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声呐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区域市场份额、企业竞争力评价等)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声呐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区域市场份额、企业竞争力评价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中科海讯(300810);中海达(300177);中国重工(601989);中国海防(600764);海兰信(300065)等

本文核心数据:代表性企业区域热力分布图;区域市场份额;企业竞争力评价

1、中国声呐行业竞争派

声呐可根据技术特点分为合成孔径声呐、多波束测深声呐、侧扫声呐、成像声呐。中国声呐行业企业在不同类型声呐中各具优势。其中,中海达、海兰信在测扫声呐和多波束测扫声呐具有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中国海防和中国重工则声呐全系列产品均具有竞争优势,属于行业龙头企业。

2、中国声呐区域竞争格局

从声呐行业代表性企业的区域分布来看,企业主要布局在北京和广东,尤以北京分布最为集中。

从中国声呐行业企业分布情况来看,2024年中国声呐行业企业主要在华北地区集聚,2024年区域份额占比超52%,其次是华东地区,占35.29%。

3、中国声呐行业市场排名

从专利数量来看,根据incopat专利数据库的数据,截至2025年5月6日,中国声呐行业有效专利数共51444条,其中中国声呐行业中高校有效专利数为1679条,企业有效专利数为2846条。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是高校中拥有的有效专利数最多的,分别为298、82、82条。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0试验场是企业中拥有的有效专利数最多的,为25条。可见,中国声呐行业中,高校在声学、信号处理等相关学科有着深厚的理论积淀,拥有先进的科研设备和专业的研究人才队伍。高校为声呐企业输送大量专业人才,这些人才既了解高校的科研成果,又能将其应用到企业的实际研发中。

4、中国声呐行业代表性企业营收情况对比

声呐行业因其高技术门槛和专业性,进入壁垒显著,这使得潜在的行业外竞争对手难以轻易涉足。因此,声呐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较高,少数几家领先企业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在军用声呐领域,由于其对产品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极高,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主要由少数具备资质的企业供应。下游用户,尤其是军事部门和大型海洋工程企业,对供应商的选择极为谨慎,一旦建立合作关系,用户粘性较强,通常会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这种行业特性进一步巩固了现有企业的市场地位,使得声呐行业的竞争格局相对稳定。从声呐行业主要企业的营收和利润指标来看,中国海防的收入表现较为良好,2024年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为31.73亿元、2.76亿元。

5、中国声呐行业代表性企业声呐业务分析

北京中科海讯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声呐行业中具备声呐系统核心竞争力的高科技上市企业。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国家特种电子信息行业声呐装备领域。自成立以来,中科海讯始终专注于声呐装备领域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特别重视将水声技术与高性能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先进技术进行融合创新,针对声呐装备领域有前景的垂直应用场景,持续保持较高水平的研发投入。公司声呐系统业务收入从2022年的0.1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0.59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58.23%。

6、中国声呐行业竞争状态总结

从五力竞争模型看,中国声呐行业新进入者威胁较低,因行业技术壁垒高,研发需大量资金、专业人才与长期积累,且军用领域有严格资质与保密要求;替代品威胁较小,声呐在水下探测等核心功能上难以被替代,虽部分场景有其他辅助手段,但无法全面取代;供应商议价能力一般,上游电子元器件等供应相对充足,市场竞争充分,不过部分高端芯片、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可能依赖进口,特定时期会增强供应商话语权;购买者议价能力方面,军用市场购买者主要是军方,因采购量大且集中,有较强议价权,民用市场客户较分散,议价能力相对弱;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竞争较为激烈,国企凭借深厚技术积累、资源优势在军工市场占主导,如中船重工旗下相关研究所,民企在细分领域积极开拓,像中科海讯、海兰信等,在民用及部分军品配套市场形成竞争态势 。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全球及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海兰信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