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恒邦股份(002237)发布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属于“C3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中的“C322-贵金属冶炼”。
黄金兼具金融和商品的双重属性,是稀缺的全球性战略资源。从商品属性上看,黄金饰品一直是社会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同时黄金因其优异的化学、物理和电子性能在电子、通讯、航空航天、化工、医药等方面亦拥有广泛的应用。从金融属性上看,黄金作为资产保值增值及规避金融风险的重要工具,在应对金融危机、保障经济安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国家资产储备中占据重要位置。
1.国内黄金行业发展状况
(1)资源储量及分布情况
根据中国黄金协会统计,2023年,全球黄金储量约5.90万吨左右,我国黄金储量约3,000吨,在全球黄金储量排名位居第4位。
我国金矿资源在地区分布上不均衡,主要分布于山东、甘肃、西藏、内蒙古、云南、河南、新疆、安徽和陕西等省。
我国金矿资源大型金矿较少,中小型居多。大型金矿以中、低品位为多,中小型金矿品位相对较高。我国黄金勘探工作总体程度较低,在已知金矿的深部与周围还有较大开发空间。
根据《中国黄金年鉴2024》数据,2023年,我国黄金储量200吨以上的省(区)有山东、甘肃和云南三个省(区),三省黄金储量合计近1,500吨,约占全国一半。
(2)国内黄金产量情况
据中国黄金协会网站2025年1月24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原料产金377.242吨,比2023年增加2.087吨,同比增长0.56%,其中,黄金矿产金完成298.408吨,有色副产金完成78.834吨。另外,2024年进口原料产金156.864吨,同比增长8.83%,若加上这部分进口原料产金,全国共生产黄金534.106吨,同比增长2.85%。2024年,我国大型黄金集团境外矿山实现矿产金产量71.937吨,同比增长19.14%。
(3)国内黄金消费情况
据中国黄金协会网站2025年1月24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黄金消费量985.31吨,同比下降9.58%。其中:黄金首饰532.02吨,同比下降24.69%;金条及金币373.13吨,同比增长24.54%;工业及其他用金80.16吨,同比下降4.12%。2024年,在整体黄金珠宝消费疲软,库存周转率下降的背景下,黄金珠宝企业及时调整生产经营策略,推动产品创新,古法、国潮等概念金饰兴起。由于国际局势动荡、冲突加剧,黄金避险保值属性凸显,金条销量出现大幅上升。
2.公司行业地位
公司贵金属冶炼综合配套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尤其在复杂矿处理领域保持多项技术国际领先。目前,公司建有造锍捕金、高铅提金等多套生产工艺系统。其中造锍捕金是公司的核心生产工艺,经过不断自主创新,公司已成功在富氧底吹熔炼系统突破骤冷干法收砷技术,并开发出精三氧化二砷-金属砷-高纯砷生产线,将砷的无害化治理与产品化再利用融为一体,创立了全球砷治理的恒邦模式。
经过多年的研发和技术积累,公司的生产工艺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十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此外,公司多项技术成果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专利,其中一项发明专利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主营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黄金矿产资源开发、贵金属冶炼、高新材料研发及生产、国际贸易等业务。近年来,公司在以黄金为主的贵金属冶炼及综合回收方面的核心技术逐步加强,且经过多年的技术经验积累,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同时,公司在坚持既定战略,不断夯实黄金冶炼这一主营业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多金属回收的资源综合利用优势,依靠丰富的技术积累,依托先进的生产工艺,实现了对金、银等贵金属和铜、铅、锌、铋、锑、碲、砷等有价元素的综合回收。
2.主要产品及用途
公司主要产品为黄金、白银、电解铜、铅、锌锭、硫酸、稀散金属(铋、锑、碲、砷、硒)等,其中以黄金和白银为主的贵金属是公司的主要产品。黄金主要用于首饰、工业及医疗用途、官方储备、私人投资及储备等;白银主要用于首饰、工业用品等;电解铜主要用于电气工业、机械制造、交通、建筑等;铅主要用于制造蓄电池、铅板、冶金和化工原料等;稀散金属(铋、锑、碲、砷、硒等)用途广泛,其高纯产品是制作砷化镓、砷化铟、锑化镓等半导体材料的重要原材料;硫酸常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以及冶炼有色金属、精炼石油、金属去锈、干燥剂等。
3.经营模式
