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盘江股份(600395)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是以煤炭生产、先进煤电及新能源发电一体化发展为主导,融资源综合利用、机械加工制造、矿山综合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能源企业。公司业务主要涉及煤炭和电力两个行业。
1.煤炭行业
2025年上半年,全国煤炭市场供大于求态势明显,煤炭消费需求增速明显下降,全社会煤炭库存居高不下,煤炭市场价格大幅回落,行业利润大幅下降。2025年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24亿吨,同比增长5.4%。进口煤炭2.2亿吨,同比下降11.1%。
2025年上半年,贵州省原煤产量0.77亿吨,同比增长12.90%。
2.电力行业
2025年上半年,我国电力安全保供平稳有序推进,清洁能源发电保持快速增长。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5亿千瓦,同比增长18.7%。其中,火电装机14.7亿千瓦(煤电装机12.1亿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1.0亿千瓦,同比增长54.2%;并网风电装机容量5.7亿千瓦,同比增长22.7%。2025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4.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8%。全社会用电量累计4.8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
截至2025年6月底,贵州省电力总装机突破1亿千瓦,达到10038.8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过六成。其中,火电3948.1万千瓦、水电2298万千瓦、风光新能源3548.2万千瓦(风电898.7万千瓦、光伏2649.5万千瓦)、储能244.5万千瓦。2025年上半年,全省发电量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累计达133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跨省净输出电量331亿千瓦时。其中,火电900.3亿千瓦时,占67.4%,水电260亿千瓦时,占19.5%,风光发电量170.4亿千瓦时,占12.8%。2025年上半年,全省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9.0%,增幅居全国第二位。
(二)公司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主要从事煤炭的开采、洗选加工和销售以及电力的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煤炭和电力。
煤炭产品经营模式:对开采出的原煤进行洗选加工,获得的煤炭产品主要为精煤和混煤。其中,精煤产品可分为主焦煤、1/3焦煤、喷吹煤等,主要供钢铁、化工行业使用;混煤又称为动力煤,是良好的燃料,主要供电力、建材等行业使用。
电力产品经营模式:一是运用先进燃煤发电技术投资建设燃煤电厂,促进煤电一体化协同发展。二是积极布局、投资建设光伏发电和风电等新能源发电项目,促进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多能互补、深度融合。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在各位股东的大力支持下,公司董事会坚定发展信心、凝聚发展共识,团结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努力克服市场低迷、煤炭价格下滑等多重困难,聚焦安全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协同发展,全力稳大局应变局,总体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发展态势。2025年上半年,公司生产商品煤515.37万吨,外销商品煤394.71万吨;发电量713117.29万千瓦时,上网电量669022.52万千瓦时(其中:燃煤发电591279.63万千瓦时,新能源发电77742.89万千瓦时),平均上网电价0.3656元/千瓦时(不含税)。实现营业收入515197.66万元,利润总额2065.89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09.51万元。报告期内,公司围绕全年目标任务,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紧盯“五项重点”筑牢安全堤坝
一是推进“一次成巷”。严格落实“一次设计、一次施工、一次成巷”要求,实现巷道功能齐全,增量达标、存量减少。上半年完成“一次成巷”掘进进尺1.1万米。二是推进瓦斯抽采精细化。认真落实瓦斯防治“八招”,推动瓦斯治理“三区联动”,缩短瓦斯治理周期、提高瓦斯抽采浓度。上半年瓦斯利用量1.34亿m3,利用率81.01%。三是推进“一对一”培训。坚持分级分类、分组开展“一对一”培训,着力推动公司干部职工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和操作水平不断提升。四是推进机电运输标准化。对机电设备实施“一机一档”精细化管理,分包到岗、责任到人,进一步提高机电设备可靠性,确保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五是推进重点企业“摘帽”。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制定工作措施,确保“摘帽”工作扎实推进。
(二)落实“四个要求”践行生态理念
