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泰海通:加速配套科研仪器国产化进程 政策持续推进自主可控研发力度)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泰海通发布研报称,质谱、色谱、电子显微镜等为主要实验室分析仪器分支,检测精度较高。我国通过部署高端科学仪器及核心部件研发专项鼓励高端科学仪器加速国产化,中低端科学仪器已初步实现国产化替代。科技强国聚焦供应链自主可控领域之一为科研仪器,随着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加强,该行认为有望进一步加速配套科研仪器国产化进程。我国科学仪器已突破部分产品线国产化,政策持续推进自主可控研发力度。美关税率持续提升,加剧技术封锁,科学仪器国产化进程有望进一步提速。
国泰海通主要观点如下:
实验室分析仪器由于检测精度较高,产品具备一定壁垒,全球科学仪器市场向海外龙头集中
按照实验室分析仪器细分领域,生命科学与表面科学分别占26%、13%,为主要下游应用领域。根据产品,质谱、光谱、色谱仪渗透率为37%,为重要的产品分支。根据SDI,2021年全球科学仪器市场规模超690亿美元,预计2026年规模将增至1020亿美元。海外科学仪器技术研发起步较早,科学仪器龙头赛默飞、丹纳赫、安捷伦、岛津等龙头占据全球分析仪器主要的市场。我国高端科学仪器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较低,且海外核心零部件出口存在限制,高端科学仪器国产化率相对较低。2024年,色谱、质谱进出口逆差21亿美元,进口依赖度高。
我国已实现部分科学仪器产品线国产化,政策持续支持自主可控研发
我国通过部署高端科学仪器及核心部件研发专项鼓励高端科学仪器加速国产化,中低端科学仪器已初步实现国产化替代。科技强国建设目标聚焦科研仪器等领域供应链自主可控,我国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有望进一步加速配套科研仪器国产化进程。
关税政策加剧技术封锁,国产仪器供应链自主可控迫切性提升
1)美对等关税落地,税率提升至125%。我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同比提升至125%。2)复盘2019年美国对我国商品加征关税措施,包括科学仪器在内原产于美国商品加征关税应对。2019年8月,美国政府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约30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关税,分两批自2019年9月1日、12月15日起实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5078个税目、约750亿美元进口商品(第三批)加征关税。其中,原产于美国的色谱仪、质谱联用仪加征5%关税。该行认为,关税政策加剧技术封锁,科学仪器自主可控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风险提示:技术迭代的风险、基础研究财政投入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