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中石化油服(01033.HK)发布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业务回顾:
2024年,本公司累计新签合同额人民币912亿元,同比增长10.7%,创历史最好水准。其中,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市场新签合同额人民币470亿元,同比下降5.8%;国内外部市场新签合同额人民币199亿元,同比增长26.8%;海外市场新签合同额人民币243亿元,同比增长45.5%。工程技术服务优质高效,全年创工程施工新纪录363项;技术创新加快突破,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卓有成效;资源优化成效凸显,项目化管理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各类风险可控在控;全年生产运行保持安全稳定,作业服务能力和经营创效水准实现新提升,有力支撑油气增储增产增效。
(1)物探服务
2024年,本公司物探服务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59.0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56.7亿元增长4.0%。全年完成二维地震5,836千米,同比增长109.7%;全年完成三维地震15,600平方千米,同比增长2.1%。二维、三维资料记录合格率为100%,地震采集资料一级品率较合同提升4.4个百分点。自主激发系统、海上OBN节点、可控震源高效采集等一批新技术推广应用,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服务品质。北斗业务贡献合同额人民币1.3亿元,成为重要增长极;井筒地震、节能环保、重磁电等新业务连续5年保持增长。
(2)钻井服务
2024年,本公司钻井服务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401.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398.0亿元增长0.9%。全年完成钻井进尺1,097万米,同比基本持平。本公司全力推动“四提”工作,钻井施工效率进一步提升,完成井平均钻井周期同比缩短5.6%,复杂故障时效同比降低12%。优化提升工程装备,加大加强型、现代型钻机升级配套,协同推进生产组织模式变革,创出钻井日进尺2340米、3000米以深井钻井周期3.5天等新纪录,全年平均钻井队伍动用率90.2%,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征深101井创准噶尔盆地完钻井深最深纪录,完钻井深8962.85米。
(3)测录井服务
2024年,本公司测录井服务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35.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35.6亿元增长1.0%。全年完成测井26,636万标准米,同比降低13.5%;完成录井进尺849万米,同比降低2.2%。测录井资料合格率100%,测井一次成功率97%以上。本公司持续加大科研攻关,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稳步提升测录定服务能力,发挥资源集聚优势,深度参与地质工程一体化工作,致力于取全取准资料、精准发现评价油气藏,全力保障安全优快钻完井和提高储层钻遇率,助力优化井位元部署和推动钻井工程提速,有力支撑高品质勘探和效益开发。
(4)井下特种作业服务
2024年,本公司井下特种作业服务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109.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07.0亿元增长2.5%。全年完成井下作业5,726井次,同比降低17.7%。井下特种作业一次合格率达99.8%,压裂施工效率同比提高10.7%。本公司持续提升井下特种作业技术服务能力,助力中国石化在多个探区取得产量突破,四川盆地资阳2井压裂测试日产叶岩气125.7万方,兴页L1005HF井测试日产叶岩油气当量156.8吨,在綦页深1井首次应用175MPa超高压压裂装备,为超深层叶岩气勘探开发提供安全技术保障。深入推进难动用储量合作开发,在胜利、中原、江汉、西南等区域持续加大合作力度,成功打造8个难动用储量高效动用示范区,全年动用原油储量4903.5万吨、新建产能70万吨。
(5)工程建设服务
2024年,本公司工程建设服务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178.1亿元,与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78.2亿元持平。2024年累计新签合同额人民币251.2亿元,同比增长11.4%。本公司承揽施工的普光气田主体湿气增压工程提前56天建成投用,是国内首座大型高含硫增压示范站,有力支撑了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重点油气田开发;保障国家骨干天然气管网建设,西气东输四线三个标段按期达到投产条件,展示了长输管道建设优秀的施工能力和技术优势。持续拓展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管网集团」)市场,中标川气东送二线等多个标段、超2000公里工作量,中标合同额首次突破人民币100亿元;发挥土木、电仪、海工等专业优势,全年承揽海工类项目人民币22.9亿元,中标江苏省高速公路项目人民币9.2亿元,管道技术检验检测业务承揽规模创新高。
