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股市直击 - 正文

德龙汇能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原标题:德龙汇能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德龙汇能(000593)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 公司所处行业基本情况、发展阶段、周期性特点

  2023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止跌回升,根据国家发改委数据,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 394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6%,其中城市燃气和天然气发电是推动天然气中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按照“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2025年国内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4200-4600亿立方米;到2030年,国内天然气消费量预计将达到5500亿立方米。随着经济持续向好、城市化及碳中和目标的有序推进,当前及未来较长时间内,国内天然气需求仍将稳步增长。

  2023年,主管部门相继出台《关于建立健全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的指导意见》、《关于核定跨省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加速推进天然气市场化改革,进一步理顺天然气价格传导机制,有效促进天然气资源自由流动和市场竞争,引导天然气行业高质量发展。天然气灵活高效,能够支撑多种能源协同发展,在碳中和总体目标的各个阶段,将持续发挥积极作用。8月,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印发《全国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中提出加快消除风险隐患、保障安全运行,全面提升燃气等市政基础设施本质安全水平,并安排 2023年、2024年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计划任务。

  2023年,新能源行业发展迅速,国内外终端需求明显提速。在光伏方面,中国光伏行业继续保持全球领先的竞争力,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3年,全国新增装机规模达到217GW,同比增长148%,实现超预期发展。在氢能方面,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推动氢能产业快速发展,并进一步明确积极推动氢能应用试点示范,积累可推广的应用经验。 在新能源充电桩方面,新能源汽车产销的高速发展带动充电桩需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二) 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在能源服务行业深耕已近20年,致力于推广和提供清洁能源综合供应方案,更好的服务于公众,为社会创造价值。目前公司业务遍布北京、上海、天津、四川、江苏、江西、湖北、广东、内蒙、辽宁、河北、浙江、云南等10余个省和直辖市,城市燃气服务以特许经营方式为主,拥有5家城市燃气实体,分别为上饶燃气(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大连燃气(位于辽宁省大连瓦房店市)、旌能燃气(位于四川省德阳市)、罗江燃气(位于四川省德阳市)和阳新燃气(位于湖北省黄石市),拥有天然气门站10座,CNG标准站3座,CNG母站2座,LNG储备站4座,LNG液化工厂1座,共铺设天然气高、中、低压及庭院燃气管网约3,100余公里,服务各类燃气用户52万余户,年经营气量 5.3亿余方。子公司苏州天泓专注致力于CNG/LNG贸易业务,全面实现供气无人值守和站点数据实时监控;子公司盛能燃气主要开展业务为LNG/CNG生产及销售,依托自有液厂开展LNG供应,苏州天泓、盛能燃气已成为各自经营区域内天然气LNG供应领域的领跑者。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经营模式

  公司致力于成为一家以天然气清洁能源为主的综合能源供应商,报告期主要从事以天然气能源为主的清洁能源生产、供应业务,并积极探索以氢能、光伏产业为主的新能源发展方向,寻求与公司相匹配的新能源产业项目切入点和公司的业务转型,具体业务包括城市燃气经营与销售、各类燃气管网建设与管理、LNG生产、CNG/LNG供应、能源综合利用项目开发与建设、车用加气站投资与运营等。公司积极拓展产业链,延伸产业服务能力,多渠道保障气源的多样性与稳定性;通过管道、槽车等形成完善的燃气供应途径,提供高质量服务和产品以充分满足下游用户多样化的用能需求;加快推进既有资源与新能源融合,促进公司综合性、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1、城市燃气类业务及其经营模式

  公司城市燃气业务依托于特许经营权,从上游天然气供应商购入管道天然气,通过公司运营的天然气输配管网,按照用户的需求及管道压力将天然气输送和分配给城市居民、商业用户、工业用户等终端客户,并可为客户提供配套的燃气工程安装服务。公司建设运营CNG加气站,为出租车、公交车、私家车提供服务,助力城市交通。随着城市燃气用户数量的不断扩大,公司以客户多元需求为向导,快速开发与需求相匹配的燃气延伸业务,并通过数字化工具,打造智能化、现代化的“一站式”能源供应服务,提升公司综合盈利水平和用户粘性。

  公司拥有国家石油化工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资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叁级资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专项资质,以及压力管道GB1(含PE专项)、GC1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三体系认证证书,信誉3A级证书。公司拥有各类燃气设施和管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能力,能够高质量的完成内外部燃气工程项目建设。

