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中远海发(601866)发布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深度调整,地缘政治局势频繁扰动的复杂环境下,航运业展现出较为稳健的发展韧性并在绿色低碳和数智化转型的道路上拓步前行。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市场环境,公司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提质,实现经营质效稳步提升,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目标阔步迈进。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76.27亿元,较2023年增长76.70%;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6.86亿元,较2023年增长19.64%;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1246元。公司已派发2024年中期股息每10股人民币0.19元,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度末期股息每10股人民币0.19元,2024年度合计派发股息每10股人民币0.38元。
2024年,公司聚力增强产融投核心功能,持续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充分挖掘绿色低碳价值,着力提升新质管理效能,稳固夯实风险防控底线,同时,积极践行股东回报,合力推动价值实现。
1.增强“产融投”功能,产业链协同作用进一步彰显
集装箱制造业务方面:深度挖掘市场潜能,不断提升服务能力,着力深化产业链协同,实现全年集装箱销量同比增长204.08%。进一步拓展“集装箱+”产品,积极攻关新产品、新材料开发,年内向新能源行业头部企业交付储能箱同比增长123.17%;配合市场需求实现内置运车架优化,助力国家汽车出口。
集装箱租赁业务方面:箱队规模稳步拓展,成功突破400万TEU,进一步稳固夯实市场地位。着力打通集装箱租、造行业界限,推动独具特色的“租造自由切换”营销模式,实现重要客户的合作深化和新客户的合作拓展,全年新增租赁订单同比增长112.97%。同时,公司紧密贴合新贸易格局,拓展堆场资源十余家,持续优化经营网络的全球化布局。
航运租赁业务方面:产融合作实现新突破,推动航运业“租、造、运”联动,投资建造42艘散货船并予以出租,实现高质量船舶资产规模大幅跃升,为公司贡献长期稳定收益和现金流。2条700TEU长江电动船先后投入运营,年内实现碳减排1249吨,打造内河绿色低碳智能航运示范。投资管理业务方面:持续优化投资组合,调整资产结构配置。围绕航运业数字智能和绿色发展,聚焦产业链细分领域,进一步完善航运资产运作服务架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2.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数智化发展进一步提速
科技研发实现新突破。公司积极打造产融新质生产力,数智赋能蓄势有为。2024年,公司科技研发累计投入人民币2.43亿元,申请及新获得发明专利同比增长69.23%。加快创新平台建设,上海寰宇物流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评定。科创成果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可更换锂电池储能柜技术的应用和展望”等两项提案获得国际海事组织认可,为推动国际电动船行业发展发出中国声音。
数字赋能实现新进阶。iFlorens数字化运营平台持续探索产业链运营管理实践,链接产业链箱管系统,推送超19万TEU箱量动态,有效提高产业链客户用箱响应效率和配箱准确性。集装箱数字化处置项目获国资委第四届中央企业熠星创新创意大赛三等奖。
智能制造跃升新高度。公司积极推进实施各类技改项目100余项,有效提升服务效能。宁波箱厂获得国家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三级评估证书,成为集装箱制造行业首家通过该标准的企业;启东箱厂获“2024年度中国储能产业最佳创新力企业奖”;青岛箱厂入选“全国5G工厂”。
3.锚定绿色低碳转型,价值转化成果进一步凸显
做强绿色生产,加快生产设备和工艺绿色低碳升级,已实现6家箱厂省级绿色工厂全覆盖,其中4家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精拓绿色业务,建成全球首个集装箱碳足迹与环境产品声明( &EPD)平台,吸引近百家产业链企业加入,累计发布25份EPD认证报告和15份 报告,7个产品种类规则(PCR)。发布首个绿色集装箱标签,已推广应用在约3.6万个集装箱上。孵化绿色资产,积极挖掘电动船减碳数据价值,联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签发国内首张内贸航运业温室气体减排证书,满足客户减排量化需求。创新绿色融资,落地全球首单集装箱全产业链转型金融项目和全国首笔水上运输业转型金融贷款,成功发行航运类企业首单低碳转型公司债券,有效助力产融业务可持续发展。
4.稳健提升股东回报,价值实现路径进一步拓展
公司始终坚持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市值管理理念,积极贯彻落实监管指引相关精神,在积蓄长远稳健增长动能的基础上,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多措并举、同向发力促进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完善市值管理制度,健全科学规范市值管理行为;落实落细提质增效系列举措,强化内生增长;加强多维度股东回报,提升公司投资价值。
