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广西能源(600310)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报告期公司所属电力行业情况
今年以来,电力行业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电力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弘扬电力精神,攻坚克难,统筹做好保供电、促转型、稳投资、优服务等各项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提供了坚强电力保障。全国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电力供应持续绿色低碳转型,电力消费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
1.电力消费需求方面。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全国全社会用电量4.8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
2.电力生产供应方面。上半年,全国重点调查企业电力完成投资合计6,546亿元,同比增长9.6%。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6.5亿千瓦,同比增长18.7%,其中太阳能装机达11亿千瓦;新能源发电量保持快速增长,占总发电量比重超四分之一;电网工程投资快速增长14.6%;跨区、跨省输送电量同比较快增长11.8%。
3.电力市场建设方面。上半年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完成市场交易电量2.9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
(二)报告期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作为广西地方能源企业,公司依托“厂网一体”的经营模式,形成了覆盖发电、供电、输配、售电全链条的供应系统。
1.在发电业务方面,多元布局筑牢能源根基。公司构建了水火风光协同发展的综合发电体系,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控制(全资及控股)的电源总装机容量234.33万千瓦(较上年末新增印山光伏发电项目并网5.57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比由上年期末的31.87%增长至本报告期末的33.50%。公司发电业务如下:
水电板块:控股6座主力水电站(桥巩/合面狮/巴江口/昭平/下福/京南),装机总容量85.86万千瓦,上半年完成发电量约16.17亿千瓦时。
火电板块:全资子公司桂旭能源公司广投贺州电厂,装机总容量70万千瓦,上半年完成发电量约2.52亿千瓦时。
新能源板块:公司清洁能源布局成效显著。防城港海上风电A场址项目(70万千瓦)并网以来,累计发电量超14亿千瓦时;报告期内新增印山光伏发电项目(一期)并网5.57万千瓦,新能源装机总容量增长至78.47万千瓦;上半年,新能源发电量同比增加6.45亿千瓦时。
2.在供电方面,全域覆盖可靠电网。公司以贺州为核心,供电范围辐射贺州市三县两区及梧州市部分地区,拥有较稳定的市场区域和客户群体,并通过220kV网架互联工程延伸至周边7个县市,形成三省(广西、广东、湖南)电力互济格局。公司供电区域及周边地区存在广西电网和部分小型电力生产企业,与公司共同参与市场竞争。
3.在售电方面,公司售电电量来源主要包括自发电和外购电两部分:公司所属水电合面狮电厂、巴江口电厂、昭平电厂、下福电厂四大水电厂接入公司电网;桥巩水电站、梧州京南水电厂接入广西电网。由于目前接入公司电网的自发水电无法完全满足供电区域的电力需求,公司需要从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购入部分电量,以确保供电区域内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主要经营成果
报告期内,公司共完成发电量26.38亿千瓦时,比上年同期减少19.68%;完成售电量39.82亿千瓦时,同比减少4.84%;实现营业收入163,644.68万元,同比减少14.75%,其中电力销售收入160,874.14万元,同比减少14.84%。合并实现利润总额3,013.95万元,同比减少67.54%;实现归母净利润-7,090.78万元,同比减少719.9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104.64万元,同比减少177.05%;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2.45%。
报告期内,公司各板块归母净利润变动情况如下:
1.水电生产方面:贺江、桂江及红水河流域来水同比减少,公司水电厂发电量同比减少,水力发电板块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236.58万元,同比减少4,385.57万元。
2.火电生产方面:受电力市场交易调节影响,火电上网电价下降,火电发电量减少,火力发电板块扣非归母净利润-14,060.42万元,同比增亏3,674.52万元。
3.风电生产方面:上年末海上风电机组全容量并网发电,本报告期内发电量同比增加,实现归母净利润1,710.05万元,同比增加984.82万元。