公司的主要业务为以黄金为主的贵金属采选、冶炼及稀贵金属的综合回收,依托公司在贵金属冶炼及综合回收方面的核心技术,公司较少动用自有矿山资源开发,冶炼用原材料主要依靠外购。冶炼业务是公司的核心盈利业务,黄金、白银是公司的主要毛利构成。稀散金属是复杂金精矿的附属品,且毛利率较高,增加了公司的利润弹性。公司原材料采购过程中,在购入常规金精矿的同时,逐渐丰富了复杂金精矿、含金银等伴生贵金属的有色金属精矿及物料的采购,利用资源综合回收优势扩大原材料供应来源,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采购成本。公司冶炼由冶炼部门完成,金泥及阳极泥等中间产品再送经贵金属精炼部门精炼并完成黄金及白银的铸锭,最终产品黄金在上海黄金交易所完成销售。
(1)采购模式
公司设有原料部门专门负责原料的采购,具备丰富的国内和国际采购渠道。近几年来,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用料需求的不断提升,在国内采购方面,公司自2012年起,逐步改变了原来在各金、银、铜等矿产主产省份设立办事处的采购模式,成立了两个贸易子公司及两个办事处,依托贸易子公司和办事处,确保公司国内矿的原料供应。在国外采购方面,公司设有恒邦国际商贸有限公司、恒邦拉美有限公司,负责海外原料的采购,目前在南北美、欧洲、中亚、东南亚、澳洲等地都建立了广泛的业务联系。
目前公司的海外原料采购已从单一依赖贸易商采购,转变为矿山直接采购和贸易商采购相结合的模式。公司进行了多年的海外考察,并在秘鲁、赞比亚等国家成立子公司或办事处,同时积极考察中亚、东南亚及澳洲等地区,择机设立办事处,海外采购网络已初具雏形。随着国际化采购渠道布局的初步完成,公司未来将继续扩大向海外矿山企业的直接采购规模,增强对原材料渠道的控制能力,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
(2)生产模式
公司生产环节主要由各生产车间、分公司、下属子公司执行。各生产单位根据公司下达的生产任务,组织、控制及协调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具体活动和资源,以达到公司对成本控制、产品数量、质量、环境和计划完成率等方面的考核要求;同时加强生产工艺控制,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对质量问题、环境问题、工艺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公司实行精细化的考核管理模式,将原料公司业绩与冶炼生产环节的分公司效益挂钩,提高采购效率和原材料适用性。原材料采购后送于各冶炼分公司配料车间进行配料投矿,具体配料比例由各车间和公司共同协调,充分匹配各冶炼分公司的工艺技术特点。
(3)销售模式
①贵金属销售
贵金属包括黄金和白银,其中黄金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T+D平台销售;白银通过签订长单销售合同,按合同约定进行点价销售,提货前预付全部货款。
②有色金属销售
有色金属的销售模式主要分为两种:本地销售与上海点价,本地销售面对的是区域周边下游客户,按照网上价格(电解铜按照长江有色金属网,铅按照上海有色金属网)进行销售。上海点价主要是根据趋势的变化,只要上海期货交易所开盘期间都可以选择价位点价,由贸易商自己进行套期保值。
③其他副产品销售
硫酸销售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操作模式: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客户办理购买证,公司办理运输证(客户位于烟台地区的免于办理),提货运输,按照预定付款方式结算,最后进入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报备。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优势
公司自建厂之初就定位于专业黄金冶炼企业,经过多年的研发攻关,公司的黄金生产技术尤其是处理多元素复杂金精矿的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公司以金银为主打产品的经营模式,是保持持续盈利的主要优势。近年来,随着公司生产技术的逐步突破,杂矿处理能力持续提升。通过贵金属与含金多元素物料协同冶炼,公司实现矿物中有价元素的高效综合回收。同时利用专有核心技术实现矿物中有害元素的产品化处置,是公司取得高处理效率和回收率的重要保障。公司行业领先冶炼技术与良好的综合回收利用率,奠定了环保政策趋严形势下强大的内在发展动力。
公司是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同时,公司还是中国黄金销售收入十大企业、中国黄金经济效益十佳企业、中国黄金十大冶炼企业。近年来,随着复杂金精矿综合回收技术改造项目和提金尾渣综合回收利用项目的顺利建成、投产运行,公司在处理多元素复杂金精矿方面提升到了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目前,公司已摸索出了更加合理的原料配比、工艺流程物料循环和交叉利用,突破了生产工艺和设备的关键环节和技术,提高了复杂金精矿的处理效率和回收率。