(6)国际业务
2024年,本公司国际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181.0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60.9亿元增长12.5%,占本公司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22.6%,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2024年,本公司国际业务坚持一体化管理、专业化运营,深耕重点市场,紧盯重大项目,经营效益创出历史新高。沙特市场,11部钻机获延期10年合同;新签沙特阿美公司2个管道建设项目,合同额超11亿美元;沙特阿美S84三维采集项目首次一次性获得沙特阿美公司2年合同延期;连续油管、硫化氢检测等服务项目的市场份额不断拓展,获得格兰特公司专利扣型维修授权。科威特市场,井筒大包业务实现重大突破,中标南部钻井大包项目212口井工作量,一举打破“四大国际油服公司”在中东高端业务垄断;新签11部钻机“5+1年”期合同,完成30部钻机合同续签,新续签合同额11.6亿美元;通过深井钻井液和固井资格审核。厄瓜多尔市场,顺利完成SACHA、WARYA两个总包项目续签;成功议标签约斯伦贝谢公司、哈里伯顿公司钻修井项目。墨西哥市场,继续深化与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合作关系,议标签约ALACTE物探三维项目,合同额2.9亿美元。
(7)技术研发
2024年,本公司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转化应用力度,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15项,申请专利1034件,其中申请涉外专利9件,授权专利779件,制修订4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7项石油行业标准。中国石化测录井重点实验室挂牌运行,牵头成立全国石油专用计量测试技术委员会石油钻(录)井分技术委员会。“MSAMR-175随钻方位电阻率边界探测仪器”入选国家能源局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数位钻头参数感知与优化控制技术”入选中国油气人工智慧科技优秀案例。自研旋转导向研制累计应用286口井、进尺35万米,满足胜利叶岩油国家示范区和西南工区高温叶岩气井需求。超高温高压电缆测井和高温存储式测井仪器系列有效支撑深地勘探开发,连续管侧钻、套管钻井等低成本技术在现场推广应用,产品产业化和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值人民币39亿元。打造石油工程数智资源中心,搭建专业数智化场景,北斗运营服务平台投入运营,推广应用地质工程一体化、井场资料智汇盒、远端决策一体化、装备MRO物联网系统、压裂智慧预警分析系统等专业软体,加快实现数智化发展。
(8)内部改革和管理
2024年,本公司统筹优化资源,强化精益管理,加快提升低成本竞争力。一是优化人力资源,坚持把人力资源优化作为高品质发展的战略性举措,全面从严“三定”,压减用工总量、外委转自营减费、业务承揽增收,全年外委转自营统筹优化转岗4524人,对外业务承揽输出5518人、创收人民币5.1亿元。二是优化资产装备,坚持轻资产发展,成立资产运营分公司,打破各单位间资产调剂盘活壁垒,充分发挥公司资源统筹共用平台作用,推动公司资产运营创效能力提升。三是扎实推进管理降本,加强预算管理、过程管控,推广黄河钻井公司等精益管理经验,持续压降非生产性费用,精简队伍机构,全年压减队伍124支,其中钻井队29支,压减项目部及附属机构271个,全年百元收入营业成本同比下降0.57元。
(9)资本支出
2024年,本公司实际完成资本支出人民币34.8亿元,其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人民币28.6亿元。2024年,本公司以提升勘探开发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导向,积极优化装备结构,加大钻机升级改造和电动压裂装备投入,持续推进钻井现场、井下作业现场标准化建设;加大海外优质市场所需装备投入,进一步提升在高端业务市场的竞争力。全年主要安排钻机更新改造19台、物探采集仪器7.5万道、旋转导向仪器3套、高温随钻测量仪器2套,建造1艘双燃料支持船和1艘地质调查船以及安全隐患治理、环境保护等投资项目。
4.财务分析(按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编制)
本集团的主要资金来源是经营活动、短期及长期借贷,而资金主要用途为经营支出、资本开支及偿还短期和长期借款。
(1)资产、负债及权益分析
总资产人民币77,340,105千元,比2023年末增加人民币2,177,131千元。其中:流动资产人民币43,419,968千元,比2023年末增加人民币4,017,417千元,主要是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人民币652,601千元,合同资产及履约成本增加人民币494,742千元,应收账款增加人民币2,692,585千元综合影响所致。非流动资产人民币33,920,137千元,比2023年末减少人民币1,840,286千元,主要是合营公司的权益减少人民币305,225千元,由于计提折旧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少人民币710,990千元,计提摊销其他非流动资产减少人民币729,867千元。