2024年,公司实现连续六年实施年度分红并首次实施中期分红,年内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6.9亿元;积极探索市值管理“工具箱”,基于对未来稳健可持续发展的坚定信念,启动H股及A股回购,截至目前已合计回购H股1.47亿股,A股0.64亿股,共计回购2.11亿股,回购金额约人民币3.06亿元,进一步丰富投资者回报途径,促进公司市场价值合理回归。
5.着力精益ESG治理,可持续发展进一步进阶
公司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理念引领卓实发展和创新实践,生动谱写ESG治理新篇章。2024年,公司先后斩获ESG领域荣誉十余项:获中国国新ESG评价A级评级、2024金蜜蜂“ESG竞争力典范双碳先锋”,蝉联入选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并入选央视“长三角ESG先锋50”榜单。同时,公司积极关注社会福祉,以产业优势积极投入乡村振兴,向西藏昌都市洛隆县腊久乡第一小学援建集装箱食堂,为身处世界屋脊的孩子们提供温暖宽敞的用餐环境;同时,公司援建国道文旅驿站,通过可再生能源利用,为旅游业增添绿色活力。
6.积极构建新质管理,高质量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公司不断深化新质管理,统筹运用KPI、OKR、对标、数字化等管理工具,着力赋能公司经营管理关键环节,实现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价值链等多维度优化与提升。
同时,积极推动法治风控与经营管理融合新突破,风险评估、制度建设、合规管理、内控监督一体化推进,并建立健全国际风险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管理体系,推进法治风控工作质效跃升。此外,公司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所属六家箱厂全部获得“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荣誉称号,高质量发展安全基础持续夯实。
2025年,世界经济格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航运业面对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加速重构,将以科技创新作为重要驱动力,在不确定性和转型机遇中不断寻求新平衡和新发展。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聚焦夯实航运产融根基,多元赋能锻造差异化竞争优势。集装箱制造板块将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集装箱租赁板块将以创新经营模式切实提升资产收益能力和效益稳定性;航运租赁板块将深度融入航运产业链、价值链,持续加强专业化运营能力。我们将深耕绿色与数智融合,大力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着力培育和发展航运产融新质生产力。同时,我们将持续以价值创造为本、规范治理为基、投资者回报为导向,开展市值管理多路径探索,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新程扬帆起,蓄力再起航,围绕打造世界一流航运产融运营商的战略定位,我们将以价值共创之旨、务实敢为之姿、创新精进之势,笃行致远,行稳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4年,全球经济温和复苏带动贸易增长,航运市场运输需求稳步提升,行业机构数据显示,全年集装箱运输市场需求增长5%左右,尽管市场运力同比增幅达10%以上,但受地缘政治局势、部分港口拥堵等因素影响,市场供需格局改善,集装箱运输市场总体呈现稳中向好行情。
报告期内,集装箱租造市场方面,整体需求受多方面因素叠加影响逐步回暖并稳步上升,对外贸易稳定复苏、集装箱运输行业新运力增长以及旧箱更新需求对市场提供韧性支撑;另一方面,红海局势对集装箱周转效率的影响,进一步催化市场需求增加。船舶租赁市场方面,随着全球贸易的持续增长和航运需求的稳定增加,航运市场船队需求增长,船舶租赁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与此同时,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进程加速,驱动船舶更新升级需求显著增长。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围绕航运物流产业主线,专注于以集装箱制造、集装箱租赁、航运租赁为核心业务,以投资管理为支撑的一体化发展,聚焦厚植航运产融根基,不断增强“产、融、投”核心优势,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打造具有中远海运特色的世界一流航运产融运营商。
(一)集装箱制造业务中远海发通过全资子公司上海寰宇物流装备有限公司从事国际标准干货箱、冷藏箱、特种集装箱的研究开发和生产销售,为全球第二大的集装箱制造商,客户涵盖全球知名班轮公司和各大租箱公司。公司持续深化集装箱智能制造,以科技创新、绿色低碳转型为抓手增强竞争优势,强化集装箱租造协同,提升“集装箱+”定制能力,打造世界一流物流装备科技企业。