为加强冶炼技术研发,公司组建了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金铜产业(烟台)专家工作站,并与中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分别联合设立“贵金属清洁冶金工程技术中心”和“国家真空冶金实验室烟台创新中心”。此外,公司还建有烟台市砷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烟台市高纯砷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烟台市砷材料研发及应用工程实验室。其中,2020年9月挂牌成立的“有色金属资源循环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试验基地”有效推动了企业与科研院校的深度合作。公司现有研发平台已承担5次国家及省级重大研究课题。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获得“高砷复杂金精矿多元素的提取方法”、“一种湿法黄金冶炼废渣的处理方法”、“一种从铜阳极泥中提取铂钯的方法”、“一种高纯锑棒及高纯锑白联合制备工艺”等27项发明专利和“一种分银炉出烟口收尘装置”、“一种烟气冶炼脱硫装置”、“一种回转式烘干窑进料装置”等58项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发明专利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
此外,恒邦股份先后获得“中国黄金十大冶炼企业第一名”、“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山东省企业品牌价值百强”等荣誉称号。
截止到2024年底,公司共参与制修订各类标准128项,其中包括《金块矿取样和制样方法》《金锭》《高纯银锭》等国家标准27项,《黑铜化学分析方法第7部分:钯量和铂量的测定火试金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浮选金精矿取样、制样方法》《银精矿》等行业标准87项,《贵金属精矿贸易仲裁处理规范》《含铜污泥取制样方法》《稀贵金属清洁高效综合回收利用技术规范》等团体标准14项。公司参与制订的国际标准《首饰和贵金属极高纯度金的测定ICP-MS差减法》获得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主导修订的国家标准《金块矿取样和制样方法》获得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奖二等奖。
2.资源综合利用优势
公司采、选、冶综合回收率居行业领先水平,金、银、铜、铅、锌以及其他小金属均能依托各个冶炼车间的优势做到闭路循环回收,且回收率高,冶炼能力强。同时,公司通过打造金、铜、铅、锌联合冶炼体系,提升各系统之间盈利能力,形成相互补充的优势。此外,公司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改造项目的研究、实施,不但提高了黄金资源的回收率,还降低了各种材料消耗;随着冶炼项目的实施,公司处理多元素复杂金精矿的能力将进一步提升,达到多元素(Au、Ag、Cu、S、Pb、Zn)高回收率综合回收利用的目的。
近年来,公司依托先进的技术工艺,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成效显著,被评为山东省资源节约先进单位、烟台市资源综合利用先进单位。公司“复杂金精矿综合回收技术改造工程”项目被列入国家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重大示范项目及重点工业污染治理工程。氧气底吹炼铜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工程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在有色行业开展了低碳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项目建设,成功通过验收,起到了示范推广作用。2022年,“高砷复杂金精矿侧吹清洁冶炼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等项目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高砷锑铅阳极泥中有价元素高效梯级回收新工艺”等项目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高砷复杂金精矿绿色高效利用关键技术”项目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实现年度成果奖项的重大突破。
3.规模优势
黄金冶炼行业具有明显的规模效益。公司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化经营能力。经过多年努力,公司围绕着黄金冶炼及有色金属综合利用这一主线,建设了3套火法冶金系统(包括富氧底吹熔炼造锍捕金+熔炼烟气骤冷收砷系统、富氧底吹熔炼+粉煤底吹直接还原系统、富氧侧吹熔炼系统)生产线,具备年产黄金98.33吨、白银1000吨、电解铜25万吨、硫酸130万吨的能力,并可综合回收锑白、铋锭、碲锭、二氧化硒、金属砷等稀贵金属。2024年度,公司主要产品产量分别为黄金95.98吨、白银825.68吨、电解铜19.41万吨、硫酸113.69万吨。
4.完整产业链优势
