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数据解析 - 调研报告 - 正文

天和防务:6月20日接受机构调研,华创证券、源达信息参与

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4-06-21 18:53:0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证券之星消息,2024年6月21日天和防务(300397)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4年6月20日接受机构调研,华创证券吴一凡、源达信息吴起涤 陈恒发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请介绍下公司年报中所描述“构建了以低空超低空防御体系市场需求为牵引的“军工装备”“通信电子”“新一代综合电子信息(天融工程)”三大业务体系”的具体情况?

答:公司一直立足于低空近防推动低空制空权能力建设,以低空超低空防御体系市场需求为牵引,构建了三大业务体系并持续深耕。公司军工装备业务领域以新一代综合近程防御系统为核心,全力推进新一代低空近防、智能立体边海防(猎狐)、要地防空、战场环境综合感知、数字军营、国防动员、5G 军事应用和军工配套业务,核心产品包括便携式防空导弹作战指挥系统系列、野战通信指挥系统系列、雷达与作战指挥系统、智能边海防立体侦察指挥系统装备系列以及低空目标指示雷达及地面、海面目标侦察监视雷达、边海防智能哨兵系列、水下无人作战系统(猎声)系列产品。通信电子业务领域以研发和生产面向无线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市场所需射频芯片、器件、模块和材料为核心业务,可为 4G/5G、WIFI、NB IOT 等技术领域的用户提供多类产品,核心产品包括旋磁铁氧体材料、各类隔离器/环形器、射频芯片/模组产品、金属基覆铜板、玻璃基板、先进封装材料等在内的多类产品。新一代综合电子信息(天融工程)“天融工程”业务领域是以国防和军事应用需求为牵引,“空天地水人”一体化全域感知互联的军民深度融合的电子信息体系。目前,天融工程在灯联网、照明与通信芯片、射频芯片、宽频段低成本综合感知传感、数据融合、边缘计算与数据加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心理健康服务、数字海洋等核心关键技术方面进行布局。


问:公司在雷达技术方面有哪些自主研发成果?

答:公司在雷达技术方面有多项自主研发成果,包括高性能的三维雷达系统、宽带雷达技术以及针对特定应用优化的雷达解决方案。这些成果在提高探测能力和降低成本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问:公司军工装备在反无人机方面的情况如何?

答:公司军工装备始终以获取低空制权为目标,低空近防装备已具备反低小慢无人机能力,目前反无人机产品处置手段主要以电子干扰为主。


问:公司在低空飞行服务保障领域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答:公司早在 2001 年就承担军委某部城市和要地防空型号研制任务,在低空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实力和科研实力。2010年,公司由军事技术牵引向民用方向拓展布局切入低空空管保障业务领域,在中国民用航空局领导下,参与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中国民航协同空管技术综合应用示范”之“通用航空综合运行支持系统”课题,至此,公司按照空管空防一体化思路,深入开展低空领域与空地安全方向的技术、产品研发,探索实践基于军航、民航、通航协同运行“生产安全”“空域安全”“公共安全”协调保障的运行典范标杆建设,围绕低空(无人机)领域产业需求,着力实现低空目标“看得见、管得住、管得顺畅、管得高效、管得有效益”的低空运行管理模式并进行了长期布局。2015 年公司已初步形成低空监视雷达、场面监视雷达、光电监视系统、基本型飞行服务站、应急型飞行服务站、增强型飞行服务站等通航产品系列,部分产品取得了通航、民航领域的意向性协议,为公司进入民航、通航市场打下了良好基础。但受制于军民航低空管制体制等政策因素影响,通航以及民品市场的发展尚需时日。现阶段,经过多年的积累公司已拥有满足低空飞行服务保障的软硬件产品,并立足航空应急救援需求,着力云平台、大数据、5G 等新技术应用,形成了北斗/DS-B/4G 机载终端、航空应急移动塔台车、航空应急服务平台组成的军民两用、空地协同、实操可用的航空应急救援平台,解决航空应急的指控难题,有效提升应急救援空地一体化能力。核心产品包括对空监视指挥的低空雷达、通航综合运行支持系统、通航飞行服务站、通用机场移动塔台车、通航公司运营平台、无人机飞行协管系统等系列产品。伴随着我国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应对快速发展的低空经济市场,公司将从自有技术优势出发不断打磨自身产品,向外吸收新兴技术,向内提振研发能力,聚焦高效协同、新质战力,致力于服务保障低空飞行安全。


