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证监会最新明确,逐步完善可持续披露制度

来源:证券时报 媒体 2025-11-19 20:01:2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证监会最新明确,逐步完善可持续披露制度)

最新明确。

证监会上市司副司长张艳近日在参加2025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交流会时表示,MSCI中国A股指数成份股有36.8%的企业ESG评级提升,全球领先评级(AAA、AA级)的家数占比由去年底的7.2%大幅跃升至14%,是近年来最大的一次提升,领先评级公司数量由“十三五”末期的2家增长至54家。ESG评级的提升成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丰硕成果的重要体现。证监会将坚定不移逐步完善可持续披露制度,坚定不移推动政策落地,坚定不移引导以高质量发展推动高质量披露。

张艳介绍,过去五年,在各方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下,上市公司可持续披露有了长足进步,可持续发展步伐更加坚定,高质量发展成效更加显著。

“可持续规则体系基本健全。”张艳指出,证监会在原有多年探索实践的基础上,系统谋划上市公司可持续披露规则体系和推进路径,构建了衔接有序、特色鲜明的上市公司可持续披露规则体系。

2024年4月12日,证监会指导沪深北证券交易所制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这是国内首个系统规范上市公司可持续披露的强制性规则。2025年修订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也专门明确,上市公司按照证券交易所的规定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在完善强制性披露规则的同时,证监会还着力增强规则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结合披露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企业能力现状,指导交易所印发编制指南,先后发布“总体要求与披露框架”“应对气候变化”两个具体指南,并就“污染物排放”“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三个指南公开征求意见,为上市公司提供细化工作指导。总体形成了以“交易所指引”为强制性和底线要求、“编制指南”为参考性规范和典型实践推荐的可持续披露制度体系。此外,上市公司协会还编发了工作指南,提供了大量实践案例,“手把手”指导公司做好报告编制工作。另外,中国证监会积极参与了《公司治理原则》的修订,支持增加可持续专章。在修订国内《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和健全可持续披露制度时,充分借鉴了《公司治理原则》的相关内容。可以说,A股上市公司可持续披露总体框架、主要披露要求与国际规则实现了有效衔接。

张艳表示,可持续披露量质齐升。今年共186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可持续报告,披露公司的市值占到全市场的七成左右,已基本能够满足可持续投资需要;披露家数占比达34.7%,较“十三五”末提升近9倍。高质量的披露工作提升了我国上市公司的国际形象。截至11月16日,MSCI中国A股指数成份股有36.8%的企业ESG评级提升,全球领先评级(AAA、AA级)的家数占比由去年底的7.2%大幅跃升至14%,是近年来最大的一次提升,领先评级公司数量由“十三五”末期的2家增长至54家。ESG评级的提升成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丰硕成果的重要体现。

张艳指出,可持续实践行稳致远。目前,披露相关报告的公司中,有67.3%的公司搭建了治理架构;63.9%的公司披露战略信息,44.0%的公司制定并披露了定量可持续相关目标。上市公司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双碳”目标等国家战略。聚焦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行业的上市公司家数已达516家,市值9.43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分别增长88%、126%。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一大批“新三样”龙头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快速成长,成为中国产业的新名片。与上市公司可持续实践相呼应的是,可持续投资规模持续增长。截至2025年10月底,中证、国证可持续指数产品规模合计约1250亿元,较2020年底增长了两倍多,ESG基金在新发与存量产品中的占比持续攀升。从近期调研情况看,境外机构投资者还在持续加大可持续领域的投资,特别是加大了对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区域的投资。

张艳指出,证监会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继续按照“积极借鉴、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彰显特色”的原则,坚定不移逐步完善可持续披露制度;继续按照“区分重点、试点先行、循序渐进、分步推进”的策略,坚定不移推动政策落地;继续按照“行胜于言、言必求实”的实践导向,坚定不移引导以高质量发展推动高质量披露。

责编:李丹

校对:刘星莹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比亚迪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