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时报观察丨AI人才“天价薪酬”的蕴意与警示

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07-17 06:47:3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时报观察丨AI人才“天价薪酬”的蕴意与警示)

证券时报记者 周春媚

近期,美国硅谷上演一场“AI人才争夺战”。Meta为将苹果公司AI基础模型团队负责人庞若鸣收入麾下,不惜开出超2亿美元的天价薪酬总包,不仅超过苹果公司CEO库克2024年的薪酬,更直逼足坛巨星C罗的年收入;谷歌豪掷24亿美元,以接近“人才收购”的方式引进AI编程公司Windsurf的技术与核心研发人才……科技公司正不计代价地展开一场现代版“淘金潮”,“金矿”的核心,正是稀缺的顶尖AI人才。

“疯狂撒钱”的背后,是巨头们对顶尖AI人才稀缺性与重要性的共识。一份份令人咋舌的“天价薪酬”,折射的是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代技术革命浪潮所带来的价值重构。工业革命时期,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往往占据主导地位。但在AI时代,人才已成为最核心的生产要素,是创造价值的源头活水,其蕴意不言自明。以DeepSeek为例,其最核心的优势是极高的人才密度。团队成员通过算法优化与工程创新,大幅降低大模型的训练推理成本,在资本市场掀起了万亿资金狂澜。这充分证明,掌握关键技术的个体不仅重塑着传统的价值分配链条,甚至影响着一个国家在全球科技版图中的位置。

大洋彼岸的人才大战,对我国AI产业发展也带来诸多启示。数据显示,当前我国AI人才缺口超过500万人。同时,我国AI人才集中在应用层,在基础层的AI芯片、算法研究、底层架构系统等领域,人才极度短缺。因此,我国既要持续加大对AI教育的投资力度,培养更多本土优秀人才,也要积极引进海外高端人才,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企业应为顶尖AI人才提供更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更充足的算力资源、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人才。

同时也要看到,在“天价薪酬”面前,需要警惕资本对AI人才的追逐演变为非理性竞价,从而催生泡沫。如何让AI人才的价值回归理性坐标系,让技术红利真正推动产业升级与社会进步,或许是更重要也更长远的命题。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