  2、LNG类业务及其经营模式

  2023年4月,公司收购曲靖市马龙区盛能燃气有限公司70%股权,盛能燃气天然气液化处理能力20万方/日,天然气压缩处理能力达5万方/日,可完成LNG提纯加工、定点加注等多项业务,为工业终端用户、车用客户及天然气贸易商提供LNG多元化服务。

  除西南地区外,公司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开展CNG/LNG供应业务,通过自主研发的瓶装压缩天然气及液化天然气联供技术和智能化监控系统,可使调度人员实时掌控用户现场用气情况,自动故障提醒功能及自动切换供应气源和备用气源功能,全面实现供气设备无人值守。用户安装IC卡充值系统,天然气用量通过监控系统实时监测,设置余量不足报警功能和短信提醒功能,用户按需充值,实现与管道气同样功能;远传监控系统与车辆调度系统深度结合,无需客户报送用气计划,全面实现智能化调度。

  3、综合能源类业务及其经营模式

  公司依托于碳中和、清洁供热、节能环保、能源体制改革等多重机遇,在当前国家能源结构向多元化转变的背景下,通过积极推进能源业务、供应链业务以及其他延伸业务的发展,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元的用能选择。主要根据项目所在地资源条件、客户用能需求、负荷预测等设计最优功能技术方案和路线,实现区域内冷热电等能源供应,并负责项目建设和运营维护,为用户提供安全、便捷及低碳的能源供应,协助国家实现碳中和目标。

  (二)公司的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1、城市燃气类业务的业绩驱动因素

  城市燃气业务主要由销气和工程配套安装组成。获取上游优质资源,建设匹配城市发展的燃气基础设施,安全、稳定及能够中长期保障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燃气供应能力是销气业务的主要驱动因素;区域内城市化发展情况、良好的市场开发能力及燃气施工组织、管理水平是工程配套安装业务的主要驱动因素。

  2、LNG业务类的业绩驱动因素

  相对城市燃气业务,LNG业务市场化程度更高,受价格管控的影响较小,业务收入和利润的波动性更大。公司及时获取上游资源,精准把握市场脉络;高效的对接客户,为客户提供优质、灵活的能源供应服务的能力是 LNG业务的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3、综合能源类业务的业绩驱动因素

  综合能源类业务的销售收入来自冷、热、电等能源的供应,以及相关项目建设和运营维护的收入。公司对客户的深度调研,并据此对其用能情况精准的研判;结合客户用能技术、经济指标个性化能源服务的方案设计;公司高效的运维、管理能力是综合能源类业务的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三)报告期内公司业务发生的主要变化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坚持燃气主营业务,精耕细作,积极应对能源供应紧张和价格剧烈波动等风险挑战,深挖存量市场开发潜能,全年实现经营气量5.3亿余方,新增燃气居民用户4.64万户,新增燃气非居用户685家。公司收购盛能燃气,丰富公司LNG生产及经营模式,增强西南地区燃气资源获取能力和经营能力,并实现产业链延伸布局。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特许经营权及政策资源优势

  公司在燃气行业深耕多年,以点促面,稳健发展,已逐步成长为全国性布局的城市燃气企业,在全国多个城市取得管道燃气业务特许经营权。公司建设运营了各类燃气管网、分输站、门站、加气站、燃气储备设施等一整套完整的燃气基础设施,公司不断挖掘产业链上下游发展机会,强化与供应商的合作,创新发展与同业公司的协同业务,为公司业绩稳步提升提供支撑,强化了公司整体抗风险能力。公司长期与地方政府紧密配合,积极推动当地老旧管网改造项目等各类基础民生工程建设,为当地提供优质的燃气供应服务,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2、管网及气源优势

  公司拥有所经营城市主要的高中压管线和丰富的城市管网,并持续通过项目承接和市场开发,不断拓展管网覆盖面,为燃气业务的深度发展提供设施保障。公司与“三桶油”气源供应商长期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气源供应稳定,同时公司在争取新管网开口、LNG生产与加工、国内LNG贸易、LNG接收站对接以及国外LNG物流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拓展了气源来源渠道,丰富了气源供应链条,能够有效针对气源价格波动及时调整气源采购结构,降低综合采购成本,提高企业盈利水平。