总负债人民币68,691,303千元,比2023年末增加人民币1,551,531千元。其中:流动负债人民币68,193,782千元,比2023年末增加人民币2,007,778千元,主要是由于短期借款增加人民币2,799,353千元,应付票据及贸易应付款项减少人民币3,541,874千元,合同负债增加人民币2,548,643千元综合影响所致。非流动负债人民币497,521千元,比2023年末减少人民币456,247千元,主要是由于长期借款减少人民币331,509千元,预计负债减少人民币122,344千元综合影响所致。
本公司股东应占总权益为人民币8,648,802千元,比2023年末增加人民币625,600千元,主要是由于2024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人民币620,631千元所致。
于2024年12月31日,本集团资产负债率为88.8%,而于2023年12月31日为89.3%。
(2)现金流量分析
2024年,本集团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3,100,854千元,同比减少现金流入人民币2,476,059千元。主要原因是业主工程款挂账期延长,资金未能按期支付,以及票据结算减少、现金结算增加所致。
2024年,本集团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3,458,464千元,同比减少现金流出人民币600,919千元,主要原因是减少设备购置支出所致。
2024年,本集团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044,645千元,同比增加现金流入人民币1,602,871千元,主要是补充经营现金流增加贷款资金流入。
(3)银行及关联公司借款
于2024年12月31日,本集团银行及关联公司借款为人民币22,713,925千元(2023年:人民币20,226,157千元),上述借款全部为固定利率人民币短期借款。
业务展望:
1.行业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
展望2025年,世界经济将继续温和复苏,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能源问题始终是国际上最敏感、最活跃的话题,全球原油需求仍将保持增长,预计全年布伦特原油均价为65-75美元/桶,有望支撑上游勘探开发投资保持稳定;2025年中国将正式施行能源法、新矿产资源法,制定油气中长期增储上产行动计划,势必引领油气高品质勘探开发,同时正大力发展绿色低碳、新能源、CCUS等业务,新业务发展迎来难得机遇。总体来看,油服行业面临的有利因素强于不利条件,行业景气度有望延续。
2.公司2025年经营计划
2025年,本公司将以油气藏经营价值最大化为遵循,以强技术、降成本为主线,加力推进全要素优化资源、全过程降本减费、全链条挖潜增效,持续发挥综合油气服务能力和特色技术优势,打好支撑保障、市场开发、资源优化、控本减费等攻坚战,努力推动经营创效水准实现新提升,加快打造世界一流技术先导型油服公司。全年计划新签合同额人民币835亿元,其中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内部市场人民币495亿元,国内外部市场人民币152亿元,海外市场人民币188亿元。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物探服务
2025年,本公司将持续完善自主激发系统、节点仪布放系统、海上OBN高效采集,提升野外高效采集能力;著力发展5G节点技术、高效生产指挥系统、视频监控等品质控制手段,推广应用高密度地震采集技术,升级完善全节点地震采集技术,提升资料品质,助力油气勘探突破;持续攻关DAS光纤检测技术、井源地震,在开发地震上继续发力;巩固井筒地震、管道等新业务的技术优势;大力发展北斗技术,支撑在石油石化行业领域的北斗替代;坚持适度多元化,拓展新领域新赛道,在地热勘探及储气库、CCUS监测等新能源工程建设领域持续发力,逐步形成稳定产值。全年计划完成二维地震采集6,090千米,三维地震采集16,140平方千米。
(2)钻井服务
2025年,本公司将围绕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扩矿权拓资源、增储上产目标,全面深化甲乙方联动、一体化运行,高效组织生产,严密工序衔接,做强技术支撑,严控复杂故障,不断提高储层钻遇率和施工优质率;加快推进钻机电动化升级改造和自动化、智慧化装置配备,有序扩大“工厂化”钻井,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和生产时效;全年钻井周期缩短5%,复杂故障时效降低10%,钻井队伍动用率达到85%以上;在国内外部市场,持续提升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国家管网集团等优质规模市场集中度,拓展钻井液、固井等轻资产技术服务市场,持续优化业务结构,提升市场创效水准。全年计划完成钻井进尺1,030万米。
(3)测录井服务
2025年,本公司将持续发挥测录贯穿勘探开发全过程和地质资料优势,落实一体化运行机制,突出模式创新、服务升级,推进实现远端测控施工模式,扩大“钻井优化+”应用,强化市场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市场和运行品质、规模、效益同步提升,增强对井筒工程的服务保障水准;稳固中国石化集团内部市场,强化全过程、全覆盖保障,分区域优化配套和推广适用技术方案,提供更优服务、更好保障;做优国内外部市场,强化提前研判、事前算赢,大力开发煤层气、地热、CCUS等新兴市场,积极探索与业内知名企业的合作新模式;全年计划完成测井26,350万标准米,计划完成录井进尺860万米。