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黄金产业链,构建起地质勘探、采矿、选矿、冶炼、精炼和深加工的一体化生产经营模式,为公司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目前,公司在稀散金属、多种有价元素及其化合物生产、稀贵金属提纯及深加工等领域开展了工作并在半导体材料等高纯金属新材料领域开始布局。未来,公司将有更多机会进行产业链的进一步深度延伸,开发附加值更高的新产品。
多年来,公司一直通过多种方式增加自给原料的供应,减少生产原料的外部依赖。截止报告期末,已完成储量备案的查明金资源储量为150.38吨。
5.安全环保优势
公司秉持做环保就是做产品的理念,对三废进行了资源化处置,尤其是在砷产业链建设方面,实现了砷的产品化处置,在环保角度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同时公司已全面淘汰湿法提金系统,彻底解决了氰化尾渣的环保风险,使公司在产业变革的道路上轻装前行。
资质方面,公司被评为烟台市安全生产管理先进单位和示范单位、烟台市AAA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6.管理、人才优势
公司管理团队经验丰富,长期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具有行业内专业、领先的管理水平。此外,公司亦储备了大量的矿山与冶炼人才,具备复制、经营同类型矿山或冶炼企业的扩张能力及优势。
公司于近年创新考核模式,全面推行以毛利润为核心依据的考核办法,考核落实到具体生产车间,将原料端的考核与生产端的效益相挂钩,由此直接促进了两个系统的紧密合作,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在各层级自主经营管理上发挥了独特的优势。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1)业务范围及主要产品
公司主要从事黄金探采选、冶炼及化工生产等,是国家重点黄金冶炼企业,产品包括黄金、白银、电解铜、电解铅、锌锭、硫酸、砷、锑、铋、碲等。
(2)经营情况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80,074.9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59%,主要系本期主要产品黄金销售收入增加所致;营业成本为7,393,874.3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90%,主要系本期主要产品黄金销售收入增加所致;营业利润为61,703.9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98%;利润总额为59,651.1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21%;归属上市公司所有者净利润53,671.5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7%。
2024年,公司共完成黄金产量95.98吨,较上年同期增加29.91%,白银产量825.68吨,较上年同期减少13.31%;电解铜产量19.41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4.39%;硫酸113.69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14.00%。
(3)营业收入构成变动原因分析
贵金属冶炼收入较上期增加55.71%,主要系黄金收入增加所致;化工生产收入较上期增加201.26%,主要系硫酸和磷铵及其他化肥收入增加所致;黄金收入较上期增加60.72%,主要系本期黄金销量及销售价格增加影响收入增加,黄金销量增加主要系合质金采购量较上期增加所致;
磷铵及其他化肥收入较上期增加1063.86%,主要系磷铵及其他化肥产量增加,销量增加所致;铅收入较上期增加33.36%,主要系产量增长,销量增加且销售价格上涨所致;锌、锑、铋、硒等金属收入较上期增加55.43%,主要系产量增长,销量增加且销售价格上涨所致;矿粉销售收入较上期减少79.03%,主要系矿粉销售业务量减少所致;有色金属贸易收入较上期减少92.89%,主要系本期业务量减少所致。
(4)2024年董事会运作情况
2024年,公司董事会严格执行《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继续发挥在公司治理体系中的核心作用,认真审议各项议案,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公司运作。具体如下:
①依法召集召开股东大会
董事会严格按照股东大会决议和授权,认真执行股东大会通过的各项决议事项,并跟踪和督导股东大会决议事项的执行情况。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股东大会3次,其中年度股东大会1次,临时股东大会2次,共形成15项决议;召开董事会5次,审议38项议案,其中涉及补选非独立董事、修订《公司章程》、利润分配、关联交易、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综合授信额度、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等事项,在确保公司高效运转的同时,充分保障了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
