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短线策略 - 正文

陈果:今年股市最多实现熊牛转换 目前中美人工智能都不会出现泡沫

来源:智通财经 2024-06-14 07:22:3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陈果:今年股市最多实现熊牛转换 目前中美人工智能都不会出现泡沫)

智通财经APP获悉,6月12日,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官陈果在一场线上直播中对市场作出了分析和展望。他认为战略上可以不悲观。市场总体上有一定的配置价值。政策上讲,需要做耐心的资本。短期内有特别大的行情,难度较大。在新质生产力方面,一些行业已经开始得到实际的政策支持。从全球大的产业周期或创新周期来看,现在应该说是新一轮智能化的前夜,或者说是一个萌芽期。所以,很多条件都可能在持续地有一些催化,但渗透率还没有达到甜蜜点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整个股票投资波动会很大。就相当于说现在处在10年代上半叶的新能源汽车状态。

陈果判断,对于A股来说,它不太可能领先美股,有特别明显的科技行情。AI现在的状态是大家都看好AI,然后大家都会去囤GPU芯片。但应用目前还没有出现突破性进展。科技股在A股现在的基础并不是那么好。低位的股票可以配一些,但目前还没到进入一个很流畅的,像2013年到2015年这样的科技股产业背景中。

具体来看,陈果表示,短期出现特别大行情的难度比较大。

目前的基本面情况基本符合预期,但没有提供太多让市场特别乐观的理由。如果回调,这属于正常。从2600多点到3100多点,涨了500点,基本面没有太多改善。

之前可能超跌,涨到这500点后,有一定程度的回调,属于自然。往后看,他认为战略上可以不悲观。市场总体上有一定的配置价值。

政策上讲,需要做耐心的资本。短期内有特别大的行情,难度较大。

耐心资本本质上是接受通过较长时间配置,获取合理收益,这个概率还是有的。

陈果认为,新质生产力需要明显关注。

从明显的角度来看,在新质生产力方面,一些行业已经开始得到实际的政策支持。包括在先进制造业中,中国有一些明显的禀赋。

比如电子行业,他认为是值得关注的。首先,中国的制造业有很强的禀赋。现在擅长的是改良,从1到3或从3到9都比较擅长。但0到1的过程,目前美国占优。

在新质生产力中,有些需要从0到1,有些是从1到3。总的来说,符合高端制造方向的,中国还是比较擅长。

第二个是政策支持。政策提出很多方案和方向,愿意培育,但有些已经投入,有些还在观察。

像半导体行业,持续投入,包括国家大基金三期,整个进口替代也在进行中,后续还有空间。相对看好半导体或整个电子行业。

另外,国内供求关系偏紧且稳定的行业,如农业,他认为是看好的。必须稳定的消费,供给在收缩。

还有一些小金属,可能与新经济领域相关,不像以前的大工业金属,而是与新经济领域相关,供给也比较偏紧。

当然,红利板块也是可以的。如果流动性进一步改善,但整体复苏没有那么快,红利板块也会受益于利率下行或流动性改善。包括电力、石油石化,甚至一部分煤炭银行股,也与此相关。空间不一定很大,但环境还是支持的。

一方面,要看整个利率下行的速度,流动性是否充裕。第二,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到什么程度。然后是产业变化,比如AI应用,低空经济,其他新质生产力应用的发展,包括人形机器人等,都要关注中观上的实际进步节奏。这些都是关注列表,不是说下半年一定会有非常强的表现。

陈果称,A股科技股低位股票可以配一点。

对于A股投资者来说,这些方向,第一,是中期战略决定的,要关注。第二,在一些重要催化剂之前,可以适度布局,但还没有到哪家一定能跑出来的地步。

除了跟着英伟达,之前看到的光模块公司能够跑出来,可以重仓。

所以他自己的看法是,比如苹果,是否要偏看好一些?可以。

中国的苹果产业链重点公司配一些,可以。但最后的过程还是要边走边看。

机器人的话,中国的机器人龙头公司是否可以配些?我觉得可以。

但现在就讲渗透率快速上升,还不明朗。

所以现在是属于A股的科技股投资难度还是在一个比较高的阶段。

为什么觉得苹果链的一些公司,因为总体来说它的估值其实并不高。因为前面大家对于消费电子,对于手机的预期已经比较低了,整个行业本身在底部了,所低端市场可能会有比较好的发展,去配其实是可以的。

包括苹果公司自己也是这样。苹果的股票在WWDC之前,其实它的年度涨幅是非常小的,基本上就涨了6%左右。美股也不敢对于AI phone或这些东西报特别高的预期,所以给它的估值也不高。在这个基础上有一点进展,可能才会再涨一点。

所以美股整体来说,它还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环境。美股是领先的,尚且如此,A股没有办法做一个特别大的突破。这也是为什么他认为科技股在A股现在的基础并不是那么好。

低位的股票可以配一些,但目前还没到进入一个很流畅的,像2013年到2015年这样的科技股产业背景中。

陈果认为,目前来看中美人工智能都不会出现泡沫。

现在的市场因为经历过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所以在看问题时相对保守和谨慎。

2000年时,最流行的词是“新经济”,当时的看法更为激进,认为整个估值体系和方法需要彻底改变。当时认为PEG甚至PS等估值方法过于保守,更重要的是看管理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和商业模式。最终的验证是看用户数量的增长速度。

