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体化压铸,电动车降价的第二法宝?)
一体化压铸再迎重磅利好!
近日,国家多部委发布关于推动铸造和锻压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努力提高铸造和锻压行业总体水平,保障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发展先进铸造工艺与装备,提高供应链韧性,必定离不开核心技术、关键材料的攻关,一体化压铸是首当其冲的。
作为汽车工艺具备革新性质的压铸技术,一体化压铸能够帮助电动车实现更低的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及续航里程。
现如今电动车渗透率已经站上了30%,电动车企开始更加拥挤的赛道里内卷,一体化压铸会是打开车企进一步降本空间的法宝吗?
近期频繁降价的特斯拉,一体化压铸技术是在他的发明专利上向外推广,也正由于追求极致的技术降本空间,特斯拉能够以20%以上的毛利率笑傲整片新能源江湖,在嗅到市场供需力量反转时有能力率先降价。
20年特斯拉电池日发布会上,马斯克就表示,ModelY将采用一体式压铸后地板总成,相比原来形式可减少79个部件,焊点由700-800个减少到50个。
并且,特斯拉一体压铸的后地板总成不需要进行热处理,整个制造时间由传统工艺的1-2小时缩减至3-5分钟,整体制造成本下降40%。
最终,由2-3个大型压铸件替换由370个零件组成的整个下车体总成,重量将进一步降低10%,对应续航里程可增加14%。
在材料使用上,一体化压铸方案与主流车身相比更具性价比。传统汽车车身的主要材料是钢铁,而轻量化的本质,就是用质量更轻的铝合金等低密度材料来代替钢材。
一体化压铸方案通过减少焊接连接点,降低了加工成本,并且废料回收可以直接融化并重新铸造,实现了回收利用。
但缺点是不易维修,由于车身都是一体化焊接,铝制车身的可修复性较差,一旦发生碰撞的维修费用很高。
特斯拉CEO马斯克曾这样形容一体化压铸工艺,“一体式压铸技术可以让特斯拉造新车像造玩具车。”特斯拉在一体化压铸上的进展远远领先于其他车企,Model Y已经正式交付。
Model Y的第三代4680电芯采用了全新的一体式底盘电池包,使得前后车身和电池包形成了三合一底盘,新结构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和刚度。
一体化压铸等技术的使用,帮助特斯拉实现了几件事情,一是更快的生产效率,工厂产能规模在过去几年有了质的飞跃,特斯拉当周的产量更是超过了老牌企业丰田;二是更低的制造成本贡献了较大的利润空间,在未来可预见的价格战之下,特斯拉的降价资本更大一些。
产业端的加速会让自主品牌更有竞争优势,随着汽车轻量化、电动化发展,一体化压铸技术开始受到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新能源部门的青睐。
国内蔚来采用一体化压铸后副车架的ET5也在去年末正式发布。小鹏、理想、高合、与华为深度合作的赛力斯汽车的一体化压铸已提上日程,估计在2023年将陆续上车。
在车企降本需求,政策支持技术攻克的背景下,未来三年将会成为一体化压铸的高速成长期。据信达证券,2025年一体化压铸设备新增规模将达到108.9亿元,年复合增长136%,零部件规模将达到476.4亿元,年复合增速达到258%。
产业链上游是设备、材料和模具厂商,中游是压铸厂,下游是主机厂。主机厂向中游压铸厂商采购压铸件,也有的自行采购物料生产。
压铸的三大壁垒来自设备、材料、工艺,部分环节目前的国产化率还比较低。
大型压铸机是实现一体化压铸的基础,压铸机锁模力一般需要在6000T以上,国内制备6000T压铸机的设备商有力劲科技,海天金属和伊之密。
压铸机吨位继续往上走,压铸件的尺寸和结构就可以进一步突破。一体化压铸零部件尺寸更加大型,超大型压铸机过去还一直处于空白。直到去年9月,力劲科技和广东鸿图发布了12000T超大型智能压铸单元,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吨位的压铸机。
压铸设备产能和成本也影响着这些技术的推广速度,大型设备采购单价较高,需要大量生产降低边际成本,设备端的增长有望在今年最先得到验证。
材料分为模具材料和免热处理合金材料。一体化压铸要求下,模具在设计和原材料选取上需要满足高精密度、低耗能、高一致性的特性。主机厂与模具商合作设计和改进的周期长达两年以上。多数中游压铸商因为不具备自研模具的能力,需要进行外购。
大型铝合金在热处理过程中容易引起尺寸变形,免热处理材料技术复杂,国产材料大多难以满足材料强度,目前能够批量提供这种材料的厂商只有美国铝业、德国莱茵菲尔德和特斯拉,国内厂商正在积极研发中。
中游压铸厂商具有丰富的行业Know-how和客户资源,分别采购大型压铸机打入新势力车企的供应链,包括与蔚来、理想合作的文灿股份,以及向小鹏提供压铸件的广东鸿图。
随着电动车企加快轻量化转型,车身制造成本还有20%-40%的降本空间,今年各家新发车型的量产交付将会带动一体化压铸的推广,配合政策,将迅速地加快这项技术应用的发展。
二级市场在行业发展初期就对这项技术寄予较高的预期,但雷声大雨点小。今年客户新车型的上线是否给行业带来了超预期的需求,还需要用业绩来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