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连续融资6亿后,这家机器人公司与朱啸虎划清界线?

来源:阿尔法工场 2025-04-11 07:03:5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连续融资6亿后,这家机器人公司与朱啸虎划清界线?)

者 | 天一

来源 | 元界
导语:这场分歧的本质,是资本对技术成熟度与商业化节奏的认知分野。

在具身智能行业因资本追捧与争议交织而沸腾的当下,一场围绕商业化前景的论战因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的“泼冷水”言论与星海图的融资捷报被推向高潮。


4月3日,继今年2月完成A轮近3亿元融资后,成立仅一年多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星海图宣布近日完成A2、A3轮融资,总额超3亿元人民币,由凯辉基金领投,联想创投、海尔资本等产业资本及IDG资本、高瓴创投等老股东跟投,A轮系列累计融资额已达1亿美元。

这一消息被视为对朱啸虎此前公开质疑具身智能商业化能力的直接回应——就在数日前,朱啸虎坦言金沙江创投已批量退出早期具身智能项目。

朱啸虎的言论将行业隐忧摆上台面。他犀利指出,当前具身智能企业描绘的客户画像多为“想象”,人形机器人动辄十几万元的售价难以匹配实际需求,主要买家仍局限于科研机构与展示用途,缺乏可持续的商业价值。

即便是春节后因低价策略引发市场关注的宇树科技,朱啸虎也认为其科创板前景依赖“投动能”逻辑,而非扎实的基本面支撑。

这一表态迅速引发连锁反应:星海图随即发布声明,证实金沙江创投已于2024年9月完成对其天使轮投资的退出,并强调双方“从未直接交流”,似有意划清界限。

众擎机器人创始人赵同阳更在朋友圈激烈回击,称朱啸虎“适合快餐式项目”,并预言“五年内人形机器人将无处不在”。

面对质疑,行业支持者的反击同样铿锵有力。经纬创投创始人张颖公开喊话“朱老板别闹”,“时间拉长,人形机器人赛道一定能出大公司。朱老板这么一番话,我就好奇以后机器人赛道的优质公司谁还会跟他聊,更不用说拿他钱。”

而光源资本郑烜乐日前在接受新华网访谈时,从产业链优势出发,指出中国在硬件制造与场景应用上的潜力,认为具身智能已站在爆发前夕。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星海图联合创始人许华哲的回应,更具技术乐观主义色彩——他将当前泡沫类比互联网早期,坚信具身智能的硬件基础具备实际价值,淘汰赛后幸存者将如谷歌般定义未来。

而星海图创始人兼CEO高继扬提出的“一脑多形”战略,试图通过构建通用AI模型与仿真数据引擎突破商业化瓶颈,其宣称的“单任务学习成本下降10倍”与“仿真训练效率提升100%”等技术指标,亦为行业注入信心。

这场分歧的本质,是资本对技术成熟度与商业化节奏的认知分野。朱啸虎代表的谨慎派聚焦短期变现,担忧行业陷入“为融资而创新”的怪圈,而星海图及其支持者则押注长周期创新,将具身智能视为通往通用人工智能的必经之路。

值得玩味的是,两派观点均从现实中找到佐证:一边是宇树科技等企业以低价营销争夺市场份额,被指“价格战”提前上演;另一边则是星海图凭借“技术-本体-商业化”三位一体能力,吸引凯辉基金、联想创投、海尔资本等产业资本加码,试图在工业场景率先验证价值。

清华大学教授张亚勤等学者则居中调和,承认人形机器人成熟需5-10年,但预测物流、食品加工等垂直领域将在一两年内突破。

对于未来,张亚勤认为,机器人价格将如手机般平民化,人均可能拥有10台机器人,涵盖家庭助理、工业协作等场景。他特别指出,中国在硬件产业链和多元应用场景上的优势,将加速这一进程。 

而特斯拉CEO马斯克则在2024年至2025年的多次演讲中预言,未来机器人的数量要比人类多得多,204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数量将达100亿台,单价降至2万美元以下,并称其为“人类文明基石”。

特斯拉的Optimus(擎天柱)项目计划2026年量产,目标年产数百万台,最终成为“比特斯拉汽车更重要的业务”。

马斯克强调“机器人即服务”模式,设想其承担家庭助手、工业劳力甚至太空探索任务。

眼下,具身智能正如一个蹒跚学步的孩童,既需资本哺育以跨越研发鸿沟,又恐被过热预期催生畸形。星海图的新一轮融资,既是对质疑者最有力的回击,亦是对行业信心的再充值。

当泡沫与理性共存、质疑与笃定交锋,或许正是颠覆性技术诞生前的必经阵痛。或许正如星海图CEO高继扬所说,忽略噪声,踏实干活,时间会给出答案——这场围绕机器人的未来之战,答案或许就藏在下一轮技术迭代与场景落地的尘埃落定中。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机器人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