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知名资管公司“跑路”,托管情况下,是怎么把钱转走的?

来源:阿尔法工场 2024-05-12 10:04:5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知名资管公司“跑路”,托管情况下,是怎么把钱转走的?)

作者| 李娜

来源 | 每经头条

“从去年三季度跟踪公司以来,就没见到过公司的投研人员、投资经理。”

基本可以排除大型券商资管投资瑞丰达私募旗下相关产品的可能。

瑞丰达是通过高价接盘新三板股票进行资产转移,等于是两家私募通过产品交易把钱套了出来。


私募圈又见失联跑路事件,这次是中大型私募基金浙江瑞丰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丰达)。
5月10日,记者来到浙江瑞丰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办公区,发现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经侦支队抵达现场,并且查封了瑞丰达资产的办公处。

据了解,目前,公安机关正在现场办案。有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经侦支队人士告诉记者,“我们公安机关现在介入了这个情况,正在调查取证中。”

园区一位保安向记者表示,今天上午他曾在10号楼门口看到有不少人员聚集,“有人都哭了”。

而关于产品投资人,坊间也有市场信息传出,投资者大多为机构投资者,包括券商资管、自营等。对此,有40家券商资管向记者明确表示:没有投资瑞丰达旗下的产品。

值得关注的是,有曾跟踪调研过瑞丰达的券商人士告诉记者:“从去年三季度跟踪公司以来,就没见到过公司的投研人员、投资经理。”

40家券商资管回应: 没有投资瑞丰达产品

前有杭州30亿量化私募跑路事件还未尘埃落定,近日瑞丰达失联跑路被立案事件再度被曝出。

与此前不同的是,有市场消息称,瑞丰达的运营手法相当恶劣,且其投资者大多为机构投资者,包括券商资管、自营等。

对此,记者询问了多家券商资管了解到,今日有多家券商资管进行了排查。截至记者发稿时,共有40家券商资管及券商资管子公司的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公司没有购买瑞丰达的私募产品。

一中大型券商资管人士告诉记者:“公司今天做了全面的排查,财富管理和资管都查了,我们全国都没有(投资)瑞丰达的相关产品。”

深圳某券商人士向记者表示:“公司在自营、资管和子公司都查了,没有购买瑞丰达私募产品。”

某大型券商资管人士也坦言:“这家私募就没有入我们的池子,没有进入白名单,肯定不能投。”

也有券商资管人士向记者表示:“各家风控还是有些不一样,我们对投资范围限制比较多,这种私募产品是不能碰的。”

此外,沪上某商资管人士坦言:“我们只能投知名私募,瑞丰达这种私募都没有听说过。”

而从记者了解的情况来看,基本可以排除大型券商资管投资瑞丰达私募旗下相关产品的可能。 尽调大半年,未见投研人员、投资经理

值得关注的是,多位券商资管人士与记者交流时,表达了对于券商资管投资私募瑞丰达旗下相关产品这一市场消息的不理解或者是困惑:产品业绩太好了,市场大跌的时候还在涨,这么异常的净值表现,难道不觉得奇怪吗?通常做二级市场的,不会对一级市场有这么大的兴趣。

此外,一位曾尽调过瑞丰达私募的券商财富管理人士指出:“我从去年三季度开始接触这家私募,线上和现场尽调都做了,到现在都没有见到公司的投研人员、投资经理,而且公司和我对接的业务员,也一直在变动。”

据其介绍,瑞丰达各投资经理是分开办公的,且不在同一地址,投资经理自行招聘本人团队研究员。

“这样的机制,这个私募投研团队稳定性很成问题,很难形成合力。”有券商资管人士指出。

另外,有券商财管线人士透露:“公司的主观多头策略,即使保密协议签署后,也不能提供产品持仓信息。而且旗下产品和市场同类产品差距很大时,公司也不提供相应地材料给予证明。对冲策略方面,也用的是1000股指期货对冲,投资经理也是自行控制仓位。”

而由于投研团队、内部治理、对外宣传策略等多方面存在疑问,瑞丰达最终也没有获得那位尽调人员所在券商的代销准入资格。

托管情况下,到底是怎么把钱转走的?

事实上,每有私募基金跑路事件发生时,总有质疑托管责任的声音,此次也不例外。在有托管的情况下,私募到底是怎么把钱转走的呢?

有券商资管人士指出,关键是瑞丰达交易新三板股票的方式,存在了一定的可行性。因为新三板的流动性欠佳,很多股票常年无人问津。如果对手方在低位收集筹码,然后在高位卖出,通过私募基金去接盘,这确实可以把私募基金的资金转移到对方手里。

也有券商资管人士表示,从目前市场披露瑞丰达的情况来看,他们是通过高价接盘新三板股票进行资产转移,等于是两家私募通过产品交易把钱套了出来。因为在瑞丰达重仓的公司中,还有一家叫江苏瑞竹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产品持仓与其高度重合。

一中型券商资管人士指出,券商如果只按照常规复核产品净值,而不是逐个去排查异常的话,估计有点难。而且像瑞丰达私募这种手法是很罕见的。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