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万通液压(830839)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业务概要
商业模式报告期内变化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液压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包括自卸车专用油缸、机械装备用缸和油气弹簧。经过多年的研发和积累,公司已取得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掌握了冷拔工艺技术、宽温域下高压组合动密封技术、活塞杆热处理及表面处理技术、镜面抛光粗糙度控制技术、激光熔覆加熔铜等特殊表面处理工艺、大跨度载荷变化下高低压两级气室油气弹簧匹配设计技术、蓄能器双气室技术、油气悬挂可调车姿主动控制技术、油气弹簧自适应自主补油可调刚度技术、电动缸的滚动式导向结构技术、阻尼自适应调节的轻型油气弹簧技术、一种利用行星滚柱丝杠与齿轮齿条副实现精确控制的旋转摆动技术等核心液压油缸及油气弹簧、电动缸整体设计及生产技术,并具备相应的业务资质,是国内中高压油缸的专业供应商,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能源采掘设备、工程机械、JG装备等领域。
根据下游应用领域及生产管理特点,公司的产品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一)自卸车专用油缸
自卸车是指通过液压或机械举升而自行卸载货物的车辆,由汽车底盘、液压举升系统、取力装置和货厢等部件组成。自卸车专用油缸主要用于自卸车的液压举升系统,可以将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是自卸车的主要配件之一。
公司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进行技术迭代与工艺革新,经过多年的技术沉淀与生产实践积累,掌握了自卸车倒装前顶缸技术、前顶缸轻量化技术等核心技术,在原材料能源消耗、生产效率、质量可靠性及技术性能指标等方面形成显著优势。公司具备针对不同车型及工况条件下的自卸车结构特性,匹配设计油缸技术方案的专业能力,先后开发轻量化、标载、重型车辆使用的前置缸系列化产品,研发适配宽体矿用自卸车举升系统,为客户提供整车液压系统一体化解决方案。产品主要客户为三一集团、宏昌专用车、中集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
报告期内,公司紧跟市场需求变化,针对不同车型及差异化性能要求持续展开技术研发,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国内市场方面,公司顺应液压产品绿色化、智能化等发展趋势,持续对绿色重载新能源汽车多级电动举升缸、自卸车智能控制举升系统展开研发,以满足自卸车绿色环保、智能化控制的需求,提高整车能效比,促进新能源自卸车电动一体化的发展。国际市场方面,公司研发了适用于国际市场的薄壁型台阶式自卸车油缸,另外,对自卸车一拖一挂双斗分控举升系统展开了研发,“一车双用”的设计进一步提升了作业灵活性,有效满足客户多元化场景应用需求。
(二)机械装备用缸
机械装备用缸是公司的另一核心优势产品,应用行业和领域非常广泛,产品主要涵盖三大领域,一类是采掘设备用油缸,应用于液压支架和掘进机等煤炭综采设备;一类是工程机械用油缸,应用于起重机、挖掘机、盾构机等工程机械;另一类是JG装备用缸,应用于多款WQ装备。
1、采掘设备用油缸以综采液压支架使用的立柱与千斤顶为主,公司拥有多种完善的表面处理工艺、具备全工序加工能力,通过产品研发、工艺优化,以及生产经验的积累,实现了“三机一架”设备液压缸产品的全面覆盖。公司针对高端液压支架液压缸开发熔覆加熔铜工艺,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对液压支架立柱和活塞杆外表面进行表面强化处理,提高其表面的耐磨防腐性能,延长产品寿命,产品性能整体得到提升。产品主要客户为郑煤机集团、三一集团等全国前列大型煤炭综采装备企业。公司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不断研发及迭代,保持技术创新及领先性。包括积极响应高端综采设备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需求,开发出应用于智能化电液控制采掘装备的极高形位公差标准的高端油缸。国内煤机综采设备厂商积极响应绿色矿山、环保矿山作业方式,推出以纯水作为传动介质的液压支架,公司致力于表面特殊工艺的研发与试制,配套开发了密封性、耐腐蚀性极高的纯水液压缸产品。另外,为提高装备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公司通过可控变形、能量耗散、压力缓释三位一体的技术路径设计生产吸能核立柱,其作为矿业支护装备中的核心抗冲击组件,可应对煤矿冲击地压、顶板瞬时垮落等极端工况。
2、工程机械行业是液压油缸最重要的下游应用领域之一。公司不断拓展自身液压油缸产品的应用范围,近几年取得了多项突破,先后成功研制千吨履带式起重机油缸、掘锚护一体机液压油缸、大吨位挖掘机整机液压缸、高防腐长寿命挖掘机属具油缸等产品。该产品主要客户包括徐工集团、中联重科、雷沃重工等工程机械龙头企业。
3、JG行业是国防经济的核心和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顶尖水平,WQ装备信息化、智能化趋势的不断深化,具有技术新、功能新、模态新等特点。公司具备A类武器装备承制及科研资格,积极配合JG院所进行前瞻性的技术研发,公司开发的以电动缸为代表的JG装备用缸可应用于多种场景,并不断提高电动缸领域技术研发水平。同时,作为电动缸的重要组件丝杠,特别是行星滚柱丝杠具有尺寸小、推力大、精度高、抗冲击、寿命长等优点,可以应用在机器人关节驱动、工业自动化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目前,行星滚柱丝杠在优化设计和工艺过程及检测等方面均存在较高技术壁垒,公司正在积极做相应研究与开发。