问:请介绍一下公司的低空飞行服务系统。

答:公司的低空飞行服务系统分为 类飞行服务站系统和 B类飞行服务站系统,主要功能定位为通用航空飞行活动提供服务(飞行计划处理、航空情报服务、航空气气象服务、告警和协助救援服务、监视与飞行中服务)飞行计划及实施情况上报等功能,可根据用户的实际运行需求定制开发(含无人机)。飞行服务站由业务和数据处理设备、记录和授时设备、多功能通信组网设备、内话设备、DS-B 地面站、地空通信设备和操作终端组成。由布设在不同地域的飞行服务站联网构成可覆盖指定区域的飞行服务站系统。


问:公司子公司天和嘉膜生产的介质胶膜进展情况如何?

答:公司子公司天和嘉膜生产的介质胶膜主要包括高导热介质胶膜和低膨胀介质胶膜两大类,高导热介质胶膜主要应用于金属基覆铜板和导热型玻璃基板;导热型玻璃基板主要用于光电玻璃幕墙模块的生产。低膨胀介质胶膜主要用于半导体封装领域,目前在研产品主要包括载板增层材料、固晶材料和封装材料。

公司高导热介质胶膜产品已经投入批量生产,金属基覆铜板和导热型玻璃基板均开始批量正常销售。公司生产的导热型玻璃基板目前主要应用于户外高可靠玻璃显示模组,用于建筑外立面幕墙的升级替代,通过自主研制的全套生产工艺,已经实现P8-P40 全系列高可靠玻璃模组的批量生产。半导体材料方面,公司同时开展了三条产品线上若干型号的研发和测试工作,目前主要型号都取得了积极进展,得到了下游用户的认可,目前公司仍在积极投入,配合用户持续开展相关产品的技术攻关,实现对进口产品的完全替代,特别是在塑封张料上,已经初步获得客户认可并实现小批量出货。


问:公司在军用射频领域有哪些布局?

答:公司在 5G 射频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实力和科研实力,以研发和生产面向无线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市场所需射频芯片、器件、模块和材料为核心业务并形成了旋磁铁氧体材料、各类隔离器/环形器、射频芯片/模组产品、金属基覆铜板、玻璃基板、先进封装材料等在内的多类产品,在此基础上,公司在军用射频领域亦进行了积极的布局,围绕军用射频芯片及 T/R 组件进行产品开发,支撑公司的军工战略,致力于形成性能优良、成本极具竞争力的军品装备和解决方案,强化公司在军工电子市场的核心竞争力。T/R 组件及芯片的应用领域包括星载、机载、舰载、车载、地面雷达等,主要是军事与卫星通信领域,军民两用发展空间巨大。


问:公司未来几年的发展规划是什么?

答:公司未来几年将以国家战略为指导,以军事需求为牵引,以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引领,以自主可控、具备国产化条件的 5G通信关键技术、核心器件和芯片、大数据采集、挖掘和应用、智能物联传感等产业化能力为支撑,全力推进“天融工程”落地实施。以城市防空、要地防空为主责,继续创新研发生产新型“超级铁穹”中国猎影 2.0,力争在低空防空作战中为我国低空安全做出贡献。构建平战结合、快速转化的数字化低空安全能力体系,在目前形成的野战防空、城市防空和要地防空产品基础之上,持续加大对城市分布式低空感知系统、低空安全大数据平台、“低空防御 I 大模型”等新一代低空超低空防御产品的研发力度,积极参与国家低空空域改革试点建设,融入区域低空经济发展规划,与低空产业链生态伙伴携手探索落实把新质生产力迅速转化为新质战斗力。在数字化领域助力数字中国创新体系能力建设,努力实现具有影响力的防务技术企业集团的发展愿景。

接待过程中,公司接待人员与投资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严格按照有关制度规定,没有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同时已按深交所要求签署调研《承诺书》。


天和防务(300397)主营业务:“军工装备”“通信电子”“新一代综合电子信息(天融工程)”三大业务体系和军工装备、5G射频、物联感知、行业大数据、数字海洋五大业务板块。

天和防务2024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35亿元,同比上升66.95%;归母净利润699.8万元,同比上升132.13%;扣非净利润537.14万元,同比上升122.33%;负债率35.32%,投资收益8.16万元,财务费用82.32万元,毛利率36.11%。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图片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1269.47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出20.7万,融券余额减少。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数据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天和防务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