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出海企业急需小语种人才,毕业生不再“后悔”)
作者 | 侯恬
来源 | WEGO研究院长期以来相对冷门、不受关注的小语种人才,颇有成为“香饽饽”的趋势。
招聘平台上,部分要求具备小语种技能的岗位薪资明显高于同类岗位,例如,某家电商平台提供的全球海外商家运营岗位年薪高达60万元,海外物流风控职位年薪超过50万元,而某家新能源公司招聘的海外国际技术支持解决方案岗位,年薪更是超过了70万元。
然而,小语种专业的学生却对本专业“吐槽”不断。在豆瓣“大学生后悔学小语种小组“里,三万七千多名小语种人在警告着后来人”不要靠近小语种,会变得不幸“。他们吐槽的内容主要就是专业难学和工作难找。
就业市场的热度与求职者困境之间的矛盾,实际上与我国近年来外贸重心的转移有密切关系。
过去,中国制造业凭借成本优势,在以英语国家为主的发达国家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但近年由于中国的发展、国际关系的变化以及美国制造业“全球规划”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向发达国家的出口商品的规模增长已经呈现出减缓的趋势。
从2017年到2024年5月,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占我国出口份额分别降低1.5%、2.3%、2.33%、1.5%,而期间其他包括非洲、拉美、中亚与中国经济的协同性和紧密度却在提升,其中东盟、越南、俄罗斯、墨西哥占我国出口份额分别提高了3.27%、1.17%、1.85%、0.21%。这些国家基本使用的都是殖民地宗主国语言。
相应的,我国商业贸易领域对小语种人才的需求就增加了。
但是因为近年小语种人才的需求主要源自贸易往来,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他们具备各个行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语言,而不是只会一些日常用语就够了。
例如在热门的跨境电商领域,企业在招聘时倾向于找那些既懂小语种,又具备运营能力或计算机技术背景的人才;新能源行业则更看重拥有相关专业背景和市场开发能力的小语种人才;餐饮企业则可能注重供应链管理和语言能力的结合。
实际上,根据企业特性展开的业务能力是招聘考察过程中最主要的标准,而语言水平往往只是附加条件之一。
很多人都不清楚的是,中文之外,专业外语与日常用语的体系完全是两回事,专业英语、专业小语种壁垒森严,就像一口一口的深井,学习难度巨大。再加上国内应试教育下相关语言专业的实际应用能力也存在疑问,多种原因的汇总造成了如今需求错配的局面。
刚需
发展中国家在我国贸易中的占比不断扩大,是我国对小语种相关就业增加的关键动力。
从出口增速来看,今年前十个月,我国出口增速最快的国家基本位于亚洲、南美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密集的区域。其中我国对马耳他、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阿曼等国出口增速都达到了50%以上,对东南亚地区的出口增速也达到10%以上。
增长来得如此之快,一方面是由于西方国家贸易限制下的重心转移,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这些发展中国家自身就有的市场潜力。
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及地区人口高达50亿,土地面积占全球的70%,同样存在消费升级的需求,但工业生产却相对落后,这为中国企业的全球扩张创造了非常好的机会。
比如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巴西,其人口约2.16亿,是世界第三大农业国,矿产、林业、水力和农产品等资源丰富,但工业化却十分欠缺。
除了食品加工、石化等依赖本地资源的产业外,其他工业产品大量依赖进口,像农化产品进口依赖度达 84%,机械设备、电子设备、汽车零部件等也主要靠进口。
以越南为代表,中国产业链的外溢也是中国经贸影响力提升的动力之一。
为了规避美国“卡脖子”技术管制,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越南等东盟国家作为重要投资目的地,但越南制造业本身对中国非常依赖,比如其纺织服装的面料和服装辅料主要进口自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成电路、电话机零部件、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零部件、液晶显示面板等中间产品也主要依赖我国进口,这些也会带动中国与越南之间的人、财、物、信息的流动。
