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杭州六小龙迎首个IPO,群核科技冲刺港交所,累亏超17亿)
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星空
编辑 | 蛋总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近期,国内科技圈热度最高的话题,莫过于“杭州六小龙”。
作为硬科技领域的创新企业,“杭州六小龙”备受关注,它们分别是:《黑神话:悟空》的研发公司游戏科学、DeepSeek母公司深度求索、机器人研发公司宇树科技、特种机器人研发公司云深处科技、脑机接口公司强脑科技以及空间设计智能公司群核科技。
目前,在空间设计软件行业的激烈竞争与科技浪潮的推动下,群核科技正站在上市的十字路口——2月14日其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冲刺IPO。
群核科技也因此成为“杭州六小龙”中首个迈向IPO征程的公司,吸引了不少投资者和行业观察者的目光。
然而,群核科技光鲜的背后也隐藏着诸多经营挑战:公司累计亏损超17亿元的沉重负担、日益增长的偿债压力,以及过往赴美上市搁浅和侵权诉讼的波折经历。
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或使得群核科技的上市之路出现不确定性。
1、赴美上市搁浅转战港交所,不到3年亏损超17亿
招股书显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3年的平均月活跃用户数计算,群核科技是全球最大的空间设计平台。按2023年收入计算,他们也是中国最大的空间设计行业软件提供商。
群核科技的业务重点始于空间设计和可视化,可帮助企业和设计师将设计视觉效果变成生产图纸,从而进行自动化和准确的生产流程。
据了解,群核科技的产品主要包括空间设计软件酷家乐、国际版软件Coohom和群核空间智能平台(Spatial Verse)。
酷家乐和Coohom主要是帮助设计师做空间设计,Spatial Verse则是面向室内环境AI开发的下一代空间智能解决方案。
他们拥有一个庞大且物理正确的数据库集,可以模仿真实世界物理特性和空间关系,使开发者能在虚拟环境中训练AI生成内容模型,并增强智能机器人、AR/VR系统及具身人工智能的认知能力。
(图 / 群核科技官网)
2024年,群核科技利用人工智能生成超过6.406亿张图片,包括平面图可视化、电商产品图片、灯光效果图及其他经过优化渲染的图片。
成立于2011年的群核科技,在发展技术和商业落地的同时,还不忘向资本市场冲刺。
早在2021年6月底,其就向美国证监会(SEC)提交上市招股书,拟在纳斯达克股市上市。不过,当时恰逢国内企业赴美上市遇到严审,2023年2月其赴美IPO进程正式终止。
根据群核科技在2021年披露的招股书,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第一季度的收入分别是2.82亿元、3.53亿元和1.01亿元,各期亏损分别为2.61亿元、2.91亿元和1.17亿元。
最新的招股书则显示,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前9个月(以下简称“报告期内”),其营收分别为6.01亿元、6.64亿元和5.53亿元。
从营收看,2022年的年营收是2019年的2倍多,2023年的年营收是2020年的约1.9倍,其营收呈现出持续增长态势。
不过,公司相应的亏损也不低。报告期内,亏损分别为7.04亿元、6.46亿元及4.22亿元,累计亏损达到了17.72亿元。经调整净亏损(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分别为3.38亿元、2.42亿元及9360万元。
客观来看,群核科技的巨额亏损主要因为产品开发、技术支持和产品营销方面的高额投入。
报告期内,其研发开支分别为4.38亿元、3.91亿元和2.63亿元,研发投入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约为72.9%、58.9%和47.6%。
同期,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为3.21亿元、3.56亿元和2.48亿元,占各期营收的比例分别约为53.4%、53.7%和44.9%。
不过,群核科技的毛利率相对较高,报告期内毛利率分别为72.7%、76.8%和80.4%,呈现增长趋势,说明他们的盈利能力正在持续提升。
2、计算机系学霸创始人,创业获高瓴、IDG等机构投资
招股书显示,群核科技创始人共有3人,分别是黄晓煌、陈航和朱皓。目前,黄晓煌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执行董事,陈航担任公司CEO,朱皓则担任公司首席技术官一职。
黄晓煌现年40岁,陈航38岁,他们都是200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计算机系,然后又都去美国伊利诺伊州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计算机系读研,分别于2010年5月和12月硕士毕业。
朱皓今年39岁,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也曾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计算机系读研,2009年从该校硕士毕业。
可见,三人的学历背景堪称“学霸”且都是学计算机技术出身,交集就在美国留学期间产生。
