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4月10日统联精密(688210)发布公告称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刘展硕、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王定润、诚朴(深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乔磊于2025年4月3日调研我司。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介绍
答:相关问题解
问题一公司2024年MIM和非MIM业务的收入占比情况?
参考公司2025年2月底披露的《2024年度业绩快报公告》中的数据(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约8.14亿元,同比增长49.90%。其中,按照业务来划分,MIM精密零部件业务的收入约为3.19亿元,较2023年基本持平;非MIM精密零部件业务的收入约为4.6亿元,同比增长101.94%,相比2023年有一个翻倍的增长,增量主要来自于料号的增加及份额的提升。
问题二根据刚刚所说,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的增长核心是源于非MIM业务增长,怎么看待未来MIM与非MIM的发展呢?
公司的愿景是成为世界领先的MIM产品制造商以及多样化精密零部件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MIM仍然是公司重点发展的业务之一。一方面,近年来,在折叠屏、I终端等新型应用需求的推动下,MIM市场规模仍在保持稳定增长。另一方面,目前公司涉足的MIM应用领域主要集中消费电子领域,新能源汽车、医疗器械等领域渗透得较少。因此,我们仍然认为在MIM业务方面仍大有可为。
由于客户对精密零部件的需求是多元化的,因此公司在稳定发展MIM业务的同时,在能力范围内持续拓展对多样化加工工艺的能力,如CNC、激光加工、线切割、3D打印及精密注塑等。
未来,公司将积极进行业务拓展,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MIM与非MIM业务分进合击,虽然在不同阶段,在客户需求的推动下,可能会有不同的侧重,但是两块业务应该会保持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趋势。
问题三公司对于客户的拓展策略是什么?
公司一直以来都以“服务大客户、做深做透大客户”作为业务拓展的原则,通过持续稳定地为大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不断提升市场份额。
同时,国内外优秀的创新型的终端品牌厂商都是我们的目标客户,公司将密切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拓展更加多元化的应用领域。
问题四公司刚也有提到在部局汽车电子、医疗器械等领域,目前是什么进度?
目前,在汽车电子领域,公司已经取得ITF16949的资质认证。在医疗器械领域,公司也已经取得了二类及三类医疗器械相关的资质认证。在以上两个领域,公司也同步做了技术储备。
问题五公司已经扩充了长沙新产能,长沙工厂面积有多大,导入客户节奏是怎么规划的?
公司位于湖南长沙的工厂总计占地面积约为50亩,建筑面积是7万多平方米,目前厂房已经处于可使用状态,正在分批购入设备逐步投产。
问题六2025年股份支付的费用会比去年多吗?
目前,公司已实施三个股权激励计划,分别为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和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由此,预计今年的股份支付费用会与2024年度股份支付费用相差不大。
问题七MIM工艺可适用于哪些金属材料?
MIM(金属注射成型)工艺是一种将金属粉末与粘结剂混合后注射成型,再经脱脂、烧结等工序制成金属零部件的先进制造技术,可适用多种金属材料,包括不锈钢、合金钢、钛合金、硬质合金等。
统联精密(688210)主营业务:公司深耕精密制造领域,专业从事高精度、高密度、形状复杂、外观精美的精密零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主要包括金属粉末注射成形(MIM)精密金属零部件、其他精密金属零部件、精密注塑零部件等。
统联精密2024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5.92亿元,同比上升60.91%;归母净利润5205.65万元,同比上升124.3%;扣非净利润5332.41万元,同比上升171.73%;其中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2.27亿元,同比上升41.89%;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061.76万元,同比下降18.18%;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206.52万元,同比上升16.41%;负债率44.31%,投资收益-54.81万元,财务费用429.6万元,毛利率40.51%。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3408.14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入0.0,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