(三)油气弹簧
油气弹簧是油气悬架的弹性及减震元件,其以气体作为弹性介质,液体作为传力介质,具有良好的缓冲减震功能,同时搭配电液控制系统还可实现主动式调节。油气悬架具有非线性刚度、非线性阻尼、结构紧凑、可调车姿等显著的优点,在多桥重型运输车、非公路自卸车以及半挂车中具有广泛的需求。除上述下游市场外,油气弹簧还可应用于除雪车、自动导引车(AGV)等特种车领域以及新能源乘用车领域,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延伸,市场发展空间较大。
油气弹簧产品凭借在驾驶舒适性、安全性、机动性、操控性等方面的优势,销量近几年均保持了快速增长。作为公司核心产品之一,公司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成功研发多款不同车型油气弹簧产品,包括重型矿用车油气悬挂、宽体自卸车油气悬挂、多桥运输车油气悬挂、特殊运输设备油气悬挂、车姿可调油气悬挂系统等系列产品,并持续积极研制主动式智能油气悬架系统等新产品。目前,下游主机厂大力推广重载型非公路矿用自卸车及新能源车型,公司已配合下游主机厂开发出整车全油气悬挂系统,随着配备全油气悬架系统的车型渗透率提升,油气弹簧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
公司管理团队和主要技术人员稳定,秉承“为客户打造液压精品”的企业理念,多年来,坚持研发投入,从客户的实际需要出发,不断创新,形成“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化的经营模式,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公司主要通过直接销售开拓业务,收入及利润主要来源于自卸车专用油缸、机械装备用缸和油气弹簧系列产品销售。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购”的策略组织运营。公司通过多年积累的品质信赖,与众多行业内龙头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同时以突出的行业地位、优良的产品质量、广泛的客户资源,公司主营产品液压油缸已入选“好品山东”品牌,通过“山东制造”品牌认定,铸就了良好的企业品牌。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模式无重大变化。报告期后至本报告批准报出日,公司业务模式亦无重大变化。
二、经营情况回顾
(一)经营计划
2025年上半年,公司紧密围绕年度经营计划,聚焦主业发展,深化创新驱动,强化精益管理。主业核心领域稳步增长,新产品市场开发有序推进,国际业务拓展成效显著;积极围绕电动化、智能化、系统化及伺服控制领域展开研究探索,产品迭代与技术创新取得阶段性成果;精益管理持续深化,生产效能与成本管控水平有效提升。整体经营态势稳中向好,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4432172.82元,同比增长13.1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321853.39元,同比增长40.3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8192567.87元,同比增长48.40%。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为777736294.09元,同比增长1.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94705424.35元,同比增长1.90%。
1、主业提升与新域拓展稳步推进
聚焦境内“汽车、能源采掘装备、工程机械、国防装备”四个主行业,持续做好电动缸、智能油气悬架系统等新领域、新产品的市场验证和推广,积极布局国际市场,实施境内外双线并行,三大核心产品持续放量,各业务板块全线增长。
从业务板块来看,报告期内,自卸车专用油缸在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带动下,内需市场明显改善,新能源汽车延续快速增长态势,持续拉动产业转型升级,市场需求量增加叠加产品质量、交期和服务优势,该板块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95%;油气弹簧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国外市场有所突破,订单量稳步提升,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收入同比增长21.40%,同时,在新能源乘用车、越野车等新领域的应用探索亦有序开展;机械装备用缸产品中,得益于多元市场的积极开拓,工程机械用油缸及JG装备用缸收入实现同比快速增长,带动机械装备用缸总体收入同比增长3.96%。
从区域市场来看,国内市场方面,自卸车专用油缸内需回暖,油气弹簧等产品需求旺盛,同时公司与业内龙头企业及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持续深化,通过积极拓展业务,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及产品市场占有率,境内收入同比增长9.74%。国际市场方面,持续发挥自卸车专用油缸及机械装备用缸的高可靠性及核心技术优势,加强境外油气弹簧产品的设计、研发、推广及销售力度,积极参加境外展会持续深化与国外客户的互动合作,境外市场开拓效果显著,境外收入同比增长41.24%。
2、创新驱动与研发投入持续深化