一是在降碳上,积极运用新光、普定煤电项目的超超临界发电技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节约煤耗10%以上。二是在减污上,全面提升矿井水处理能力,实现矿井水稳定达标排放,上半年处理矿井水1772.7万m3,全部达标排放,综合利用率100%。三是在扩绿上,深入实施矸石山综合治理,覆土复绿累计完成179.32万m2;探索实施“金佳矿煤矸石生态修复技术攻关及试点示范应用”项目,持续巩固绿色矿山建设成果。四是在增长上,大力推动新能源项目建设,积极发展绿色经济,新能源发电项目已实现并网303万千瓦。
(三)细化“三项举措”厚植发展优势
一是煤电一体化发展。扩增煤炭规模效应,恒普公司发耳二矿选煤厂已进入试运行,杨山煤矿露天开采项目、马依西一井项目(二采区)等在建煤矿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注重“采掘源头洗选加工-市场响应”全流程体系,大力推广应用智能干选、干法脱硫等高效选煤技术及煤泥深度分选工艺,助推煤炭资源精深加工转化,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加速电力板块建设,新光公司、普定公司火电投运装机264万千瓦稳定运行;加快贵州能源集团普定电厂项目开工手续办理。新能源建设成果丰硕,盘州新能源铜厂沟二期、三期已全容量并网,新能源并网容量约46万千瓦;安顺片区新能源并网容量约257万千瓦。二是强化创新驱动。上半年开展研发项目66个,研发投入31321.44万元,建成国家重点项目“复杂地质条件煤矿辅助运输机器人”,省重大专项“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煤矿智能采掘技术”通过专家综合评定。三是推动“四化”建设。建成智能化综采工作面41个,生产矿井辅助运输系统自动化升级改造全部完成,采煤综合机械化率达到100%,掘进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5%以上。
(四)依托“两条路径”深化经营管控
一是狠抓增产增收。深入践行“富矿精开”战略,探索建立多元化销售渠道,丰富商品煤销售模式,促进煤矿稳产达产和公司效益提升,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上半年,公司商品煤产量同比增加68.27万吨,增幅15.27%;营业总收入同比增加11.06亿元,增幅27.34%。二是狠抓节支降耗。在“两金”压控、代储代销、修旧利废等方面深挖潜力,有效盘活闲置资产,持续加强集中采购工作,多渠道降低生产成本,压缩非生产性支出,提高经济效益。
(五)聚焦“一个保障”强化党建引领
一是学习教育扎实推进。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要求,全面部署,上下协同,深入推进学习教育全覆盖抓好落实。二是党的建设持续加强。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严格执行贯彻落实、跟踪督办机制,用实干实绩践行“两个维护”;深入开展党支部“排队抓尾”、基础党务突出问题排查治理、“智慧党建”系统推广运用,有力促进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持续提升;三是融入中心深入推进。以党的建设精细化管理考核为抓手,每季度将安全生产经营指标、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党建工作考核管理,形成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一体考核联动机制,促进履职尽责。
(六)深入推进公司治理,提升治理效能
一是持续推进公司治理规范运作。依法依规召开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报告期内,公司召开7次董事会、审议通过40项议案,召集1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4项议案,会议决议均得到有效落实,股东合法权益得到了充分保障。二是持续完善公司治理体系。根据《公司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新<公司法>配套制度规则实施相关过渡期安排》《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规定,经公司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不再设监事会,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公司法》规定的监事会职权,并结合证券监管法律法规的修改,对公司治理制度进行相应修订。三是持续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报告期内,公司依法依规披露公司定期报告2次、临时公告32次,中小股东的知情权得到充分保障。四是持续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通过召开业绩说明会、电话会及投资者策略会、组织投资者到公司现场调研等多种方式,及时回应投资者关注,推动公司与投资者双向沟通常态化,巩固长期互信关系,主动传递公司投资价值,增强投资者认同感。
报告期内,煤炭市场价格进一步下降,公司煤炭板块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减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少113.67%。
2025年下半年,公司将积极应对能源行业转型发展、煤炭市场震荡下行等多重挑战,统筹安全生产、项目建设、市场开拓、公司治理、改革创新等各项工作,深入推进煤电新能源一体化发展,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资源优势
贵州省煤炭资源丰富,有“江南煤海”之称,在全国仅次于晋、蒙、陕、疆,排列第五位。
