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表现
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上涨 4.6%,跑赢沪深 300指数约 2.5个百分点。各子行业均上涨,其中化学原料药、医疗服务、生物制品涨幅最大分别为 6.1%、5.9%、4.8%。
行业情况
在贸易战重启之后,医药股避险属性突出。叠加医药板块中报亮眼,在中报披露业绩超预期催化下,使得资金关注度显著提升,周涨幅接近5%。
年中以来,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大,外部贸易战扰动仍在,在内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性背景下,医药板块的相对比较优势较为突出,建议继续关注相对安全的医药板块,尤其是各个细分领域的龙头标的。
8月 16日,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针对常用药品的供应保障和价格稳定,作出以下指示:1)加快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试点扩面;
2)要求优先使用基药,提出医疗机构要加强基药使用占比;3)对于短缺药,允许企业自主合理定价、直接挂网招标采购;4)药价监管将继续强化,恶意提价、原料药控销行为将会被打击;5)研究加大急需药品进口,促进国内相关产业升级。此次会议释放出强烈信号,即第一批带量采购扩面迫在眉睫。此外,还有两个特点:1)即扩面更加注重产能调查、原料来源、供应保障;2)压价并非唯一特征。认可到药价在短缺药和急抢救药品领域存在虚低现象,鼓励自主合理定价和直接挂网采购。
综上,未来一段时间,拥有原料药壁垒的高端仿制药、享受政策鼓励的临床短缺急救药品、进入新版目录强调使用占比的基本药物,会在招标和使用上享受政策利好。
基于政策信号以及中报业绩预测,继续建议关注:
(1)创新药产业链。创新药依然是最确定的大趋势,研发创新是药品行业的未来,国家从审评到支付多维度支持创新药发展,建议布局产品管线丰富的创新药优质标的。尤其是具备品种持续兑现能力的创新药企和业绩快速增长CRO/CMO 板块(恒瑞医药、复星医药、泰格医药、药明康德、凯莱英);
(2)消费类药品。尤其是不受医保限制的且趋势向好的细分行业公司(我武生物、长春高新);
(3)非药领域消费龙头,包括连锁医疗服务(爱尔眼科、通策医疗)、药店(一心堂、益丰药房),消费类属性较强标的(鱼跃医疗、片仔癀);
(4)仿制药领先企业,华海药业。
行业要闻1)近日,联采办在上海第二次组织召开最新 4+7药采政策通风会。会议核心:锁定 25品种,中选价格有红线,“4+7”扩围大概率 10月开标;2)8月 14日,国家卫健委下发《关于印发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确定了 118个城市医联体建设试点城市。未来药品采购、医保支付等等方面将统一。3)医保目录将出台。按照国家医保局发布的《2019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7月要发布常规目录,8-9月为谈判阶段,9-10月将发布谈判准入目录。而如今,时间已进入 8月中旬,行业翘首以盼的医保目录依旧“失约”。
风险提示:市场系统性风险,政策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