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美股市场 - 美股评论 - 正文

这周,美股的三个超级关注点

来源:格隆汇 2023-07-26 18:55:0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这周,美股的三个超级关注点)

这一周,华尔街各大机构快要忙吐了。

本周美股有多达170家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公司将公布业绩,总市值权重高达40%,又不得不跟踪。

上周特斯拉和奈飞业绩差强人意,差点没把美股带崩,华尔街一众精英都吓坏了。

这周陆续揭晓业绩的超级科技巨头包括微软、谷歌以及Meta。

涨到了这个位置,市场对于这些超级巨头的业绩预期是极度苛刻的,不能不万分精神对待。

一方面,巨头的业绩与宏观经济表现相互印证,此前市场对于业绩修复的预期并未太乐观,使得财报超预期逐一兑现。

另一方面,AI浪潮下估值蕴含技术驱动业绩增长的预期,随着股价水涨船高,市场急切希望能看到财报中AI增量效应的印迹。

但美股的考验还远不止此。

本周美联储召开议息会议,所有人都在盯着会不会有最后一次加息。同时,周四公布的二季度GDP,同样是超级重磅的数据。

甚至有机构认为,美国经济将从滚动式衰退进入到滚动式复苏的周期中。乐观情绪笼罩之下,似乎并不着急去确认何时衰退,可是美股现在非常需要一个答案。


01

AI巨头火拼,打铁还需自身硬


今早AI两大巨头微软、谷歌相继发布财报,Meta的业绩也将于明早揭晓。

先来看微软,整体上公司23年第四财季营收、净利润都超出了市场预期。营收取得562亿美元,同比增长8%,高于市场预期的554.9亿美元;净利润200.81亿美元,比市场预期多了10亿左右。

微软业绩增速之所以有改善,实际还要归功于这段时间美元汇率企稳见顶减轻了对业绩的拖累。

但是,市场非常关注的生产力工具和Azure业绩增速却没能实现预期的加速。

仔细拆分,微软智能云业务收入增长15%,虽然整体超过预期,但其中核心的Azure和其他云服务增长由上季度的31%增长放缓至26%,微软将其归咎于客户支出削减。由此可见,短期欧美还是处于降本增效和优化云服务用量的周期里,AI赋能的云业务依旧是承压的。

可是微软的股价已经把AI赋能业绩的预期打得太满了。

微软本季度的资本支出增至107亿美元,用于堆砌算力堡垒,加上今年来Open AI 130亿美元的大手笔投资,公司也需要尽早实现收入反哺。

微软多个产品线结合了AI工具,在为365 Copilot每个用户定价30美元之后,目前尚未得到广泛使用。企业端Office 365本季收入增长15%,然而经排除汇率的影响后,实际增速却依然放缓。

结果就是,当季业绩表现超预期但超了个寂寞,所以盘中股价大幅走低,跌超了3%。

好在,微软CFO给出了Copilot能够真正带来创收的时间预期,随着Azure扩展和Copilot用户逐季增长,要到2024年财年下半年才能真正创收。

然而对于下一季度的营收预期,给出的范围是在538亿美元—548亿美元,如果取中位数543亿美元,与分析师预期的549.4亿美元相比,是略为保守的。

相比微软的囊中羞涩,广告业务营收占超八成的谷歌的表现则抗住了压力。

此前结合了AI的微软必应被认为即将颠覆谷歌的搜索广告,从而削弱公司的盈利能力,然而从财报得到的反馈看出,影响不大。

总的来看,谷歌二季度公司业绩改善显著。总营收746.0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的727.7亿美元,经汇率调整后的增速扩大至9%,环比Q1的3%增幅明显;营业利润率同比去年提高了1%;净利润录得183.68亿美元,同比增15%,每股收益1.44美元,超出分析师预期的每股1.32美元。

