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中航西飞(000768)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军用大中型飞机整机、军民用航空零部件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维修与服务,属于高端航空装备制造业。
1.军用飞机整机
公司致力于研发和生产高性能军用飞机整机产品,主要包括大中型运输机、轰炸机及特种飞机等。大中型运输机是国家战略投送体系的中坚力量,能够高效完成远程物资投送、国际救援、兵力部署等重大任务;轰炸机具备强大的打击震慑能力,是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国之利器;特种飞机则涵盖了空基指挥、加油等多种功能,为现代战争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援保障能力。
2.飞机零部件
公司保持并不断提升在机身、机翼等部件集成制造核心技术的优势。公司研制的飞机零部件产品已涵盖所有国产民用大中型飞机主力型号,承担了C909飞机、C919飞机、AG600飞机、新舟系列飞机的机身、机翼等关键核心部件研制工作,是上述飞机型号最大的机体结构供应商,目前公司C919部件已实现稳定交付,交付数量持续增加。公司积极参与国产新型号大飞机研制,是C929飞机后机身前段、缝翼、副翼、小翼初选供应商,并积极争取C929飞机外翼盒段工作包。同时,公司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转包生产,承担了空客公司A320/A321系列飞机机翼、机身,波音公司B737系列飞机垂尾与内襟翼等产品的制造工作,空客公司项目交付速率稳步提升。
3.航空服务
公司提供航空工程技术支持、客户服务、技术资料、用户培训、航材支持、飞机维修(含改装)等航空服务业务。
(二)报告期内的经营模式
本公司属于设计+生产+销售的经营模式,公司根据特定客户需求,设计研发客户所需要的产品,同时组织生产制造并进行产品销售。
在经营管理方面,公司全面承接“客户合同履约要求、年度任务部署、规划落地要求”,基于运营管理体系,通过结构化管理逻辑,设置年度运营计划目标,以信息化平台为依托,构建了覆盖全要素、全级次的运营管控方法。持续深化应用过程风险预警机制,建立了生产交付任务与经营指标的联动分析机制,定期明确细化各阶段生产经营目标,提出重点关注事项,确保目标统一、步调一致。强化过程风险的识别预警,及时研判应对化解,确保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实现高效管控,提升公司价值创造能力。
在产品制造方面,聚焦民机高质量发展目标,建成C919机翼项目第二套翼盒总装数字化装配线,生产速率再上新台阶;部厂联合协同推进生产现场管理提升专项行动,深耕精益工厂建设既有成果,聚焦6个关键领域开展现场管理提升,建成一批现场管理标杆示范场景,营造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文化氛围;着力优化生产资源配置,建立设备能力地图与人才共享机制,将产能富余设备与生产瓶颈相关联,实现生产资源的动态调配,提升资源利用效能,确保各项航空产品生产任务高品质按节点完成交付。
在市场营销方面,公司抢抓“一带一路”“空中丝路”和国产大飞机发展战略机遇,进一步开拓民机市场,并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类展会,提升公司产品品牌知名度。多维度开拓国际市场,大力拓展新客户,通过与客户互访、参加客户供应商大会等方式,走出国门积极争取国际转包新工作包全球竞标机会,为国际转包业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不断增添新动力。同时,公司持续向各类客户开展专题推介汇报,推进增加相关产品后续订单,为新项目市场开发业务持续发展、持续见效奠定坚实基础。
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公司构建了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以准时生产为核心,以价值创造为导向,以供应链安全为底线,建立研产协同、主制造商与供应商协同及计划协同机制,根据品类特点开展差异化采购策略研究与应用,从设计源头实施产品成本目标控制和结构分解,结合生产实际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和供应商布局,创新供应商管理机制和过程管理工具方法,优化供应商资源,量化评估供应链风险,强化供应链风险应对策略,持续推进国产化替代,实现供应链协同稳定、敏捷高效、安全健壮。
(三)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1.紧抓国内民机产业高速发展机遇,持续扩大C909、C919及其他新研型号的民机部件订单储备,积极争取更多工作包;依据公司国际合作客户拓展策略,大力拓展新客户,不断推进国外民机工作包竞标进展,积极与客户开展洽谈,不断探索新机型业务,持续做大做强国际转包业务。
2.以“一利五率”指标体系为牵引,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首责主责主业,优化资源配置,突出价值创造,持续加大拓市增收、降本节支力度,夯实经营发展基础,提升发展质量效益。
3.从航空产业主业延伸和高端制造衍生应用两个领域,加大市场需求分析和关键技术研究,在科学论证基础上捕获机遇做大增量。航空产业主业延伸方面,瞄准未来飞机“有人无人化,无人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以无人运输、有人无人协同、无人特种飞机为产业拓展方向;高端制造衍生应用方面,发挥航空武器装备研制优势技术溢出效应,重点发展复材结构件制造、增材制造等项目,积极培育公司发展新动能。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核心竞争力主要集中在航空产品研发制造技术、民用航空和航空服务三个方面。
(一)领先的航空产品研发及制造技术
公司坚定科技自立自强之路,强化科技创新体系战略支撑作用,积极开展基础应用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积极参与重大科技项目,全面优化创新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创新内生动力,精心营造科技创新氛围,数智航空能力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创新投入持续加强,统筹推进创新平台建设,上半年依托大飞机创新原成功孵化“大飞机智能装配专业技术实验室”,高等级科技奖励不断增厚,持续赋能航空武器装备研制,加速形成新质战斗力。公司拥有诸多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编制发布了2项国际标准及多项国家、行业标准,荣获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奖项,形成了以大中型运输机、轰炸机、特种飞机、民用飞机大型部件为代表的飞机数智化研制体系,具备了专业齐全、技术领先的军民机产品研发设计能力,持续提升大尺寸零件精准制造、绿色冶金、复材主承力构件制造、部件模块化装配、总装系统集成、柔性化工艺装备等关键核心制造能力,在无人机研制、装备低成本快速研制等领域取得突破。
(二)先进的民用航空
公司形成了以“项目抓总、业务支持、体系保障”为核心的先进民用航空管理方法,通过对成本、进度、质量、风险等要素进行全方位动态管理,实现提质增效,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以稳定、优质、准时、批量的交付,赢得了国内外航空业界的普遍好评,是国际著名航空制造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是世界级飞机制造商的大部件和飞机主承力件的重要供应商,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A320系列机翼、A320机身系统装配等项目的合作充分体现了公司承担大型关键部件制造任务的能力,同时也是公司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的重要成果。
(三)高水平的航空服务
公司积极推进“研-产-修-保”融通发展,统筹技术资源优势,加大关键技术问题解决力度,已形成完善的客户服务保障技术标准体系和能力;向用户提供备件支援的服务能力;国际先进培训模式相当的培训体系资质和多类型人员培训能力;全寿命周期内的用户资料技术支援保障能力及全产业链的基地级维修能力。依托强大的航空服务保障能力,圆满完成了一系列国内外救灾援助、人道主义救援、航展演示和用户训练等重大任务的服务保障工作。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