公司积极顺应智能化、电动化、系统化等发展方向,强化研发投入、推动产品研发和更新迭代,提升综合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5.93%,研发围绕包括无人驾驶矿用车智能电液举升系统、超大负载工业机器人创新型油气分离平衡装备、人形机器人关节用高精度高可靠性行星滚柱丝杠副在内的多个项目展开,研究方向延伸至工业机器人、智能驾驶等战略新兴应用领域。新增授权“一种重型车辆变阻尼变刚度油气弹簧装置”发明专利,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获得有效授权专利54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
依托在油气弹簧应用领域的技术先发优势与深厚积累,公司参与主编的《用于非公路自卸车的油气弹簧》通过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件工业协会团体标准立项,相关标准制定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在持续强化自主创新的同时,公司扎实推进“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承担的“数字液压驱动型主动油气悬架系统多场耦合驱动机理及智能控制研究”项目获评2025年度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二等奖。多项关键科技成果与前瞻性技术储备,显著增强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竞争力及品牌影响力。
3、精益管理能效显现,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公司以新质生产力转型为引领,系统性推进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全价值链的精益化管理升级。通过自主设计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主要工序智能化覆盖,显著提升产能弹性与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在标准化建设领域,持续开展工艺路线试验及数据库管理,有效推进核心系列产品零部件标准化工作,优化产品设计并强化资源利用效率。依托自动化升级、数字化改造与智能化应用,全面增强创新能力,推动降本增效落地。报告期内,精益管理举措形成显著效应,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0.33%,净利润率进一步提升。
4、务实高效推进人才建设
人才是推动企业长足发展的基础,公司以“务实高效”为核心原则,紧紧围绕年度人才强企目标,通过“外引内育”双轨并进,持续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人才队伍,为夯实企业核心竞争力和长远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落实年度人才引进计划,持续引入科研、管理等关键领域专业人才,有效充实了业务发展所需的核心力量。
公司围绕关于激发全员创新活力与提升队伍整体能力的要求,体系化构建覆盖全岗位序列的人才培养与发展机制。通过常态化开展多维培训与专业技能比武等活动,有效提升了各层级员工的专业素养与管理效能,强化了执行力与归属感。本年度,内部人才梯队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晋主管等主题培训高效运行,优秀骨干通过晋升迈入管理岗位;并有一线员工荣获2025年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树立了工匠精神标杆。上述举措充分激发了全员创新潜能与工作动能,释放了高技能人才辐射效应,有力促进了员工与企业战略发展的协同共进。
(二)行业情况
我国液压工业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总体而言,大致可以分为奠基创业、发展成长、快速成长三个阶段。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逐步提升对液压行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将液压行业作为工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并列入多项国家发展计划中,我国液压行业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近些年,我国宏观经济整体向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加速了工程机械、能源冶金设备、矿山机械和农林机械等主机行业的发展,液压元件的市场规模也同比扩大,中国液压工业从规模和数量方面都称得上是“液压大国”。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初步预测,2022-2027年,我国液压动力机械及元件制造的工业总产值将逐年增长,到2027年中国液压行业市场规模或将达到2461亿元。如今市场在对液压产品数量、品种需求增多的同时,也对液压产品提出了高压化、智能化、精准化、集成化、绿色化等新的更高的要求。
公司主要产品行业发展情况如下:
(一)自卸车专用油缸市场供求状况
自卸车作为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生产工具,属于商用车行业的细分车型,占据着卡车行业的半壁江山,其广泛应用在房屋建筑、水利工程、矿山开采等工程建设领域。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5年1-6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09.9万辆和21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7%和2.6%,其中商用车出口50.1万辆,同比增长10.5%。根据方得网掌握的开票数据,2025年1-6月,国内重型自卸车市场累计销量1.7万辆,同比累计增长36.4%,需求开始明显复苏。另外,新能源重卡市场以其迅猛的发展势头成为商用车领域的焦点,据绿色重卡统计,2025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重卡累计销量达到79710辆,同比大幅增长184.68%,数据充分彰显了新能源重卡领域蓬勃的发展活力与巨大的市场潜力,在政策持续赋能和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新能源车辆的销量实现大幅增长。
