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4Q15短单急单确实没了,苹果订单又被大砍15%,理论上11~12月电子股休息了,今年行情基本也应该结束了才对。但是,在基本面如此低迷的气氛下,产业界陆续抛出这么多议题来,相关族群的股价也势必受到部分激励。
很明显地,继同方国芯募资人民币800亿元、部分资金收购台系记忆体封测大厂力成25%股权之后,紫光集团依然紧锣密鼓继续收购多家半导体企业、建构自己的供应链。上周,产业界传出紫光集团意欲投资台湾群联的合肥兆芯,此举等于间接让群联成为紫光集团在记忆体版图上,唯一的NAND Flash相关控制芯片厂。
而另一阵营的CEC上周也有好消息,上海华力微电子宣布,与联发科合作的28nm手机芯片顺利完成设计定案tape out,几乎宣告台湾联家军与CEC集团双方在高阶制程上更加紧密的合作,所以,设计有了、制造也有了,那么配套的封装通富微电会怎么发展呢?而矽品旗下南茂日前正式重返大陆,我们几乎可以说,Driver IC在大陆,将来可望出现「力晶12寸晶圆vs (京东方+南茂+通富微电) 」@安徽合肥。那么,各位还可以再思考一下,谁可以提供Driver IC设计了? 然后,我们再次提醒一下,可以开始留意一下太极实业的变化,感觉它正在转型,从很多蛛丝马迹研判,我们认为它的战略布局方向,可能已经不是原来大家认为的风貌了。而我们一直认为,十三五规划里,中国大陆8寸晶圆厂会遍地开花,然后也吸引部分台商设立12寸晶圆厂,而这些,都需要某些关键的back up才行。
最后别忘了,我们一直说2015年电子科技股,不是看业绩、不是看基本面、不用刻意看谁接单满载,而是看谁能不能顺利转型或兼并收购。道理很简单,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大家都在争夺竞争格局、都在跟时间赛跑,表现出来显而易见的标的,不外乎是胜利精密、长盈精密、通富微电、三安光电、欧菲光、京东方A、兴森科技、太极实业、同方国芯、风华高科…,基本上都是这个大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