硕士毕业后,黄晓煌在英伟达工作不到1年时间(2010年至2011年期间),职位是软件工程师,主要负责NVDIA CUDA及其他软件的设计和开发。
2011年,三人一起创办了群核科技,他们回国创业时,正值云计算概念的兴起,于是想做云渲染相关的项目,并构建了GUP集群。但当时投资人们更看重实际的应用场景,或者是否对标国外的创业项目,而做极速渲染的群核科技,反而一度受到投资人的冷落。
摸索到2013年,他们才将方向瞄准家居行业,正式推出了酷家乐平台。在传统渲染工具需要几小时出图的情况下,酷乐家以10秒快速渲染被业内认可,从而站稳脚跟。
2015年,群核科技采用订阅模式作为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客户种类分别是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其中企业客户贡献了大部分订阅收入。
报告期内,他们分别服务了33058名、41070名和45548名企业客户,对应的企业客户订阅收入分别为4.9亿元、5.63亿元和4.64亿元,分别占各期间总订阅收入的90.1%、87%和85.4%。
同期,分别服务了311107名、390585名及413872名个人客户,来自个人客户的订阅收入分别为5380万元、8430万元和7920万元。
其中,企业客户净收入留存率分别为112.3%、106%和104.2%;个人客户净收入留存率分别为81.1%、106.5%和96%。
在公司业务持续增长的同时,也吸引了诸多投资机构的青睐。从2013年12月至2021年10月底,其共获得了11轮融资,投资机构包括IDG资本、GGV、高瓴创投、顺为资本、经纬中国、Coatue、云启资本、赫斯特资本等。
在2021年的E+轮融资中,群核科技融资1亿美元,每股成本概约为1.46美元,对应投后估值约为22.5亿美元(按最新汇率算,约合175亿港元)。
上市前,黄晓煌持股15.46%,陈航持股11.04%,朱皓持股4.22%;IDG资本持股12.89%,GGV持股11.52%,高瓴创投持股12.6%,顺为资本持股9.75%。
若群核科技顺利登陆港交所,三位创始人及背后的机构投资者均能获得不菲的回报。
3、公司偿债压力较大,曾遭同行起诉侵权
「创业最前线」注意到,除了业绩上亏损的问题外,群核科技也面临其他内忧外患。
在公司内部,群核科技面临一定的财务压力。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其赎回负债逐年增加,分别为28.857亿元、32.867亿元和35.403亿元,负债增长的原因是已确认的现有一系列融资的账面值持续增加。
倘若触发赎回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可能会对该公司的现金及流动资金状况及财务状况造成影响。
截至报告期各期末,群核科技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5.766亿元、3.658亿元和2.003亿元,这意味着该公司用于即时偿债的储备资金呈现减少趋势。
与此同时,报告期内,群核科技在经营活动中持续的现金流出,经营活动现金净额分别为-3.02亿元、-0.63亿元及-1.65亿元。这种持续的现金流出也可能对公司的流动性和财务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报告期各期末,群核科技的资产总额分别为8.8亿元、7.66亿元及5.64亿元;同期的负债总额分别为35.72亿元、40.94亿元和42.55亿元。
由此,计算出该公司各期的资产负债率分别约为406%、534%、754%,这些数据也表明群核科技的负债水平较高,长期偿债压力较大。
在公司外部,群核科技也面临着激烈的同行竞争。
目前,国内有三维家、圆方软件、居然设计家等竞争对手,国外竞争对手有知名的Autodesk。尽管群核科技也有国际业务,但其大部分收入仍来自中国,报告期内国内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88.7%、94%和92.6%。
据了解,三维家的产品也具备智能化的设计功能,能够帮助设计师快速生成装修方案和效果图,与群核科技的服务有较大重叠,并且三维家还曾在2020年对群核科技发起过软件代码侵权诉讼。
三维家在2015年注册了相关软件著作权,结果他们发现群核科技推出的酷家乐软件曾使用三维家的权利代码,三维家取证后在2020年正式起诉群核科技。这起案件在2022年一审,结果是判定群核科技侵权事实成立。
同年,群核科技不服判决,向最高院提起上诉。最终在2023年6月,最高法院依然认定群核科技对三维家造成侵权,需要向三维家赔偿经济损失27万元。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这起诉讼已结案,成为两家企业发展史上的一个节点,或许也给群核科技“上了一节课”——未来要在技术层面确保产品的原创度,才能在竞争中不惧对手的PK。毕竟对于硬科技企业而言,相关的软件著作权尤为重要。
作为杭州硬科技“六小龙”中首个冲刺IPO的公司,群核科技的IPO之路无疑有不少挑战和不确定性。高额的亏损和偿债压力,以及激烈的行业竞争,也提醒着企业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保持清醒的认知。
在未来的发展中,群核科技或需要更注重财务稳健性和盈利能力的提升,不断提升公司的综合实力。
这家备受瞩目的“杭州六小龙”公司,最终能否成功圆梦IPO?「创业最前线」将会持续关注。
*注:文中题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