2025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5.3%,宏观政策发力显效,经济运行稳中向好,这为包括自卸车在内的商用车行业提供了积极的宏观环境。作为“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蓄势的关键之年,2025年工程项目投资规模创下新高,重大项目开工节奏显著加快;在超38万亿投资与政策红利的双重驱动下,自卸车行业有望迎来结构性复苏,基础设施投资的高强度投入直接刺激自卸车需求。同时,出口市场开辟新增量,海外市场正成为重要增长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建需求旺盛,中国重卡凭借高性价比与技术适配性,持续抢占份额。在巨量投资与创新驱动的共振下,2025年或成为自卸车行业的分水岭,行业有望走出低谷,开启新一轮上升周期。
(二)机械装备用缸市场供求状况
机械装备用缸的应用行业和领域非常广泛,下游产品主要包括以矿用液压支架和掘进机为代表的能源采掘设备,以挖掘机、盾构机、起重机、顶管机和水泥湿喷机为代表的工程机械,以及JG装备等其他专用装备。
(1)采掘设备市场供求状况
以矿用液压支架和掘进机为主的综合采掘设备的主要需求端是矿山、煤炭等开采企业。采掘设备的需求主要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是煤炭开采行业新增产能带来增量需求,二是现有采掘设备的存量市场智能化改造等更新需求。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24.0亿吨,同比增长5.4%。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安全生产诉求、人力成本的攀升、政策推动,我国煤炭行业智能化发展成为必然。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促进煤炭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要求,大型煤矿要加快智能化改造,到2025年底前建成单个或多个系统智能化,具备条件的要实现采掘系统智能化。同时鼓励300万吨/年以上的生产煤矿全面推进主要生产环节智能化改造,力争率先建成全系统智能化煤矿。
2025年8月,国家能源局启动煤矿智能化技术升级应用试点,聚焦井工矿智能掘进、采煤系统,露天矿智能采剥系统,以及智能选煤及辅助系统五大领域。重点突破高效支护、高精度定位导航、自主采装等核心技术,推动实现“减人增安提效”的核心目标。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应急管理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明确将矿山装备列为重点领域,要求到2027年,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二级及以上企业占比达50%,并重点发展智能快掘成套装备、智能工作面综采成套装备、薄煤层和薄矿脉智能开采装备、智能特种作业机器人、新型矿用无人驾驶车辆等核心设备,并加快矿山智能装备核心零部件、传感器、关键控制单元和操作系统的研发应用。政策驱动煤炭开采智能化加速,煤矿客户对智能化开采装备和系统的需求持续增加。
目前,高质量综采设备正朝着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对应用于液压支架的液压缸产品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中高端产品市场占比将有所提升。公司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与工艺积淀,实现国内煤机综采设备用油缸产品主要型号的全面覆盖,产品可满足应用于智能化电液控制采掘装备的极高形位公差标准的技术要求;国内煤机综采设备厂商积极响应绿色矿山、环保矿山作业方式,推出以纯水作为传动介质的液压支架,公司致力于表面特殊工艺的研发与试制,配套开发了密封性、耐腐蚀性极高的纯水液压缸产品。
(2)工程机械市场供求状况
工程机械是装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交通运输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根据用途分类,主要包括挖掘机械、铲土运输机械、起重机械、压实机械、钢筋混凝土机械、路面机械和其他工程机械等。其中,挖掘机作为工程机械中的代表性品种,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建设中,是对下游需求变化反应较为灵敏的机械品种,且在工程机械品种中销量占比最大,其销量被视为反映工程机械行业的先行指标。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1-6月份共销售挖掘机120520台,同比增长16.8%;其中国内销量65637台,同比增长22.9%;出口54883台,同比增长10.2%。