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天宏锂电(873152)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业务概要
商业模式报告期内变化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锂电池模组的研发、设计、组装及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动交通工具市场、工业类叉车市场和工商业储能市场,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安全、轻便、持久的绿色能源产品。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坚持自主创新,获授权国家专利30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公司积极贯彻ISO9001质量认证体系的要求,以6S要求规范生产,具有稳定的盈利模式。
公司采用“以产定购+合理库存”的模式进行采购。集中采购模式下,公司根据每月订单计划确定采购规模,并对供应商进行集中议价,确定交期、价格后安排采购;订单采购模式下,业务端接到客户订单,将需求信息交由技术评审,物控提出采购申请,采购部通过对比货物型号、品牌、供应商资质、供应商规模、价格等进行筛选,选出合适的供应商进行采购。
公司锂电池模组均为“订单式生产”,为客户量身定做产品,强化产品性能、提高性价比。公司拥有电池模组自动生产线、半自动化生产线及小订单线等一系列完整的生产线。生产流程包括电芯的配组、焊接、BMS安装、测试,老化搁置、入壳、打码和贴标,通过OQC检验合格后入库。
公司采用直接销售模式进行产品销售。通过即时通讯工具、网站、行业展会和业务员走访等方式与客户进行交流,及时获取客户关于产品参数和服务的要求,分析提取有效信息,在与客户沟通确认数量、价格、交期及其他合同条款细节后,出具销售合同,由销售经理对合同进行审核及最后的签订。
公司收入来源以产品销售为主。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商业模式均未发生变化。
二、经营情况回顾
(一)经营计划
2025年上半年度,公司紧密围绕经营计划,坚持以“团结、合作、贡献、承诺”为宗旨,贯彻“品质无小事、创新不间断、制造精细化”方针,各项重点工作稳步推进,为达成全年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1.内控优化与效率提升:持续推进内控制度完善,重点优化了部分业务流程与审批节点,提升了跨部门协同效率。绩效考核与薪酬体系进一步细化,内部审计工作得到加强,风险管控能力有效提升,公司治理透明度持续改善。
2.市场开拓积极推进: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市场环境,公司积极应对,全力保障核心增量大客户需求,产能与交付保持稳定。新市场、新客户拓展计划有序分解并责任到人。全员降本增效活动深入开展,以应对激烈竞争的市场价格。子公司管控更加细化,进一步明确了子公司管理层的考核目标和制衡机制。国内市场的拓展力度加大,工商业储能业务发展稳定,中大型储能电站业务也在积极推进。
3.研发创新持续发力:研发投入保持稳定增长,聚焦新产品开发和现有产品工艺、结构优化,积极将行业前沿信息转化为实际产品方案,用创新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巩固技术先发优势。
4.品牌建设与人才强基:“天赋力/TFL”自主品牌推广及国内市场开发策略稳步实施,销售渠道建设取得进展。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持续引进新能源及智能制造领域高端人才,同时注重核心管理团队稳定与骨干人才培养,人才库建设不断完善。
5.募投项目稳步推进: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按既定计划积极落实,建设进展顺利,为后续产能释放、提升产品交付能力和把握市场机遇做好准备。
(二)行业情况
1.锂离子电池电芯领域,目前主流材料仍以三元和磷酸铁锂为主,钠电池在特定储能领域作为补充的商业化应用也在加速推进。
随着电动汽车、储能电站、机器人、无人机、电动工具、消费电子、电动两轮、工业叉车等领域的不断拓展,锂电池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依赖性也越来越强,应用场景广泛,已经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和绿色经济的核心驱动力。三元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的优势,在高端电动汽车、消费类电子、航空和军工等领域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但安全性一直是行业关注的问题。磷酸铁锂电池凭借高安全、长循环和成本优势,在低续航乘用车和储能领域一直占据核心地位,目前是国内的主流锂电产品,并向全球市场渗透。但是其低温性能、续航能力等与三元电池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钠电池作为锂电池的补充,凭借其较好的低温性能、高倍率充放等优点,在低速车、矿井、高寒地区储能产品的商业化应用已经初步成型,但是由于其产业链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形成,在成本控制,技术迭代,大批量产品的一致性问题等方面还需要行业共同努力。
2.固态电池为当前锂电池迭代的方向。
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核心方向,主要解决一是电池安全性问题,随着电动汽车、储能电站的普及,热失控的安全性问题一直是锂电池亟待解决的重中之重,固态电池作为无电解液的电池,将从根本上解决锂电池自燃的风险。二是固态电池将实现快速充电,无需复杂的热管理即可实现超高速充电,充分解决电车充电等待的焦虑,实现和汽车加油一样便捷快速。三是能量密度将进一步提升,续航里程将超出目前所有的乘用车的续航。尽管当前还面临着技术路线、界面阻抗、量产工艺、成本等各种困难,但是随着各家大型企业的不断投入,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正在加速,最终将解决液态锂电池的遗留问题,成为能源行业的未来所在。
3.电池制造模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继续提升。
随着行业的持续发展,电池模组制造企业的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水平大幅提升。AGV、机器人的大量投入,使得传统的固定流水线向更智能的AGV产线进化,生产线更具柔性化,通过数据系统的动态规划,未来的电池模组制造生产车间将改变现有流水线的人工和设备依赖模式,转向以数据为中心,无人化,智能化,柔性化的方向发展,真正实现多品种,定制化需求下,高效率、低成本、批量化生产。
4.锂电池应用场景从传统领域向新兴领域拓展。
随着近年锂电池的技术工艺的不断提升,结构优化,系统集成,锂电池的应用场景从传统的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消费电子等领域向机器人、深海装备、载人飞行器等更新领域纵向深入,随着固态电池等技术的迭代突破,锂电池将开启能源利用场景的新纪元。
5.锂电终端市场受全球经济不稳定的影响。
由于国际地缘冲突尚未结束,各国有提高贸易壁垒的趋势,全球整体需求放缓。终端去库存的压力持续存在,导致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整体毛利率尚处于下行区间。但是管理层坚信,无论市场如何波动,锂电池行业作为未来新能源基石这一点不会改变,坚持长期主义,在周期性波动中,迎接新的机遇。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