重点看看广告业务,整体广告收入实现581.4亿美元,同比增速转正为3.3%。这里面搜索广告增速达到了4.4%,Youtobe广告增速从上个季度的-2.6%回升至4.4%,是业务亮点。

广告是和宏观经济高度关联的业务,一季度美国经济还算硬朗,投放需求没有出现明显滑坡,广告行业的恢复也比预想得要乐观一些。

再之,市场预期本身比较保守,广告业务作为谷歌的底盘,一则抵住了宏观压力,二来扛住了信息流广告、微软必应的侵袭。

目前谷歌的云服务业务规模尚不及微软和亚马逊,但随着AI军备竞赛下算力需求不断扩张,该项业务保持了较高的增速,连续两个季度实现了盈利。

二季度,谷歌云为公司带来80.3亿美元的营收,同比增长28%,与一季度增速持平;营业利润达到了3.95亿美元,相比一季度实现翻倍,去年同期还是亏损的。

谷歌CEO曾表示“超过70%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独角兽公司都是谷歌云的客户”,谷歌将在云平台上提供不同行业模型解决方案,扩大从开发者到模型使用者的生态系统,这一布局或让谷歌云有机会成为AI领域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广告业务稳定的情况下更专注人工智能的投入。

盈利指标上,谷歌经营利润有了明显改善,利润率爬升至2021年的高点,这是广告业绩修复叠加裁员和折旧成本优化的共同结果,公司盘后涨幅一度扩大至6.13%。

两份均超预期的财报内涵略有区别,在重点云业务上,尽管还未体现结合AI工具的增量影响,但体量更大的微软增速有所放缓让投资者更加不放心,而谷歌保持了良好的增收趋势,基本盘也扛下了宏观压力。

在AI竞争格局里,彼此都承诺要对业务进行赋能大量投入,而目前在财报上互相还构不成威胁,但AI增量效应的预期是落空的。而由于之前享受AI带来的估值溢价,接下来它们的股价越涨,市场对其业绩容忍度就会越低。


02

市场不相信衰退


除了公布业绩,这周还有几个令市场屏息凝神的数据要公布。

25日至26日,美联储将公布利率决议,之后主席鲍威尔将召开货币政策新闻发布会,提供对于未来利率路径的最新线索。其次,周四和周五将陆续公布美国二季度实际GDP,6月PCE物价指数。

上月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显示,7月加息25bps概率接近100%,几乎板上钉钉,政策利率将从当前5%-5.25%推升至5.25%-5.5%。尽管CPP和PPI均揭示了通胀降温的迹象,美国6月CPI同比上涨3%,创2021年3月以来新低,核心CPI同比涨4.8%低于预期,6月PPI降温至0.1%,同样低于预期。

七月过后,年内还剩下三次议息会议,根据芝商所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美联储在年内余下三次议息会议不加息的概率均超过60%,明年3月份降息的可能性达到40%。

是鸽是鹰的争论似乎不再影响市场的“剧本”,投资者纷纷押注预期中的加息25个基点将是美联储本轮加息周期的尾声,甚至认为预测年内即会开始降息。

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也表示,7月可能是本轮加息周期的最后一次加息。

美联储做决定更为关注的,是最终通胀是否回到目标水平,以及继续加息是否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比如经济大幅放缓。

目前核心通胀价格黏性还要继续控制,低失业率和较强的工资增长使得美联储仍然没有放弃继续加息的想法。鲍威尔之前就有过多次打压有关政策转向预期的发言,称降息还需要很长时间,根据点阵图显示,年内还将加息两次。

不确定性的根源还在于,相较于年初悲观的预期,美国经济依旧具有韧性。

一季度的衰退风险逐渐叠加,加息给美国房地产销售带来重创,2-3月零售销售出现了暴跌,硅谷银行暴雷事件差点拉开了危机的序幕。然而一季度的GDP按年率最终修正为2%的增长,虽然环比去年Q4有所回落,但远超首次预估的1.1%。

