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钒钛股份(000629)2025年半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8-26 18:38:2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钒钛股份(000629)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钒产品

    2025年上半年,钒行业供求关系总体上延续2024年供强需弱局面。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半年全国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1.2%,降幅较2024年同期有所扩大;全国粗钢产量较同期下降3%,钒行业的主要应用领域螺纹钢产量同比下降3%,造成钒氮合金需求减量,而汽车、家电用钢上升带来对钒铁需求增量。储能应用方面,上半年新增钒储能招标开工项目较少,但并网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项目加速落地达1.12GWh,同比有较大幅度上升,依然占据液流电池装机绝对主流地位。新建大规模钒储能项目主要集中在新疆、云南地区,按项目方施工计划公告推算,预计至年底新增落地项目约1.64GWh。

    雅鲁藏布江水电站开工建设以及中央反“内卷式”竞争战略行动深入推进,有望带动钒在钢铁领域需求。当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深入推进质量领域“内卷式”竞争整治工作,守好质量安全底线,加大对普通热轧螺纹钢筋质量的抽查力度,将有利于钒氮合金需求量的提升。下半年预计部分钒储能大型项目建成落地,对钒的需求量有望维持较高水平。

    2.钛白产品

    据涂多多数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国内钛白粉产量239.5万吨,同比增长0.36%,但终端需求因房地产开工下滑导致国内需求出现较为明显的萎缩,出口方面因欧盟、印度等地反倾销政策落地有所减少(据海关数据显示,1-6月出口数量同比减少5.76%),国内钛白粉市场供需逐步失衡,且原料钛矿、硫酸价格高位运行,行业利润普遍大幅下滑。

    今年3月,住建部表示要把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旧小区纳入城市更新改造范围,城中村改造继续扩大规模;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城市更新行动实施取得重要进展的目标。未来随着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城市更新政策落实落地,推动对建筑涂料的持续需求,以及在汽车消费转型升级和国内经济可预期的持续增长带动下,预计将有效改善钛白产品市场需求。

    3.钛精矿及钛渣

    根据中国铁合金在线网站数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国内钛精矿总产量387.3万吨,比2024年同期增加约24.3万吨,尽管海绵钛产能释放,产量快速提升,对钛原料的需求呈现增量,但上半年钛白粉行业开工率降低,钛精矿市场供给大于需求;钛渣方面,由于部分硫酸法钛白粉企业通过渣改矿工艺而减少对钛渣的需求,尽管钛渣整体产量增加,但市场流通环节减量。

    (二)公司主要业务和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钒、钛和电,其中钒、钛是公司战略重点发展业务,主要是钒产品、钛白粉、钛渣的生产、销售、技术研发和应用开发,主要产品包括氧化钒、钒铁、钒氮合金、钒铝合金、钒电解液、钛白粉、钛渣等。

    1.钒产品

    钒是一种重要的合金元素,主要用于钢铁工业、储能领域。含钒钢具有强度高、韧性大、耐磨性好等优良特性,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造船、铁路、桥梁、电子技术等行业。全钒液流电池作为重要的安全、长时、大规模的储能技术路线,广泛应用于风电、光伏等间歇性电源配套储能、电网调峰等领域。此外,钒还可以作为催化剂和着色剂应用于化工行业。目前,公司生产的钒系列产品已覆盖钢铁、有色冶金、化工、能源等多个关键领域,并出口加拿大、荷兰、日本、韩国、新西兰等国家。同时,公司积极推进钒酸锂正极材料和氢燃料电池用钒基储氢材料的研发工作。

    2.钛产品

    钛白粉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白色颜料,具有良好的遮盖力和着色力,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造纸、油墨等众多领域。目前公司生产的硫酸法钛白粉、氯化法钛白粉广泛用于涂料、塑料、油墨、造纸、日化、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出口马来西亚、印尼、印度、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

    钛渣可分为酸溶性钛渣和氯化渣两种,主要用于生产钛白粉和海绵钛。

    (三)市场地位及竞争优势

    公司是国内主要的产钒企业,同时是国内主要的钛原料供应商,国内重要的钛渣、硫酸法和氯化法钛白粉生产企业。

    公司钒产品规模继续保持全球前列,加上品种齐全、产品认可度高,海内外销售渠道布局合理,市场竞争力强;公司硫酸法钛白粉产能22万吨/年,氯化法钛白粉产能增至7.5万吨/年,开发的塑料专用产品R-249和CR-340产品,基于用户需求持续优化工艺、提升品质,产品认可度和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公司钛渣和经营的钛精矿规模继续位居国内前列。

    公司依托自身技术,采用“资源依托+工厂生产+产品直销(代理)”的模式,开展各类钒、钛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业务。同时,控股股东生产的钛精矿全量交由公司,一部分由公司按照市场化原则采购以满足自身生产需要,另一部分由公司对外代理销售。公司的业绩主要来源于产品生产与销售过程中产生的增值。