那时,即使是改个名字或带有互联网概念,也能使股票大幅上涨。

目前美股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大家首先聚焦于一些具有较大优势的公司,其次估值并没有明显脱离过去讲的PEG或类似传统稳健的估值方法。即使是英伟达,从动态市盈率来看,也没有明显偏离。

像苹果这样的公司,实际上都是应用在一个非常稳定的估值方法。因此,他认为目前的股市经历过过去,所以不会过于泡沫化。

但从局部来看,如果最终应用跟不上,那么对美股科技股也会带来一些压力。但整体估值水平的收缩幅度可能也不会特别剧烈。

不过,陈果指出,科技股整体牛市的条件还不充分。

他认为需要几个条件:第一,整个软硬件生态需要比较明朗。现在是从0到1的阶段,美国领先。一旦进入从1到3的阶段,中国快速追赶时,对科技股是最有利的状态。

当然期待未来中国开始引领下一个从0到1的阶段。但目前美国也走得胆战心惊,亦步亦趋。很多科技股现在也不敢涨,只有英伟达在从0到1的阶段。所以中国科技股直接跳跃到快速上涨是很难的。需要等待渗透率明朗后,快速追赶。

所以从产业周期来说,目前还没有到这个阶段。你可以看,一些科技股的位置已经够低,或者预期也比较低,做这种行情可以。但真正的科技股投资不是这样,主要是把握大的产业趋势向上的弹性扩张性。所以目前这个阶段还没有到。

第二,科技股实际上需要率先投入包括财政投入、企业投入和终端需求,这些要进入正循环状态。目前整个经济实际上要等到相对平稳。当然在结构上也支持,比如大基金支持半导体国产化,但整体环境也需要等待。

第三,市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不会一下子从低风险偏好到高风险偏好。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市场也要慢慢升温,然后大家才能看得更远,愿意给科技股较高估值。

因为科技股的优势是看远空间大,但看远本身需要风险偏好较高。

比如美股,先要经历80年代的徘徊,才能发展到90年代中后期的互联网泡沫。它要经历过去十年的牛市,才能发展到这几年的AI牛市。

A股当时也是这样,先要整体市场稳住,然后慢慢发展到2015年科技股牛市较强。

所以这需要市场周期的配合。现在A股刚处在熊牛转换期,一下子谈到整个风险偏好特别高,还为时尚早。

现在这个阶段适合低风险偏好的股票,比如原来在债券、理财资金,觉得那边收益太低,然后进入股票市场看一些求稳的、分红的、央企的股票。

在这个阶段如果能有赚钱效应,市场热了,科技那边又出现实际催化,科技股牛市的环境会好一些。

所以从中长期看有机会,但从现在这个时间点看,还不具备。

最后,陈果判断,今年股市最多实现熊牛转换。

目前居民储蓄大约在130万亿左右,疫情之前不到100万亿,这几年每年增加十多万亿。这是否会成为一个较大的蓄水池?

首先,居民储蓄的增值需求是一个刚性需求。过去几年权益市场处于熊市,风险偏好的转变需要时间。

历史上看,至少需要一年的赚钱效应来吸引增量资金。这是一个年度周期。这也是为什么他认为今年最多只能实现熊牛转换。今年实现增量资金明显流入是有难度的。到年底,如果今年有赚钱效应,那么明年可能会有一些增量资金。

第二,从股息来看,它符合特征。过去居民将房产视为储蓄的一种形式,也是一种稳定资产。

高股息本质上意味着这些行业或公司未必有很强的盈利增速,但也没有大的盈利下行风险,行业格局相对稳定。他也不会乱折腾,也不会乱投资。他赚到钱,也愿意派息出来。

这种情况下,它是属于在一个熊牛转换期的话,是最容易被接受的。但前提是股息相对于固定收益类利率具有吸引力。

例如,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是真正的无风险收益率,为2.3%至2.5%;而你股息率的话,从历史上讲,应提供1到2个百分点的股权的风险溢价,毕竟是作为股票。所以,再怎么样,其实讲3-4个百分点的股息率是要讲的。

但这里有分化,高股息率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实际上不同。股息率标杆的股票例如公用事业类股票,如水电站,盈利稳定性强,可以预见很长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股息率可以直接与无风险利率比较,但还是提供了价差,比如无风险利率是超过2%,股息率也要在3%以上。

还有一些其他高股息票如资源品、电信运营商、银行、高速公路等。这些行业提供的股息率必须更高,因为它们是否能确保未来五年、十年行业格局和盈利仍保持现在这样,不确定性都是非常不同的。

同时,许多行业自身有约束。例如资源品的开采期限不同,有些公司有50年的开采权,有些很短。高速公路的收费权可能只有十年。

资源品价格具有不确定性,受供求关系影响。银行也一样,净息差也在收窄,未来盈利稳定性不同。

因此,不能简单讲,只看好水电,而应该说,从股息率来说,资源品、金融行业的股息率必须显著高于水电。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信建投证券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优秀。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