(4)井下特种作业服务
2025年,本公司将坚持专业化发展理念,推进井下作业生产组织模式变革,提升运行效能。持续攻关“深地工程”试油气测试技术,推广应用175MPa超高压压裂技术、连续油管侧钻技术等,优化提升叶岩油气压裂全流程提产降本技术,全力保障胜利叶岩油和川渝叶岩气立体开发、准噶尔超深层试油测试等重点增储上产项目建设,全年压裂施工效率同比提高5%。聚焦中国石化探明未动用和低品位储量阵地,加快推进52个区块合作开发,打造白马、丁山等难动用储量高效动用示范区,持续扩大合作范围。计划完成井下作业6,430井次。
(5)工程建设服务
2025年,本公司将充分发挥专业化、一体化优势,全面提高市场份额、稳占优质市场、坚持源头创效。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市场,提高服务品质,做好东营原油商储库、大牛地气田乙烷回收工程、茂名分公司炼油转型升级及乙烯提质改造等项目建设。在国内外部市场,发挥大口径长输管道优势,拓展国内长输管道工程市场,重点跟踪国家管网集团长春到石家庄管道工程、安庆到文23天然气管道工程等项目;抢抓新能源发展机遇,强化大型LNG储罐、CCUS、绿电制氢、海上风电、氢气输送等市场拓展。全年计划新签合同额人民币233亿元,全年计划完成合同额人民币180亿元。
(6)国际业务
2025年,本公司将继续推动沙特、科威特、厄瓜多尔、墨西哥等优质规模市场做优做强。沙特市场探寻新的业务增量,在稳定常规钻修井市场规模基础上,继续拓展非常规业务市场份额,加快高附加值技术服务和压裂液等产品资审进程,通过非常规钻井大包和完井压裂大包项目带动井筒“全产业链”闯市场。科威特市场实现新的重点突破,以中标钻井大包项目为激励,加快推进测井(射孔)服务、海洋钻井服务资审,紧密跟踪科威特石油公司定向井、泥浆、钻头等项目进展,力争中标。厄瓜多尔市场打造新的优势地位,密切关注厄瓜多尔国家石油公司新一轮地质工程一体化服务项目和油田区块勘探开发项目招标进展,组织做好新的钻完井总包项目投标工作,巩固形成“钻完井总包+地质工程一体化服务”两翼齐飞市场格局。墨西哥市场聚焦新的发展目标,紧跟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等重点业主需求,以优质物探、地质工程一体化、井筒技术服务项目作为主攻方向,努力实现更大的市场突破。
(7)科技开发
2025年,本公司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完善体制机制,持续推进创新联合体、甲乙方一体化等科技创新组织模式,积极参加新型油气勘探开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项目,集中力量攻关智能钻完井技术、全旋转近钻头旋转导向系统、万米特深井高效钻完井技术与装备、万米特深井测井关键核心装备、光纤传感技术、全生命周期井筒完整性与工程技术装备、CCUS等成熟产品和技术转化力度,推动旋转导向、化学助剂、随钻测量等18条产品线建设,产业化和新技术转化年产值突破人民币40亿元。推动数智化发展,加快打造全生命周期管控的“一体化”数智油服业务支撑平台,开发和推广“钻井优化+”“地质导向+”等工业软体和系统,推进全自动钻机、焊接机器人等自动化装备研制与配套,加快实现工程现场操作自动化、施工作业无人化。积极拓展光纤监测与传感、干热岩开发利用、深远海大容量浮式风电平台、氢能制储输用等新能源新业务,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8)内部改革和管理
2025年,本公司将持续优化资源,大力控本减费,全力提升低成本发展能力。一是压减机构队伍,推进专业经营单位直管基层队,机关试行“大部制”管理,全年压减各类机构30个以上;持续优化队伍规模,全年压减队伍47支、其中钻井队15支。二是优化人力资源,修订五大专业定员标准、撤并非连续生产岗位、清退部分社会化用工、加大用工余缺调剂,全年外委转自营及业务承揽输出达到1.5万人以上。三是盘活装备资产,发挥资产运营分公司共用平台作用,加大存量资产余缺调剂,压减装备投资;统筹开展装备统一租赁,降低租赁费用;采取产融合作、市场换服务等多种方式满足增量装备需求。四是实施精益管理,推进项目全链条降本,持续压降非生产费用,力争外委费、大宗物资采购成本下降5%以上、百元收入变动成本同比减少0.6元以上。
(9)资本支出
2025年,本公司计划安排资本支出人民币32.4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人民币25.1亿元。本公司将紧跟勘探开发需求,持续加大高端装备和核心技术投入,主要安排钻机更新改造11台,自研9串旋转导向仪器,购置7台全自动化修井机,建造1艘双燃料支持船等;紧跟“双碳”行动实施步伐和资源回圈利用发展趋势,本公司将加速绿色装备与技术工艺应用,持续提升工程现场电气化率,有效整合内外部资源,多路径探索闲废装备物资处置效益最大化。
(三)利润分配预案
2024年度,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631,606千元(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620,631千元),2024年末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人民币-1,820,779千元。由于年末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负值,董事会建议2024年度不进行现金股利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该预案尚需提交股东会审议。
