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洪都航空(600316)发布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是推进“十四五”规划目标落地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公司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对航空工业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记强军首责,履行强国使命,锐意进取,攻坚克难,顺利完成科研生产和改革发展各项任务。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5,205.56万元,同比增长40.9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23.61万元,同比增长20.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625.21万元,同比增长165.90%。
报告期内,公司上下齐心协力,克服关键配套难点,强化全程质量控制,统筹协调各类资源,多条战线齐头并进,航空主产品生产交付态势持续回升向好,外贸市场开拓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完成首批产品交付。
报告期内,公司民用航空及低空经济领域稳步拓展,民用初教六飞机完成加装北斗功能,并签订民用新订单;瑶湖机场获得民航相关通信业务资质,为未来开展运输航线奠定基础;全力支撑大飞机项目,助力洪都商飞C919项目年度交付创新高。
报告期内,公司紧密围绕产品质量现状、问题和用户需求,狠抓质量工程,持续推进质量问题分级分类管控,质量问题平均归零时长大幅降低;将质量发展思路及工作要求与公司质量管理模式深入融合,发布公司《全面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持续推进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实施。
报告期内,公司以“改革深化提升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等专项改革工程为抓手,以打造治理先进、管理高效的现代航空工业制造企业为目标,在承接现代航空工业体系建设若干任务的基础上,立足公司实际,以“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小步快跑”的策略推动改革落地,多措并举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管理效能。
报告期内,公司以某新产品研制为试点,探索构建新机快速试制模式;数字化建设有序推进,完善数字化建设总体方案,基于数字化平台的产品研发设计工艺并行协同机制落地运行;首批高质量完成集团公司OA上线,建立产品型号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平台。
报告期内,公司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聚焦制造工艺低碳革新,实现生产过程和场所节能降碳;完成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12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工作,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行业趋势
飞行训练系统的核心是教练机,教练机产品根据飞行员在训练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任务,大致可分为初级教练机、中级/基础教练机、高级/同型教练机,公司分别对应的产品有CJ6初级教练机、K8基础教练机以及L15高级教练机。从世界范围来看,初级教练机市场集中度较高,美国、巴西、瑞士等国占据优势地位;而随着各国第三、四代先进飞机的逐步配备,对飞行员技能训练及飞行训练装备的要求正在不断提高,飞行员必须适应全天候、全地理环境和复杂的信息化环境,各国对高级教练机的需求从质量和数量上都将有较大的增长。
作为国内教练机科研生产基地,公司是国内唯一同时具备初、中、高级教练机全谱系产品的研制开发和生产制造能力的企业。公司生产的初级教练机是我国飞行员摇篮。CJ6初级教练机已经取得TC/PC证,按照市场需求,公司正在对其进行改型改良,增强其适应民用市场能力和竞争力,传承航空文化,延续经典传奇;K8基础教练机曾经占有全球同级别教练机70%市场份额,目前正在开展新基教研制,以适应国内外客户新时期训练体制的要求;L15新一代高级教练机在研制过程中已经充分考虑并权衡了现代战争对飞行员技能训练的各种需求,实现了低成本复现先进战斗机的性能和系统功能,除具备高级教练功能之外,还可满足用户一机多用途的要求。公司以L15高级教练机为核心,将传统意义上的教练机业务内涵进行延伸,不断探索、构建三位一体的训练效能体系,由单一的教练机功能向综合训练系统拓展,由销售教练机向销售集成系统和服务保障发展,将为客户提供集飞行员训练、地勤人员培训、训练保障为一体的一揽子训练解决方案。
