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周边市场 - 期货 - 正文

[原料]巴克莱资本继续"讲故事" 铜市面临信心之战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陆承红 2006-03-09 08:10:0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中国证券报 陆承红
  
  随着多数品种出现大幅震荡,商品期货似乎走进了混沌状态。铜市场目前也走在一个分水岭上,对于主力多头来说,正处于进退两难阶段。虽然现货升水依然维持,但若是继续进攻,前面留下的时间似乎不多;想要撤退,却无法轻松转身。
  
  巴克莱继续讲故事

  2003年以来,商品市场已经取得远高于其他资产的回报率,但是目前高涨的价格让投资者满是疑虑:价格是否还能保持先前上扬,是否会有系统性回调走势。面对这种状况,为了让资金源源不断进入自己的投行业务,老谋深算的巴克莱继续讲述动人的故事,即商品的第三代产品。

  第一代投资产品主要是依据商品指数,如高盛、道琼AIG等进行一揽子买入;第二代投资产品是针对专门能源、农产品或者金属类别进行买入;而第三代投资产品是利用资产波动以及资产间的关联来创造收益,例如商品间对冲。用“无论涨跌,投资者均可获利”这样的故事,来打消掉投资者的担心。

  第三代产品表明商品基金可能会尝试在商品上做空,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信号。从对冲实质来讲,第三代产品更像是商品对冲基金而非指数基金,如果一定要把它归结为指数类别,那就是寻找在强势指数上做多,在弱势指数上做空。如果这个产品开发成功,一定会对商品市场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届时,不同类别商品表现可能有天壤之别,强者恒强、弱者恒弱格局会得到进一步体现。基本面紧张的商品得到买入机会,基本面宽松的商品遭到抛压。
  
  铜供需向宽松转移

  而铜基本面正在向宽松转变。国际铜研究组织报告显示,继去年10月份当月供需出现过剩后,去年11月当月全球供需继续过剩。当然立足于产量以及进出口量这些数据,并不是非常让人信服,比如中国国家储备局售铜行为加重了市场上的可见库存,而其实质不过是从隐性库存转为显性库存,正是显性库存增加影响了数据实际效果。但是,作为权威性铜研究机构,国际铜研究组织已经对数据进行了必要调整,连续2个月出现过剩应该是一个信号。

  铜矿和初炼精铜开工率以及产量变化,也表明供应方面在复苏。目前虽然还能经常听到罢工消息,但是市场可能忽略了更多信息,那就是2006年预期增产企业频繁出现。如果初精炼铜开工率能够维持在80%以上位置,市场一定可以看见库存增加。
  
  美盘基金转净空

  如果不带有感情色彩来看待权威的铜研究报告,那么作为一个基金经理,肯定会在二季度脱离自己的多头部位而去抛空。本周末公布的CFTC持仓报告,能够给出一个更加明确的信号。如果连续三根阳线上涨过程中基金空头没有回补,而是继续追加空头,则表明基金看空后市态度将进一步加强。

  针对目前现货升水状态,基金还敢于持有空头,原因是长期以来,美盘现货月价格异常坚挺,南美地区现货进入了美盘交割。2月初以来,纽约突然出现了4万多吨库存,这直接打击了美盘现货月价格,纽约、伦敦两地现货月价差从纽约高100美元,骤然回落到反比伦敦现货低30美元的程度。美盘升水陡然下降,使美盘持仓在3月迁向5月过程中,空头几乎不用付出多少溢差。没有了被强烈挤仓风险,空头非常从容。

  相对于美盘以及上海持仓的衰落,LME持仓一枝独秀。大量持仓堆积在3个月之后的远期合约上,这主要来自长线商品基金买入行为。目前在LME市场中,除了基金买入之外,存在着一支具有现货背景的多头力量。利用控制现货来维持现货升水,也维护住了商品基金多头持仓。而这两天迪拜仓库被清库,可见主力对现货控制能力依然强大,估计注销仓单最近会回升,再次成为控盘工具。
  
  铜市面临信心之战

  3月到5月的铜消费黄金期后就是夏季消费萎靡期的到来,面对三季度供应过剩,多头能够斡旋的时间显然不多。多头想要撤退,巨大持仓就像牢牢锁链无法摆脱,铜市将迎来信心之战。当初住友事件中市场氛围是一人独“挑”世界,是背叛基本面操作。但毕竟目前多头主力操作迎合了长期铜市紧缺的现状,并获得了商品指数基金帮助。

  库存增加将慢慢消耗多头资金实力,侵蚀它维护价格的能力。但是如果不维护住价格,可能会导致长线基金反手做空,金融市场从来不会有“雪中送炭”,而只有“落井下石”。主力多头需要对现货数量以及期货持仓进行通盘考量,成为是否进行博弈的依据。

  因此在谨慎操作原则上,逢反弹做空,勇猛追击在初期并不可取。2004年以来空方屡屡败北,而今年应该是空方寻求胜机的一年。管理好自己的仓位以及设好止损,等待“落井下石”的时候再扩大自己的头寸。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