②依法依规办理信息披露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会严格按照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依法合规地披露公告等文件102份,及时的信息披露提升了公司透明度,保障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③权益分派回报投资者
公司于2024年6月12日完成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的实施,总计派发现金红利15,498.40万元,现金分红总额占当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05%。
④高度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
组建专门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团队,负责与投资者进行沟通,并定期培训,提升专业能力与沟通能力。通过深交所互动易平台、投资者专线电话、公司官网、邮箱等多渠道与投资者建立联系,对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回应,解答投资者疑问,增强了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与信任。
⑤募集资金的存放与使用
2024年,董事会严格按照《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管理和使用募集资金。2024年7月,公司将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141,629.22万元募集资金全部归还至募集资金专用账户,同年8月,又将50,000.00万元的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2024年度,公司募集资金实际投入项目与承诺投入项目一致,不存在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况。
⑥完善法人治理情况
2024年,董事会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了《独立董事工作制度》,修订了《公司章程》《关联交易决策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独立董事年报工作制度》《审计委员会议事规则》《提名委员会议事规则》《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议事规则》等制度,规范了公司运作,提高了公司治理水平。
未来展望:
(一)公司发展战略
1.战略方针
面对未来,公司将本着“以人为本,永续发展”的企业理念,紧紧围绕黄金矿产资源开发、贵金属冶炼、高新材料研发与生产等主营业务,依托公司黄金冶炼核心技术优势和不断增加的黄金资源储备,以“横向扩张,纵向延深,把主业做大做强”为战略方针,以不断的技术创新为支撑、以稳妥的市场运营为保障,以市场大势为导向,不断提升市场运营能力、内部管控水平,提高企业效益,持续创建员工幸福、客户满意、环境和谐、国际一流的黄金矿冶企业。
2.战略目标
根据公司董事会制定的战略规划,公司将进一步夯实黄金冶炼主营业务基础,继续发挥多金属回收的资源综合利用优势,并依托先进的生产工艺和丰富的技术积累,以提升杂矿处理能力为目标,着重在最佳物料配比上下功夫,实现对金、银等贵金属和铜、锌、铋、锑、碲、硒等有价元素的综合回收,提升公司的经济效益。未来,公司将依托理念、技术、管理“三大创新”,沿着“垂直一体化、相关多元化”的战略主线,瞄准“有价元素全产品化、绿色发展零废物、生产操作无人值守”三大战略目标,做强黄金、白银生产为主的冶炼产业,着力延伸产业链条、不断丰富产品种类,依托公司已有稀散小金属,开拓高端材料制造领域,重点生产高纯材料,产出高纯砷、锑、铋、碲及其相关的高纯化合物,努力迈向高端制造业。
此外,公司还将进一步夯实矿山基础,重点是利用目前良好的探矿成果,以现有生产矿区为基础,开工建设重点矿山项目,加大公司自有矿山开发力度,增加自产金产量,逐步释放资源效益,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更强的动力。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以江铜集团打造具有全球核心竞争力世界一流企业为契机,坚定贵金属矿山开发、冶炼和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定位,坚定国际化的经营方向,坚定技术和资源支撑发展的经营主线,着力“做大做优黄金矿山、做强做精冶炼加工、做深做细高纯材料、做实做活国际贸易”,并深度落实“安全第一、绿色发展、效益优先、科技强企、人才兴业”的发展理念,实现既定目标。
(二)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1.探矿及开采风险