(二)竞争格局
公司当前主要面对的是国外对手的竞争和挑战。国际市场上,中、高级教练机的主要生产商包括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公司、意大利阿莱尼亚马基公司和韩国航空工业公司(与美国联合设立),但教练机多作为这些大型航空整机制造企业的系列产品之一,所占比重较轻,且设计与制造分离,技术力量相对其主产品来说薄弱。而公司(及洪都公司)几十年专注教练机领域,独立研发制造了CJ6初级教练机、K8基础教练机以及L15高级教练机等多个型号系列的教练机,积累了丰富的研制生产经验,实现了设计与制造相结合,能够快捷有效地贴近市场和用户。
(三)产业链上下游
教练机(飞行培训)产业链体量庞大,涉及面广,链路长,与现行工业体系均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和牵引性。上游的研发涉及到电子、材料、强度、物理等多学科技术,与科研院所、学校等关系紧密;生产涉及到的主要是材料(含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标准件、制造(机械加工、钣金、焊接等)产业、表面/热处理产业、发动机/航电/机电/飞控等机载系统、风洞/强度/试飞等基础试验条件;公司的下游产业则是航校、飞机进出口公司、运输公司、维修保障体系和航空教育等。
教练机研发生产是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处于飞行培训产业链的中游、也是产业链的集成与牵引端。由于航空制造属于高科技产业,我国积极开展基础条件建设和原材料、机载系统的国产化工作,基本能够保障装备自主可控。公司教练机研发技术在国际上达到了先进水平,已经可以和世界一流企业同台竞技。
(四)发展方向
公司面向产业发展,将整机设计、制造、总装集成、销售和服务融为一体,同时积极向维修、服务保障等下游产业拓展,确保公司教练机产品实现全价值链、全生命周期管理;利用“厂所合一”优势,加强上下游企业合作开发,做优做强做大产业链;并依托航空城建设及江西航空发展策略,促进上下游产业在航空城落地、成长、壮大,实现产业链的集聚效应,从而提升教练机市场份额。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主营业务
1、教练机
公司是国内主要的教练机研发生产基地,主要从事教练机系列产品的设计、研制、生产、销售、维修及服务保障等。当前主要产品为CJ6初级教练机、K8基础教练机和L15高级教练机。公司不断探索、基本构建形成“集中筛选、基础通训、专业分轨”的教练机装备体系,将传统意义上的教练机业务内涵进行延伸,由单一的飞机系统向综合训练系统拓展,由销售教练机向销售集成系统和服务保障发展,将为客户提供集飞行员训练、地勤人员培训、训练保障为一体的一揽子训练解决方案。
2、防务产品
公司是国内重要的防务产品研制生产基地之一。
(二)经营模式
基础材料采购:公司所需基础材料主要包括金属原材料、非金属原材料、电子元器件、成附件、外协加工件等多个种类。由物资采购部门根据需求计划,以招标、询价等方式实施采购。
产品生产:航空产品主要采用合同订单、多方协议等方式组织产品生产。公司建立有完善的科研生产指挥调度体系,利用信息化手段下达生产计划指令,并协调质量检验人员、工艺人员、生产人员之间的协作配合,严格按照产品、技术、质量、进度要求落实产品研制与生产,确保所承担的科研生产任务能保质保量并按时交付。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形成了初、中、高级教练机全谱系产品的研制开发和生产制造能力,拥有较强的航空产品设计集成能力,能够研制满足不同用户、不同需求的产品。公司的主营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市场形象,并具有相对稳定的客户群体。
公司拥有完整的军工生产体系和齐备的军工生产资质,并通过了质量管理、环境体系、信息安全管理等多项体系认证,拥有完备的研发、生产和试验保障条件。
公司拥有一支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及大专以上学历员工占员工总数的70%以上,并拥有可以独立完成型号设计的研究所及高水平试验室。
公司拥有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各类专业设备,实现了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广泛结合应用,具有较强的产品研发及制造能力。
公司构建供应商分层分类协同管控体系,形成精益敏捷、安全稳健的供应链保障力量。公司所属航空装备制造行业具有较高的准入门槛,且净资产规模超过了五十亿,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5,205.56万元,同比增长40.9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23.61万元,同比增长20.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625.21万元,同比增长165.90%。