    (四)生产经营环境与经营对策

    1.经营环境

    2025年上半年,随着钒钛产业产能及产量释放,需求低于预期,造成钒产品和钛白粉市场均供大于求,价格下滑,且钛白粉企业受原料价格高位影响,行业利润普遍大幅下滑。

    钒产业方面,报告期内继续呈现供强需弱局面,价格同比下滑8.24%(中国铁合金在线)。钛白粉方面,2025年上半年市场经历一季度上涨和二季度下跌后,价格同比下滑6.76%(中国铁合金在线)。钛原料方面,供应端,国内供应规模增加,2025年上半年钛精矿进口量整体增加明显(据海关数据显示,1-6月进口量同比增加14.9%);需求端,上半年海绵钛大幅增产带动市场对钛原料需求增加,但需求增量低于供应增量,钛精矿价格同比下降11.11%(中国铁合金在线)。

    2.经营对策

    报告期内,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持续抓实新投产线达产达效攻关、品种结构调整、质量提升、成本优化,切实提高核心竞争能力。钒产品综合考虑品种效益情况,加大钒铁及减少钒氮合金规模,加大外购原料规模生产铁合金以维持非钢领域用钒分流带来的设备产能利用率;钛白粉持续开拓优化销售渠道,提升高效益产品产销规模、快产快销,加快存货周转。

    3.经营成果

    报告期内,累计完成钒制品(以V2O5计)2.61万吨,同比增长1.56%;钛白粉13.62万吨(其中氯化钛白粉3.82万吨),同比增长5.91%;钛渣9.49万吨(其中自用钛渣4.50万吨),同比降低3.95%。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5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9.04亿元,下降40.57%;营业成本40.4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5.96亿元,下降39.09%,主要是钒钛产品价格较上年同期下降以及部分业务调整经营模式所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9亿元,较上年减少3.37亿元,同比下降245.15%。

    在产品规模上,公司积极开展社会资源采购,充分释放钒制品产线产能,同时加强攻关推动钛白粉新产线按期达产,钒制品和钛白粉产量较同期提高。在品种结构方面,公司深入调研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效益好的产品产量,优化产品组合,提升整体效益。在生产成本控制上,公司组织实施钒钛竞争力提升和十大措施推进工作,全力降低钒钛产品制造成本。此外,公司持续维护和拓展销售渠道,与老客户保持紧密合作,积极开发新客户,稳定的销售渠道有效缓解了销售压力。钛白粉及时调整出口区域,重点开拓东南亚、中东、日韩等区域新渠道,减弱欧盟反倾销对公司出口的不利影响。加大氯化法产品销售力度,新开拓氯化法新线销售渠道20余家。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行业地位。公司旗下有四家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目前国家批准设立的唯一一个资源开发综合利用试验区——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的龙头企业,公司利用自身的资源、技术优势,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将有力助推攀西钒钛产业发展。作为国际钒技术委员会重要成员,公司可与世界各主要钒生产企业进行交流,了解钒产品市场和应用技术的最新动态,掌握全球钒产业发展和变化。同时,依托国际钒技术委员会,可长期支撑关键矿物钒的技术创新,拓展钒的应用领域,以推动钒的需求,并在全球舞台上倡导支撑钒的政策,共同推动钒产业创新可持续发展及全球市场增长。

    (二)研发优势。公司拥有两个省级技术创新平台及一个创新团队,即: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重庆市企业技术中心、重庆市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在钒钛制品研发方面历史悠久,氧化钒、钒铝合金、钛原料等产品的生产与技术研发一直保持优势。公司技术雄厚,拥有较强的研发能力,目前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级重大关键技术研发任务,在钒钛领域产业化技术及钒钛磁铁矿综合高效利用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获得多项省级以上科技成果。

    (三)技术优势。公司依靠自主创新探索出难利用、低品位、多金属共生的攀西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道路,形成了钒氮合金等钒制品制备、多牌号钛白粉生产、多品种钛渣冶炼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专有技术,特别是在钒氮合金、高钒铁生产、大型电炉冶炼钛渣、钛白粉新产品开发及应用性能研究、高炉渣提钛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高钒铁市场占有率保持国内第一。

    (四)品牌凸显。钒产品品种齐全、品质优良,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具有较强的市场影响力。公司控股子公司生产的主要钛白产品中塑料专用R-248、R-249、R-5568、CR-340产品;造纸专用R-5567产品;通用型R-298、R-5569、CR-350等产品在中国钛白粉行业具有较大影响力,产品在涂料、塑料、造纸、油墨行业中得到用户广泛认可。

    (五)原料稳定。公司主要原料钛精矿和粗钒渣由公司控股股东攀钢集团提供,攀钢集团占据了攀西四大矿区中的攀枝花、白马两大矿区,确保了公司生产原料来源稳定。

    (六)积淀深厚。公司长期从事钒钛产品生产研发,形成了独有的产品文化、生产文化和历史文化,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生产、技术人才队伍,在钒的深加工和钛白生产研发方面经验丰富。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钒钛股份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