为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国家有关部门划定了各矿山的勘探开采范围,公司未来勘探开采范围的扩大亦受到此政策的限制,对公司寻找后备资源形成了一定制约。此外,公司欲寻找后备资源,关键在于新资源及潜在资源的勘探开发,而资源勘探开发具有不可预计性。由于勘探获取资源储量可能产生较大开支,公司不能保证初期的勘探必然获得有价值的资源储量。若公司不能通过勘探增加本公司现有矿区的资源储量,则未来的业务发展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
由于矿体的品位、形态、规模及周围岩层状况均不同,采矿工作具有相对较高的风险。本公司会利用经核实的资源储量确定开发及经营矿山是否可行,而有关估算数据不一定准确。因此,本公司所制订的采矿计划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及满足所有采矿需要。
应对措施:加强人才团队的建设,资源勘探开发要统筹规划,协调工作,逐步地拓宽勘探领域,降低探矿风险。
2.政策风险:政府实行自然保护区或禁止采矿区区划后,一些保护区内拥有矿权给企业带来开采矿山的政策风险。矿业权证到期未及时办理变更、延续以及特定项目建设未取得国家规定的批文而擅自实施,带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政策风险。
应对措施:加强对国家、地区政策的把握与研究,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衔接,及时办理矿业权证延续及更新,确保矿山开采的依法合规。大型建设项目按国家法律法规实施,及时履行登记、办证、审批等程序。
3.产品价格波动风险
黄金、白银等有色金属价格的剧烈波动及市场需求变化等,会对公司存货价值、经营业绩、现金流状况等产生较显著的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充分发挥技术和管理优势,通过提高效率、严控成本等方式,实现稳健经营。另外公司亦采取套期保值措施有效地降低存货跌价风险。
4.环保风险
黄金生产主要是采矿、选矿和冶炼过程,伴随着大量废弃物,需按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进行有效治理。如果国家提高环保标准或出台更加严格的环保政策,公司的经营成本将面临进一步上升的风险。
应对措施:通过加强环境管理,持续推进清洁生产,加大环保投入,不断进行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改造升级,加强废物利用等一系列综合措施,全面提升了企业清洁生产水平。
5.原材料供应风险
公司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是金精矿,除公司自产外,还外购金精矿。而且,从公司的整体生产能力来看,原料来源的绝大部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以外购为主。如果公司在探矿、采矿方面不能如期取得有效进展,供应商金精矿供应不足,或者金精矿的品质和稳定性发生较大变化,都可能会影响公司业务的正常开展。
应对措施:为保障公司金精矿的供应,公司正逐步加大在探矿、采矿方面的投入力度,力争增加金精矿的自供能力,并努力和一些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的供应合作关系。
(三)2025年董事会工作重点2025年,董事会将围绕公司战略目标,继续发挥核心作用,提升治理水平,确保各类风险可防可控,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
1.坚持党的引领,强化风险管理
坚决按照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的要求,确保企业在发展方向、战略决策和经营管理中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保持一致,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认真落实三重一大制度,重大事项事先听取党委意见,加强企业内部党风廉政建设,强化监督机制。
2.围绕公司战略,推动落实各项决策
董事会将继续秉承对全体股东负责的原则,认真执行股东大会的各项决议,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积极组织和领导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围绕公司发展战略,落实生产经营各项工作,以良好的业绩回馈广大股东。
3.推动完成规划目标,优化产业布局
要在完成当前规划的冶炼项目,进一步做强冶炼、稳定产能的基础上,加速推动辽上金矿项目建设,择机并购优质矿山,提升资源储备。
4.不断完善内控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董事会要继续严格按照监管部门相关规定,不断优化企业运营管理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依据最新修订的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修订和完善相关制度,为有效提升公司管理水平提供保障。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