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大硕士毕业,她在成都开餐馆做厨师)
微成都报道 成都武侯区的芳华街被不少网友视为值得来一场City Walk的地方。
这条数百米的街道,交织着时髦与烟火气。一方面,各式风格独特的咖啡馆、餐馆、中古店、精品店林立于此;另一方面,街坊搓起的麻将声不绝于耳。
李丹一把自己的餐馆也开在了芳华街,门店装修也很喜庆,随处可见对联、灯笼等红色元素,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
芳华街上李丹一的餐馆
开业一年多,这家餐馆陆续吸引了萧敬腾、姚晨等明星前来光顾。另外,这家餐馆不太一样的地方是,作为餐馆老板的李丹一,还是餐馆的厨师。
她在30岁左右跳出金融圈转向在餐饮圈创业,并先后取得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纽约市立大学(CUNY)金融学硕士学位。在纽约求学期间,她还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了国际烹饪中心(ICC)为期一年的西餐全科培训并获得了毕业证书。
最终,因为喜欢厨房,加上凡事喜欢亲力亲为,李丹一在自己开的餐馆当起了厨师。
李丹一2020年取得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受访者供图
“泡”在厨房工作
每周大概有三到四天,李丹一都会泡进餐馆的厨房里,从早上10点到下午4点,熬咖喱汁、熬照烧汁、处理海鲜、出餐、研发菜品……
有时候她在冷厨,有时候她在热厨,一方面替换其他需要轮休的厨师,另一方面重新“摸一下”现有的菜品,看看还有哪些出品流程需要优化。
后厨是一个观察顾客反馈的绝佳场所。有时候人手不够,李丹一去洗碗,就会观察端回来的盘子剩菜多不多。为了搞明白“剩得多”的原因,她甚至会吃几口剩菜,“我要看这个菜是不是有问题,这是厨师必须要做的。”
当然,不是所有顾客都喜欢她们的菜品。不过,比较庆幸的是,从端回来的盘子看,大部分顾客对餐馆的主打菜还是满意的。
李丹一说自己喜欢厨房,也很享受在厨房“沉浸式”制作的感觉。此前在银行工作,即便是加班最辛苦的那段日子,她每天晚上回家后都还是会钻到厨房里去制作一些饼干、蛋糕。在厨房忙碌,会让她安静下来,抚平工作上的焦虑情绪。
同时,她是一个做事上讲究亲力亲为的人。在李丹一看来,很多事情如果不亲自实践,不仅搞不清楚其中的门道,也很容易被别人“拿捏”。开餐馆前,她开过烘焙店,当时自己也是早上四五点起床和面、揉面、发面。
自己动手还可以更好地将很多难以言传的、关于菜品的想法和灵感付诸实践。“就算是我,也要经历多次尝试才能制作出想要的效果,所以就更宁愿自己多试一下。”
当被问及,职业身份从金融圈从业者切换到厨师,内心是否有障碍需要突破?李丹一称“几乎没有”,一个工作表面看起来是否光鲜对她而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获得感。
现在在厨房里忙活,反而是她喜欢的工作。
从金融行业到餐饮行业
创业之前,李丹一在银行有着一份高薪的工作。
那些年是她事业的巅峰期,但也是状态糟糕、体重最重的时候,“每天要应酬,喝几顿酒,没有时间运动,熬夜,导致自己的新陈代谢非常差。”她不知道那样的状态要持续多久,也感到不开心,便决心辞职在自己喜欢的餐饮领域创业。
最初是开烘焙店,之后涉足西餐。涉足西餐前,2017年李丹一前往纽约国际烹饪中心进行了一年的专业培训,随后在校友开办的米其林三星餐馆Per se短期实习。
李丹一在纽约国际烹饪中心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西餐全科培训并获得了毕业证书。受访者供图
不过,因为一些不可控的原因,李丹一学成归来后在深圳开的两家餐馆都关停了,还赔了不少钱。这一段失败的经历让她和另一位深圳合伙人很受挫,两人甚至发誓,此生再也不开店。
直到2022年底搬到成都,李丹一“不开店”的决心却动摇了。在街上遛娃的时候,李丹一发现跟深圳、北京、上海等城市相比,成都是一座兼具烟火气与时尚潮流感的城市,“它对新鲜事物有很高的接纳度和好奇心。”她想,之前深圳门店没有落下来的一些想法,在这里或许可以实现。
于是她开始寻觅合适的铺位。逛了很多小街小巷后,芳华街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几乎每个店铺都有自己的风格。等了大半年,终于出来了一个空铺,李丹一毫不犹豫就租下了。
芳华街上有许多独具风格的小店
店铺取名为“好好”,来源于李丹一对成都生活的感受。“在深圳和朋友见面,聊的话题可能都是关于挣钱的。到成都之后,发现大家真的在好好生活,你能感觉到他们对生活的尊重。”李丹一说,她很快融入了这样的氛围,“确实应该好好生活,好好吃饭。”
学历和经历都变成“筋骨血肉”
李丹一将自己的转行经历、开餐馆当厨师的故事发到社交媒体,其中“北大毕业”与“餐馆厨师”的反差,引起了许多网友关注。
有网友对她的经历发出赞叹,有网友直言她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还有网友表示想加入她开的餐馆。总结下来,网友的回应更多是认可她的勇气——敢于放下名校的光环和包袱,选择自己热爱的事业。
对此,她认为过往的学历和经历早已经变成了自己的“筋骨血肉”,在开店和当厨师这些事情上,无形中影响着她的每项决策。与此同时,她认为餐饮业并非门槛低的行业。
“餐饮业是一个管理链条很长的领域,尤其对于小店,管理上没有办法依靠成熟和健全的团队,很多事情都要依赖老板决策,大到店铺选址、菜品定位、流程制定,小到招聘面试、一张海报的设计,所以每个店每一天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都不一样。”李丹一总结道。
为此,她建立了细化的标准操作流程方便员工快速上手,建立了适用于小店的员工评估体系。开店前,她还精准测算了营业额的上限和底线、坪效、人效、主推产品的边际效益等。
她将餐馆的菜品风格定位为“融合菜”。目前在网上订餐平台美团,好好巧克力餐酒馆整体评分为4.4(满分为5),有1235条评价,其中713条评论关于“味道赞”,376条评论关于“装修精美”,另外给出低分的评论是20条。开业一年多,好好巧克力餐酒馆还吸引了不少明星前来光顾,包括萧敬腾、罗一舟、姚晨、秦岚等。
不过,李丹一觉得,好好巧克力餐酒馆距离她的预期“差得还远”。原因之一是,迫于流程、原材料价格、厨房面积等因素,一些团队很喜欢的菜品没办法在菜单中呈现。
原材料涨价尤其令李丹一头疼。如何卡住菜品单价的同时,尽量选择好的食材以及处理方式,考验着李丹一。她打算今年视情况重新将下架的一些菜品添加回来。
作为年轻一代餐饮业经营者,李丹一的经营理念也很鲜明,她希望给顾客提供的是,“一个小小的空间,一些温暖的菜式,让用餐者觉得安全、舒适”。
顾客在好好巧克力餐酒馆内用餐
她对味道的执念少了一些,认为在食物喜好上,千人千味,能够有60%的人喜欢就可以了。与此同时,她会注重提供用餐的情绪价值。比如餐馆装修上用红砖来营造温暖的感觉,陈设上摆放更多的物件比如吊灯、水晶、碗碟来模拟家庭氛围,“被堆起来的物品包围的感觉,像在家里面一样,(让人)特别放松。”
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实习记者 符小茵
编辑 侯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