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财报季 - 正文

南网储能(600995)2025年一季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盈利能力上升

来源:证星财报简析 2025-04-30 06:15:5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南网储能(600995)发布2025年一季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入15.57亿元,同比上升17.52%,归母净利润3.74亿元,同比上升31.1%。按单季度数据看,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5.57亿元,同比上升17.52%,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3.74亿元,同比上升31.1%。本报告期南网储能盈利能力上升,毛利率同比增幅4.45%,净利率同比增幅9.78%。

本次财报公布的各项数据指标表现尚佳。其中,毛利率51.41%,同比增4.45%,净利率29.22%,同比增9.78%,每股净资产6.8元,同比增2.83%,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28元,同比增13.83%,每股收益0.12元,同比增33.33%

证券之星价投圈财报分析工具显示:

  • 业务评价:公司去年的ROIC为4.26%,资本回报率不强。然而去年的净利率为23.19%,算上全部成本后,公司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高。
  • 融资分红:公司上市21年以来,累计融资总额218.83亿元,累计分红总额12.42亿元,分红融资比为0.06。
  • 商业模式:公司业绩主要依靠资本开支及股权融资驱动,还需重点关注公司资本开支项目是否划算以及资本支出是否刚性面临资金压力。需要仔细研究这类驱动力背后的实际情况。

财报体检工具显示:

  1. 建议关注公司债务状况(有息资产负债率已达42.65%)

分析师工具显示: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业绩在13.09亿元,每股收益均值在0.41元。

持有南网储能最多的基金为招商安阳债券A,目前规模为20.88亿元,最新净值1.0282(4月29日),较上一交易日上涨0.08%,近一年上涨5.99%。该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尹晓红 蔡振。

