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财报审计 - 正文

海螺水泥(600585)2024年度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券之星APP 2025-03-28 10:17:2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海螺水泥(600585)发布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发展回顾:

(一)水泥行业概况

    2024年,中国水泥行业处于深度转型期。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4%,增速较上年放缓1.5个百分点,但房地产行业仍持续深度调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6%,导致水泥需求持续下滑,2024年全国水泥产量18.25亿吨,同比下降9.5%(按可比口径)。由于市场需求不足、竞争加剧,前三季度水泥行业整体盈利严重下滑,四季度,行业反对“内卷式”竞争的自律意识进一步强化,水泥价格震荡回升,且煤炭等能源价格同比有所下降,行业整体呈现“先抑后扬、低位回升”的走势。(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数字水泥网)

    (二)公司主要业务介绍

    报告期内,本集团的主营业务为水泥、商品熟料、骨料及混凝土的生产、销售。根据市场需求,本集团的水泥品种主要包括32.5级水泥、42.5级水泥及52.5级水泥,产品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机场、水利工程等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城市房地产开发、水泥制品和农村市场等。

    水泥属于基础原材料行业,是区域性产品,其销售半径受制于运输方式及当地水泥价格,经营模式有别于日常消费品。本集团采取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营销模式,在中国及海外市场区域内设立500多个市场部,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营销网络。同时,本集团不断完善营销战略,在沿江沿海区域市场及需求集中的中心城市持续推进布点和水路分销通道建设,推动水泥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强化终端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场布局,提升市场控制力。

    报告期内,本集团不断优化完善国内外市场布局,稳妥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积极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加快推动新能源产业、环保产业、数字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三)报告期内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变化

    公司自1997年上市以来,集中精力做强做优做大水泥主业,注重自主创新、科技创新,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循环经济。经过二十多年的持续、健康、稳健发展,通过精益内部管理,加强市场建设,推进技术创新,创建了独具特色的“海螺模式”,形成了较强的品牌、资源、技术、资金、市场、管理和人才等优势。

    报告期内,本集团通过持续强化区域市场运作,拓展上下游产业链,提升成本管控水平,加强技术创新,推动数字化及绿色、低碳技术与水泥制造产业深度融合,从而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上述各项竞争优势,不断增强本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四)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经营状况分析

    1、经营发展概述

    2024年,面对市场需求不断萎缩、产能过剩加剧的严峻形势,本集团坚持目标导向,强化经营统筹,精准把握节奏,严抓成本管控,大力推进创新,积极维护行业生态,努力克服需求下行、价格下滑带来的不利影响,经营韧性持续增强。

    报告期内,本集团按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营业收入为910.3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5.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6.9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6.19%;每股盈利1.46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51元。报告期内,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营业收入为910.3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5.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5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4.65%;每股盈利1.53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49元。

    本集团坚持主业转型升级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同步发力,并将创新作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报告期内,本集团积极推动全员创新,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科技攻关实现新的突破,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数智化转型走深向实,公司参与的“高铁相抗蚀胶凝材料设计/制备技术及严苛环境工程应用开发”项目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主导的“水泥窑低能耗深冷直送富氧燃烧及熟料烧成匹配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2024年建筑材料行业大会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参与的“面向矿山开采的炸药-干冰协同爆破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2024年中国爆破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海博公司“露天水泥矿山无人运输”项目,被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评选为“矿山领域机器人典型应用案例”,并入选2024年安徽省十大智能网联汽车典型示范应用场景;上海智质入选上海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海博公司、安徽智质双双入选安徽省企业研发中心。

    报告期内,本集团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发展,持续做强做优水泥主业,国内国外双向发力,上下游产业链融合发展。水泥主业方面,国内八菱海螺迁建项目、蒙城海螺投产运营,非洲、南美海外办事处相继设立,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海螺投产运营,柬埔寨金边海螺建设加快推进并于2025年2月建成投运,海外托管项目顺利推进;产业链发展方面,相继投产了六个骨料项目,并通过新建等方式新增了十五个商品混凝土项目。

