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骆红永近期对华鲁恒升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业绩稳中有增,经营韧性凸显》,给予华鲁恒升增持评级。
华鲁恒升(600426)
投资要点
事件:华鲁恒升发布2024年报,2024年实现营收342.26亿元,同比增长25.55%;归母净利润39.03亿元,同比增长9.14%;扣非归母净利润38.70亿元,同比增长4.49%;毛利率18.71%,同比下降2.14pct。24Q4单季度,实现营收90.46亿元,同比增长14.31%,环比增长10.26%;归母净利润8.54亿元,同比增长31.61%,环比增长3.52%;扣非归母净利润8.11亿元,同比增长1.38%,环比增长-1.38%;毛利率15.10%,同比下滑2.67pct,环比下滑2.46pct。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0元(含税),拟分红金额6.37亿元,叠加2024年半年度分红6.37亿元,2024年合计分红金额12.74亿元,占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32.64%。
顶住市场压力,降本提质,经营稳中有进。2024年,受产能过剩、需求偏弱、同质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化工行业景气度较低,大部分产品价格持续下行、低位震荡,企业经营面临较大压力。面对诸多困难因素,公司直面市场,顶住压力,内挖潜力降本增效、外拓市场提质增盈,统筹存量优化和增量升级,发挥成本领先优势,保持了运营稳中有进的良好势头,行业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巩固。分板块看,2024年公司新能源材料相关产品、有机胺、肥料、醋酸及衍生品收入分别为164.33、25.11、72.97、40.70亿元,同比变化6.19%、-6.12%、28.55%、98.34%;毛利率分别为13.07%、6.54%、29.90%、27.62%,同比提升-4.17pct、-6.33pct、-5.17pct、6.67pct;销量分别为255.22、58.74、471.15、155.04万吨,同比变化17.12%、12.62%、44.54%、116.72%。展望后市,化工行业景气度偏低,直观表现为产能过剩、需求偏弱、同质化竞争严重。华鲁将一方面深入研究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未来产业超前布局,统筹推进内涵式发展和高端化发展;一方面苦练内功,巩固存量的低成本、精益化、可持续竞争优势,进一步夯实管理基础,降本增效、提质增盈,提升公司应对周期波动能力。公司预计2025年实现销售收入347亿元。
存量优化+增量升级,积极提供新动能。华鲁恒升以煤化气平台为基础,依托洁净煤化气技术,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技术平台,协同推动德州本部及荆州基地“一体两翼”发展。公司深入挖潜增效,低成本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深耕销售渠道,拓展市场空间,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稳中有升,着眼节能降耗、扩能增盈,积极实施在线优化创新,以技术升级发掘装置潜力,确保了装置安全、稳定、高效、长周期运行,继续保持行业先进水平,传统产品扩能提质、扩市增盈,液氨、醋酸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有机胺产品市场占有率保持前列,新能源新材料产品拓宽应用领域,组合营销,做到利润最大化。截止2024年报,公司拥有尼龙6切片、己二酸、碳酸二甲酯、尿素、DMF、醋酸产能分别为20、52.66、60、307、48、150万吨,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12.47%、52.33%、102.11%、111.99%、47.68%、96.15%,己二酸产能利用率较低主因2024年底新增投产20万吨,投产时间较短,后续有望逐步爬坡贡献增量。产品市场地位方面,公司己二酸国内市占率约20%;异辛醇市占率约10%;碳酸二甲酯产能全球第一,国内市占率保持30%以上,国内锂电电解液市占率60%以上;DMF国内市占率达30%;甲胺国内市占率50%以上。公司统筹存量优化和增量升级,积极推进项目建设。蜜胺树脂单体材料原料及产品优化提升项目、尼龙66高端新材料项目己二酸装置相继投产,实现公司产品扩能增产;酰胺原料优化升级项目、20万吨/年二元酸项目、BDO和NMP一体化项目及其它技改在建项目如期推进,为公司后继发展提供新动能。
投资建议:华鲁恒升为煤化工行业龙头公司,具有一头多线柔性联产和低成本优势,基于自身产业链协同随下游市场变化持续拓展产品线,随经济复苏周期回暖带来业绩弹性。由于宏观环境和行业景气变化,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366.10(原377.74)/388.02(原413.03)/409.59亿元,同比增长7.0%/6.0%/5.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68(原57.70)/48.87(原66.88)/53.09亿元,同比增长11.9%/11.9%/8.6%,对应PE分别为10.1x/9.0x/8.3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增扩产超预期;贸易摩擦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大幅波动;项目建设不及预期。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7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4家,增持评级3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26.51。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