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5月7日钱江摩托(000913)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5月7日召开业绩说明会。
具体内容如下:
问:请贵公司本期财务报告中,盈利表现如何?
答:本公司 2024年营业利润为 6.90亿元,同比增长 39.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6.77亿元,同比增长 45.8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5.61亿元,同比增长 46.19%;详见公司年度报告。
2、我们可以从什么途径获取摩托车行业生产及销售情况?
你好,各摩托车生产企业的生产销售数据都会汇总到中国摩托车商会,一般次月 15 号后可以从其获取上个月的统计数据。
3、请问贵公司未来盈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有哪些?
公司坚持摩托车主业。一方面,目前公司的大排量摩托车业务是主要的利润来源,未来将通过增强研发及品控,继续保持国内市场大排量的领先地位,并通过国际赛事、展览等方式,将产品推广至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公司已经扩建了近 800亩的新园区,同步通过海外市场扩张,扩大销售规模。
4、2024 年公司的总体销售情况怎样?请区分下大小排量说明?
公司年报的“主营业务分析”章节对此有较为详细的说明。公司 2024年共销售车辆 47.99 万辆,同比增长 13.43%,其中,燃油摩托车销售约 44.54万辆,总量同比增长 13.5%,大排量摩托车(排量〉250cc,下同)销售约 18.20 万辆,同比增长32.25%;小排量摩托车(排量〈=250cc,下同)销售约 26.34万辆,同比增长约 4.65%。 国内市场燃油车共销售 21.18 万辆,较同期持平,其中大排量摩托车销售 11.66万辆,同比增长 34.44%,保持市占率第一;出口燃油车 23.36万辆,同比增长 22.36%,其中大排量摩托车销售 6.54 万辆,同比增长28.52%。
5、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本期行业整体和行业内其他主要企业的业绩表现?
2024年摩托车行业分化加速,资源向头部聚集。1、内销两轮燃油摩托车销量前十企业合计占比 66.68%,公司以销售21.13 万辆排名第 6位,市场占比约 4.6%;大排量市场中,外资品牌与本土高端品牌竞争激烈,技术壁垒、产品力及品牌影响推动集中度提升,销量前十企业合计占比 90.97%,公司以销售 8.72万辆排名第 1位,市场占比约 21.9%;小排量市场中,豪爵、五羊本田、轻骑铃木、新大洲本田等企业主导通勤车市场,销量前十企业合计占比 69.18%,公司以销售 12.41 万辆排名第 9位,市场占比约 2.9%。电动摩托车内销前十企业中,雅迪以 142.95 万辆一家独大,市占率占 64.1%,相对燃油摩托车集中度更高,行业整合空间大。2、外销国内摩托车企业产能充足,市场竞争充分,推动企业关注出海,进一步挤压低端市场生存空间,行业出口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两轮燃油摩托车企业中头部企业如隆鑫、大长江、大冶等从量上主导出口市场,前十名企业出口量占比达 61.14%,而大排量出口更加集中,前十企业合计占比达 95.07%。虽然部分企业出口量已经达到百万级别,但和本田及印度等头部品牌比较,仍存在差距,出口市场仍存在较大竞争空间。公司在出口量上排名第 15,占比 2.2%,但公司出口额排名第 5,占比 5.0%,这得益于公司的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尤其是大排量产品,公司以出口 3.96 万辆排名第 5,占比 11%。电动摩托车外销前十企业中,五羊本田相对居前,公司居第 2,但各企业出口体量均较小。3、竞争格局中国品牌通过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逐步摆脱低端形象,并通过规模化生产、供应链整合以及提供适合当地市场的产品组合等提升竞争优势。小排量车型上,中国品牌(如隆鑫、大长江等)通过高性价比占据份额,但仍面临日本品牌和印度品牌的挤压;大排量车型上,本田、雅马哈等外资品牌仍主导高端市场,但中国品牌(如钱江、春风等)通过技术突破和质量提升,逐步渗透高端化市场。 详见公司年报“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章节。
6、请问您如何看待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根据中国摩托车商会产销分析显示2024年中国摩托车产业整体表现良好,产销实现小幅增长。在对外贸易方面,出口量持续攀升,创历史新高。大排量休闲娱乐摩托车市场需求旺盛,保持着大幅增长的态势,而电动摩托车下滑较为明显。从整体产业结构来看,摩托车产品结构优化效果显著,产业正在积极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不断进行升级和创新,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根据民生证券点评来看,2025年供给持续丰富,叠加龙头企业发力出口业务,中大排的内外销有望共振向上。
钱江摩托(000913)主营业务:摩托车及配件的生产、销售、研究、设计和开发。
钱江摩托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3.34亿元,同比下降0.81%;归母净利润8669.88万元,同比下降37.96%;扣非净利润5928.57万元,同比下降48.48%;负债率53.12%,投资收益-503.17万元,财务费用-4014.31万元,毛利率25.44%。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22.0。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2523.75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出18.17万,融券余额减少。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