六、重要事项
1.本报告期内,本公司无重大诉讼、仲裁和媒体普遍质疑事项。
2.本报告期内,本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情况。
3.本报告期内,本公司无收购及出售资产、企业合并事项。
4.关联交易情况:
本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十二个月进行的有关重大关联交易如下:
(a)以下为本报告期内与日常经营相关的重大关联交易:
上述本公司于本报告期内进行的持续关联交易详情请参见于2021年9月17日、2024年3月27日在《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www.sse.com.cn披露的《持续性关联交易公告》(临2021-036)、《日常关联交易预计公告》(临2024-010)及于2021年9月16日、2024年3月26日在www.hkexnews.hk披露的《与石化集团的持续关连交易及须予披露交易及与国家管网集团的持续关联交易》、《与国家管网集团的日常关联交易公告》。
鉴于上述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及其联系人的持续关联交易的框架协议于2024年12月31日到期,本公司于2024年9月26日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签订了有关上述持续关联交易的新框架协议,并将继续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及其附属公司进行上述持续关联交易。有关持续关联交易及截至2027年12月31日止三个年度的年度上限已获得本公司董事会及/或独立股东的批准。新框架协议及其项下持续关联交易详情请参见于2024年9月27日在《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www.sse.com.cn披露的《持续关联交易公告》(临2024-045)及于2024年9月26日在www.hkexnews.hk披露的《与石化集团的持续关连交易及须予披露交易》。
本公司认为进行上述有关的关联交易及选择关联方进行交易是必要的,同时仍将持续发生。关联交易协议的签订也是从本公司生产经营需要和市场实际出发。向国家管网集团提供工程服务为公司日常经营活动所需要的正常业务往来,向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及其附属公司购买原材料及设备将确保本公司原料安全稳定的供应,向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提供工程服务是由中国石油开发的经营制度以及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发展历史决定的,并构成了本公司主要业务收入来源,及向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借入资金可满足本公司在资金短缺时获得必要的财务资源,因而对本公司是有利的。上述交易乃主要按市场价格定价以及根据公开招投标或议标确定合同价格,均符合框架协议的定价政策,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有利于公司主营业务的发展,有利于确保股东利益最大化。上述关联交易对本公司利润及本公司的独立性没有不利影响。
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已审核本公司各项关联交易,并认为:1、上述交易是本公司于日常业务过程中订立;2、上述交易是按照一般商业条款订立,或如无可比较的条款,则以不逊于独立第三者提供或给予独立第三者的条款订立;3、上述交易是按照有关协议执行,条款公平合理并且符合本公司股东的整体利益;4、上述交易的年度总值并不超过经批准的每类关联交易的有关年度限额。
根据《香港上市规则》第14A.56条,本公司核数师已就报告期内本公司披露的持续关联交易,发出无保留意见的函件,并载有其发现和结论。
本公司于本报告期内进行的有关关联交易详情见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本年度财务报表之注释十,其中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及其连络人进行的重大关联方交易同时构成了《香港上市规则》第14A章所定义的关连交易。本报告期内,本公司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及其连络人的关联交易已符合《香港上市规则》第14A章下的披露规定。
(b)以下为本报告期内非经营性关联债权债务往来情况
2.贷款业务
3.授信业务或其他金融业务
5.本报告期内,本公司没有发生为公司带来的利润达到公司当期利润总额的10%(含10%)的托管、承包、租赁事项。
6.本报告期内,本公司的担保事项。