最近有知名机构关注了公司以下问题:
问:2025 年 4 月 16 日,公司通过视频+网络文字互动方式参加南方电网控股上市公司 2024 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现将投资者与公司回复情况整理披露如下:
答:谢谢您的提问。在“双碳”目标背景下,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接入电网,电力系统对调节能力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迎来发展“黄金期”,抽水蓄能和各类新型储能依据系统需求和自身特性相互补充,共同服务系统调节需求,其总量大,具有广阔发展空间;同时新能源、储能进入市场的机制逐步完善,行业发展环境更加成熟。总体来看,我们对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的发展充满信心。
2、电力市场改革对公司最新的影响是怎样的?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 633号文,抽水蓄能电站将逐步通过参与市场收成本、获得收益。公司将持续深入研究电力市场政策的动向和交易机制的设计,结合梅蓄(一期)试点经验,积极稳妥开展后续电站参与电力市场的工作,不断扩大公司市场收入,提升公司经营业绩。感谢您的关注。
3、请问董事长,剩下的几座抽水蓄能电站何时也能进行市场化交易?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将紧跟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建设进度,持续深入研究政策和交易机制,发挥好梅蓄(一期)试点经验,积极稳妥开展后续电站进入电力市场工作,力争取得更好的经营业绩。感谢您的关注。
4、请问董事长,参与市场化的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三个月仅发了 2 亿度电,平均每天发电时长只有 2 个小时,为什么发电时间那么少?是因为仍在测试期有所保留,还是公司不想多发,还是广东电力市场不让多发,具体是什么原因?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2024年 10月,梅蓄(一期)电站首次进入电力现货市场交易,与常规电源不同,抽水蓄能电站作为调节电源参与现货市场,收益取决于抽发电量和价差匹配。感谢您的关注。
5、请问贵公司未来盈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有哪些?谢谢。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将坚持增收、节支并举,推动公司盈利稳中有升。增收方面采取积极措施,稳定存量业务,拓展增量业务,加快形成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核心能力外溢、创造增量价值,持续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增加收入来源;积极参与境外抽水蓄能、新型储能项目,拓展市场空间。在节支方面公司将坚持“过紧日子”,深挖内部潜力,严控各项成本费用支出。感谢您的关注。
6、抽水储能的营收占比有所下滑,未来这块业务结构上有何规划?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国家发展改革委 533 号文核定的抽水蓄能价格自 2023年 6 月 1日起执行,2023年影响 6至 12月,2024 年影响全年,因此抽水蓄能板块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公司将稳步推进 9 个在建抽水蓄能项目工程建设,2025 年全面投产南宁、梅蓄二期项目。公司将多年来积累的技术优势、管理优势转化为先发优势、竞争优势,结合电网规划选取优质站点,锻造核心竞争力,在抽水蓄能市场化转型中把握发展主动权,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感谢您的关注。
7、新型储能增速迅猛,请问在手的储备项目和投运规划是怎样的?
感谢您的提问。公司新型储能储备项目规模约 700万千瓦。近期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于新型储能的政策变动较大,特别是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即 136号文,其中规定“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前置条件”,公司发展独立共享储能的计划暂时面临不确定性,新政的影响还要观察地方政府具体实施方案,同时“十五五”规划还在制定中,所以公司暂未明确“十五五”新型储能投产规模,但从宏观需求看新型储能需求持续增加,公司将继续推进项目落地。
8、新增项目毛利率承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何应对措施?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开拓新业务,目前尚处于市场培育期,项目初期毛利率较低。公司将充分利用管理经验和技术优势,积极采取多项措施,稳定存量业务,全力拓展增量业务,提升盈利水平。感谢您的关注。
9、请问贵公司本期财务报告中,盈利表现如何?谢谢。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2024 年,公司经营较为稳健,营业收入同比增加 9.67%,全年成本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同比优化3.47 个百分点。感谢您的关注。
10、请问董事长,公司发布的 2025 年预算安排,营业收入76.42 亿元,利润总额 18.90 亿元,净利润 11.49 亿元,净资产收益率 5.91%,资产负债率 56.31%。两个问题第一,营收增加了 15 亿元,请问增量主要来自哪里?第二,为何在营收大增的情况下,净利润仍然只有 11 亿元,请问是什么原因?
2025 年计划预算方案是公司根据生产经营、业务发展等因素综合制定,计划预算能否实现受到宏观经济、政策变化、气候因素、行业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具有一定的波动性。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并非简单的线性变动关系,一方面,公司抽水蓄能电站逐步进入电力现货市场,电量电费采用总额法计算,收入、成本均增加;另一方面,为维护广大股东利益,公司正在努力开拓新业务,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初期重在抢占市场,新业务对利润贡献相对较小。因此,利润总额未能随营业收入同比例增长。 公司将采取积极措施,稳定存量业务,全力拓展增量业务,坚持“过紧日子”,严控各项成本费用支出,优化融资结构,确保生产经营稳中有进。感谢您的关注。
11、请问董事长,为何去年(2024 年)第四季度业绩下滑如此厉害,之前几个季度都有 3-4亿的利润,为何第四季度只有8000 万?
尊敬的投资者你好!主要是四季度机组进入检修高峰期,修理费等成本费用较高。感谢您的关注。
12、在建工程今年转固的规划是怎样的?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2024年末公司在建工程余额 142.32亿元,公司加强项目管理,南宁、梅蓄二期项目 2025年将投产,由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感谢您的关注。
13、公司有没有维护市值管理的措施?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非常重视资本市场的价值实现和投资者报,积极开展市值管理研究,制定了市值管理相关工作措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依法合规开展市值管理一是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努力提升经营业绩,持续做优公司基本面,这是做好市值管理的基础。二是加强现金分红管理,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积极报投资者。三是根据实际情况,适时提出股份购、增持建议。4月 9日,公司公告控股股东全资子公司增持公司股份计划。四是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向广大投资者及时、准确传递公司价值。感谢您的关注。
14、公司今年有何馈投资者的计划?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将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做优基本面,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同时依法合规加强市值管理,推动价值实现,积极报投资者。谢谢您的关注。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南网储能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