未来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飞行训练系统的核心是教练机,教练机产品根据飞行员在训练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任务,大致可分为初级教练机、中级/基础教练机、高级/同型教练机,公司分别对应的产品有CJ6初级教练机、K8基础教练机以及L15高级教练机。从世界范围来看,初级教练机市场集中度较高,美国、巴西、瑞士等国占据优势地位;而随着各国第三、四代先进飞机的逐步配备,对飞行员技能训练及飞行训练装备的要求正在不断提高,飞行员必须适应全天候、全地理环境和复杂的信息化环境,因此,无论从交付数量及金额来看,中、高级教练机已成为全球军贸市场交易的主体,各国对中、高级教练机的需求从质量和数量上都将有较大的增长。
作为国内教练机科研生产基地,公司是国内唯一同时具备初、中、高级教练机全谱系产品的研制开发和生产制造能力的企业,公司不断探索、构建“技术训练、战术训练、战法训练”三位一体的训练效能体系,公司主要产品L15高级教练机在研制过程中已经充分考虑并权衡了现代战争对飞行员技能训练的各种需求,实现了低成本复现先进战斗机的性能和系统功能,并以L15高级教练机为核心,将传统意义上的教练机业务内涵进行延伸,由单一的飞机系统向综合训练系统拓展,由销售教练机向销售集成系统和服务保障发展,将为客户提供集飞行员训练、地勤人员培训、训练保障为一体的一揽子训练解决方案。
在国际市场上,中、高级教练机的主要生产商包括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公司、意大利阿莱尼亚马基公司和韩国航空工业公司(与美国联合设立),但教练机多作为这些大型航空整机制造企业的系列产品之一,所占比重较轻,且设计与制造分离,技术力量相对其主产品来说薄弱。而公司(及洪都公司)几十年专注教练机领域,独立研发制造了CJ6初级教练机、K8基础教练机以及L15高级教练机等多个型号系列的教练机,积累了丰富的研制生产经验,实现了设计与制造相结合,能够快捷有效地贴近市场和用户。
(二)公司发展战略
航空制造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已得到空前重视,“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公司作为国内少数几家航空主机生产商之一,具备独立且完整的航空器研发制造能力,积累了丰富经验,打造了全体系人才队伍。公司将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大航空”及“低空经济”发展战略,以航空装备制造为主体,航空工业集团为依托,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提升自主可控水平,创新进取,全面发力,从战略层面推动构筑军民两用、高低(空)结合、多形态、多维度、多谱系的航空产业生态链,把洪都航空建设成为一个科技进步、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的现代化上市公司;打造成为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中部地区最大的航空制造产业基地。
(三)经营计划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谋篇之年,是建设现代航空工业体系任务全面推进之年。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强基固本、守正创新,系统集成、开放协同的工作基调,全力打好装备建设、民机高质量发展、自主可控、深化改革、安全治理“五大攻坚战”,全面实施产业拓展提升、经营质效提升、科技标准提升、人才高地建设、党建引领保障“五大行动”确保年度经营工作目标顺利实现。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是航空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对手众多,竞争压力较大。高级教练机的竞争对手主要有俄罗斯的雅克-130、意大利马基公司的M-346、美国洛马/韩国KAI的T-50等,每个国家有自己的传统势力范围;K-8的竞争对手则主要有捷克沃多霍迪的L-159B、意大利马基公司的MB-339、英国BAE的鹰100等;
2.公司当前教练机外贸市场多数是亚非拉等第三世界中小国家,一方面这些国家订单有限,对公司产品批量滚动生产带来不利因素;另外,这些国家存在政治不稳定因素,可能带来市场风险。公司在国际上选择的供应商,也可能会因政治因素影响成附件供应进度,进而引发产品交付拖期的风险;
3.后续发展压力巨大。国家作出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战略部署,随着优势民营企业的不断进入,未来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