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丰原药业(000153)2024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04-11 11:06:3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丰原药业(000153)发布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的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为健康中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一)行业概况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人口总量增长、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以及人们保健意识增强,新型国家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和各国医疗保障体制的不断完善,全球医药市场呈持续增长趋势。

    中国医药制造行业近年来呈快速发展的态势,大型企业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具备强大的研发能力和产业链整合优势,中小型企业则在特定领域拥有竞争力。

    “十二五”以来,由于经济发展和医疗体制改革促使需求不断释放,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保持高速增长。

    (二)行业政策

    在2024年间,医药政策呈现出多维度、深层次的特点。一方面,政府继续加大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通过优化审评审批流程、提高医保谈判成功率、鼓励企业海外授权等措施,为创新药企业提供了更加宽松和有利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政策也在积极推动医药行业的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如通过集中带量采购降低药品价格、加强药品质量监管、推动医疗器械国产化替代等,以促进医药行业的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

    2018年以来,国家医保局已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十批次国家组织药品集采,累计成功采购435种药品。从平均降幅来看,前九批国采基本维持在50%上下,2024年第十批国采平均降幅达70%左右,最高降幅达96%。2024版国家医保目录调整新增91种药品,覆盖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病、罕见病、抗感染、中成药和其他领域用药。同时,调出43种临床已被替代或长期未生产供应的药品。有效提升了肿瘤、慢性病、罕见病、儿童用药等领域的保障水平。

    医药行业政策依然以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为根本遵循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价格治理、行业合规、医药供给侧改革、需求端管理将持续推进。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医药制造和商业流通。其中医药制造涉及生物药、化学药及中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涵盖解热镇痛、妇儿、神经系统、心血管、泌尿系统、营养类、抗生素、原料药等系列产品;商业流通涉及医药配送和药房零售,现已形成高效、全优、多品种的医药供应服务体系。公司注重新药研发,拥有多个国家一、二类新药品种及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百姓放心药品牌、中国创新力医药企业。

    (二)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实行大宗物料统一采购制。公司采购部负责各种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的采购,确保采购的物料质量稳定、可靠。采购部根据各生产单位提供的物料需求计划向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并据此制定采购资金安排计划,由财务部门汇总后报批执行。

    2、生产模式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模式制订生产计划,根据销售单位的销售预测或销售合同、订单安排每月的生产计划。生产单位依据月度生产计划安排生产。公司严格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组织生产,生产技术部门负责具体产品的生产过程管理,质量管理部门对各项关键质量控制点进行监督,确保产品质量。

    3、销售模式

    (1)医药工业公司实行新药和普药两个销售管理体系,主要采取“招商+自营”的销售模式,通过经销或代理商及公司自建的销售渠道实现对医院、零售和第三终端的全覆盖。

    (2)医药商业

    ①医药批发和配送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安徽丰原医药营销有限公司,经营安徽省内区域医药批发和配送业务,其主要客户包括:医疗机构、零售药店和其他医药批发配送企业等。

    ②医药零售连锁

    公司全资子公司丰原大药房立足省内发展,以现代化连锁经营管理机制从事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食品等零售业务。

    (三)行业周期性特点

    医药行业作为需求刚性较为明显的行业,属于弱周期性行业,与经济周期关联度较低;与周期性特征类似,从整体上来看,医药行业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特征。长期来看,医药行业具体的药品品种受适应症的高发季节等特殊情况的影响,相应的药物市场存在一定的季节性特征。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截至2024年末,公司共持有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15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

    2、截至2024年末,公司共持有注册商标99项。

    3、公司荣获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依托技术中心的研发平台,积极实施在研产品的申报与审批。报告期内已获得:

    ①腹膜透析液(乳酸盐-G1.5%、乳酸盐-G2.5%)、低钙腹膜透析液(乳酸盐-G1.5%、乳酸盐-G2.5%):四款腹膜透析液均获国家局批准药品注册批件,批准生产上市,并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

    腹膜透析液用袋包装系统(CAPD):同期关联自产药包材,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生产。

    ②醋酸钠林格葡萄糖注射液:获国家局批准药品注册批件,批准国内首仿,并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

    ③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已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获得国家药监局批件。

    ④注射用赖氨匹林:已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获得国家药监局批件;

    赖氨匹林原料药:同期关联自产原料药赖氨匹林,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提升质量标准;⑤布洛芬片:已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获得国家药监局批件。

    ⑥利福平胶囊:已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获得国家药监局批件。

    ⑦缩宫素注射液2个规格:已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获得国家药监局批件。

    ⑧脂肪乳注射液2个规格:已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获得国家药监局批件。

    ⑨生理氯化钠溶液:获国家局批准新增2000ml、3000ml药品规格;

    三层共挤输液用袋:同期关联自产药包材,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生产。

    ⑩甘氨酸(无菌)药用辅料: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是目前国内唯一获批的独家无菌级甘氨酸药用辅料。

    4、报告期内,公司所获得的主要荣誉。

    5、截至2024年底,公司及子公司共有在生产的38个品种的产品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版)》;在生产的78个品种的产品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4年版)》。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在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8462.0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21%,实现利润总额20871.87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8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083.4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9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978.92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4.28%。

