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保代江湖洗牌加速 强监管重塑保代职业逻辑

来源:电鳗快报 作者:电鳗号 2025-06-19 09:41: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被处罚的51名C类保代中,既有尽调流于形式、招股书重大遗漏等传统违规,也不乏"一查就撤"的带病闯关新套路,这暴露出部分机构"业绩至上"的畸形文化。监管层用"分类监管"这

(原标题:保代江湖洗牌加速 强监管重塑保代职业逻辑)

《电鳗财经》电鳗号/文

证券行业的"金领"光环正在褪色。中证协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行业保荐代表人较年初净流失318人,更有51名保代因违规被划入C类监管名单。这场悄然而至的人才退潮,撕开了注册制改革下投行业务的深层裂痕。

注册制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导向,正在重塑保代职业逻辑。过去"签字盖章就能赚钱"的粗放模式终结,项目过会率持续走低倒逼从业人员重新审视专业价值。某头部券商高管坦言:"现在一个IPO项目周期动辄2-3年,收益周期拉长与考核压力形成剪刀差。"当"保荐承销"逐渐转向"陪伴式服务",不适应者只能选择离场。

被处罚的51名C类保代中,既有尽调流于形式、招股书重大遗漏等传统违规,也不乏"一查就撤"的带病闯关新套路,这暴露出部分机构"业绩至上"的畸形文化。监管层用"分类监管"这把手术刀,精准剖开了行业急功近利的病灶。

人才流失的表象下,实则是市场机制的自然选择:监管从严抬高违规成本,券商内部"项目组承包制"弱化保障体系,而PE/VC机构则趁机高薪挖角成熟人才。某离职保代的感慨颇具代表性:"以前是带着发行人闯关,现在是带着合规手册求生。"

这场行业洗牌或许才刚刚开始。当保代人数首次出现负增长,实则是注册制改革深化的必然结果——唯有褪去"通道业务"的浮华,真正具备价值发现能力的专业队伍才会浮出水面。而对于坚守者而言,冬天或许正是修炼内功的最好季节。

《电鳗快报》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