(二)集装箱租赁业务中远海发通过全资子公司佛罗伦国际有限公司从事集装箱租赁、管理和销售,规模位居行业前列,业务遍及全球。公司不断强化集装箱全生命周期的资产运作能力,巩固并稳步拓展业务规模,持续优化经营网络的全球化布局,聚力数字化赋能,具有集装箱领域独一无二的租造协同能力和影响力。
(三)航运租赁业务中远海发主要致力于集装箱船舶、干散货船舶等多种船型的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在船舶租赁领域位居国内市场前列。公司把握航运产业绿色低碳化转型机遇,优化内外部资源配置,充分发挥产业链协同优势,强化产融协同效应,聚焦各类航运资产全生命周期各环节服务需求,为航运业船队发展提供优质解决方案。
(四)投资管理业务中远海发围绕航运物流主业,强化产融结合,持续优化投资组合。同时,把握航运业发展契机,围绕数字智能和绿色发展,挖掘投资机会,努力实现资本与产业的协同发展。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公司在航运业长期积累的深厚经验以及对航运市场和物流场景的理解,使公司能够更加专业化及全面化地从事集装箱租造、航运租赁及投资管理业务。
2.公司的集装箱制造业务产能位居全球第二;集装箱租赁业务规模居于全球前列;航运租赁业务规模位于国内船舶租赁行业前列,规模优势凸显。
3.公司拥有独特的产融结合业务模式,搭建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的桥梁;公司独特的定位使得公司能够借助资本市场及实体经济两者的优势,实现运营效率及经营模式的优化。
4.公司充分发挥租造协同独特优势,打通集装箱租、造行业界限,推动独具特色的“租造自由切换”营销模式,通过产业链联动激发提质增效动能。
5.公司着力培育发展航运产融新质生产力,推进绿色低碳价值转化,持续推动数智化赋能服务能力和运营管理水平升级。
6.公司拥有经验丰富的综合性人才,在各个业务板块打造出高效的管理团队。
7.中远海运集团拥有全球领先的综合航运物流企业地位,能在产业资源、销售网络、品牌信誉、银行合作等多方面给公司带来支持。
未来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2025年,世界经济格局持续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航运业面对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加速重构,将以科技创新作为重要驱动力,在不确定性和转型机遇中不断寻求新平衡和新发展。集装箱租造市场方面:2024年,在全球贸易稳步回暖、红海局势导致集运公司绕行以及集运公司新运力较高速投入的市场环境下,集装箱租造市场需求显著提升。在未来一段时间,集装箱应用场景的拓展、旧箱持续更新需求以及新运力稳步增长的配箱需求仍将为集装箱市场提供稳定支撑基础。而全球经济增长情况、贸易格局、地缘政治局势等因素将持续影响集装箱市场,增加市场供需面的不确定性。
船舶租赁市场方面:2024年以来,全球经贸复苏态势带动航运需求增长,推动船舶租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5年,主要经济体政策、地缘政治局势、全球贸易区域化趋势以及资金市场利率水平等多重因素将交织影响船舶租赁市场,与此同时,全球环保政策的推进将推动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进程加速,驱动绿色船舶市场的需求持续增长。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围绕航运物流产业主线,专注于以集装箱制造、集装箱租赁、航运租赁为核心业务,以投资管理为支撑的一体化发展。公司聚焦中远海运集团“加快打造世界一流航运科技企业”的愿景,立足“产融结合、以融促产”,以科技创新为重要抓手,围绕数字智能和绿色低碳两大赛道,全面提高服务质效,加强风险防控,深化管理创新,不断增强「产、融、投」核心功能,提高产融结合核心竞争力,努力打造具有中远海运特色的世界一流航运产融运营商。
集装箱制造业务方面,推进集装箱智能制造持续升级,以科技创新、绿色低碳转型为抓手,打造在成本、产品和技术方面的优势;深化集装箱租造协同,提升“集装箱+”定制能力,提高“标箱+冷箱+特箱”三位一体的核心竞争力,打造世界一流物流装备科技企业。
集装箱租赁业务进一步强化集装箱全生命周期的资产运作能力,发挥产业链“租造”“租运”协同效应;研判集装箱市场周期,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加快数字化转型,稳健拓展业务规模,进一步加强服务网络的全球化布局,稳固夯实全球集装箱租赁行业的领先地位。
航运租赁业务积极把握航运产业绿色低碳化转型机遇,优化内外部资源配置,积极协同航运产业链资源,聚焦各类航运资产全生命周期各环节服务需求,强化“购、租、融、售”产融服务能力,为航运业发展提供优质解决方案,持续巩固国内船舶租赁行业中领先地位。
投资管理业务坚持“以投助产、产融结合”,推动产业资源、资本与金融资源的融合发展。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持续探索创新投资,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赋能航运产业链协同,推动资本与产业的协同发展。
(三)经营计划
2025年,中远海运发展将聚焦夯实航运产融根基,着力培育和发展航运产融新质生产力,发力产融价值创造,以高质量新突破奠定“十五五”良好开局。
1.厚植航运基因,构建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集装箱制造业务板块将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以精益品质和数字智能提升服务能力。进一步发挥租造协同独特优势,升级联合营销新模式,拓展“集装箱+”定制配套能力,推动特箱细分领域新兴产品的持续迭代与优化,增强技术储备,打造品牌优势,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集装箱租赁业务板块将进一步塑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充分发挥产业链协同,把握阶段性需求,发掘结构性需求,优化资产期限结构。以创新经营模式做强全球网络均衡化布局,切实提升资产收益能力和效益稳定性,加强抗周期能力。