    2022年公司实施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报告期内,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确认了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费用1434.06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实施和完成的主要工作事项:

    一、生产管理工作

    1、持续推进精益化生产管理,提升了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持续实施降本增效工作,全年共完成包括工艺改进、节能降耗及智能自动化等技改项目30余项,年度降本增效可达1100多万元;提质、降本、增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优化采购及供应链管理。公司密切关注并研判医药原辅材料市场动态,大宗物资采取总部集中采购,重点品种采取多轮谈判等多项措施,在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采购质量前提下,降低采购成本。

    二、销售管理工作

    1、优化营销策略,集中资源打造大单品种,实现市场破局。2024年公司聚焦的重点品种心脑血管类产品,及直软双阀输液类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2、工业销售:新、普药销售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不断开拓市场、打造重点品种,抓住集采政策的机遇,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取得新的突破和增长点。

    3、药房连锁:优化门店布局,注重品牌化、精细化运营;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升药店药事服务水平;积极搭建全渠道商城系统,拓展与知名厂商合作策略,大力发展线上业务;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和丰富品类结构,创新零售业务模式,努力提高盈利能力。

    三、产品研发工作

    1、报告期内,公司注重研发投入,加快创新药物研发,推进重点仿制药产品的研发及一致性评价。

    2、截至2024年末。

    四、内部管理工作

    1、制度建设与完善:根据工作要求,修订了总部及各子公司2024版《部门工作手册》,规范各

    岗位职责、细化岗位考核标准,并对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完善定岗定编,提高了工作效率。

    2、预算及考核管理:由人力资源部联合相关考核部门对各业务单元每月任务目标完成情况进行

    考核,月度及时兑现;同时对各子公司核心重点工作严格对照指标和标准考核落实,充分调动了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加大培养选拔优秀人才工作的力度,根据公司“一五一十”人才培养战略,选拔培养了148名骨干员工,对子公司中高层选拨培养了35名管理人员。加强管理团队专业化、梯队化、年轻化建设,组织子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可培养员工进行内部单位的调动、交流工作。完善考核奖惩机制,通过薪酬管理来留住优秀人才,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项目建设工作

    积极推进涂山制药新建医药制剂重点在建工程项目。上述项目建设正按计划稳步推进中。

    六、股权激励事项

    为充分调动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的积极性,谋求公司的长远发展,实现股东、公司与激励对象利益的一致性,在充分保障股东利益的前提下,按照收益与贡献对等原则,公司制定并实施了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报告期内,激励事项按激励计划实施。

未来展望: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医疗卫生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医药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1、以提升公司的市场价值为核心,以技术开发、渠道管理为载体,大力实施“人才兴企”战略,完善体制机制,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培育核心竞争力、构筑企业软实力、深挖发展潜力,努力把丰原药业建设成质量领先、成本优先、市场稳固、开拓创新的综合性医药企业集团。

    2、努力实现工业、商业、零售业三大主业统筹推进,形成工、商并举的发展格局;把丰原大药房打造成安徽省药品零售行业第一品牌。

    (二)经营总体思路

    1、依托公司三大主业各自的特点,积极整合各主业要素资源,在要素配置上力求更协同、更高效,以促进三大主业的发展。各系统、业务单元之间更要多元包容、相互协同,充分发挥资源汇聚的力量和优势,凝心聚力、相互赋能,共同推动公司的高质量发展。

    2、内部管理上,要继续深耕精益管理,推进管理创新,提升管理效能;继续坚持以营销为引领,以市场导向推动公司生产、销售、研发等资源的有效结合。

    3、努力做好优秀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为公司发展注入“新力量”;努力加快公司新产品的研发进度,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三)2025年主要工作

    1、精益化管理是企业降本增效的抓手,公司将长期推进和执行精益化管理,建立有效的成本管理机制,持续深化挖潜降本增效举措,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

    2、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全面整合公司产品和客户资源,聚焦产品分类施策,不断提升营销能力,拓展市场空间。

    3、发挥公司丰富的产品管线和产能优势,吸引优质合作伙伴,进行多模式合作,谋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4、产品研发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公司将继续加快推进新产品研发进度,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四)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药品集中采购,医保控费,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等医药政策的逐步实施,可能导致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对医药行业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公司存在行业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

    公司将密切关注医药行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的变化,科学研判,顺势而为,积极调整产品结构,适时调整营销模式和经营策略,努力提升经营业绩。

    2、公司参与投资了创投产业基金,由于参与投资设立的基金存在周期长、流动性较低等特点,使公司投资可能面临较长的投资回收期,同时基金在投资过程中将受行业周期、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将可能面临投资效益不达预期或基金亏损的风险。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持续关注创投产业基金投资进程和发展动态,做到科学有效控制、防范投资风险。

    3、环保风险。原料药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随着环保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社会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原料药生产企业的环保费用不断增长,运营成本增加。应对措施:本公司将严格遵守国家环保政策要求,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进一步加大环保投入力度,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确保达标排放,严控环保风险。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丰原药业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