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收购小贷公司、购买巨额理财,东鹏饮料深入金融圈)
近日,国内功能饮料第一股东鹏饮料出现了多笔大宗折价交易,累计成交金额超4.3亿元,折价率均在5%以上。有投资者质疑,如此巨大的成交体量是否与股东、高管减持有关。
投资者有这样的担心不足为奇,今年5月,东鹏饮料8326万股限售股迎来解禁,解禁对象既包括公司监事会主席蔡运生在内的诸多高管,也包括几家员工持股平台。就在解禁当日晚间,东鹏饮料就发布了减持公告,包括蔡运生在内的13名股东因“自身资金需求”,计划减持3574万股,占到了公司总股本的8.94%。若按当日收盘价估算,拟套现市值超57亿元。而截至目前,上述减持计划才完成了6.2亿,尚有50亿的套现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投资者愤怒的不仅是东鹏饮料股东的疯狂套现,而是东鹏饮料两年分红超20亿的情况下,已经吃得满嘴流油的高管股东们依然挥刀霍霍向“韭菜”。
公开资料显示,东鹏饮料于2021年5月份上市,短短两年时间合计分红20亿元,而该公司IPO募资额才18.51亿元。财报显示,东鹏饮料实控人林木勤直接和间接合计持有50.72%股份,20亿现金分红,林木勤就拿了10亿。此外,此次发布巨额减持计划的13名股东减持前共计持有东鹏饮料14.8622%的股份,也就是说,将近3亿元的分红已经进了这些高管们的口袋。
而以上只是东鹏饮料高管股东们分蛋糕的冰山一角,早在上市前的2020年,东鹏饮料就突击分红5.4亿元。这么有钱的东鹏饮料在上市募资时却表示,IPO融资扩建项目可以解决公司产能瓶颈、扩大市场份额。但上市之后,东鹏饮料只将部分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大量闲置资金被拿去做银行理财。
据《东鹏饮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2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末,东鹏饮料在华南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重庆西彭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南宁生产基地二期建设项目共计投入资金9.59亿元。
与不到10亿的扩产投入相比,东鹏饮料在理财上的投入大方得让人心惊。公告显示,截至2023年3月21日,近12个月内,东鹏饮料购买理财产品的实际投入金额为67.14亿元,其中主要以银行理财产品为主,金额达36.00亿元,实际收回本金15.20亿元,实际收益仅1520.39万元,尚未收回本金20.80亿元。
另外,今年4月21日,东鹏饮料董事会还审议通过使用不超过 85亿元人民币或等额外币(含本数)的闲置自有资金用于结构性存款、定期存款、协定存款、大额存单、理财产品、资管产品等安全性高的低风险投资产品的议案。
也许是理财理“上了瘾”,近期东鹏饮料还“不务正业”地搞起了金融。企查查信息显示,原深圳市邦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东鹏饮料为全资股东,同时公司更名为深圳市鹏贷达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增加至3亿元。工商信息显示,深圳邦信小贷的现状并不理想,2022年企业年报显示参保人数为0。2022年12月28日,深圳市邦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100%股权及债权以1549.47万元的价格被挂牌转让。此外今年5月9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官网公布的24家“空壳”小贷公司名单中也有邦信小贷的身影。
针对东鹏饮料收购该公司的原因及规划,南都记者曾联系东鹏饮料方面进行采访,相关工作人员回复称公司暂无开展相关业务的计划,后续有新的信息会以公告的形式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