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李氏大药厂(00950.HK)发布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业务回顾:
收益及溢利
于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报告年度」),本集团录得收益1,399,969,000港元,较上一年度的收益1,053,034,000港元大幅增加32.9%。引进产品继续交出上佳业绩,销售额为553,237,000港元(二零二三年:467,276,000港元),占本集团总收益的39.5%(二零二三年:44.4%)。专利及仿制产品亦展现强劲势头,合并销售额合共846,732,000港元(二零二三年:585,758,000港元),占本集团收益的60.5%(二零二三年:55.6%)。
引进产品显著增长,《布累迪宁》的销售额增加24.5%至133,800,000港元,而《芮舒延》的销售额则录得骄人增幅143.4%,达到20,700,000港元。《曲特恪》亦取得重大进展,销售额急增137.8%至120,700,000港元,而《菲普利》即使同比下跌9.3%,仍然是主要贡献来源,销售额为185,800,000港元。
自主产品表现出类拔萃。集中带量采购(「药品集采」)产品那曲肝素钙注射液《立腾菁》录得130.4%的卓越增长,销售额达192,700,000港元。《尤靖安》反弹凌厉,增长12.8%,录得销售额254,800,000港元。仿制产品同样表现理想,总销售额增加59.9%至255,600,000港元,主要由曲前列尼尔注射液《芮旎尔》之销售额强劲增长62.3%至184,400,000港元所带动。
于报告年度,本集团的收益创下历史新高,展现出多年来应对过渡性挑战的无比韧力及适应力。挑战包括传统产品引进协议到期及扩展新推产品需时。通过策略执行、致力创新及优化产品组合,本集团不单克服重重难关,更交出理想业绩,为长远增长及成功奠下基础。
于报告年度,本集团录得毛利753,355,000港元,较去年的551,311,000港元大幅增加36.6%。毛利率由二零二三年的52.4%上升至53.8%,反映盈利能力及经营效率提升。面对普遍拖低利润率的持续挑战,包括供应成本压力及产品继续纳入药品集采计划,毛利依然录得增长。此等业绩彰显本集团能够适应并优化其业务营运,从而改善财务表现,在充满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乘风破浪。
本集团已动用合共193,085,000港元于研究及开发(「研发」)活动,占年度收益的13.8%(二零二三年:219,849,000港元或收益的20.9%)。当中,83,829,000港元(二零二三年:96,804,000港元)已确认为费用,而109,256,000港元(二零二三年:123,045,000港元)已资本化作为无形资产。研发支出减少反映本集团的策略集中于创新投资与财务纪律之间的平衡。主要研发活动包括心血管健康、女性健康、儿科、罕见病、皮肤科及产科等各个主要治疗领域的新药开发,而肿瘤科则由一支专责研发分支负责。尽管整体研发费用减少,惟本集团仍坚定不移地将投资引进高潜力项目来实现长期增长。此重点工作方针让本集团可推动创新之余,同时为未来工作保有强大而稳定的财务状况。
于报告年度,本集团的销售及分销费用为387,292,000港元,较去年的费用合共304,296,000港元增加82,996,000港元或27.3%。销售费用对收益的比率改善至27.7%,而去年为28.9%,足证本集团有效分配资源。费用增加主要由于扩大推出及宣传新产品的工作,以及加强分销渠道及就选定产品进行品牌建立工作的投资所致。
于报告年度,本集团的行政费用合共195,298,000港元,较去年的费用188,612,000港元增加6,686,000港元或3.5%。本集团仍会致力以具效益及效率的方式经营其业务,在推行减省成本措施以提升营运表现及盈利能力的同时,审慎管理支出。
尽管于报告年度的整体业绩受多重因素影响,包括正在收回的南沙土地使用权减值拨备6,705,000港元、与为一间联营公司发出的财务担保有关的亏损拨备12,967,000港元,以及就取消若干研发项目确认之减值亏损19,195,000港元,惟二零二四年的本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为93,099,000港元,较二零二三年的16,698,000港元大幅改善。
制造设施及生产能力
本集团的制造设施已大幅提升生产能力及效率。于合肥基地,过去的设备升级使设施能够重点处理关键核查,包括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现场核查及指定产品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符合性检查。于报告年度,一条新的预充式生产线投入运作,大大提高药品集采产品(即磺达肝癸钠注射液《立畅青》及那曲肝素钙注射液《立腾菁》)的产能。合肥设施于二零二四年的总产量较去年明显增加34%,包括预充式注射器产量急增77%。此增长由完善生产模式、提高产出及有效设备维护等因素带动。与此同时,南沙基地成功放大生产阿齐沙坦片《憩昙平》,并于第II期临床试验成功后,推进芬太尼气溶胶吸入剂的验证批次生产。两个生产基地藉改善产量、节省能源、降低成本及提高效率,坚持提升生产的承诺,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需要。
药物开发
本集团现时保持处于早期至后期开发阶段、经过精心策划的强大项目管道,旨在挑选及推进潜力优厚的机会。
主要治疗领域
本集团现正开发心血管健康、女性健康、儿科、罕见病、皮肤科及产科等主要治疗领域的多项资产,包括处于后期开发阶段的计划,例如(1《)Intrarosa》新药上市申请(「新药申请」),该药用于治疗外阴阴道萎缩;(2)舒更葡糖钠注射液简化新药上市申请(「简化新药申请」);及(3)注射用盐酸美法仑简化新药申请。此外,本集团亦正进行罕有病的研发项目,例如用于治疗成骨不全症的奈立膦酸盐,用于治疗血栓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的安菲博肽,以及芬太尼药物与仪器结合的肿瘤痛症管理的研发项目。
