按照《公司法》、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的有关规定,修订完善《公司章程》及配套规则,完成监事会职能调整,明确董事会审计与风险委员会行使监事会法定职权的规定,监事会正式退出公司治理机制。二是编制《市值管理制度》,在提升投资价值、增强股东回报方面正式构建了制度体系机制,目前该制度已经审议通过并印发。三是修订完善《内部审计管理规定》,内控风控体系进一步强化。

    7.党建引领作用愈加明显。一是常态化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活动,聚焦经营管理、创新亮点、隐患排查治理、清洁文明生产,滚动通过展示牌、展板、形象墙等途径开展宣传活动,有效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公司范围内落实落地。二是构建党建“四基”工程,印发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促进实施方案,深化劳动竞赛、技能比武、创新攻关、建言献策等活动,聚焦职工关注的热点问题,凝聚职工合力进一步走深走实。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英 力 特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