公司所在的盘江矿区被国家列为重点开发的矿区之一,矿区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煤种齐全、煤质优,矿区获得总资源量324.7亿吨,探明总资源量192.5亿吨,保有储量186.3亿吨,炼焦煤储量占贵州省炼焦煤总储量的47.97%。盘江矿区主要煤种有焦煤、1/3焦煤、肥煤、气煤、贫煤、瘦煤、无烟煤等,公司主要煤炭产品为炼焦煤和动力煤,具有低灰、低硫、微磷、发热量高、粘结性强的显著特点,是理想的冶金、化工和动力用煤,是中国南方地区重要的大型炼焦煤和动力煤生产基地,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炼焦煤生产企业。
(二)区位优势
一是交通便利。贵州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境内有沪昆铁路、株六铁路、川黔铁路、内昆铁路、黔桂铁路、南昆铁路等铁路线,是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交通非常便利。二是区域市场优势突出。贵州省周边均为缺煤省份,西南仅贵州为煤炭净调出省,公司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煤炭生产企业,承担着西南地区煤炭供应任务。西南地区区域市场进入壁垒高,北方煤进入西南,需要远距离运输,物流成本高,补给西南省份的难度较大。公司煤炭产品和电力市场需求稳定,除了承担区域能源供应保障任务,还与周边的攀钢、柳钢、昆钢等钢铁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三)生产技术管理优势
公司始终依靠科技进步、坚持创新驱动,围绕煤矿智能升级、安全高效、资源综合利用等关键问题,开展重大科技专项攻关,提升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发展水平。一是打造智能化矿井集群,聚焦采掘、辅助运输等重点领域,选准选优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公司采煤综合机械化率保持100%,掘进综合机械化率稳定在85%以上。二是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加大科技人才支撑和研发资金投入,累计获得授权专利573项,成功建成矿井5G无线通讯系统、国家重点项目“复杂地质条件煤矿辅助运输机器人”,省重大专项“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煤矿智能采掘技术”通过最终验收。三是推广“瓦斯抽采精细化”,积极推广“以孔代巷”、定向钻孔技术,运用先进装置精准计量,瓦斯抽采精细化成效凸显。四是煤炭洗选加工技术走在了行业前列,高效筛分、干法脱硫、智能矸选等先进技术广泛使用,尾煤压滤实现全覆盖,公司自主研发100%知识产权的尾矿煤泥深度分选技术已投入使用。
(四)煤电一体化优势
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公司将以盘江新光和盘江普定两个火电厂为中心,按照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的原则,加快发展新能源发电项目,努力建成盘州和安顺两个多能互补新型综合能源基地,提高公司能源安全保障水平和清洁能源供应能力,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截至目前,公司已采用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技术建成西南地区首个超超临界盘江新光2×66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建成全国首台套以燃烧无烟煤为主的超超临界盘江普定2×66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科学选型光伏组件,建成贵州省单体规模最大的光伏场站——关岭县盘江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项目,深化煤炭与煤电、煤电与新能源“两个联营”。
(五)政策支持优势
2022年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文件,支持贵州布局大型煤炭储备基地,打造西南地区煤炭保供中心,加快现役煤电机组节能升级和灵活性改造,推动以多能互补方式建设清洁高效燃煤机组,加快实施大型风电、光伏、抽水蓄能项目。2022年12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印发《贵州省推动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方案》,大力支持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加大煤炭资源开发力度。2023年11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3〕1501号)文件,对煤电实行两部制电价政策,推动煤电转变经营发展模式,充分发挥煤电支撑调节作用。2023年,贵州省委、省政府从战略高度出发,组建“贵州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打造千亿级全国清洁能源供应商和全国一流能源企业,作为全省能源战略重点实施主体、清洁能源开发主体、能源技术创新主体和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建设主体,成为全省能源供应的压舱石、稳定器,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战略性基础性能源支撑。公司作为贵州能源集团旗下的核心上市企业,在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将得到大力支持,公司的政策优势将更加突出,公司正在抢抓这一历史机遇和“富矿精开”战略机遇,加快煤电新能源一体化发展,促进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多能互补、深度融合,努力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