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特写:文旅消费持续升温 深港交融带火跨境消费)
口岸人流滚滚、文化演出市场人气旺......“泼天流量”的背后是一个更优质的深港经济圈、生活圈正在加速形成。
记者近日从深圳边检总站获悉,4月18日至21日是香港公众假期,许多香港居民“北上”前往深圳旅游消费,深港口岸再现“春运式”人潮。仅在4月18日深港陆路口岸出入境旅客89.83万人次,其中出境28.83万人次,入境61万人次,单日入境客流量创下新高,同比增长5.77%。
(图为深圳罗湖区的大型购物中心 吴家明/摄)
在深圳多个大型购物中心,记者看到不少香港旅客正在购物,遍地开花的商业购物中心已经成为香港旅客的主要载体之一。“每到周末和节假日生意就会好很多,到处都能听到粤语,有三分之一的顾客都是来自香港。”在深圳笋岗片区,一家茶饮店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有购物中心的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商场从今年开始针对香港的公众假期策划不同的活动,例如折扣美食券、各种主题营销活动和品牌快闪店,吸引更多的旅客。
2024年12月16日,首个离境退税陆路口岸试点在文锦渡口岸正式启用,深圳由此成为国内首个具备海陆空全类型口岸退税功能的城市。随着大湾区各城市系列促进消费举措推出,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加速推广,以及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与消费场景的创新,港人北上消费已变为“生活常态”,也为深圳带来更多人气和财气。
不仅如此,有深圳居民对记者表示,他们经常去香港观看演唱会,晚上从皇岗口岸回来很方便。也有香港旅客告诉记者,自己准备在假期去深圳以及大湾区其他城市看演唱会和各类文艺演出。如今,文化演出市场供需两旺也助力跨境文旅消费持续升温。
可以看到,随着大湾区内交通基础设施、“一签多行”通关模式、跨境支付手段等一系列便利化措施持续升级,加上文化演出市场的繁荣,深港两地经济、文化、旅游交流正在加速深度融合。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港人北上”消费总额近557亿元,较2023年消费增长近2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