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股市直击 - 正文

中国移动市值超茅台成A股一哥,是场乌龙?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中特估”等加持,中国移动等迎来高光时刻

来源:金融界 作者:大江大河 2023-04-17 12:30:5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中国移动市值超茅台成A股一哥,是场乌龙?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中特估”等加持,中国移动等迎来高光时刻)

金融界4月17日消息  A股股王易主?!

今日早间,中国移动股价一路上扬,一度大涨近5%,据行情软件显示,最新总市值报2.18万亿元,与此同时,贵州茅台涨超1%,总市值报2.18万亿元。中国移动总市值首度超过贵州茅台。

根据中国移动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移动总股本为213亿股。按照软件显示。中国移动总市值超过了2.2万亿元。但是争议在于,中国移动是A股和港股两地上市,在213亿股总股本中,H股股本超过了200亿股,A股股本为9亿股。H股股本占了总股本的绝大部分,但H股股价却低于A股股价。

有观点认为,“正确”的计算方法应该是,用H股股价乘以H股股本,A股股价乘以A股股本,之后两部分再相加,才是“正确”的中国移动市值。

而在这种计算方法下,即使用中国移动港股年内盘中最高价(3月20日66.1港元)和A股年内盘中最高价(3月16日102.72元)分别计算两地市值以错位累加,中国移动年内最高市值也仅达到约1.3万亿元,远没有达到2万亿元。

但是,在这种算法中,贵州茅台因为没有港股而占了AH股溢价的便宜,而中国移动则吃了AH股溢价的暗亏。

此前在3月,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中特估”的热潮下,行情软件显示,中国移动总市值一度超越2万亿元关口,并逼近贵州茅台,但随后股价有所调整。

回顾A股历史上,近10年来,由中国石油、工商银行、贵州茅台轮番上坐总市值第一的“宝座”。2019年贵州茅台股价破千,随后总市值超过中国石油,并在2020年超过工商银行成为总市值第一股,随后一直称霸至今。

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中特估”等时代概念加持

虽然是中国移动上位成了乌龙,但是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中特估”等各条概念交汇的十字路口,中国移动等三大电信运营商也迎来了表演的舞台。

1、“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问世

2022年11月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谈及上市公司结构与估值问题时表示,要深刻认识我们的市场体制机制、行业产业结构、主体持续发展能力所体现的鲜明中国元素、发展阶段特征,深入研究成熟市场估值理论的适用场景,把握好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估值逻辑,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

他指出,估值高低直接体现市场对上市公司的认可程度。上市公司尤其是国有上市公司,一方面要“练好内功”,加强专业化战略性整合,提升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公众公司意识,主动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让市场更好地认识企业内在价值,这也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应有之义。

2、光网络成为数字经济新基建

当前,光网络连接“数”与“算”,成为数字经济发展助推器。数字经济进入以算力为核心生产力的新阶段,高速光网络成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带宽基石。算力时代需求增长强劲,网络要求提供大算力、传输高质量。

中国移动副总经理赵大春2月15日在第二届千兆城市高峰论坛上表示,中国移动光缆规模超2500万皮长公里,管线覆盖住户超6亿户,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网络。

3、搭上ChatGPT等人工智能的便车

3月23日,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曾在业绩会上表示,中国移动在生成式AI方面已经有了四方面布局:“一是我们现在已经构筑了算力网络,一定会在AI算力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二是已经有NLP、深度学习、机器视觉等各方面的能力,去年已经有了30多亿元的变现;三是数据方面的优势;四是在运维和客服方面已经实现了AI的广泛运用。”

另外,中国移动曾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在人工智能、算力网络、数据要素相关领域已有布局,一是已构筑了算力网络,会在AI算力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二是公司的能力中台中包括技术中台,已沉淀超300项AI能力;三是公司的能力中台中包括数据中台,汇聚全公司数据,通过脱敏、清洗目前每天沉淀5PB数据;四是公司在AI应用方面已做出尝试,内部已在运维和客服两个领域广泛应用AI功能。

有了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中特估”等BUFF的加持,中国移动等电信运营商无疑是已经站在了风口上。

贵州茅台业绩超预期 却难掩白酒颓势

值得注意的是,贵州茅台在一季报超预期的情况之下保住了自己市值第一的宝座,但是却难掩白酒颓势。

4月16日,贵州茅台发布公布称,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91.6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8%左右;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5.2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9%左右。

对于贵州茅台在一季报,一位券商食品饮料行业首席分析师表示业绩超预期。虽然作为贵州茅台业绩还在持续,但是也只是白酒板块的遮羞布而已。

在刚刚结束的不久的第108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一阵阵寒意从白酒中传来。

4月9日,在糖酒会的相关论坛上,在酒水行业颇为知名的盛初咨询董事长王朝成放出“重磅观点”:酒业整体将长期进入销量负增长、收入低增长或0增长、利润低增长的内卷时代,并且很可能刚刚开始。

第一,2023年是行业的分水岭,从场景-量价-集中度看趋势,真正的高端消费在疫情场景中并没有太受影响,次高端库存仍未消化,区域酒借助消费恢复较快。

高端的恢复没有看到更强的动力,仍然在低位徘徊,一二季度上市公司业绩会出现增速放缓和进一步分化。

第二,从白酒供需-库存周期看趋势,现在存在三个矛盾:

一是产区和供需的矛盾,大产区都在扩产能,但销量在下降;

二是名酒企业都在向下扩展产品线,和地方酒厂会产生矛盾;

三是名酒企业渠道重心下移,和地方酒企的渠道有矛盾。

其具体表现是:2022年白酒行业销量为671万吨,而2016年是1305万吨,行业600万吨消失的主要是100块钱以下的价位带,其原因在于城市化,大部分劳动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后,消费习惯变了,导致未来升级空间基数变小;超高端从5万吨上涨到10万吨,次高端(售价在300-800元)的量至少涨了两倍。

他给出了一组各价格带白酒节前和节后的终端进货量数据。其中:

2000元以上相关产品下降19%,节后上涨12%;

800~2000元相关产品下降15%,节后下降7%;

500~800元高线次高端相关产品节前下降41%,节后下降20%;

300~600元次高端价格节前下降23%,节后上涨9%;

100~300元中高端节前下降4%,节后上涨12%;

100以下中低端节前增长7%,节后增长69%。

这一组数据信息很大:目前2000元以上的超高端影响不大,但是次高端库存大、压力大、动销不力,区域酒借助消费恢复较快。500~2000元价格带出现下滑,这正是A股众多一二线名酒企业核心产品的主力区间。

从贵州茅台的业绩中,也从侧面验证了这组数据。以茅台为首的超高端白酒产品影响不大,但是一二线名酒企业核心产品聚集的次高端就不太明朗。

大佬董承非:未来十年是科技的时代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刚开年不久,前公募基金大佬,现睿郡资产管理合伙人、首席研究官董承非就曾给出过预言。

董承非在2月12日的开年路演中曾旗帜鲜明地说“2011年以前是周期的时代,2021年以前是消费的时代,未来十年是科技的时代,科技会是最牛的资产。”

他讲到,消费躺赢市场十几年,上游资产本来有长达十年的牛市,但是2011年是分界点,取而代之的是消费,白酒行业开玩笑说就像二战以后的产油国一样,躺赢全世界。茅台成为资本市场的神话,但未来这种情况还会继续吗?

董承非说消费品能涨价与之相关的是支付能力,这些年我们支付能力的代表房地产牛了很多年,但是如今房地产以及遇到重大挑战。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大江大河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金 融 街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