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威领股份(002667)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1、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领域包括锂新能源行业,新增钨锡铅锌多金属矿开采业务。
公司锂资源业务主要产品锂云母、碳酸锂等,是锂电新能源产业链重要的基础原料,产品下游客户主要为锂电池厂商、锂电池生产厂商,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电池等领域。锂电新能源产业作为国家重点支持产业,在国家产业政策支持下,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获得了发展环境。并且随着新能源汽车及储能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持续稳定高速发展,带动电池级碳酸锂、电池级氢氧化锂等产品的需求稳步增长,为锂资源相关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及发展机会。
报告期内公司收购嘉宇矿业74.30%股权,新增钨锡铅锌多金属矿开采业务,主要产品是钨矿、锡矿、铅矿、锌矿等。
钨作为重要的战略金属,被誉为“工业的牙齿”,广泛应用于硬质合金、特种钢材、电子、航空航天等高技术领域。钨因其高熔点、高密度和优异的机械性能,成为制造切削工具、耐磨部件和高温合金的关键材料。随着新能源、半导体和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钨的需求持续增长,推动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钨作为关键战略矿产资源,其出口受到严格管制,进一步凸显了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
在全球光伏行业爆发、新能源汽车行业火爆以及消费电子行业复苏的多重驱动下,锡焊料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作为精锡的主要应用领域,锡焊料需求的激增直接拉动了精锡的需求,导致全球锡市场供需缺口持续扩大。据EVTank预测,到2026年,全球锡供需缺口将达到4.8万吨,这一缺口将进一步加剧锡价的上涨压力。
铅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金属,主要应用于铅酸电池领域,占全球铅消费量的80%以上。近年来,在中国电瓶车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下,铅产业下游需求稳步增长,同时矿端产能也在政策的传导下逐步释放,形成了供需双增的格局。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精铅生产国和消费国,行业成熟度高,在当前的背景下,未来较难出现拐点,铅价预计将保持高位波动并稳步上升。
锌金属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材料,主要应用于钢材镀锌领域,占比超过60%。镀锌工艺通过热镀、电镀等方式在钢材表面形成锌层,有效防止钢材腐蚀,延长使用寿命。与此同时,全球锌矿端产量已连续3年减产,2024年全球锌精矿产量同比下降13.21%,主要受矿山品位下降、极端天气和环保政策等因素影响。未来,锌金属供应端将面临持续受限的局面。
2、公司所属细分行业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产品是碳酸锂,碳酸锂可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和电解质的原材料,新增钨锡铅锌原矿产品作为有色金属冶炼原料,是工业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碳酸锂行业下游是以全球新能源汽车及储能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销量的高速增长和储能项目的大量投建,带动了上游核心原材料碳酸锂行业的发展。因2022年开始碳酸锂价格急剧增长,吸引了大量上游企业扩建产能,造成锂矿供给和碳酸锂冶炼产能在2024年逐步释放,供给量增加,对碳酸锂市场价格造成较大影响。
钨锡铅锌矿属于基础金属和小金属材料领域,其下游应用广泛,涵盖电子信息、建筑基建、汽车制造、能源装备及国防军工等多个行业。近年来,随着电子产业、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和高端制造业的持续发展,对焊锡材料(锡)、硬质合金(钨)、防腐镀层(锌)以及铅酸电池(铅)的需求不断释放,带动了上游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冶炼产业的扩张。受益于下游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共同拉动,钨锡铅锌行业在资源保障和材料供应方面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同时,伴随2022年以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不少企业加快了矿山扩产和冶炼产能的建设,预计未来数年内相关矿产品的供给将逐步增加,对市场价格形成一定压力,但长期看仍将在新能源、电子及基建需求支撑下保持战略性地位。
1.2、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以新能源锂电材料产业链为主体,主要包括锂矿选矿、基础性锂电原料锂盐加工及冶炼业务;钨锡铅锌矿的开采为新增业务。
