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黑芝麻智能与地平线的竞争,延续到了在港交所,谁能成为“智驾芯片第一股”?)
出品|公司研究室IPO组
文|曲奇
近期,多家与自动驾驶相关的公司先后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包括小米投资的纵目科技、广汽旗下的如祺出行,以及自动驾驶芯片设计公司黑芝麻智能和地平线。
此外,马斯克也在社交平台上宣布了特斯拉推出Robotaxi的时间节点。智能驾驶又一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2023年6月,黑芝麻智能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在首版招股书失效后,这是黑芝麻智能第二次提交上市申请。
黑芝麻智能和地平线同属于自动驾驶芯片及平台的研发公司,又同处于IPO窗口期,哪家公司更有希望成为“智驾芯片第一股”?哪些因素导致黑芝麻智能在商业化落地方面落后地平线一步?
01、“行业毛利很高”,黑芝麻智能毛利率连年下滑
2016年7月,单记章和刘卫红共同创办黑芝麻智能。从成立时间上看,黑芝麻智能恰好比地平线晚了一整年。
从两家公司首款车规级发布时间来看,黑芝麻智能也恰好比地平线晚了一年。
2019年8月,地平线发布征程2;2020年6月,黑芝麻智能同时发布华山A1000及华山A1000L两款芯片。
2020年3月,征程2上车长安汽车UNIT-T系列,实现量产首发。而直到2022年9月,华山A1000及华山A1000L才开始实现大规模量产。
从首款芯片量产时间来看,黑芝麻智能比地平线晚了2年半。
商业化节奏的不同,或许导致了这两家公司在收入方面拉开了差距。
2021年至2023年,黑芝麻智能收入分别为0.61亿、1.65亿和3.12亿;同期地平线收入分别为4.66亿、9.05亿和15.51亿。2023年,地平线收入约是黑芝麻智能的5倍。
有行业内工程师表示,“相比英伟达,国内智驾芯片公司谁都不算有特别完善的工具链,地平线能够领跑在于两个方面:速度和投入度。落地速度更快,意味着可以更早地了解到客户的需求和自己的短板,才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产品和商业模式。”
2021年9月,黑芝麻智能完成数亿美元战略轮及C轮融资,均由小米长江产业基金领投。这是小米在宣布造车后,在汽车芯片领域的首笔投资。本轮黑芝麻智能投后估值近20亿美元。
《中国企业家》的报道中曾提到,小米在对黑芝麻智能进行投资尽调时,雷军提醒单记章,“行业毛利很高,未来竞争会很激烈。”
2021年至2023年,黑芝麻智能毛利率分别为36.1%、29.4%、24.7%;同期,地平线毛利率分别为70.9%、69.3%和70.5%。
地平线创始人余凯曾表示,过高的毛利率是不真实的,他认为世界顶级芯片公司的毛利率最终会收敛到60%左右,包括了英伟达、Mobileye等。
然而,过去3年,黑芝麻智能毛利率逐年下滑。在招股书中,黑芝麻智能对此解释称,“主要由于自动驾驶产品及解决方案的收入贡献增加,当中涉及更多硬件部件,从而导致较低毛利率。”
2021年至2023年,黑芝麻智能研发开支分别为5.95亿元、7.64亿元、13.63亿元;同期,地平线研发费用分别为11.4亿元、18.8亿元、23.66亿元。黑芝麻智能亦不如地平线。
而收入和毛利率,仅是黑芝麻智能在商业化方面不及地平线的结果,并非原因。
02、瞄准L2+级别市场应用,或错失L2辅助驾驶市场
根据黑芝麻智能的招股书,2022年中国高算力自动驾驶芯片出货量排名上,黑芝麻智能排第三,市占率5.2%;地平线排第二,市占率6.7%。
根据上述数据来看,两家公司的差距似乎并不大。
然而,黑芝麻智能招股书中将50TOPS以上定义为高算力,恰好将地平线的征程2和征程3排除在外,只有征程5一款芯片在统计范围内。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的报告,以算力平台来划分,NOA可以分为三类,极致性价比的低算力平台,可用于入门级高速NOA解决方案,算力需求为5—20TOPS左右;介于20—200TOPS的中算力平台,可用于增强版高速NOA解决方案;高于200TOPS的高算力平台,可用于城市NOA解决方案。
按上述标准划分,黑芝麻智能已发布的芯片中,华山A1000L(16TOPS)可用于入门级高速NOA平台;A1000(58TOPS)和A1000 Pro(106TOPS)都属于中算力平台,可用于增强版高速NOA。
对比黑芝麻智能和地平线的产品,华山A1000L和征程3互为竞品;华山A1000、A1000 Pro和征程5互为竞品。
而应用于L2辅助驾驶系统的征程2,这款地平线的主力出货芯片,黑芝麻智能却没有与之匹配的产品。
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或许源于两家公司最初瞄准的市场和策略差异。
根据第一财经报道,在芯片的定位上,黑芝麻智能清晰地瞄准了客户最希望他们覆盖的市场——海量的L2+级别融合计算应用。
地平线创始人余凯在2023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表示,“L2+以高速NOA为代表。”
从两家公司主力出货芯片来看,黑芝麻智能一步迈到中算力市场,而地平线则从L2辅助驾驶做起,再渐进到入门级NOA、增强式NOA。
虽然黑芝麻智能也推出了算力为16TOPS的华山A1000L,但却是同A1000一起推出及量产的。
对于一家初创公司而言,黑芝麻智能团队是否有足够人员及精力兼顾这两款产品的研发,是值得仔细考虑的。
这是否是导致华山A1000及A1000L相比征程2、征程3,从发布到量产周期更长的原因?