  3、业务形态和技术优势

  公司依托多年来深耕城市管道燃气市场培育的底蕴与积累的经验,布局多样化产业形态,公司统筹资源,优化配置,逐步形成了燃气产业上下游生产加工、采购、储备、运输、销售一体化、业务链条完备的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客户和渠道资源,建立了稳定且具成长性的市场营销网络,开展城市燃气经营、天然气运输与储备、燃气管网建设与管理、车用加气站投资与运营及CNG/LNG生产与供应业务等业务,并成功实现了多种产业形态间的有机融合、灵活切换、按需配置,能够为客户提供多种能源供应方式,满足不同类型的能源需求,快速开拓和抢占市场。在国家出台各项支持政策的背景下,公司充分挖掘自身业务形态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可能性,从制、储、运、销多线探索,积极推动以光伏、氢能为主的新能源项目,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4、公司管理和人才优势

  公司高度重视人才培育和人才队伍建设,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燃气行业项目投资、工程施工、运行维护、气源组织、市场营销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同时不断吸收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组建专业团队,持续提升公司专业技术水平和运营管理能力。公司根据行业大环境和企业发展实际需要,适时调整公司整体产业结构、管理结构和人才结构,在强化公司管理上狠下功夫,完善制度建设、推进流程化运作、优化组织架构、提升管理干部专业性和职业性,向管理要发展,向管理要效益,取得了显著成果。

  5、品牌和文化优势

  公司以高质量的产品服务持续打造企业品牌形象,扩大企业影响力,并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全体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公司秉持“诚信务实,创新发展”的经营理念,持续深耕运作,与客户建立长期互信的友好合作关系,以高效的服务质量和卓越的客户体验,树立良好的口碑和企业形象,并通过业务拓展和项目合作,持续提升自身影响力;积极参与政企合作,助力营商环境优化,为用户创造更加便利和宜居的发展、生活环境,在各经营区域良好的品牌与形象价值使得公司在业务开拓、融资等各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3年,全球天然气供需紧张形势已逐步得到缓解,地缘政治对国际能源市场影响的边际效应减弱,中国天然气市场发展总体平稳。公司积极研判经济局势及行业发展情况,着眼全局,提质增优,持续发力各类经营业务,优化运营管理,夯实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基本功,打磨公司实现长期增长和盈利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公司进一步完善业务链条,优化业务结构,大力开拓市场,积极争取顺价,报告期内经营气量同比增长21%,燃气用户同比增长12%,公司经营现金流充沛,抗风险能力正逐步增强。另一方面,公司主动采取各类措施,多角度入手,盘活优化资产,为公司提质增效,维护股东利益持续发力。

  (1)燃气类业务持续稳定发展

  公司深耕燃气业务,持续提升主营业务专业化水平,夯实燃气主营业务基础,通过推进并购合作、优化气源管理、积极开拓市场、加强客户黏性、打造品牌建设,深入挖掘自身核心竞争力,加强自身在燃气行业的产业链韧性。公司服务各类燃气用户52万余户,增长12%;年经营气量5.3亿余方,增长21%。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购买股权资产,推进外延式发展,完成盛能燃气收购,实现产业链延伸布局,丰富了公司 LNG经营模式;同时公司强化内涵式发展,谨慎研判投资标的,推动大连分输站项目、德阳配气站技改项目及老旧管网改造项目等重点工程建设,巩固燃气产业布局,提升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始终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持续优化存量业务,深挖产业价值,提供优质的综合能源服务。报告期内,公司通过管道互联互通,多重资源的价值调配,实现气源的创值与气源经营价值最大化;根据联动机制落地执行最新政策要求,强化合作,加深管理力度,顺价补差,保障公司经济效益;将燃气延伸业务作为突破点和创新点,为客户提供专业化高质量服务、满足其个性化需求,深度打造优质硬件和服务体验,逐步渗透家庭生活服务全场景服务,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重视客户体验,增强客户黏性,建立企业优质化品牌形象。

  报告期内,公司阳新地区(湖北省黄石市)燃气业务顺价工作推进较为困难,用户开发出现拐点;公司苏南地区LNG直供业务下滑,同时上下游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客户价格承受能力下降,销气毛利率大幅降低。前述两个区域的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对公司燃气类业务发展形成一定的拖累。

  (2)新能源项目落地取得突破

  新能源是公司业务发展和转型的方向,在国家各项政策支持的背景下,公司充分挖掘自身业务形态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可能性,积极探索以光伏、氢能为主的新能源项目,寻求新能源产业项目的切入点和公司的业务转型。

