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中集车辆(301039)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Ⅰ、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概述
1.全球物流半挂车业务行业的情况
中国市场
报告期内,中国物流行业在复杂多变的经济格局中稳健向前,结构持续优化、产业深度赋能、数智化加速转型,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今年国家实施的一系列举措正成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2025年1-6月份,中国公路运量达到205.7亿吨,同比增加4%,普通半挂车销量13.7万辆,同比增长0.5%。
全球南方市场
报告期内,中国商用车出口市场平稳增长,累计出口50.1万辆,同比增长10.5%。全球南方市场的物流半挂车行业呈现差异化增长与转型并行的格局。需求变化受到区域经济复苏、基建投资、贸易流动升级及低碳转型等多重因素驱动,但不同区域表现分化明显。
欧洲市场
报告期内,根据欧洲汽车工业协会ACEA发布的数据,2025年1-6月,欧盟新卡车注册量为15.5万辆,同比下降15.4%。主要经济体需求放缓,半挂车行业仍处于弱复苏阶段。
北美市场
2025年1-6月,据ACT研究机构数据,北美半挂车产量为10.88万台,同比下降24.3%,需求依旧处于极度疲软阶段。
2.新能源重卡和燃油/燃气重卡行业的情况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重卡市场延续爆发性增长态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5年1-6月我国重卡累计销量达53.9万辆,同比增长6.9%,其中新能源重卡实现销售7.92万辆,同比激增186%。
3.纯电动头挂列车行业的情况
作为长距离道路运输的主力车型,半挂车汽车列车的减排重点最初聚焦于牵引车(主车)部分。而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益严苛的法规倒逼下,商用车企业为持续提升运输效率、降低碳排放,开始将创新视角延伸至挂车领域,电动挂车和纯电动头挂列车已经成为行业转型的重要突破口。
各国关于纯电动头挂列车的行业标准,法规和政策开始逐步完善。2025年7月,中汽研中国汽车标准化研究院和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组织召开了“电动挂车主挂匹配及汽车列车运行安全专项研究会议”,围绕电动挂车的国内外发展趋势、标准法规动态、国内企业研发需求和标准化需求进行深入研讨,标志着国内电动挂车法规建设进入加速阶段。
欧盟也对挂车碳排放削减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进度表,半挂车产品必须在2030年前实现10%的碳排放削减目标。同时,欧盟在2024年将电动挂车(E-trailer)纳入半挂车的规范内,法理上支持了电动半挂车的发展。
政策法规叠加技术发展大趋势将创造清晰的战略窗口期,行业必将从牵引车电动化向“头+挂”协同零排放演进,在法规与技术双重驱动下,纯电动头挂列车(EV-RT)成为行业突破关键,为先行者创造战略窗口期。
Ⅱ、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本公司的核心产品组合
(1)全球半挂车:
全球半挂车的设计、生产、流通、跨洋制造、销售和生产性服务,产品主要包括:
(2)EV
DTB上装产品:
为新能源重卡底盘提供专业的上装设计、制造以及售后服务,协助有紧密合作关系的头部新能源重卡生产企业,完成重型新能源专用车的价值链闭环。主要产品包括:
①重型纯电动渣土车的车厢、副车架和液压举升装置:
EV-DTB
渣土车
②纯电动搅拌车的混凝土罐体、副车架和液压驱动模块:
EV-DTB
搅拌车
③纯电动冷藏车的厢体、副车架和冷机模块:
EV-DTB
冷藏车
(3)EV头挂列车:
纯电动头挂列车的设计、制造,以及提供销售服务,产品及规划主要包括:
①2024年已经推出:
1)纯电动头挂搅拌车(型号:J-RT1.0搅拌车)
②2025年将推出聚焦短途重载的纯电动工程型头挂列车(原型),产品及规划主要包括:
2)纯电动头挂渣土车(型号:EV-RT7A)
3)纯电动头挂搅拌车(型号:EV-RTMIX)
③筹备在2026年推出:
智能化纯电动头挂冷链车和智能化纯电动汽车零部件物流车
(二)全球半挂车主要经营模式和经营情况分析
全球半挂车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了营业收入69.24亿元,贡献毛利11.29亿元。
(1)2025年上半年本公司“星链计划”与“雄起计划”彰显成效,为中国业务带来高质量增长与发展。报告期内,星链半挂车与雄起液罐车中国市场销量同比提升10%,营业收入同比提升11%,毛利率同比提升2.4%。其中,星链半挂车中国市场经营利润同比提升74%。
报告期内,星链半挂车LTP集团进一步推动组织运营模式和业务转型规划的迭代,围绕星链LTPA工厂打造核心生产制造能力,构建了“铁三角”形式的星链LTP组织结构、12模块组织架构,完善了星链A厂的绿单工作岛的硬件投资和工作岛小组组织重塑,构建12模块的集采和保供能力。
与此同时,星链半挂车LTP集团也从设计优化、产线升级、排产结构优化等多方面落地效益举措,同比去年上半年,四大工段效率显著提升,整体产量提升21%,人均产量提升20%,单台半挂车直接人工与制造费用下降15%。
报告期内,星链半挂车业务集团瞄准长江沿岸带来新增量机遇,启动“诸葛亮项目”,进一步构建“长江之柄”及“西南之锤”为起点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战略,重塑国内市场区域布局,围绕重点市场补充资源,构建了新型的销售组织和模式。通过联合营销等方式突破大客户订单,实现了重点市场的业务快速增长,国内销量同比增长12%。
雄起液罐车半山起步,全力追赶星链。报告期内,“雄起计划”完成了BUP2(建设阶段)和IMP1(执行阶段)的各项里程碑目标,液罐车新质生产力初露锋芒,正式站在IMP2阶段的起点上。
报告期内,雄起液罐车完成了中集车辆液罐车业务集团与雄起LTP集团的组织构建,并围绕硬实力和软实力全面升级核心生产制造能力。在硬实力方面,随着雄起1号项目、2号项目、3号项目的陆续落地,液罐车核心零部件的生产向集约化转型,整体人效同比提升22.5%。在软实力方面,构建了“铁三角”形式的雄起LTP组织形式,制定核心举措配置核心资源,通过“道场线”练兵等形式,训练精兵强将。
报告期内,中集车辆液罐车业务集团参照星链计划的模式,构建新型的销售组织和销售模式,聚焦核心市场和核心产品,实现质量与规模双增长,国内营收同比增长超30%.
2025年6月25日,中集车辆液罐车业务集团正式发布携带“欧洲技术基因”与“中国场景智慧”的“欧冠”系列高端液罐车,重新定义液罐车行业新标杆、重塑液罐车市场格局。
2025年上半年,本公司在中国的半挂车市场占有率上升至23.07%,连续六年保持全国第一。
(2)2025年上半年全球南方半挂车业务延续高质量发展态势,在保持规模扩张的同时实现盈利能级跃升,形成“增速稳健、效益显著”的双优格局。报告期内,该区域销量同比提升13.0%,毛利率同比提升4.6%,盈利能力增长强劲。
公司持续深化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的战略布局,在全球南方市场框架下完成AseanVanguard业务集群构建并实现市场突破。泰国市场通过“芒果”工厂的资源聚合效应,实现对本地需求的快速响应,半挂车销量同比增长44.0%,营收同比激增63.5%,成为区域业务的标杆样板;越南市场积极捕捉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机遇,营收同比大幅增长270%。
澳洲业务积极布局核心区域市场,构建LoD/LoM业务模式,探索双品牌营销策略,叠加“星链计划”带来的供应链成本节降,销量同比增长16.4%,毛利率提升2.3%,充分彰显公司跨洋供应链协同的优势。
(3)2025年上半年欧洲半挂车业务在一个“弱复苏”的市场环境下,展现出强大的韧性,聚焦运营效率提升,发挥全球半挂车供应链优势,仍保持稳步增长,报告期内,本公司子公司英国SDC营收同比增长8.7%。