近年来,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推动下,新能源汽车以及储能市场将迎来蓬勃发展,共同推动上游锂资源行业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国内外大型车企与锂电池厂商加大对锂电产业的投入,带动上游基础锂盐产品市场需求;与此同时,基础锂盐产品的上游原材料主要来源于锂盐湖、锂辉石和锂云母矿山,在此前供需紧张的背景下上游供应商开始扩产,原材料的供给增加,供需紧张的平衡被打破,碳酸锂价格目前处于波动状态。我国陆续出台支持新能源产业的政策,公司也坚定看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新能源行业未来前景广阔,坚定在新能源行业持续稳步发展。公司已经通过领辉科技开展锂云母选矿业务,通过江西领能开展碳酸锂冶炼销售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产品主要为锂云母、碳酸锂,相关产品情况具体如下:
1、基础性锂电原料锂盐加工及冶炼业务:公司于2021年11月出资设立以碳酸锂生产、加工、销售为主要业务的领能锂业,该项目于2022年9月达到正式投产标准。基础锂电原料是锂电新能源产业链中原材料供应的关键步骤,也是公司锂资源业务布局的重要环节。
2、锂矿选矿业务:公司于2022年1月收购领辉科技70%股权并将其纳入合并范围,业务拓展至锂云母选矿,具备年选矿产能120万吨。领辉科技在选矿业务领域获得包含8项发明专利在内的44项专利授权,技术实力、生产工艺均居于行业领先地位。
3、钨锡铅锌矿开采业务:公司于2025年4月28日通过法拍收购嘉宇矿业74.3%股权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业务拓展至钨锡铅锌矿开采。嘉宇矿业具备8.2平方公里铁砂坪矿区的年产30万吨有色金属矿采矿证,可为公司提供优质的钨锡铅锌矿资源。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的经营宗旨:公司秉承“诚信、务实、创新、奋斗、团结”的价值观,立足“稳步基础业务”锐意进取,以“引领以望,求志达道,开拓创新”为领航,全方位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夯实新能源领域战略布局,提高市场占有率,提升核心竞争力能力,着力打造一个经营规模化、产品专业化、品质卓越化、管理规范化的“为社会做贡献的”制造业知名企业。
1、区域产业领域优势
领辉科技位于江西省宜春市,依托宜春当地丰富的锂矿资源,公司的锂云母生产具有坚实的锂矿原料供应保障,除多年经营积累的供应商关系外,公司目前已与当地锂矿石供应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可保障每年不少于130万吨锂矿石供应,同时公司亦积极拓展采矿环节储备战略资源。
2023年9月,公司完成了上市公司注册地迁址至郴州,基于郴州市临武县锂矿资源优势和产业集群进行发展,获得了郴州市的大力支持,公司在郴州市落地项目也有序建设中。
2、研发技术创新优势
公司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导向,目前,上市公司合计拥有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55项。领辉科技和领能锂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多项选矿核心技术及基础性锂电原料锂盐加工及冶炼核心技术,其中针对难处理低品位钽铌锂矿性质复杂、易于泥化、分离效果差、分选指标低等问题,开发出“弱磁除铁-磁性分离-重浮联合”新工艺技术,解决了锂云母、钽铌精矿、长石及钛铁锰等杂质矿物的分离难题,实现了低品位钽铌锂矿的高效综合回收。领能锂业在现有隧道窑的设计基础上实现了能源的循环化改造及梯次利用,将烧砖的高温尾气作为生料干燥窑的热源,将冷却高温熟料的余热空气作为锂云母回转干燥窑的热源,节省了大量的能源消耗量。并在碳酸锂冶炼领域积累丰富技术工艺数据和完备的项目建设能力。
3、上下游产业配套优势
自公司开始布局新能源产业以来,已实现锂云母生产、碳酸锂生产,逐步投资锂矿开采企业,扩大公司锂矿战略资源储备,形成产业链规模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对外采购的议价能力。为进一步落实公司“采矿+选矿+基础锂电原料生产”纵向一体化产业链布局的重要举措。公司拟在郴州市临武县一期建设1万吨碳酸锂冶炼生产线。下一步公司主营业务拓展方面,公司与国内锂电池产业链知名企业共同落户郴州合作开发,能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技术,进一步延伸公司产业链、保障公司产品的上下游的采购与销售。
4、涉足多金属领域,穿越行业周期
公司涉足多金属领域,使企业能够同时布局锂、钨、锡、铅、锌等基础金属与小金属品种,形成多元化的产品组合。这种布局不仅有助于分散单一金属价格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还能够通过不同金属在不同行业的下游应用来实现收益互补。例如,锂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的市场波动;钨和锡主要受益于高端制造与电子产业的发展;铅与能源储能及汽车产业紧密相关;锌的需求更多依赖于基础设施和建筑行业的周期性投资。通过跨金属的协同布局,企业能够在某一单一金属进入下行周期时,依靠其他金属的景气度维持整体稳定,从而实现“穿越行业周期”的目标。同时,多金属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还可提升产业链整合能力和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与长期竞争力。
5、技术储备及人才储备优势
公司在专注于多金属选矿和碳酸锂冶炼领域技术研发,积累了相应的技术人才和技术积淀。公司合计拥有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55项。
公司核心骨干和业务骨干具有丰富的技术基础和业务能力,对行业技术、业务环节和业务发展趋势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具有高效的执行力和活力,能够更加有效的促进公司的业务发展。公司强化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也进一步夯实公司在新能源产业的上下游合作进行技术支持,以提升行业整体周期波动的抗风险能力。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