总之,无论从财富增长的空间还是产业发展的速度来看,发展中国家都有比发达国家更大的空间和机会。中国商人凭借过往积累的丰富经验,有机会将中国的发展模式在海外复刻。
但和过往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贸交往情况不同,南美、非洲等第三世界国家基本使用殖民地宗主国语言。
像拉美国家使用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语;在东南亚和南亚,除了菲律宾、新加坡和印度外,大部分国家都使用本国特色语言;非洲大概有1/3国家以英语为主,剩下2/3则主要使用法语、阿拉伯语系、葡萄牙语等。
现阶段的出海基本避不开小语种问题,虽然各小语种市场目前还不大,但却是刚需,对应的人才也相对较少。例如,每年葡萄牙语毕业生不超千人,西班牙语毕业生不足4000人,从数量上来看不可能满足市场需求。
但从出口结构看,企业们可能对小语种人才还有着更高的要求,其中涉及到更多复杂的专业英语。原因是我国近年向发展中国家出口了更多汽车、电子、机械等高端制造业产品。
其中拉美、中东、东南亚是我国整车出口的热门航线。今年1—10月,我国整车出口总量前10的国家分别为俄罗斯、墨西哥、阿联酋、比利时、巴西、沙特、英国、澳大利亚、菲律宾、土耳其。这些目标国家的官方语言包括了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突厥语和英语。
同样在机电产品的出口中,美国虽仍是我国机电出口的大国,但近5年我国向美国出口的机电规模年复合增速已不到4%,而中国向俄罗斯、印度、马来西亚、越南出口机电年复合增速分别达到20%、14%、12%、9%。
在这种背景下,对于语言的要求也就进一步提升,也就是说,基于出海所需求的这部分小语种人才,不仅仅要会小语种,更重要的是需要懂这些相对复杂的专业术语,这进一步提高了相关领域的从业门槛和工作难度。
就业
企业出海的浪潮之下,不少和出海挂钩的岗位都会打上“紧缺”的名头,且许多岗位都开出了至少20万级别的年薪待遇。
但关于小语种是“天坑”专业的讨论,依然不绝于耳,在豆瓣相关小组里,满是小语种专业学子们的吐槽。
其中就业难是吐槽的重点之一。根据BOSS直聘2022年研究数据显示,超1/3的小语种人毕业后选择的都是教育培训、运营/客服和销售类岗位,其中在运营/客服行业就业的比例最高,达到13.4%。
除此之外,小语种人员占比较高的还有人事、行政、法务、咨询、公关等领域。也就是说,大部分小语种专业的毕业生,只能去一些进入门槛相对较低的行业和岗位,而且有非常强力的工具属性。
吸纳小语种人较多的教培行业也面临一定的需求量缩减。部分小语种作为新高考可自行选择的外语学科,也被划为学科类培训,近年因双减政策受到一定影响,而小语种作为留学需求的部分又不多,一些容错的方向进一步就减少了。
如果选择卷考公、考编,小语种专业也没有太大的优势。
无论是国考还是省考,在每年的招考目录中,小语种专业的对口岗位都非常少,基本只有一线城市或边境城市的海关、外事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等有少量匹配的岗位,但招收比例低,如果对工作城市有要求,想进入体制基本只能选择去卷竞争更大的“三不限” 岗位。
虽然目前出海热的确带动了小语种的就业热,但这份“钱途”和小语种专业的人似乎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除了语言能力外,出海企业实质上对其他相关专业能力的要求更高。
如某小语种海外国际技术支持解决方案岗位,提供的是45-90W的年薪,但要求应聘者有7年以上光伏/储能行业技术研发工作经验;某海外小语种社媒运营要求求职者有5年以上社媒运营经验及优秀的内容创作能力;某电商平台小语种方向运营年薪高达16-48W,虽无严格工作经验要求,但需要求职者具备一定数据分析能力。
小语种人的另一个困境是,即使他们具备了相关求职技能,也很难满足获取高薪的诸多客观条件。
西语、法语、阿拉伯语等通用语种中,到非洲、南美国家去是一条知名的康庄大道,例如华为、大疆、中兴、格力等大型企业,还有一些基建类国企,在海外业务广阔,常年吸收具备小语种能力的销售、工程翻译等各类岗位。
如果被大公司外派,仅薪资起点可能就是国内其他应届生的翻倍了,此外还有各种驻外补贴。
但众所周知的是,这些外派地自然条件恶劣,社会局势动荡,不稳定因素高企,且多招男生。然而小语种专业的男女比例失衡严重,男女比例大概在2:8,这就意味着大多数小语种学生其实没有“外派”这条路。