基于对欧洲市场中长期走向需求复苏的研判,我们在2025年上半年开始升级欧洲半挂车高端部件生产工厂,构建面向第三次创业阶段的欧洲半挂车高端底架部件工厂(DS11)和欧洲半挂车高端上装部件工厂(DS10)。
(4)2025年上半年北美半挂车业务在美国关税政策和需求严重下滑的双重冲击下,依然实现销量7888台,同比下滑14%,毛利率同比也下降了5.1%。2025年上半年,承接2024年北美半挂车新增上牌数下降的趋势,继续走弱。下游客户继续采取观望态度,购车意愿更加趋于保守。这个趋势反而推动存量车的维修业务向好。VanguardGT旗下的VanguardParts业务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政府在2025年4月对中国发起的极限关税差点造成依赖中国供应链的冷藏车制造工厂停摆,大幅增加了北美的运营成本。另外,美国政府也对加拿大极限施压,虽然在2025年上半年,美国政府连续给予关税90天延期,但下半年预计将会有确定结果,这也给北美冷藏车业务的运营带来后续的压力,倒逼公司“破局重生”。
另外要提示的是,2025年上半年美国二家企业组成新的“双反联盟”,针对墨西哥、泰国、越南三个国家的向美国出口的集装箱骨架车产品发起双反调查。虽然公司在泰国的DS工厂并没有向美国出口整车,但是“双反调查”势必波及产业链的上游零部件。这导致VanguardGT旗下的CIEManufacturing只能放弃部分潜在订单。按流程,此次“双反调查”将在2025年三季度达成初步裁决。
2025年下半年,随着关税和“双反调查”结果的落地,市场观望情绪将大大缓解,加之2025年三季度为北美传统旺季,北美半挂车业务有机会进入到弱复苏状态。
(三)EV
DTB上装产品主要经营模式和经营情况分析
(1)构建产能优化与资源协同的集团化作战体系,我公司在新能源方面持续发力
报告期内,本公司作为行业中唯一一家能提供三大类DTB产品、以及唯一可以以六家工厂全面覆盖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流域主要核心市场区域的DTB头部企业,进一步巩固了核心产品市场占有率,实现营收8.68亿元,并积极拓展新能源产品销售,三大类EV
DTB产品均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中EV-DTB
渣土车增长142.55%,EV-DTB
搅拌车增长了86.26%,EV-DTB
冷藏车同比增长了69.8%。
2025年2月12日,本公司成立中集车辆DTB
水泥搅拌车(含粉罐车)业务集团,终结了6家工厂“散沙式扩张”与“孤岛化经营”,组成了产能优化与资源协同的新型集团化作战体系,依托中集车辆品牌优势,在市场上消除内卷,形成有效竞争优势,初步构建了搅拌车新质生产力发展格局。
(2)持续深化“好马配好鞍”商业模式
报告期内,本公司围绕市场应用场景与陕重汽等核心主机厂紧密协同,联合研发适配车型,降低系统兼容成本,继续深化“三好发展”模式,深入推进“皇家保姆”战略,持续提升产品质量,缩短交付周期,为客户创造更高价值,2025年上半年共交付好马配好鞍产品1704列,同比增长25%。
(四)纯电动头挂列车业务的主要经营模式和经营情况分析
本公司始终坚信“从新能源重卡到新能源牵引头,再到纯电动头挂列车”的产品进化关键路径,并积极参与每一个里程碑的运营。
进入2025年,本公司已经成为新能源重卡头部企业和骨干企业首选的EV
DTB上装合作伙伴。2025年上半年总计交付EV
DTB上装产品超过4700套,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
进入2025年,本公司也主动为新能源牵引头的头部企业提供能够满足“头-挂”一致性的星链半挂车和星链液罐车产品,同时也积极试水新能源牵引头+星链半挂车的一体化销售,并取得局部突破。