地平线副总裁兼智能汽车事业部总裁张玉峰曾说过,地平线目标之一是争取拿到 L2辅助驾驶市场份额的第一。
根据地平线招股书,2023年,地平线是国内本土OEM的第二大高级辅助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占率21.3%,而黑芝麻智能不在前5之列。
征程2相比A1000L的先发优势,以及地平线对L2辅助驾驶市场的重视程度,或许是导致黑芝麻智能在L2辅助驾驶市场竞争力明显不及地平线的重要原因。
03、与征程5同期量产,华山A1000出货量超15.2万片
在黑芝麻智能看重的L2+级自动驾驶市场上,依旧上不如地平线。
2022年9月,黑芝麻智能终于实现华山A1000量产,距离其发布时间已有两年零三个月。
同月,地平线的征程5在理想汽车L8 Pro上实现量产首发。
可以说华山A1000和征程5是同一时间实现量产的,但前者是黑芝麻智能的首款车规级智驾芯片,后者已是地平线第三代车规级智驾芯片。
在华山A1000从发布到量产的这两年间,地平线的征程2和征程3早已量产。
高工智能汽车的报告中称,伴随2022年以来轻量级行泊一体走红,地平线抓住窗口期,凭借征程3在入门级NOA这一市场占据重要位置。
征程3算力虽然仅有5TOPS,但依旧可以在高精地图覆盖的高速公路及城市快速路等封闭道路,实现由A点到B点的NOA高阶导航辅助驾驶。
地平线靠征程3的极致性价比抢占了一部分入门级NOA市场,也在客户那里得到了经验及信任值。
2021年初,地平线与理想汽车的合作颇受行业内关注。或许因为这是两家初创公司间的合作,在自动驾驶方面的经验都不够多,看起来双方都有“赌”的成分。
余凯曾在采访中提到,理想ONE的项目地平线一开始投入100多人,双方团队一起没日没夜做了8个月左右。最终,2021年5月,地平线的征程3在2021年款理想ONE上实现量产首发。
这次合作也为后续征程5在理想L8 Pro量产首发奠定了基础。
按照黑芝麻智能招股书,即算力高于50TOPS的芯片,截至2023年末,黑芝麻智能的华山A1000系列芯片总出货量超过15.2万片。
根据公开报道,2023年11月末,地平线征程5出货量超过20万片,而这是与华山A1000同时间量产的。
若算上征程3,地平线在NOA市场的份额还要比黑芝麻智能更高一点。
04、行业窗口期所剩不多,2024年至关重要
截至2023年末,黑芝麻智能有950名研发人员,占公司总员工数的86.7%;地平线拥有1478名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71.5%。
从人员规模来看,黑芝麻智能无论是员工总数还是研发人员数都不及地平线。
然而,根据两家公司官网,黑芝麻智能在国内外共设有8个Base地,总部设在武汉,国内分部设在北京、上海、深圳、重庆、成都。此外,美国、新加坡也有分部。地平线共有5个Base地,总部在北京,在上海、南京、深圳、杭州设有分部。
地平线创始人余凯曾跟长城和比亚迪的高管承诺,“我们是世界上离你距离最近的芯片公司”。这个距离既是指物理距离,也是指地平线的服务态度。
据晚点LatePost报道,征程2上车长安,地平线派出的驻场员工最高时超过40人,而行业一般默认十几个人已经算多了。相比之下,员工人数更少的黑芝麻智能,在人员分部上却更为分散,这是否有利于服务客户?
在服务态度之外,更重要的是芯片性能是否真实。
2023年7月,据凤凰网科技《新视界》报道,“从一位曾与其洽谈过合作的客户处获悉,经实测,黑芝麻的芯片产品A1000可能存在虚假宣传问题。这位公司的技术人员透露,他们的标准测试结果与宣传的算力相差了3倍。”
凤凰网科技《新视界》的文章中还提及“黑芝麻的另一个投资方,也没有用黑芝麻的芯片做开发,原因是黑芝麻工具链不完备,导致开发难度很大,客户需要不断踩坑、填坑,影响开发进度。”
可能是多种因素互相影响下,导致黑芝麻智能在市场竞争中落后了地平线一步。但站在当前时点上,黑芝麻智能更需要奋起直追。
2022年初,黑芝麻智能CMO杨宇欣表示,“2021年很多公司开始进入这一市场,预计在2025年,车企会建立起相关的供应商体系,汽车供应链一旦稳定后便少有调整,到时候不会有太多机会给新公司。因此,行业窗口期也就是未来3、4年时间,在2025年之前,黑芝麻智能要不断证明自己,与更多车企、车型合作。”
2021年4月,黑芝麻智能华山A1000 Pro,瞄准的是L3级自动驾驶市场,但根据招股书目前A1000 Pro还未量产。
2023年4月,黑芝麻智能推出武当C1200,据称这是首个车规级智能汽车跨域多功能融合计算平台,预计2024年量产。
2024年3月,据杨宇欣透露,“华山系列全新A2000将于今年正式问世”。华山A2000针对L3及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场景使用,招股书中称“已经获得多家汽车OEM的正面反馈”。
从CMO杨宇欣过去的预判,以及黑芝麻智能产品布局来看,2024年对黑芝麻智能异常重要。
一方面,公司要推出更先进的高算力芯片,深度参与城市NOA竞争;另一方面,黑芝麻智能要尽快提升出货量,增强交付能力,更重要的是要缩短产品从发布到量产的时间,尽快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