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华鲁恒升(600426)发布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方针目标,统筹生产运营、项目建设和创新发展,保持了运营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稳健向好的良好势头。
报告期内,公司深入挖潜增效,低成本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着眼节能降耗、扩能增盈,积极实施在线优化创新,以技术升级发掘装置潜力,确保了装置安全、稳定、高效、长周期运行,继续保持行业先进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深耕销售渠道,拓展市场空间,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稳中有升。传统产品扩能提质、扩市增盈,液氨、醋酸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有机胺产品市场占有率保持前列,新能源新材料产品拓宽应用领域,组合营销,做到利润最大化。
报告期内,公司统筹存量优化和增量升级,积极推进项目建设。蜜胺树脂单体材料原料及产品优化提升项目、尼龙66高端新材料项目己二酸装置相继投产,实现公司产品扩能增产;酰胺原料优化升级项目、20万吨/年二元酸项目、BDO和NMP一体化项目及其它技改在建项目如期推进,为公司后继发展提供新动能。
报告期内,公司扛牢责任,固本强基守好底线。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提升本质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年内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通过强化环保管控和提升改造,持续降低挥发性有机物,全年环境污染事故为零,重大环保投诉事件为零,上级监督监测及自行监测主要污染物达标率100%;以行业先进水平为标杆,严格执行和提升出厂产品质量标准,全年出厂产品质量合格率100%。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会全面落实股东大会会议决议,修订了《公司章程》《董事会议事规则》等七项制度,新制定《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制度》《市值管理制度》两项制度,进一步完善了法人治理;完成了董事会换届、高管人员聘任、调整专门委员会人员组成、实施两次利润分配方案、审议关联交易、限制性股票解除限售和回购等事宜,进一步强化了规范运作意识,报告期内公司无对外担保事项及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发生。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4年,受产能过剩、需求偏弱、同质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化工行业景气度较低,大部分产品价格持续下行、低位震荡,企业经营面临较大压力。面对诸多困难因素,公司直面市场,顶住压力,内挖潜力降本增效、外拓市场提质增盈,统筹存量优化和增量升级,发挥成本领先优势,保持了运营稳中有进的良好势头,行业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巩固。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为多业联产的综合型化工企业,主要业务板块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相关产品、化学肥料、有机胺、醋酸及衍生品等。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成本优势
公司具有较强的成本控制优势。公司一贯重视先进技术的引进、吸收及研发提升;实施项目全过程管控,打造高效精品工程,源头降低投资成本;公司以煤气化平台为基础,构筑一体化调控中枢;构建多产业链协同运营模式;深挖装置与系统潜力,持续节能降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统筹公用工程,强化精益管理,坚持降本控费;推动德州本部及荆州恒升“一体两翼”“双航母”发展,提升综合盈利能力。
2、创新优势
公司秉承创新驱动发展理念。通过不断的技术提升与创新,掌握了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依托洁净煤气化技术,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技术平台,形成“一头多线”循环经济柔性多联产运营模式;持续进行技术研发和系统优化提升,不断推进产业链延伸拓展和产品迭代升级,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
3、管理优势
公司围绕巩固和提升企业竞争力,实施精细管理,全流程管控。严格项目管理,控制建设成本;严肃预算执行,源头降本、过程提效、管理控费、终端增收,实现预算全面全过程受控;强化市场运营,实施产销协同;加强战略合作,追求各方共赢;强化绩效考核,提高企业效能;夯实管理基础,增强风险控制能力;增加员工福祉,凝聚向心力;突出富有特色的管理模式,构筑完善的管理体系。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内挖潜力降本增效、外拓市场扩能增盈,运营稳中有进,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2.2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03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9.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55%、9.14%和5.36%。
未来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当前世界经济在缓慢复苏中呈现动能不足、增长失衡、碎片化特征加剧,国际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风险增长,而国内经济虽稳中有进,但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结构性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等压力,企业市场空间受到压缩,盈利能力减弱。面对复杂的经济局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24字要求。就公司而言,2025年将紧密结合市场和企业实际,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统筹兼顾、内敛外拓,提升公司应对周期波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发展韧性,确保企业行稳致远。
2、从行业发展来看,化工行业景气度偏低,直观表现为产能过剩、需求偏弱、同质化竞争严重,导致投资面临较大不确定性。针对上述情况,公司将一方面深入研究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未来产业超前布局,统筹推进内涵式发展和高端化发展;一方面苦练内功,巩固存量的低成本、精益化、可持续竞争优势,进一步夯实管理基础,降本增效、提质增盈,为经营业绩再上新台阶固本强基。
(二)公司发展战略
统筹改革和创新,构建战略明确、决策科学、管控精益、运营高效、竞争有力的运营发展机制;用足用好政策,集聚资源要素,推进创新、集约、安全、绿色、智慧、共享“六位一体”更高水平的发展;苦练内功,提升资源集聚、创新发展、持续盈利和市场掌控能力。
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专注主业、突出核心、做好强项、围绕主业相关多元发展;立足实际,通过技术创新和系统优化,提高装备技术水平,成就行业标杆;坚持精准投资、精益运营、精细管理,实现集约高效;坚持市场导向、产销协同、竞合共赢、经营创现,提高运营效益,打造持续盈利能力;加大新技术投入,蓄势赋能,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三)经营计划
综合考虑生产经营状况、预期市场环境变化、新项目投产时间等因素,公司预计2025年实现销售收入347亿元。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伴随国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企业发展需要面对产业调整、技术升级、设备更新、智能提升、节能低碳、环境友好等诸多变化因素。公司将借力科改企业行动,强化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向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科技支撑。
2、随着国家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对化工行业既是风险更是机遇。公司将严格遵循政府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要求,以“绿”引领,循“新”出发,向“质”而行,有“效”发展,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着眼高端高质,锚定专精特新,发力绿色低碳,强化智改数转,加力提速发展新动能。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