4.电力销售方面:电力交易市场电价下降,公司电网售电价下降,且受来水偏枯影响,电网内购水电电量减少,外购电增加,购电成本增加,供电毛利减少,供电板块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638.94万元,同比减少14,948.90万元。
5.其他方面:(1)本报告期公司本部收回股权款、往来款等款项,应收款项坏账转回同比增加,扣非归母净利润增加1,673.18万元;(2)本报告期公司本部财务费用同比减少833.69万元。
6.非经常性损益方面:公司持有的按公允价值计量的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损益变动,本期影响归母净利润-2,348.84万元,上年同期为-11,006.71万元,同比减亏8,657.88万元;处置环球新材国际股票投资收益1,789.91万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1,745.94万元。
(二)报告期主要工作
2025年上半年,公司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紧紧围绕“创新提质年”的要求,克服市场电价下降、来水偏枯、火电量价齐跌等困难和挑战,多措并举抓好生产经营,科学统筹电源和电网发展,公司总体经营情况好于预期。
(一)坚持稳字当头,持续聚焦主责主业
发电板块及电网板块“双轮驱动”,助力经营发展提质增效。发电板块方面,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A场址自2024年一季度首并以来,累计发电量超14亿千瓦时,本年正式投入商运,贡献利润0.42亿元,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水电企业克服来水偏枯影响,实现节水、调洪增发电量2500万千瓦时;广投贺州电厂积极争取100%容量电费,开展节能减耗及成本管控。电网板块方面,供电企业持续做好增供扩销,不断提升网内客户服务质量,积极主动对接网外企业转网,积极争取低价电源接入;加快低效无效资产和非主业退出,优化资产配置,积极盘活公司存量资产。
(二)多维降本增效益,内核强化稳根基
一是持续推进火电燃料替代与掺烧优化,节约燃料成本。二是电网积极争取低价电源接入,降低购电成本。三是加快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见效,上半年获得政策补贴到账超600万元,享受税收优惠超0.5亿元。四是稳守授信资金防线,降本增效优结构。上半年公司获批非公开公司债券及中期票据额度20亿元;融资综合资金成本降至2.97%,首次降至3%以下,创历史新低。五是强化预算管理,提升资金效益。管理费用同比下降7.68%;12项一般性行政经费同比下降18.36%。
(三)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并取得实质性进展
印山光伏发电项目(一期)5月底成功并网发电;仁义风电场项目加快推进完成首次并网任务;贺州抽水蓄能项目已成功纳入2024年第二批中央用地保障清单及广西2024-2028年抽蓄项目优化调整方案,力争三季度具备核准条件;广投贺州电厂热电联产已于今年5月具备低压、中压供汽能力;110千伏里松输变电工程一期已竣工验收,平桂区路花独立供电区改造项目已开工建设;独立供电区改造项目(江坪村)已完成工程量的复核工作;新能源并入桂东网工作有序推进。
(四)安全生产守防线,强化管控防风险
落实防汛防台及重大活动、重要时期能源保供、应急管理工作,层层压实责任,成功应对台风、强降雨天气等极端天气,圆满完成各项保供电任务。全面开展专项整治,持续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展反“三违”防“三误”、涉重金属等环境风险排查等专项整治,公司上半年安全形势稳中向好。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电力特许经营优势
公司电力主业经营拥有政府特许经营权,取得了广西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核发的《供电营业许可证》,具有独立的供电营业区。
(二)区域优势
公司多年来已形成比较稳定的用电客户群,市场相对稳定,主要供电营业区包括贺州市三县两区及梧州市部分直供用户。
(三)“厂网合一”经营模式
作为一家从事发电、供电、配电业务一体化经营的地方电力企业,公司拥有完整的发、供电网络,是电力上市公司中少数拥有“厂网合一”的企业,厂网一体化保证了对区域电力供应市场优势。
(四)管理优势
公司决策层、管理层拥有成熟和丰富的电力管理运营经验,能推动公司管理稳中向好发展。
(五)水电清洁能源优势
广西水资源丰富,公司水电厂地处桂江、贺江和红水河流域,利于公司水电经营。水电为清洁能源,发电成本不受采购原材料价格上涨因素影响,具有长期稳定经营优势。
(六)新能源增长优势
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新能源项目开发力度,防城港海上风电A场址项目70万千瓦已全容量并网。已取得建设指标但尚未并网的控股新能源规模约76万千瓦,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F场址、一批分布式光伏项目正在推进前期工作。项目建成后,将大幅度增加公司总装机规模和新能源装机占比。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