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都在说实体生意不好做了,连锁药店为什么越开越多?)
来源|中访网
作者|一杭工作室
城市的大街小巷,药店似乎和奶茶店一样越来越多了。2023年以来,多家连锁药店纷纷宣布门店数量破万,连锁药店行业进入“万店时代”。都在说现在实体店的生意不好做了,可连锁药店为什么越开越多?开药店真的能赚到钱吗?
事实上,药店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赚钱。“扩张热潮”之后,行业的“寒气”逐渐蔓延,今年上半年,多家头部连锁药店都陷入“增收难增利”的困境之中。两个月前,连锁药店“一号人物”谢子龙被留置的消息更是直接把药店板块带崩。但就是在这样艰难的大环境下,连锁药店巨头的扩张依旧未停,这是为何?
规模扩张带动业绩增长的发展逻辑,已经难以为继了?
在过去的几年中,利用门店扩张和提升单店销售额,是药店业绩增长的常用招数。归功于“医药分离制度”的出台,下游药店得到了一块“大蛋糕”,各类资本纷纷下场,才让如今的药店多如牛毛。截止2023年底,全国持证药店数量已超过66.7万家。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老百姓大药房、大参林、益丰药房和一心堂这门店数量分别达到了13467家、14074家、13250家和10255家,均已进入“万店时代”。而今年上半年,这四家头部公司仍在扩张门店,截至报告期末,老百姓大药房门店总数14969家,大参林门店总数为16151家,益丰大药房门店总数14736家,一心堂门店数量达到11291家。
但激进扩张之下,内卷也随之而来,店与店之间的客流量竞争愈发激烈、新开门店的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多家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均在下滑。它们虽然仍在扩张,但已经有些“吃不消”了。
据一心堂2024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2.82亿元,同比下降44.13%。公司解释为“上半年大量新开门店导致运营成本费用增加,以及竞争环境的加剧,老店同比销售下滑,导致公司净利润下降。”
与一心堂类似,健之佳也直言道:“2024年上半年,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增幅趋缓,无法覆盖门店费用的刚性增长,净利润较上年同期降幅较大。”截至2024年6月末,健之佳、大参林、老百姓大药房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下滑60.23%、28.32%、2.05%。
规模扩张带动业绩增长的发展逻辑,已经难以为继了?据《2023—2024年度中国药店发展报告》,全国药店门店数量从2019年的53万家增长至70万家,但店均营业额从88万元/年,下降至71万元/年。
中国医药物资协会研究院院长赵飚预估,70万家大约会是中国零售药店增长的极限。
事实上,与前两年相比,连锁药店上市公司的扩张速度已有所放缓,虽然整体还是在扩张,连锁药店巨头们是不知道这个数据吗?当然不是,它们一边亏损、一边扩张的原因是在于如今市场的竞争已经白热化,但行业集中度处于较低水平,“巨头林立”却没有绝对优势的企业,这个时候,败一步都意味着“出局”。
行业处在“多事之秋”
今年以来,国家对于医药行业的监管趋于严格,连锁药店上市公司进入了“多事之秋”。2023年7月31日,老百姓(603883)披露了《关于董事长被留置的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谢子龙处于留置、立案调查状态;
2024年5月,“连锁药店第一股”一心堂(002727.SZ)因违规使用医保基金问题,被国家医保局基金监管司进行负责人约谈;2024年4月,大参林(603233.SH)发布公告称,实控人柯金龙自去年7月被留置后,因单位行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50万元。
8月16日,国家医保局在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心堂药业集团违规使用医保基金的整改情况,称一心堂接受国家医疗保障局约谈后,按照要求进行了自查自纠和全面整改。一心堂表示:作为大型连锁药店必须增强责任意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必须从严要求自己,管理自己。
可以看出,强监管政策对企业在经营合规等方面的要求将越来越高,但这也将倒逼企业进一步提升专业化经营能力,更加规范自身的经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