进入2025年,本公司加快“纯电动头挂列车”的产品组合开发和“纯电动头挂列车”运营保障基站的开发。本公司于2025年3月成立了“汉诺威计划”项目组织,已完成EV-RT2.0纯电动头挂列车顶层架构,并同步规划产品型谱,开展产品正向研发,本年度将首先聚焦短途,重载工程场景(如砂石料、混凝土运输),完成适用此场景的纯电动工程型头挂列车的产品开发及场景验证,并发布原型产品。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面对宏观环境的巨大的不确定性,本公司将坚持围绕“星链全价值链”运营曲线,不断提升核心能力,持续推进以下措施:
(一)全球半挂车以“星链计划”和“雄起计划”为抓手,深度挖掘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的价值,充分贯彻“上下同频”和“左右拉齐”,确保价值落位。
星链计划已经全面进入IMP2,雄起计划在迈过630里程碑之后,也已站在IMP2的起跑线,星链计划和雄起计划将全面冲刺1231。在“1231冲刺”阶段,秉承“一脉相承,略有不同”的原则,将重塑星链/雄起的赛道、明确“1231冲刺”置顶举措、围绕置顶举措配置核心领导力资源和运营核心骨干人力资源。
2025年下半年,本公司将进一步强化“唯有星链”的组织协调,丰富“唯有星链”的文化,构建服务于第三次创业整个阶段的星链组织,使之更加具备“稳捷性”。
与此同时,将进一步培育“星链领导团队”,普及和扩大“星链互联
互补”式工作环境,收获星链标杆LTP中心,保持置顶举措的推进节奏,实现举措落地和预算达标双丰收。
(二)重塑半挂车全球供应链
(1)国内形成“集采为主,保供为辅”的供应链体系
国内三层组织架构与核心流程全面落地,星链与雄起采购全面打通,共享资源、共同发展。数字化系统EPS实现“采”与“购”各项业务全面贯通;集采业务实现全品类覆盖,集采率显著提升;行走机构打造“集采+保供”供应链,以系统化集成交付模式稳步推进,“产品+服务”供应链新生态初具规模。
(2)海外形成“当地集采为主,全球保供为辅”的全球半挂车供应链
本公司持续优化海外供应链体系,从管理到执行端同步提升海外子公司采购联动,稳步提升当地集采比例。同时,在多个国家构建核心零部件工厂,全方位夯实全球半挂车零部件供应链的韧性。
(三)持续深化平行独立的北美半挂车业务的治理架构
2024年以来,本公司持续推动北美控股平台的治理架构升级和“无国界公司”的打造。凭借其所具备的跨洋资源整合能力、本土化运营根基及全球化投资视野,该控股平台已成为扎根美国、辐射全球的“无国界公司”典范。
报告期内,本公司对VanguardGTHolding旗下各家法人体的治理架构核心的董事会进行了迭代,进一步推动了管理团队的年轻化与本土化,吸纳和提拔了年轻管理干部和本土精英人才进入核心管理岗位。新组建的管理团队迅速进入状态,积极参与推动了本公司的核心战略举措“大白熊计划”。
(四)持续深化“好马配好鞍”商业模式内涵,不断拓展“好马配好鞍”商业模式的产业协同与生态构建。
报告期内,本公司不断拓展与传统重卡企业(如陕重汽、一汽解放、中国重汽、东风商用车)及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如宇通、徐工汽车、质子、比亚迪等)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共享新能源技术及市场资源。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电池厂商、国电投等换电服务商合作,推广快速充换电模式,解决用户续航焦虑,提升运营效率。复制“皇家保姆”模式,持续扩大DTB上装委改业务阵营,成为新能源重卡底盘企业首选的“上装委托加装连锁企业”。
与此同时,本公司持续推动新能源技术深度整合,加速电动化底盘与上装的适配研发,采用高能量密度电池、电驱桥技术提升续航能力和动力性能,满足重载场景需求;推动轻量化设计,针对南北方市场差异,持续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与公告方案;引入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如自动紧急制动、车道保持)和物联网技术,实现运输路径优化、运载量精准控制及远程故障诊断,提升运营效率与安全性;联合新能源重卡底盘企业为客户不断创造新价值。
(五)中集
陕汽“三好发展”持续发力,不断拓展商用车产业新质生产力新内涵
报告期内,围绕“一个车企”身份,中集