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以来国家实施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宏观调控力度持续加大,政策效应叠加发力,加上一些地方基建投资起稳回升,两新政策逐步落实和出口继续增长等,使工程机械行业市场需求回升向好,预计2025年下半年,国内市场将继续稳健回升,加上我国工程机械国际市场认可度继续提高,全年挖掘机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工程机械市场需求预测及发展趋势前瞻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工程机械市场规模为234亿美元,占全球总规模的11.0%。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受交通、能源和城市建设等领域设备更新换代和基建投资的推动,预计2025年中国工程机械市场规模将达269亿美元,到2030年预计将增长至570亿美元。这一增长预期与国家政策导向高度契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13号)。2025年将在2024年取得积极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规模,加大支持力度,构建大规模设备更新长效机制。国开证券研报显示,挖掘机的使用寿命一般为8年,大规模设备更新将扩大国内工程机械替换需求空间,加速国一、国二排放标准工程机械出清。结合当前政策环境,国家正通过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协同发力。随着宏观调控力度持续加大,支撑工程机械行业稳定运行和高质量发展的有利因素不断累积,行业中长期发展环境有望持续向好。
(三)油气弹簧市场供求状况
油气弹簧是油气悬架系统的核心构件,用于分散运输路面和装载产生的冲击、延长车架寿命,以提升驾驶舒适度,其在特殊工程领域应用非常广泛,非公路自卸车、半挂车和多桥重型运输车是油气弹簧的主要下游应用行业。
(1)非公路(矿用)自卸车市场供求状况
长期来看,矿业作为工业的基础支撑,重要性无可替代,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绝大多数经济欠发达国家都需要发展矿业推动工业化进程,潜在市场空间依然广阔。大型矿山、煤炭、矿石开采等领域,对高性能、大吨位矿山自卸车的需求尤为明显。此外,环保政策的实施也推动了矿山企业对节能、环保型自卸车的需求增加。因矿用车一般具有重量大、载重大、惯性大等特点,对行驶过程中车身稳定性要求较高,大型矿用车成为主流,油气悬架系统的市场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加,进而扩大油气弹簧的市场空间。
目前,下游主机厂大力推广重载型非公路矿用自卸车及新能源车型,公司已配合下游主机厂不同吨位车型需求开发出整车全油气悬挂系统,该系统进一步增加单车油气弹簧装载量,在配置前桥油气悬挂的基础上,增配中后桥双气室油气平衡悬架。随着配备全油气悬架自卸车的渗透率提升,油气弹簧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
(2)半挂车市场供求状况
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半挂车市场已初具规模,目前,受车型使用状况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国内半挂车绝大部分还是采用成本较低的钢板弹簧悬架。近年来,国内油气悬架开始应用于半挂车领域,油气悬架在一些矿用自卸半挂车和特制半挂车上使用可以提升车辆减震效果,同时增加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在车辆悬架结构设计及安全性能等方面,油气悬架更具有优势,工作压力高、体积更小、便于悬架结构布置;同时承载能力、耐冲击系数高,安全性高。受整车成本的硬性限制,短期内我国油气悬架的普及量仍然偏低,但长期来看,油气悬架在半挂车领域的推广应用空间很大。
(3)多桥重型运输车市场供求状况
近年来,国家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予以高度重视,党中央部署了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提出了2027年建军百年奋斗目标与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至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三步走”战略。根据2025年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报告,2025年我国国防支出为17846.65亿元,增长7.2%。继续保持较高增速。随着我国在“十四五”下半程进入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窗口期,重点型号装备逐步开始大规模列装、换装,预计未来军工行业将持续高景气发展。
根据《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国务院对解放军武器装备的机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历史原因,解放军坦克、步兵战车和装甲车等装备量较大,但大多属于老旧型号,不再适用新的战略要求,解放军对坦克、步兵战车等装甲车辆、多轴轮式运输车辆、多桥特种运输车辆的需求仍然较大。我国军队装备数量大,列装新型装备成本高、速度慢,老型号的升级换代是主要趋势。由于“机动作战”的战略要求,需要提升军事车辆的稳定性和机动性,为油气悬架系统创造了未来需求空间。随着全军装备建设进入放量增长阶段,对油气弹簧和油气悬架系统的需求也会稳步提升。
除上述下游市场外,油气弹簧还可应用于除雪车、自动导引车(AGV)等特种车领域以及乘用车领域,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延伸,市场发展空间较大。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