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焦点透视 - 正文

股价跌回7年前!长春高新,彻底跌麻!

来源:看财经 2024-12-26 10:13:2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股价跌回7年前!长春高新,彻底跌麻!)

还记得三年前的“财富神话”吗?一位大妈炒股忘记了密码,结果发现自己在2008年花5万块买的一只股票,13年后竟然变成了500万。

这家公司就是$长春高新(SZ000661)$长春高新(000661.SZ)。

但任谁也没想到,如今是另外一个结局。

2021年5月,长春高新股价触及515.9元/股,巅峰市值一度超过2100亿元;在那之后,股价便一路下跌,一度跌破80元/股;截至2024年12月24日,尽管市场有所反弹,但跌幅仍在80%以上。

所以,完整的故事是,一位大妈花5万买了长春高新,13年时间涨了100倍,变成了500万,但是,如果没有卖的话,现在只剩下100万。

当然,大妈还是幸运的,不管怎么说还是赚钱的。但是,考虑到长春高新的股价已经跌回7年前,那些在高点买入的投资者,则损失惨重。


曾经的“生长激素茅”,如今为啥这么惨?

核心原因是:杀逻辑,也就是生长激素的逻辑坏了!

众所周知,长春高新的核心子公司是金赛药业,而金赛药业的核心产品是生长激素。以2023年为例,金赛药业净利润占长春高新整体利润的比重接近100%,撑起了整家公司的利润。

一句话就是,尽管长春高新的业务众多,但起中流砥柱的,就是金赛药业,准确的说是生长激素。

那么,生长激素的逻辑是怎么坏的?

从2021年开始,市场就开始传出要对生长激素进行集采;2022年1月,广东省医保局牵头的11省联盟集采发布采购文件,重组生长激素纳入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范围;2022年10月和2023年11月,福建省和浙江省也开始带量集采;2024年5月,国家医保局发布通知,明确2024年继续扩大集采覆盖面。

结果就是,今年上半年,金赛药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仅0.25%,但净利润下滑近20%!

一方面,生长激素的市场空间被大大压缩;另一方面,不断降价导致公司的盈利能力也不断恶化。这样一来,金赛药业的天花板大打折扣。

另外还有情绪层面的各种利空。

今年1月,二股东金磊与妻子离婚。这则离婚案的蹊跷之处在于,金磊将其绝大部分股份给了女方,自己相当于净身出户。尽管双方仍为一致行动人关系,且一年内不减持股份,可是,一年时间马上就要到了。

作为金赛药业的灵魂人物,如今持有长春高新的股份仅1.14%,这种利益捆绑大不如前,也是市场所担心的。

今年5月,长春高新传出大股东占用了13亿资金,尽管辟谣说不属于非法占用资金、公司不会被ST,但是,市场对地产业务的担忧始终存在。

那么,长春高新还有机会吗?

机会是有的!

一方面,金赛药业在不断增加生长激素的适应症;另一方面,金赛药业还在儿童营养、超重肥胖、性发育异常、心理健康、儿童呼吸、肾病等多个领域持续创新,寻找新的增长点。

但是说实话,很难。核心点在于,长春高新对生长激素的依赖性太高了。

尽管金赛药业非常重视研发,上半年的研发费用率达到了17.2%,但目前来说,还没有产品能够对生长激素构成替代关系。正所谓“成也生长激素、败也生长激素”,过去因为生长激素受到的追捧有多高,如今受到的冲击就会有多大。

至于说另一家子公司百克生物,既受季节性影响,也受集采影响,短期内也没办法成为长春高新新的增长点。

如果说最大的机会,或许是估值。2020年,在机构抱团下,长春高新的市盈率一度逼近90倍,但如今,仅剩下11倍左右,考虑到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以及分红情况,性价比还是足够高。

再怎么说,长春高新也是一家年赚几十亿的公司。

#股市怎么看#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长春高新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