肿瘤管道
由本集团拥有65%权益的附属公司中国肿瘤医疗有限公司(「COF」)为本集团在肿瘤科方面的研发分支,并为临床开发阶段公司,专研免疫肿瘤疗法领域。COF已成功建立强大的肿瘤资产管道,包括六项创新资产及四项仿制药。该等资产乃通过结合内部研发工作及许可协议开发,包括索卡佐利单抗(为引进的索卡佐利单抗,于报告年度内获全数收购)。
继索卡佐利单抗注射液《善克钰》(用于治疗复发性或转移性宫颈癌的抗PD-L1抗体)于上一年度取得有条件批文后,COF已于二零二四年六月二十八日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监局」)提交适应症扩大申请。该项申请建基于索卡佐利单抗与化疗结合用作扩散期小细胞肺癌(ES-SCLC)一线治疗的第III期、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的结果。
此外,COF现正推进多个项目,包括骨肉瘤的后期开发阶段试验,胶质母细胞瘤的早期试验,卵巢癌、小细胞肺癌及胰脏癌的早至中期评估,以及利用溶瘤病毒的黑色素瘤结合试验。此等工作显示COF致力通过创新解决方案应对肿瘤科的关键需要。
人工智能驱动的药物探索
另外,本集团现时联同AuransaInc.开展突破性的人工智能驱动药物探索,于本集团的中国设施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规范制造AU409(一种针对晚期肝细胞癌的人工智能生成药物)。此外,本集团于二零二四年七月开始AU409的第I期临床试验,目前仍在进行,预计将于二零二五年第二季度结束。此合作标志着人工智能驱动药物探索的新时代,并有计划在此领域深化与AuransaInc.的合作。
新产品批准
于回顾年度内及截至目前为止,本集团已取得国家药监局发出三项注册证批准。
左卡尼汀注射液
于二零二四年二月,左卡尼汀注射液(5毫升:1克)取得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批文,被认定通过仿制药品质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盐酸依匹斯汀片
于二零二四年五月,盐酸依匹斯汀片(20毫克)取得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批文,并被认定通过仿制药品质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环丙沙星氟轻松滴耳液
于二零二五年一月,环丙沙星氟轻松滴耳液取得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批文,用于治疗急性外耳炎,以及结合通气管治疗急性中耳炎。
销售及营销
为应对营商环境日趋激烈的竞争,本集团重点加强销售及营销能力。本集团肯定市场准入的重要性,已为市场准入团队装备必要技能及知识作出投资,以于中国内地复杂的医疗环境中大展拳脚。这些具前瞻性的工作已开始取得回报,成功使多款主要产品获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医保药品目录」)及药品集采计划等重点计划。本集团的产品曲前列尼尔注射液《芮旎尔》、《芮舒延》及《曲特恪》于去年获纳入最新版医保药品目录,曲前列尼尔注射液《芮旎尔》渐已成为主要收益动力,而《芮舒延》及《曲特恪》则呈现强劲增长。值得注意的是,曲前列尼尔注射液《芮旎尔》及《芮舒延》反映本集团近年针对罕有病的重点工作,进一步支持兼顾多元平衡的产品组合。此转变不单提高本集团的市场地位,更可拓展其产品至应付医疗需求缺口。
于报告年度,本集团亦已为两款主要新产品(索卡佐利单抗注射液《善克钰》以及阿达帕林克林霉素凝胶《馥霖安》)纳入大部分省份的采购平台目录,预期会成为未来增长动力。
截至目前为止,本集团共有十款产品已成功获纳入最新版医保药品目录,有两款同时纳入药品集采计划,突显本集团在扩大市场准入及提高患者负担能力方面的持续努力。
企业发展
于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本集团落实收回广州市南沙区一幅土地(指定作为医疗卫生用地)的土地使用权。补偿总额人民币89,200,000元(约94,600,000港元)乃基于该土地的原收购成本及闲置土地征费计算。尽管收回行动预料会导致于报告年度确认估计减值约6,700,000港元,惟该土地仍然在建,不会影响本集团营运。重点在于收讫收回行动的所得款项将可释放宝贵资本,加强未来现金流,使本集团可优先执行及加大其核心药品活动。
业务展望:
由于中国药业进行重大转型,故本集团正处于风高浪急的格局下。首要挑战源于纳入国家医保计划及药品集采计划的产品利润下调,必须采取精打细算、因时制宜的营运策略。此外,运营成本及通胀压力上升不断使运营状况越趋复杂,重重挑战亦突显出策略管理、成本效益及创新在维持竞争力方面的重要性。令人鼓舞的是,销量增加及生产效率提升有望缓解部分压力。
为应对各种情况,本集团坚定不移地执行严格的成本控制措施,提高价值链的营运效率。销售及研发功能方面,本集团为配合行业趋势,重点进行精益运作,以迎击药品集采引起的利润压缩。与此同时,本集团会加快生物制药及数码健康解决方案(包括人工智能驱动的药物探索)等范畴的创新,以把握中国力推药物创新的机遇。
尽管对前景保持审慎,惟本集团会秉持其目标,对其长远可持续发展及为股东创造价值深感乐观。本集团亦正积极调整其产品组合,尽量发挥资源效益,以期提高盈利能力。借着策略举措,勇于创新,恪守可持续发展承诺,本集团深信能提高其股东的价值及回报,以答谢彼等的持续信任及支持。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