  报告期内,公司在江苏省南京市投资设立江苏汇能,依托江苏汇能在新能源领域进行战略布局:强化内部合作,赋能2023年并购标的盛能燃气,在云南省曲靖市推进分布式光伏公司内部验证性项目的论证与建设工作;引入项目伙伴,强化政企合作,结合自身及所在产业的资源禀赋,参与扬州仪征市化学工业园区氢能发展规划的编制,确定公司进入氢能产业的切入点。

  (3)综合能源业务工作推进

  综合能源类业务的销售收入来自冷、热、电等能源的供应,以及相关项目建设和运营维护的收入。公司综合能源利用项目节能服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833.77万元,较上年同期略有增加。

  报告期内,公司加大了与项目合作方沟通力度,寻求分布式能源项目启机,并积极落实分布式能源项目属地气源,洽谈项目启机后用气指标。但至2023年末,因与合作方合同纠纷,分布式项目启机事宜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公司已向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积极维护公司合法权益。

  (4)深化全面预算管理与内控体系建设

  坚持“效益导向、现金为王、收支匹配、市场引领”的原则和要求,强化预算控制力。报告期内,通过科学管控资本性支出,提高资产回报率,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制定贴合公司实际以及更具操作性的制度、方案,构建物资采购规范标准,全面实现集团管控,提升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内控体系建设,优化更新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强风险评估与管控,强化内部审计,及时整改问题,制定应对措施,不断推进内部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体系化建设。

  (5)安全生产

  报告期,公司加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与制度建设,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归统集团安全标准,统筹安全资源调配,同时对标吸取行业经验,通过定期巡检、交叉巡检、经验分享,持续提升工作人员安全意识。2023年,公司完成入户安检36.2万余户,巡线31.78万余公里,对安全隐患及时排查处理,加大安全投入,进行各类应急演练79次,教育培训1428次。

  (6)强化对标,提升管理效能

  报告期,公司加强子公司、部门间的横向协作与对标学习,推进同行标杆企业、上下游合作企业的业务探讨与交流学习,吸收和应用先进经验和好做法,深化专业条线统筹管理,提升公司整体的管理效能。同时公司开展专项整治,对下属亏损单位多渠道多方法推动扭亏,对短期内确无法扭亏的子公司及时止损,充分维护公司整体利益。

  报告期,公司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比上年同期增加,营业利润和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减少,具体情况说明如下:

  (1)公司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13,102.14万元,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公司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收购盛能燃气70%的股权,延伸上游业务,同时大力开拓存量市场,积极争取顺价,销气收入同比增加11,460.24万元;加强工程安装开发和管理力度,工程安装收入同比增加1,098.18万元;加大燃气延伸业务推广力度,延伸业务收入同比增加1,010.45万元;通过对余热发电设备技术改造,节能服务收入同比增加494.08万元;酒店行业复苏,酒店收入同比增加359.01万元;运输业受LNG价格持续上行影响及公司下半年基本停止运输业务,运输收入同比减少825.66万元;商业物业租赁行业阶段性下行,商业房屋租赁收入同比减少469.14万元。以上综合影响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8.92%。

  (2)公司营业成本比上年同期增加10,312.99万元,主要原因是:受前述各项因素影响,销气成本同比增加9,800.57万元;工程安装成本同比增加873.29万元;延伸业务成本同比增加245.97万元;节能服务成本同比减少107.17万元;酒店业务成本同比增加66.09万元;运输业务成本同比减少691.53万元;商业房屋租赁业务成本同比增加19.94万元。以上综合影响营业成本较上年同期增加8.26%。

  (3)公司营业利润比上年同期减少27,606.07万元,主要原因是:受前述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增长的影响,公司营业毛利同比增加2,789.15万元;上饶燃气完成拆迁确认拆迁处置收益,和运输公司处置运输车辆确认处置损失,品迭后资产处置收益同比增加647.27万元;公司积极调整融资结构及利率,加强费用管理,销售、管理和财务三费同比减少 583.91万元;公司的联营及参股公司按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收益同比减少743.82万元。