航运租赁业务板块将发挥航运产业背景优势,进一步巩固船舶租赁公司国内领先地位,深度融入航运产业链、价值链,聚焦服务航运资产全生命周期的业务机会,持续加强专业化运营能力,丰富产融结合船型结构,拓展产融合作新模式,提升市场地位和影响力。
投资管理业务板块将进一步优化资产配置,同时,积极协同其他业务板块聚焦细分领域,推进投资研究工作,为“以投助产”夯实基础。
2.加速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再跨越
升级发展智能制造,以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为契机,提升集装箱制造产线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同时打造高效的业务数字协同能力,持续推进全生产流程信息化建设,强化数字化管控手段,进一步增强精益管理能力。加强探索数字赋能,强化数据治理和AI应用,积极建设以“箱”为中心的集装箱全生命周期数智运营管理平台,持续深化航运产业链数据融合,打造集装箱造、租、用一体化数字供应链服务生态。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打造智能安防、智能修箱、电动船AI能量管理等应用实践,着力推动数字化与产融业务场景联动。
3.链接绿色协同,助力高质量发展可持续
依托集装箱碳足迹和环境声明( &EPD)平台建设,探索建立集装箱绿色低碳分级机制,推进集装箱碳足迹上链GSBN(全球航运业务网络),打造集装箱“原料-制造-运输-退役”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产业链,推动造箱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此外,加强产业链协同,推进电动船绿色运输认证,发布Hi-Eco减碳证明并上链GSBN,借助区块链技术链接终端客户,提升转化电动船的绿色运输价值。
4.提升上市公司质量,铸就价值实现再进阶
公司将树立科学市场价值观,努力推动公司市场价值与内在价值相匹配。以价值创造为本、规范治理为基、投资者回报为导向,开展市值管理多路径探索。同时,进一步挖掘内在价值提升途径,拥抱新质生产力,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传递公司长期价值,聚力铸就价值实现再进阶。
此外,公司将进一步加强法制风控建设,护航稳健运行;深化新质管理,焕新发展活力;夯实安全管理,筑牢平稳支撑。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市场波动风险
2025年全球航运市场持续面临不确定性,贸易保护主义、关税政策、通胀水平以及地缘政治因素等将对全球商品贸易秩序造成挑战,航运市场供求不平衡局面会影响集装箱租造市场及船舶租赁市场,对公司业务开展构成风险。
公司将持续完善市场监测体系,及时捕捉市场动态变化,积极优化资源配置,灵活调整业务布局,加强与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协同,提升公司整体抗风险能力,确保市场波动风险可控,公司运营稳健。
2.政治政策风险
当前,受大国间供应链关系、地缘政治局势、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以及能源安全等多重因素影响,航运市场产业链上下游稳定性面临多重挑战,并对公司生产、运营及财务成本产生影响。公司将密切关注国际政治形势变化,深入研究各国政策走向,制定灵活的应对策略,确保政治政策风险可控。同时,通过多元化市场布局与供应链优化,降低对单一市场或客户的依赖,增强公司在复杂政治环境中的适应能力与抗风险韧性。
3.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指由于交易对手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时履行其合同义务,或交易对手信用状况发生不利变动,导致公司遭受非预期损失的风险。
公司将不断完善客户信用管理体系,强化风险预警机制,同时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协作,确保信用风险可控。
4.汇率波动风险
2025年全球汇率市场充满不确定性。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及其利差变动以及地缘政治局势等因素,均可能对汇率产生影响,进而导致公司在国际贸易结算中面临汇率风险。为有效管理汇率波动风险,公司综合运用金融工具进行风险对冲,优化外币资产与负债结构,降低汇率波动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同时,公司将持续加强汇率风险管理能力建设,提升整体的专业素养与应对水平。
5.战略风险
战略风险是指公司因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导致战略选择和实施的实际结果与战略预期目标存在偏差的可能性。
公司建立并不断完善战略风险管理的工作程序,识别、分析和监控战略风险,在充分考虑公司所处市场环境、客户画像、风险偏好、资本状况等因素的基础上,制定并定期审视战略规划,强化战略规划的执行力。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