经本公司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批准,本公司于2022年6月17日与墨西哥国家油气委员会订立了担保协议,同意为墨西哥DS公司提供《产量分成合同》项下的担保,保证墨西哥DS公司在失去履约能力时,由本公司代为向墨西哥国家油气委员会履约。合营公司墨西哥DS公司的另一方股东DIAVAZ于2022年6月17日就本公司提供的合营公司履约担保出具了50%担保额的单边保证函。为满足国际市场开拓及日常经营需要,本公司分别于2024年3月26日、2024年6月12日召开第十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及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为全资子公司和合营公司提供担保的议案》,同意本公司为所属全资子公司及合营公司墨西哥DS公司提供担保,担保期限为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批准之时至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结束时止。有关详情请参见2022年6月20日、2024年3月27日、2025年1月18日在《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www.sse.com.cn及2022年6月19日、2024年3月26日、2025年1月17日在www.hkexnews.hk披露的《为合营公司提供担保进展公告》(临2022-021)、《为全资子公司和合营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告》(临2024-011)、《关于2024年度对外担保实际发生情况的公告》(临2025-003)。
经本公司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批准,自2021年11月2日起3年内,本公司就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为本公司提供不超过人民币3亿元的融资授信额度的连带保证责任提供相应的反担保。经本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批准,本公司在2024年11月1日后继续就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为本公司提供不超过人民币1亿元的融资授信额度下的连带保证责任提供相应的反担保。有关详情请参见2021年9月17日、2024年3月27日在《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www.sse.com.cn及2021年9月16日、2024年3月26日在www.hkexnews.hk披露的《关于公司为控股股东提供反担保暨关联交易的公告》(临2021-037)、《关于公司为控股股东提供反担保暨关联担保的公告》(临2024-012)。
于2024年12月31日,本公司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提供的反担保余额为人民币0.1亿元。
7.本报告期内,聘任、解聘会计师事务所情况
聘任、解聘会计师事务所情况说明:
2021年,本公司将境内及境外审计师由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及致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更换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及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经本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提议,并经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批准,本公司续聘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及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分别为本公司2024年度境内及境外审计师,并续聘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2024年度内部控制审计师。
8.公司实际控制人、股东、关联方、收购人以及公司等承诺相关方在报告期内或持续到报告期内的承诺事项以及其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履行情况:
七、财务报告
7.1审计意见
本集团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财务报告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金春花及苗颂注册会计师审计,并于2025年3月18日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同时本集团按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经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计,并于2025年3月18日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7.2按照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编制之财务报表
以下财务资料节录自本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统称「本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经审计的财务报表。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