  公司聘请四川华信(集团)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和中联资产评估集团有限公司,对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相关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对其中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30,649.51万元,主要为:①报告期内德阳旌能天然气业务资产组组合中阳新地区燃气业务资产组因顺价工作推进困难、用户开发出现拐点,经营业绩未达预期,同时组合中德阳地区燃气业务资产组毛利下降,依据中联评估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0,306.20万元;②报告期内苏州天泓燃气业务资产组主要利润来源点供业务用气量较上年下滑,同时因上下游市场环境发生变化、苏南地区客户价格承受能力下降等原因,经营业绩出现拐点。依据中联评估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计提商誉减值准备7,159.37万元;③公司就分布式项目向项目合作方起诉后,判断相关分布式能源资产预期使用状态发生重大变化,启动开机的可能性明显降低,同时因该诉讼事项周期较长且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依据中联评估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报告期公司计提上海环川和北京百祥两个分布式能源项目资产减值准备9,424.80万元。④公司联营企业金石石化连续两年亏损,且报告期收入总额下滑明显,报告期公司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3,082.20万元。⑤应收款项计提信用减值准备684.27万元。

  以上综合影响营业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409.14%。

  (4)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减少 28,956.76万元,减少600.25%。主要是上述营业利润同比减少、归属于少数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加和相应调整企业所得税等共同影响所致。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天然气行业

  天然气是一种优质高效、绿色清洁的低碳能源,能与可再生能源形成良性互补,是推动能源供应清洁化的重要途径,在“双碳”目标下,天然气将成为整个能源系统的重要支撑。随着城镇化推进、管网设施完善、生活水平提升、大气污染治理及新能源融合发展的需要,我国天然气需求内生增长空间广阔。从一次能源结构来看,尽管我国天然气占比已由 2000年的2.2%提升至2023年的8.5%,相比全球平均水平24%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中国石化《中国能源展望2060(2024版)》,预计我国天然气需求将于2040年前后达峰,峰值约6,100亿立方米,占一次能源的比例将近13%,天然气行业仍有较长的稳定增长期。

  从需求侧来看,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等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我国“双碳”政策深入推进,节能降碳压力不断增大。天然气作为新型能源体系中的低碳清洁能源,将为中国能源转型和能源安全两者的平衡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供给侧来看,目前中国是全球第四大天然气生产国,随着近年来政策加码和技术进步,中国大力实施天然气增储上产的能源保供战略,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的页岩气等非常规资源产量快速提升。管道气进口方面,2024年进口管道气较上年预计增加70-80亿方LNG进口方面,随着LNG价格走低带来现货进口机会,以及新增的长协合同供给将进一步带动LNG进口供应增量。行业供需现状均表明,天然气行业仍处于战略机遇期。

  2、新能源行业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39%左右,电气化水平持续提升,电能占终端用能比重达到30%左右,明确了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清洁能源转型及光伏“平价上网”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下,光伏发电将快速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据中国氢能联盟氢能产业大数据平台统计,到2025年,氢能产业规模将超万亿元,氢能发展步入快车道。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充电桩市场随之扩容。2023 年6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更好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促进汽车等大宗消费,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逐渐增长、高压快充车型对大功率充电的需求,充电桩进入加速建设期。

  (二)公司发展战略

  2024年公司将坚持初心,聚焦主业,固本培元,稳中求进,致力于成为具备综合竞争力的一流清洁能源供应服务企业:拓展上游气源渠道及资源总量,强化气源统筹调配能力,继续加强燃气全产业链一体化建设;坚定推进城燃区域布局,深化现有业务区域协同;凝练用户需求,做优存量业务,进一步提高经营区域内的气化率;拓宽数字技术和信息化覆盖范围,创新服务模式;结合自身及所处行业资源禀赋,适当布局光伏、氢能等新能源产业,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将新能源业务作为公司综合能源业务的有机延伸与拓展;实现生产要素创新配置,提升资源和资产利用效率,逐步推动公司产业深度转型。

  (三)公司2024年经营计划

  公司将紧跟国家能源战略的步伐,继续推动绿色能源的发展,做大做强天然气业务,同时积极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和增长点,发力新能源产业,充分用好用政策工具,抢抓市场机遇,协同天然气主业与新能源项目,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和市场领导地位,推进前瞻性的经营计划,实现公司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1、夯实燃气基本盘,深化业务模式创新

  坚持发展天然气产业基本盘不动摇,继续做大做强燃气业务,强化战略根基。统筹整合气源资源,深化上游合作、同业协作模式,形成燃气管网互联互通,保障气源供应,实现互惠共赢。强化内部协同,互通有无,各展所长,加强城燃业务与LNG液厂业务的联动合作,充分发挥地域及业务优势,实现合力发展。持续创新业务模式,搭建高效透明沟通渠道,聆听客户真实需求,挖掘客户潜在需要,升级服务方式及内容,提高客户认同、提升企业美誉。