上半年由于经济韧性和通胀的回落,市场对于经济软着陆的信心愈来愈强,成为了股市复苏的客观条件。

根据亚特兰大GDPnow预测,在结合4月份以来一系列经济指标的调整下,二季度GDP增速有望达到2.4%,远比经济学家的预测要乐观。

尽管机构和经济学家们都承认衰退发生的概率,只是机构颇为乐观一些。

高盛将美国未来12个月内陷入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从先前的25%预测降至20%,对Q2GDP增速给出了2.3%。

同时,国债利率倒挂程度堪称四十年来之最,空头不肯放弃衰退会带来一场历史级下跌的剧本。利率倒挂与经济衰退之间存在超过一年的滞后期,而从2022年11月首次出现倒挂以来,这个趋势仅持续了7个月。

强劲的就业率依旧有可能在需求侧迫使通胀回归,令美联储在9月再度启动加息按钮,同时制造业的低迷以及信贷收紧导致商业地产的潜在风险,将为下半年经济留下一些不确定性。

但对于衰退发生的可能性,似乎不再是迫在眉睫的一件事情了,至少可能不会在今年确认。


03

美股夹在两股风暴之间


迄今为止,作为美股上半年技术性牛市的主力军,号称“AI七巨头”的科技股们为指数贡献了八成以上的涨幅,估值也水涨船高。科技股如此强势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基本面韧性配合产业爆炸性趋势。

一方面是由于风险偏好的上升,上半年美国一季度经过修正后的GDP增速大超预测,通胀在经过长时间的加息周期以来逐渐降温。随着利率逐渐接近5%,市场对加息结束的期待值变高,另外,银行、债务上限风险事件的化解增加了对经济软着陆的信心。

另一方面,上一轮财报季科技大厂们的表现普遍比市场业绩预期来得更高,在去年纷纷回调的情况下已经极具估值性价比,正好此时AI扮演了重要的估值催化剂。

自年初Open AI横空出世之后,大型科技股迅速占领了从基础设施(算力),模型工具到终端应用的生态位,尽管最终走出来的不一定是这几家公司,随着围绕算力和高质量数据集的军备竞赛陆续开展,押注这些贴上AI标签的大型科技公司无疑具备更好的概率。

纳指从3月以来接近30%的涨幅,基本都在靠科技股的估值推动,全年累计34.42%的涨幅。市盈率也超过40倍,虽然离历史著名的泡沫期(1990年日本、2000年互联网)仍相差甚远,但市值最大的几家公司预期市盈率又再度来到之前的高位。

根据Bloomberg Intelligence汇编的数据,该指数中市值最大的五家公司——苹果、微软、亚马逊、英伟达和Alphabet,这些科技巨头预期市盈率高达30倍,是自2022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一高水平的估值几乎是该指数其他成份股的两倍。

之前盈利预期过于悲观,反而成为了估值修复的一个条件。对于其他成分股,此前主流一致预期二季度成分股每股收益将同比下降6.5%。

财报季开启之前,市场普遍担忧美国银行业危机影响银行股业绩,但在上周,美国银行、摩根大通以超预期的业绩拉开财报季序幕后,部分机构开始降低标普500指数收益预期下降的幅度。

同样,目前美联储的强硬加息还未对企业利息支出造成较大的影响,如果由于其他成分后续赶上利润改善,或许能够帮助美股维持住目前的趋势。截至昨天,道指实现了十二日连涨,创下近六年以来最长的连涨记录。

对于后续走势,我们仍旧需要保持谨慎,因为一旦本周经济数据表现不及预期,或者之后加息周期卷土重来,那么指数在当前的高位下风险偏好很有可能发生转变,此时止盈或许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美股现在如同两场风暴的角斗场。一场衰退风暴是否如倒挂的收益率曲线预言般应验,这取决于经济最终的承压能力。但回到另一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风暴里,站在中心的大型科技股最终能否将AI红利扩散至中小型企业带动复苏,同样值得期待。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