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天风证券:水泥供给侧改革逐渐迈入第二阶段 行业利润有望走出相对底部)
智通财经APP获悉,天风证券发布研报称,水泥行业供给侧改革的历程整体可分为“两步走”,第一步通过对新增产能进行控制以及全国范围内错峰生产的推广,实现了“减产量”的效果,并推升行业利润在2019年创下新高。当前水泥行业正逐渐进入供给侧改革的第二阶段,有望借助环保、双碳政策以及企业并购重组等市场化行为来实现实际产能的退出。短期来看,错峰生产仍是调节供需平衡最有效的手段,进入2025年后,随着限制超产政策的逐步趋严,倒逼企业通过补足超产指标等方式退出中小产能,行业有望开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能出清。
天风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水泥:供给侧改革最强品种,高碳排放、低开停窑成本,产能过剩最严峻
水泥、玻璃、玻纤同属重资产行业,需求弱势运行下均面临产能过剩问题,当前水泥或为供给侧改革最强品种,主要原因有三:
1)相比玻璃、玻纤,水泥行业碳排放总量及碳排放强度均最高,23年水泥/玻璃/玻纤排放总量分别为116616/100626/1063万吨,每万元产值的碳排放量分别为14.4/4.3/3.9吨,水泥显著高于玻璃和玻纤,碳排放双控下水泥供给侧改革驱动性更强。
2)水泥产能过剩问题最为严峻,当前时点熟料产能利用率不足70%,而浮法玻璃表观消费量仍在高位震荡,玻纤仍持续上升。参考美日发达国家水泥产量变动情况,未来可能仍有20~30%产量需要持续出清。而玻璃玻纤未来预期产能过剩程度或小于水泥,主要系仍存渗透率提升逻辑。
3)水泥开停窑成本更低,供给侧手段相对更灵活。水泥池窑点火费用约十多万至几十万,玻璃/玻纤为千万级别,因此水泥可借助错峰停产或自律停产等方式,通过“减产量”来实现“减产能”的效果,而玻璃、玻纤只能借助停产冷修等外力来实现产能收缩。
第一阶段通过“去产量”实现“去产能”,但超产问题亟需解决
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在国办发〔2009〕38号文即开始得到重视,但当时的政策重点在于对落后立窑产能的淘汰,对新增产能的控制力度有限,2016年国办发〔2016〕34号文明确剔除严禁新增产能,真正抑制住新增产能的势头,行业从增量博弈的逻辑演化为存量博弈的逻辑.
与此同时,行业兼并重组(金隅冀东合并、中国建材与中国中材合并等)加速带动集中度提升,而直接推动力是全国大范围的错峰限产,通过“去产量”达到“去产能”的效果,行业利润由2016年的518亿元增长至2019年1867亿元的历史新高。但随着2022年需求动荡加大,叠加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头部企业战略方向调整等因素,错峰生产的有效性在下降,而水泥企业超产现象的普遍使得供给矛盾进一步加大。
通过环保、双碳控制产能产量将是未来供给优化的主要方向
2024年以来,在国家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大方针下,水泥供给侧政策频出。11月新版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发布,最重要的变化在于对产能核定方式进行了完善,有望推动备案产能与实际产能统一,以此来规划企业超产行为。
按照当前全国水泥熟料在产产能17.24亿吨计算,保守估计超产产能约1.2亿吨,假设按照1.5:1的比例对超产产能进行指标补齐,则中性情景下有望带动行业实际产能下降5亿吨(22.5%)。同年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意见、碳交易方案稿逐步落地,从政策思路来看,通过环保、双碳手段来淘汰落后产能可能将成为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方式。
相比之下,碳交易政策或是针对水泥行业限产最有效的手段,如按照备案产能则每条产线每年所获批的碳指标是一定的,超产的部分碳指标只能外购,因此将加大水泥企业超产的成本,从而降低企业超产的意愿。
供给侧逐渐发力,行业有望走出利润相对底部
总结来看,水泥行业供给侧改革的历程整体可分为“两步走”,第一步通过对新增产能进行控制以及全国范围内错峰生产的推广,实现了“减产量”的效果,并推升行业利润在2019年创下新高。当前水泥行业正逐渐进入供给侧改革的第二阶段,有望借助环保、双碳政策以及企业并购重组等市场化行为来实现实际产能的退出。
短期来看,错峰生产仍是调节供需平衡最有效的手段,进入2025年后,随着限制超产政策的逐步趋严,倒逼企业通过补足超产指标等方式退出中小产能,行业有望开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能出清,而2027年开始将进入碳交易深化完善阶段,行业产能优化效果有望进一步显现。
当前水泥行业利润端已表现出企稳迹象,在政策驱动及企业利润诉求增长下自我约束力加强的双重推动下,四季度利润有望开始走出相对底部。推荐海螺水泥(600585.SH)、上峰水泥(000672.SZ)、华新水泥(600801.SH)、华润建材科技(01313)、西部水泥(02233)。
风险提示:产能管控政策落实不及预期,下游基建、地产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煤炭涨价超预期,文中测算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