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宝鹰股份迎利好:珠海市国资委实控大横琴集团拟要约收购)
在面值退市条款的阴影下,股价逼近1元的上市公司无疑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压力。然而,7月30日晚间,一度股价最低跌至1.32元的“1元股”宝鹰股份(SZ:002047)却迎来了久违的利好消息。公司发布公告称,珠海市国资委实际控制的大横琴集团拟要约收购公司2.12亿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3.95%,要约价格为1.6元/股。这一消息不仅为宝鹰股份的股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控股股东大举增持,提振投资者信心
根据宝鹰股份的公告,本次要约收购人为珠海大横琴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横琴集团),该公司是珠海市国资委于2009年4月成立的直属国有企业,同时也是宝鹰股份的控股股东。大横琴集团基于对宝鹰股份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及对上市公司价值的认可,决定采用部分要约收购的方式增持宝鹰股份的股份,旨在进一步提高持股比例,提振投资者信心,稳定股价,并促进公司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本次要约收购方案明确,大横琴集团将向除自身及其关联方以外的所有宝鹰股份股东所持有的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发出部分要约,要约价格为1.6元/股,收购股份数量为2.12亿股,占宝鹰股份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3.95%。要约收购期限自2024年8月1日起至2024年8月30日止,为期30个自然日。在要约收购期限届满后,若预受要约的股份数量少于或等于预定收购数量,大横琴集团将按约定条件收购全部预受要约的股份;若超过预定数量,则将按同等比例收购。
完成本次要约收购后,大横琴集团将最多直接持有宝鹰股份33.41%的股份,加上其全资子公司大横琴股份(香港)有限公司持有的2%股份,以及通过表决权委托方式获得的珠海航空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和自然人股东古少明分别持有的11.54%和4.05%股份的表决权,大横琴集团将最多持有宝鹰股份已发行股份总数51%的表决权,实现对公司的绝对控制。
装修装饰业务承压,要约收购成转折点
宝鹰股份主营业务为综合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设计及施工,涵盖公共建筑装饰、住宅精装修、幕墙装饰等多个领域。作为全国领先的综合建筑装饰工程承建商,宝鹰股份在行业内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连续多年获评“中国建筑业成长性100强”和“中国建筑业竞争力200强”,位居中国建筑装饰行业100强企业前列。然而,近年来受房地产行业调整的影响,宝鹰股份的业绩和股价双双承压。
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宝鹰股份的营业收入连续两年出现下滑,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则连续三年大幅亏损,三年合计亏损额超过45亿元。2024年一季度,公司继续亏损7200多万元,上半年则预亏2亿元至2.4亿元。股价方面,宝鹰股份的市值从2015年牛市高峰时的数十亿元缩水至目前的25.47亿元,缩水幅度超过90%。截至2024年6月28日,公司股东户数达到4.63万户。
在此背景下,大横琴集团的要约收购无疑为宝鹰股份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公司表示,本次要约收购旨在进一步提高大横琴集团对宝鹰股份的持股比例,提振投资者信心,稳定股价,为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市场反应热烈,股价预期上涨
公告发出后,宝鹰股份的股吧内迅速掀起了讨论热潮,不少网友对股价的次日表现充满期待,预期将出现大涨甚至涨停。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要约收购价格1.6元/股相较于公司7月30日的收盘价1.68元/股存在约5%的折价。尽管如此,市场对于这一要约收购的正面反应仍然强烈,显示出投资者对于宝鹰股份未来发展前景的乐观态度。
分析人士指出,大横琴集团的要约收购不仅为宝鹰股份提供了资金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向市场传递了积极信号。作为控股股东,大横琴集团的增持行动表明了其对宝鹰股份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有助于提升市场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度。同时,要约收购完成后大横琴集团将实现对宝鹰股份的绝对控制,有利于公司决策效率和执行力的提升,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展望未来:宝鹰股份能否迎来转机?
面对行业调整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宝鹰股份能否借助大横琴集团的要约收购迎来转机?这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从公司基本面来看,宝鹰股份在建筑装饰行业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具备丰富的项目经验和强大的技术实力。随着房地产行业的逐步回暖和政策的持续支持,建筑装饰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此外,宝鹰股份在海外市场拓展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公司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宝鹰国际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香港)、美国宝鹰集团有限公司等平台深度拓展国际市场,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了一系列精品工程。这一战略布局不仅为公司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也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大横琴集团的要约收购为宝鹰股份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随着要约收购的逐步实施和公司战略的不断推进,宝鹰股份有望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实现业绩和股价的双重提升。然而,市场变化莫测,投资者仍需保持谨慎态度,密切关注公司的动态和市场环境的变化。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青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