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融资租赁诉讼拉响警报,18家城投成被执行人!)
财联社3月20日(编辑 李俊)融资租赁是城投主要非标融资方式之一,随着城投债务压力近年不断提升,因融资租赁合同纠纷被执行的城投案件自2022年以来明显增加,普遍为金租及商租公司诉诸法律解决城投平台对融资租赁合同到期租金逾期及违约问题。
涉及城投平台18家,被执行金额约17亿元,贵州高于其他省份
据企业预警通数据统计,2022年全年共计63件城投平台因融资租赁合同纠纷被执行,然而今年以来同类型案件数量仍在持续增加。据国金证券统计,截至2023年3月17日已发生22起被执行案件,相较去年同期增加3起,涉及城投平台18家,被执行金额合计16.9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从时间上来看,仅在1月立案的数量便已多达14起;从省份上来看,贵州共13起被执行案件,执行金额高达12亿元,远高于其余省份。
(资料来源:国金证券,财联社整理)
对城投平台来说,融资租赁在短期资金腾挪与弥补资金缺口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随着债务压力提升,区域基本面的持续分化,弱资质与弱区域平台因融资租赁发生的纠纷明显增加。今年以来,外部评级AA级及以下城投共15家,占全部涉案城投的83%;区县级和园区级平台共8家,占全部涉案城投的44%。
城投租赁展期是重要的区域风险信号,传导至债市“量缩价涨”,对区域融资环境产生冲击
一直以来,市场将城投租赁展期事件作为重要的区域风险信号,相较其他非标资产,官方渠道对租赁展期的披露时效性及透明度均更高,同时披露信息也较为全面。中泰证券在研报中指出,一旦当事人通过展期申请,中登网即刻会以电子登记的方式向社会公众披露,展期项目的登记时间、到期日、展期期限等信息均会详尽披露。
从目前已公示的案件信息分析,国金证券认为,导致城投租赁逾期涉诉/执行案件增加的原因有三:
1)多个城市卖地收入欠佳,地方财政收入难以足额覆盖到期债务及利息,偿债能力不足下,城投平台及地方政府对非标如融资租赁、信托等偿还意愿下降,将有限的偿债资金用于偿还到期公开债券;
2)去年融资租赁新规发布,多地监管收紧融资租赁“类信贷”业务,严禁将构筑物如道路、管网等作为融资租赁物进行融资;新规下,城投平台的合规租赁物严重不足,导致非标借新难度加大,到期的融资租赁债务再融资压力陡增;
3)城投平台偿还能力不足及非标偿还意愿下降,多个租赁公司面临融资租赁业务被动展期重组压力,租赁公司负债端及资产端久期错配,租赁公司自身负债端压力提升或导致诉讼案件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城投平台成为被执行人后,信用风险将从不同路径传导。其中,最为直接的便是非标“雨天收伞”造成的挤兑,或导致城投公司资产遭到冻结查封,更加难以取得新增非标融资。
另一方面,非标的负面舆情也将传导至债市“量缩价涨”,同时,也将对区域融资环境也产生一定程度冲击。通常案件发生后,市场对涉诉及执行案件风险的债券再定价,信用利差率先大幅走阔,估值水平易上难下。此外,区域再融资压力明显增加,债券净融资或呈现流出状态,所在省份非标净融资显著为负,债券兑付则需要其他渠道资金的再融资安排或本级政府、上级政府的资源协调。