而且驻外多年后再回国,容易和国内环境脱节,对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要求都很高。因此,这条路又被称为“青春饭”,属于先出去赚几年快钱的过渡。
课业繁重、对口就业机会少、获取高薪难度大。这样的情况下,小语种人的核心问题其实已经非常明显,就是专业能力的不足限制了发展。
教育
人才供给和就业市场需求的割裂,很大程度和学科教育内容以及专业外语的壁垒有关。
小语种教育分为专业教育和课外兴趣教育,其中课外学习多是已有应用性目标或出于兴趣,其学习成果往往更加“实用”。
相对而言,学科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则更加“纯粹”,拿法语的课程设置来说,课程通常包括基础法语、高级法语、法语视听说、法语口译、法国文学史、法语国家地区及概况、法语语言理论等等,听上去都非常“高端”,教学目标也非常具有“使命感”:“培养学生的法语听、说、读、写交际能力,深化学生的法语语言技能,拓宽他们的法国语言文化知识层面,为培养新世纪复合型法语人才奠定基础。”
北京日报报道小语种专业录取遇冷但这种“纯粹”,也为小语种人日后求职的心理落差埋下了隐患。社会对语言学习者的期待是,你应该能用这门语言熟练完成特定的工作,而不是只能认识和使用这门语言而已。‘
因此,大学四年“小语种”学的再好,若自身没有其他强项和工作经验,在求职市场也只能频频碰壁。至于对能力要求更为垂直的笔译或口译类工作,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也需要叠加其他领域的认知储备,对语言素养要求极高。
比如专业英语除了需要具备英语听说读写的实际应用能力,还要掌握相应专业领域的术语和常用表达。
这些专业术语中,有许多都是日常交流里极为少见的长单词,哪怕是语言专业的学生,在涉足专业外语时也存在壁垒,况且在外语环境缺失的培养模式下,任何语种的专业教育,都和传统英语教育一样,难逃“哑巴X语”的尴尬。
为了应对这样的困境,国内小语种教育也渐渐开始往复合应用的方向转变。
2021年,教育部下发了相关通知,鼓励相关高校培养“小语种+”复合型人才。在这之后,许多高校如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都开设了"小语种+X专业”。
能够让学生在所修专业之外多增加一门语言学习,提升就业竞争力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或许有助于改善这一局面。
除了“复合化发展”和转行,留学和也是未来小语种学习、就业非常重要的道路。
但中国学生首选的留学目的地多为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其中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合计占中国海外留学生总数的66%。除了俄罗斯、泰国、马来西亚外,愿意前往其他发展中国家留学的中国学生合计占比不足15%,整体来看仍然较少。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执着于学习小语种,一个比较好的途径是从需求出发,倒推自己可能需要具备的能力。
比如我国对拉美的出口商品主要包括智能手机、车辆及零附件、钢铁、化学品等工业制成品,以及家具、服装、玩具等消费品,如果你学习的是西班牙、葡萄牙语系,则可以考虑与这些制造业专业相结合。
同样,如果你选择的是俄语,则可能需要具备化工、农副产品、能源、金融、交通、高科技等领域的专业知识或相应的专业语言技能。
写在最后
出海热潮下,众多企业逐鹿新兴市场,小语种岗位薪资也水涨船高,成为就业市场中引人瞩目的潜力股。但这只是表面,这个领域的深层次矛盾始终没有解决。
如今有不少小语种专业人士深陷泥沼,专业课程与实际应用之间的鸿沟。他们仅仅获得了语言能力这个最基础的“门票”,却没能习得运营、技术、市场开发等其他市场需要的“硬实力”。
最终的结果是,大量小语种毕业生在求职路上四处碰壁,无奈涌入销售、客服等低门槛行业,甚至发出 “劝退” 的呐喊。
作为解决思路,目前教育领域正积极推出 “小语种 +”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语言与专业技能的深度融合。显然这已经是一种准确的宏观判断和进步的指引。
对于外贸人来说,想要开拓业务拓展边界,难免需要语言这座沟通桥梁,而对于小语种人来说,想要更好的和市场结合,除了扎实学好本专业外,更需要主动拥抱变化,加强专业,具备将自己培养成“复合型人才”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