  2、聚焦新能源布局,加快推动产业转型

  聚焦新能源产业,充分结合公司及所处行业资源禀赋,推动公司转型布局,加快推进云南省曲靖市分布式光伏公司内部验证性项目的建设与投产;继续参与扬州仪征市化学工业园区氢能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结合公司当地资源优势谋求氢能项目落地。深化研究,综合判断,统筹规划,总结项目经验,保持战略定力;充分发挥公司既有优势,探索业务转型的可操作路径,择机切入新能源赛道,加快推动公司产业转型,成为新能源细分市场、区域市场的领跑者。

  3、有序推进资本运作,实现产融协同发展

  响应资本市场政策导向,积极实施公司股份回购,择机推进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维护公司市值持续健康发展。高度关注“燃气+新能源”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深挖产业链协同发展机遇,抓住风口加快产业布局,实现良性产融互动。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及方式,增强公司融资能力,优化资金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助力公司业务扩张。推进各类项目尽调,谋求合适的项目收并购,持续拓展经营区域,实现既有区域赋能共享。探索多类型合作模式,推进大连燃气分输站项目投产、阳新燃气LNG储备站业务合作及开工建设,推进上下游间、政企间的深层次合作。

  4、强化全面预算管理,提升综合治理水平

  全面预算管理是公司统筹生产经营的重要管理抓手,经过三年的不断实践探索,运行框架已经搭建完成。2024年公司将强化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继续以“效益导向、现金为王、收支匹配、市场引领”为原则和要求,科学管控资本性支出,提高资产回报率;优化全面预算管理方法和手段,进一步提升资源配置科学性和资源使用效率;重点关注资金预算、投资预算、利润预算的控制协调性,细化投资、生产、经营等各类指标,落实到事,责任到人。围绕全面预算管理,构建更加严密高效的管理体系,促进企业的持续成长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制定更为贴合实际以及更具操作性的制度、方案,深化集团管控,提升综合治理水平。

  5、筑牢安全防护堤坝,保证生产稳定运行

  安全管理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公司将继续把安全管理作为核心工作,强化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推进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位,贯彻安全检查监督机制,完善和升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强化关键环节与关键地段安全管控,持续开展安全教育与安全培训,营造安全文化,提升员工安全生产意识、提升用户规范用气意识,确保公司安全运营和持续发展,确保供气稳定与安全,维护客户利益。

  (四)公司未来发展可能面临的风险

  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公司所处天然气领域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宏观经济出现波动或者宏观政策发生变化,公司的经营及市场开拓可能受到不利影响。此外,如果因为地缘政治、军事冲突以及全球公共卫生事件或上下游行业供需波动等诸多不利因素出现,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目标产生一定不利影响。对此,公司将继续积极开拓城燃事业和各项清洁能源业务,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保障能源供应,以最完备姿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

  2、价格风险

  随着天然气价格波动,城市燃气企业因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不及时,存在上游采购价格上涨,而下游终端销售价格未能及时顺价调整的经营压力。为降低公司可能因天然气进价上涨售价调整滞后造成的经营压力,公司将统筹规划气源采购,丰富上游气源渠道,降低气源综合采购成本,为用户提供多元、灵活的供能服务,另一方面积极协调政府主管部门完善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改变价格疏导滞后的局面,减轻企业经营压力,促进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

  3、投资并购风险

  由于产业发展、市场变化等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在投资并购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竞争风险、整合协同风险、无法获得持续并购价值等风险。公司充分认识投资并购风险,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投资规划并做好及时调整,综合判断确认匹配的投资并购方式;同时,以企业文化为纽带,加强投后管理工作,从工作模式、工作方法、人员调配、资源整合等各方面促进并购企业与现有业务之间的协同发展;以经营会、现场督导等各种方式,开展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控,确保并购投资过程中相关风险总体可控。

  4、安全风险

  安全重于泰山,安全管理不到位,将引发各类燃气风险。公司始终牢固树立安全红线意识,持续强化安全风险防范体系,严格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持续强化安全教育与培训,定期排查隐患,不定期交叉检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实现公司生产经营的安全运营。

  5、人力资源风险

  立足于公司长远稳健发展,伴随公司经营规模扩大、业务多元化的格局,对专业化、多元化且具备前瞻性的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存在人力资源与公司发展速度不匹配的风险。公司将通过人才培养路径、标准、能力和资源的合理规划,保持人才培养的连续性和高质量,逐步完善优秀人才的战略储备体系,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降低人才短缺对于公司未来发展的制约。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长和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