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辰光医疗大涨超20%: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聚焦医学影像超导磁共振系统和MRI系统的核心部件研发销售)
3月25日,北交所上市公司辰光医疗(430300)上涨,收盘价为19.02元/股,涨幅21.92%,成交额3.58亿。
同壁财经了解到,公司主营业务是医学影像超导磁共振系统(简称:MRI系统、或MRI)和MRI系统的核心部件,具体包括:超导磁体、射频探测器、MRI系统其他硬件、MRI系统配件和科研领域定制化特种磁体的研发、生产、销售、维修、保养,提供超导磁共振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的产品和服务。
公司已通过多项国内外权威认证,包括:ISO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欧洲CE管理体系认证、美国FDA产品认证、国际UL产品认证和ISO14001认证。公司是重视自主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并已获得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MRI是医学领域最常用的成像技术之一,它可以非常真实地呈现人体内部的组织结构。MRI需要一个强磁场,而利用高温超导体制成的磁体,可以提供更强的磁场,从而提高磁共振成像的分辨率和灵敏度,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信息。我国MRI设备起步较晚,但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和部分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最近几年,我国MRI市场规模增速明显。
随着国家政策加大对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国产化的扶持力度,国产化进程逐步加速,超导MRI设备成为重要高端医学影像系统之一。超导磁共振核心部件的国产化为中国系统厂商提供了与国际品牌竞争中的价格优势,降低了基层医院的购置成本并且解决了很多临床端的应用问题,国产品牌MRI逐步得到国内医院认可。
未来,随着超导材料性能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超导技术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宽。例如,在能源领域,超导电缆可以实现更高效、更远距离的电能传输,有助于构建更加稳定和智能的电网系统;在医疗领域,超导磁共振成像(MRI)设备将提供更高清晰度的成像效果,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在交通领域,超导磁悬浮列车有望实现商业化运营,带来更快捷、更环保的交通方式。此外,超导技术在国防和科研领域的应用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