    报告期内,本集团增加熟料产能230万吨(海外),通过迁建等方式新增水泥产能800万吨,新增骨料产能1450万吨、商品混凝土产能1210万立方米、光储发电装机容量103兆瓦。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拥有熟料产能2.74亿吨,水泥产能4.03亿吨,骨料产能1.63亿吨,在运行商品混凝土产能5190万立方米,在运行光储发电装机容量645兆瓦。

未来展望:

2025年,国内经济仍面临外部政策环境变化及内需不足等不利因素,国家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进行调节,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更大力度支持“两重”建设,推动“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顺利收官,基建领域对水泥需求的支撑作用将得以延续。房地产方面,国家提出要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多项利好政策落地后房地产市场的积极因素增多,但受投资及开工表现或延续偏弱走势的影响,市场仍处筑底阶段。同时,水泥行业供给侧改革持续深化,产能置换新规加严超产及置换限制,有望加速行业低效产能出清和遏制超产现象;国家强调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将继续推动行业加强自律,叠加常态化错峰生产,对化解水泥行业过剩产能具有积极效应。但由于市场需求持续走弱,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在经营管理方面,本集团将锚定年度经营目标,外拓市场、内强管理,推动企业提质增效。一是密切关注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以市场供需情况为核心,应势动态调整营销策略,扎实推动“水泥+骨料+商混+消费建材+其他产业”融合销售,实现从单一销售产品到提供产品解决方案的转变,形成竞争新优势;二是精益生产管理提高运行效率、节约成本消耗,并充分发挥采购管理在成本控制中的重要作用,持续提升原材料直供比例,深化与大型煤企的战略合作,统筹调配国际煤炭资源,提升替代燃料使用比重并强化采购资源掌控;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培育与公司发展相匹配的人才,不断优化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2025年,本集团计划全年水泥和熟料净销量(不含贸易量)2.68亿吨,预计吨产品成本和吨产品费用保持相对稳定。

    在投资发展方面,本集团将坚定有效投资导向,夯实主业基本盘,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一是抓住国内水泥行业下行的有利时机,积极寻找优势市场的并购机会,进一步优化水泥市场布局,推进区域性产能整合;二是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加快推进重点骨料项目建设投产,围绕撬动主业的战略定位布局商混产业,快速发展干混砂浆等消费建材产业;三是加快推进国际化发展,积极发挥海外办事处的功能,在新兴市场国家挖掘合适的项目载体,进一步完善海外布局;四是提升新业态发展质量,发挥数字产业在公司高端化、绿色化转型中的积极作用,并积极拓展外部市场,围绕构建安全稳定、清洁低碳、经济可行的现代化能源体系,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完善环保产业多元布局,不断增强竞争力。

    2025年,本集团计划资本性支出119.8亿元,以自有资金为主,将主要用于主业项目发展、上下游产业链延伸、节能环保技改及新质生产力的培育等。预计全年新增骨料产能1960万吨、商品混凝土产能2780万立方米。2025年,本集团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需求波动风险。公司所处水泥行业对建筑行业依赖性较强,与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增速关联度较高,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房地产投资继续回落,可能对水泥市场需求产生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本集团将密切关注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加强市场供需趋势分析,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发挥水泥全产业链营销优势,持续强化终端市场建设,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2、产能过剩风险。需求不足导致产能利用率继续下滑,供需矛盾加剧易引起行业低价竞争,则公司可能面临盈利压力进一步增大的风险。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严格执行行业自律和错峰生产要求,共同维护行业良好生态。

    3、环保政策压力。国家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水泥行业正实施超低排放、节能降碳改造,并被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在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同时,预计将增加企业生产运行成本。

    针对上述风险,本集团始终坚持践行低碳环保的绿色发展理念,有序推进超低排放和节能降碳改造,加快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有效降低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并超前开展碳资产管理工作,努力将碳资产转化为碳收益。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海螺水泥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