陕汽一体化研发、一体化市场推广、一体化营销、一体化渠道融合、一体化服务等样板工程按计划落地,三好发展的全价值链运营曲线不断完善,新质生产力内涵不断拓展,在全国已经建设了15家,正在规划和建设的10家三好中心,进一步拓展三好中心网络。
报告期内中集
陕汽一体化产品实现累计销售突破6084列,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9%。其中好头牵好挂完成4150列,同比增长104%,好马配好鞍完成1704列,同比增长25%;好车配好罐完成230列,同比增长38%。
(六)加快拓展“纯电动头挂列车”产品组合,加快构建支撑“纯电动头挂列车”运营的保障基站(EV-ALFA+基站)
“汉诺威计划”坚持以“纯电动头挂列车”作为重卡新能源化发展的终点站的战略方向,在以下两个维度发力:
(1)拓展纯电动头挂列车产品组合:
聚焦短途重载应用场景的纯电动“工程型”头挂列车(2025年下半年发布原型)
聚焦长途电商应用场景的纯电动“物流型”头挂列车(2026年上半年发布原型)
(2)构建支撑纯电动“工程型”头挂列车运营的保障基站(2025年下半年发布原型):
自2024年推出J-RT1.0新能源头挂搅拌车以来,中集车辆坚定地贯彻纯电动头挂一体化(EV-RT)的发展战略,并不断拓展产品组合,不断开发支持纯电动头挂列车(EV-RT)运营的保障基站(EV-ALFA+)。
未来展望:
(一)本公司正在加速演化成星链半挂车“全价值链”运营者
2024年星链计划首次实现了星链半挂车全价值流的闭环,在此基础上,公司启动了液罐车的“雄起计划”,旨在转型升级国内5家罐车工厂,以实现“星链计划”的同样效果。
2025年上半年,星链计划效益成果显著,经营利润提升61%,雄起计划也初步显现成效,并与星链计划在集采和生产协同上实现了同频共振。
2025年下半年,本公司将推动推进“星链计划”和“雄起计划”的融合,重塑星链LTP/雄起LTP赛道,强化“唯有星链”LTP生产组织协调,构建星链标杆LTP中心,持续保持盈利增长态势,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二)中集车辆通过第三次创业,将“跨洋运营”进化成“无国界企业”
2024年,本公司完成了北美控股平台VanguardGTHolding治理架构的升级,初步构建了“无国界企业”的底座。
2025年上半年,本公司完成了VanguardGTHolding旗下各家法人体的治理架构和管理团队的迭代,初步构建了新型的组织运营模式。2025年下半年,在“大白熊计划”的整体框架下,将继续推动北美组织运营模式和业务转型规划的优化,进一步夯实本公司全球供应链韧性,强化公司业务对地缘政治风险的抵抗能力。
(三)中集车辆逐梦“纯电动头挂一体化产品”,致力成为:探索者、构建者和全价值链推广者
2024年,中集车辆推出了纯电动头挂搅拌车(型号:J-RT1.0搅拌车),并实现了量产。
2025年本公司将推出纯电动头挂渣土车(型号:EV-RT7A)、纯电动头挂搅拌车(型号:EV-RTMIX)。
在完成构建EV-RT之后,我们将尝试EV-Trailer上装的自动化和机器人化,分六个步骤来实现纯电动头挂列车产品生态的闭环:
第一步:EV-Tractor+EV-Trailer=EV-RT
初步实现纯电动头挂列车的产品组合。
第二步:EV-ALFA+基站
初步构建支撑EV-RT运营的保障基站。
第三步:EV-Trailer+
为EV-Trailer配置自动化的上装。
第四步:EV-Tractor+
为EV-Tractor配置L3+智能辅助驾驶或L4无人驾驶。
第五步:EV-Tractor++EV-Trailer+=重型物流机器人
第六步:重型物流机器人+EV-ALFA+=新能源化发展的终极目标
除了坚定不移加快自身的EV-RT产品生态的闭环,中集车辆还致力于推动EV-RT和EV-Trailer的标准全球化:
基于2024年承办电动挂车标准研讨会、2025年参与国家级主挂安全匹配会议的技术积淀,联合产业伙伴推动高安全、高质量行业规范制定;
发挥“跨洋经营,当地制造”优势,加速中国标准全球输出,推动中国标准成为全球化纯电动头挂列车的标准引领,重塑行业全球化价值。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